2019-2020年高中语文 4.14山居秋暝教案 粤教版必修3.doc

上传人:tia****nde 文档编号:2632548 上传时间:2019-11-28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2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2020年高中语文 4.14山居秋暝教案 粤教版必修3.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2019-2020年高中语文 4.14山居秋暝教案 粤教版必修3.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2019-2020年高中语文 4.14山居秋暝教案 粤教版必修3.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2020年高中语文 4.14山居秋暝教案 粤教版必修3一、教学目标1.了解山水田园诗,把握王维诗歌“诗中有画”的特点。2.理解诗作主旨,品位诗作意境。3.品味文化之美,含蓄之美。二、教学重点、难点1.重点:体会王维诗歌“诗中有画”的特点,理解诗作主旨。2.难点:品味诗作意境。三、教法学法诵读、鉴赏、品味、点拨、讲析相结合。四、教学工具多媒体课件、录音机五、教学时数一课时六、教学过程(一)课前准备学生查找王维及其作品的有关资料,了解王维山水诗的特点,诵读诗作,弄清诗意。教师制作多媒体课件。(二)导语设计盛唐时期的诗歌创作大致可以分为两个流派:边塞诗派和山水田园诗派。边塞诗派以边塞生活为创作题材,描写将士们艰苦的边塞生活,歌颂慷慨报国的英雄气概。而山水田园诗人们以青山绿水、男耕女织的农家田园生活入诗,表达了清高自守、隐逸山林的志向。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首著名的山水田园诗山居秋暝。(三)介绍相关文化常识学生回答,教师补充,出示课件。1.王维701761,字摩诘,官至尚书右丞,世称王右丞,唐代山水田园诗人。王维早年有过积极的政治抱负,希望能作出一番大事业,因此创作了不少思想积极、情调激昂的政治诗、边塞诗。后值政局变化无常而逐渐消沉下来,吃斋奉佛。四十多岁的时候,他特地在长安东南蓝田县的辋川建造了别墅,过着半官半隐的生活,这一时期写了大量山水田园诗。其名字取自维摩诘居士,心向佛门。他多才多艺,能书善画。诗歌成就以山水诗见长。描摹细致,富于禅趣。苏轼谓其“诗中有画,画中有诗”,正指其诗画的特色和造诣。他是唐代山水田园诗派的杰出代表,与孟浩然并称“王孟”。2.简介山水田园诗山水田园诗,源于老庄哲学,成于渊明手笔,继于大谢(谢灵运)小谢(谢眺),盛于唐代王(王维)孟(孟浩然)。山水田园诗以描绘秀丽的山光水色,和谐的田园生活为主要内容,寄托了作者因怀才不遇,或愤世嫉俗,或厌恶官场,或清贫自守而宁愿隐身山林,啸傲烟霞,自由自在,无拘无束的生活愿望。(四)诵读感悟1.播放名家配乐朗诵,学生体会诗中情感,想象诗中意境。2.学生自读,并结合注释疏通诗意,教师提示:首联应以平缓的叙述口吻读出,颔联和颈联为全诗主体,要用闲适、轻快的调子读,尾联中“王孙自可留”一句要用肯定口气缓缓读出。3.指名读、齐读,感悟诗作情调、意境。(五)品味鉴赏1.赏画之美(1)题中四个词,分别点出了地点、事件、季节、时间,都是什么?【明确】地点:山;事件:居;季节:秋;时间:暝。诗题可以理解为:秋天的傍晚,留宿于山中。(2)王维的诗歌的特点是“诗中有画”,从这首诗里,你能找到几幅画面?小组讨论,用几句话来描述一个画面。【明确】五幅清新秀丽的秋山晚景图。第一幅是“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初秋的傍晚,山雨初霁,万物一新,树木繁茂, 空气清新,高山寂静,宛若世外桃源。第二幅是“明月松间照”。暮色苍茫,皎洁的明月升上了天空,银色的月光透过松树的虬枝翠叶,星星点点地洒落下来。 第三幅是“清泉石上流”。清清的泉水淙淙地流泻于山石之上,在月光辉映之下,宛若一条洁白的绸布闪闪发光。第四幅是“竹喧归浣女”。竹林里传来一阵银铃般的笑声,那是一群勤劳淳朴的山村姑娘刚洗完衣服,披着月光笑盈盈地归来了,她们正在竹林里嬉戏追逐着,笑闹声传出竹林外。 第五幅“莲动下渔舟”。 密密的荷叶纷纷倒向两旁,莲花摇动,水波荡漾,原来是顺流而下的渔舟正轻盈地穿过荷花丛,弄乱的荷塘月色,划破了大山的宁静。 (3)颔联和颈联的四幅画面中哪些为静,哪些为动?分别从什么角度着笔的?【明确】“明月松间照”是静景,“,“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均为动景。“明月松间照”是从视觉的角度着笔的,“清泉石上流” 诉之于听觉。“竹喧归浣女”是写所闻,“莲动下渔舟”是写所见。动静结合,视听互见,充分展示了山村的自然美。2.品画之境何谓“意境”?这里的“意”,是作者的主观感受(情);“境”是指客观世界(景),两者融为一体便成为意境。因此,意境是诗人借助于多种艺术手法而创造出来的情景交融、虚实相生、物我同感的一种美好的艺术境界,是诗情和画意的完美统一。(1)诗中的每一幅画面就象电影中的一个镜头,把这些镜头连起来就是山中的整个景致。这些景色给你什么感觉?(诗作的意境)【明确】非常宁静,清新,恬然。(2)颈联中全是村民的活动,洗衣服的少女归来时发出了喧闹声,渔舟经过时莲花也随之摆动,为什么它们给人的感觉仍然是“静”呢?【明确】王维的山水诗中善于用热闹的字面写出幽静的境界。正如“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这两句脍炙人口的诗句,写出事物的动态不是为了破坏这个幽静的境界,而是为了烘托它。人们从这些喧闹的景物中,很自然地体味出一种和平恬静,体味出恬静中的一片活泼生机。我们说它是“寓静于动”或“动中显静”。(3)“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诗中明明写有浣女渔舟,诗人怎么说是“空山”呢?【明确】山中树木繁茂,掩盖了人们活动的痕迹,正所谓“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空山”二字显示此处有如世外桃源,点出了环境的幽静,暗合作者远离世俗的愿望。(4)律诗尾联按章法要“合”,“合”往往是诗中的主旨所在。这首诗的尾联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诗作的主旨)【明确】楚辞招隐士中说:“王孙兮归来,山中兮不可久留”诗人却反其意而用之,意思是说秋天虽然没有春天的万紫千红,但却有它独特的和平恬静;山中虽没有京城的繁华热闹,却有它自身的洁净纯朴。在此可以远离污浊的官场而洁身自好,所以他下决心留在山中当隐士了。尾联表达了作者欲远离尘世归隐山林,不再回到纷纷扰扰的官场中去的强烈愿望,体现了作者高洁的情怀和对理想境界的追求。3.咏画之情学生在对诗作意境和情感有了全面的把握之后,在悠扬的音乐之中齐声朗读,诗情得到深化。(六)延伸阅读教师出示课件:辛夷坞王维木末芙蓉花,山中发红萼;涧户寂无人, 纷纷开且落。鸟鸣涧王维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阅读王维这两首诗,说说这两首诗的意境和山居秋暝有什么共同之处?(七)效果检测学生当堂背诵(八)作业设计根据诗作意境,写一篇300字左右的短文,描绘雨后山村的晚景。八、板书设计山 居 秋 暝诗中画景:山月松石 (静)自然美泉竹莲 (动) 生活美人:浣女渔民 (动)画外意宁静脱俗主 旨 隐居离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