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高中政治 《生活与哲学》第十课第二框《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导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4.doc

上传人:tian****1990 文档编号:2629164 上传时间:2019-11-28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4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2020年高中政治 《生活与哲学》第十课第二框《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导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4.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2019-2020年高中政治 《生活与哲学》第十课第二框《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导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4.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2019-2020年高中政治 《生活与哲学》第十课第二框《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导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4.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2020年高中政治 生活与哲学第十课第二框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导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4班级: 姓名: 学习目标知识目标 识记 掌握创新在民族进步中的作用 理解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 运用 结合实例说明创新的重要性能力目标通过分析事例,培养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培养创新能力情感目标初步树立公民要为创新而努力的观念,为民族进步而创新学习重点、难点重点:创新的作用 难点:创新推动生产关系和社会制度的变革学法指导讨论法 探究法 讲授法相关链接创新的内容及其相互关系内容:创新,包括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等。关系:理论创新是指导,制度创新是保障,科技创新是动力,文化创新是智力支持。它们相互促进,密不可分。基础梳理一、创新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1、创新与科技的关系:科技的本质就是_。科学技术的每一进步都是通过_实现的。2、创新推动生产力发展的具体体现:创新更新了人们的生产工具和生产技术,提高了劳动者的_,开辟出更广阔的_,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二、创新推动生产关系和社会制度的变革1、实践基础上的_是社会发展和变革的先导。2、通过理论创新推动_创新、科技创新、_创新以及其他各方面的创新,不断在实践中探索前进,永不自满,永不懈怠,这是我们要长期坚持的治党治国之道。三、创新推动人类思维和文化的发展1、创新推动着人类思维方式的变革。思维方式的变化,归根到底是由人的_决定的。不同的实践活动决定着思维活动的_和思维方式的_。实践基础上的_和理论指导下的_,在推动科技发展的同时,也使得人类认识的对象和范围日趋广阔,使得人类思维的性质和水平不断更新和提高。2、人类文化的发展是通过_实现的,社会主义文化也不例外。四、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_,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_,也是一个政党永葆生机的_。互动探究探究一:阅读与思考广州标致车引进国外生产线后,企业不注意技术的消化、吸收和创新,企业汽车的国产化率很低。而上海大众企业,从引进国外生产线的第一天,就注意对技术进行消化、吸收和创新。截至xx年,桑塔纳的国产化率已超过95%,奥迪的国产率超过了70%,捷达国产化率超过80%。正是凭借这么高的国产化率,大众汽车在中国的产品成本大幅度下降,赢得了价格优势,也赢得了竞争优势。同时大众汽车还进行了大范围的技术创新,使引进的技术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从而使企业走在了别人的前面。思考:上述现象说明了什么问题?探究二:阅读与思考春天的故事一九九二年又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写下诗篇,天地间荡起滚滚春潮,征途上扬起浩浩风帆 思考:这位老人是谁?1992年,他在中国的南海边写下了怎样的诗篇?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的关系问题,一度是困扰我们的理论和实践难题。1991年初,邓小平创造性地指出市场也可以为社会主义服务,1992年,他又进一步明确提出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这一论断从根本上否定了把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对立起来的传统观念,掀开了经济体制改革的新篇章。 思考:1992年,我国经济体制发生了怎样的变化?为什么会发生这种变化?探究三:阅读教材79页中间方框内容探究相应问题探究四:阅读思考纵观中外历史不难发现,人类文化的每一个进步都是广大人民群众劳动创新的结果,从黄帝内经到本草纲目,从齐民要术到农政全书,从山海经到西游记,无一例外。思考:上述材料说明了什么?你还能举出哪些推动人类文化进步的创新事例?探究五:当代中国的先进文化,即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它的形成离不开哪些方面?巩固练习(A级)1优秀的企业家常说,企业要视今天为落后。他们非常注意产品的创新。一个好的经营者的时间安排大致是,30 %的时间用于处理当前的事情,70 %的时间用于思考长远的事情,思考怎样从各个方面不断进行创新。企业重视创新是因为 ( )A.创新是企业制胜的唯一法宝 B.优秀的企业家只看到明天的存在C.不断创新是企业竞争制胜的关键 D.只要创新,企业就会立于不败之地(B级)2在构建和谐社会的过程中,尤其是在应对金融危机和甲型H1N1流感中,我们党和国家高度重视创新,我们党和国家之所以高度重视创新,是因为 ( )创新能够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创新能够推动生产关系和社会制度的变革创新能够推动人类思维和文化的发展 创新是我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A B C D(A级)3河南卫视的名牌栏目梨园春十几年经久不衰,其秘诀说到底就是,始终把继承和创新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上。栏目除了在音乐、灯光等艺术元素上不断探索创新外,还在节目环节设计上引进悬念丛生的擂台赛形式、应用现代通讯技术的场内外互动模式等,这些创新都大大增强了戏曲节目的可视性、娱乐性、时尚性和生活性。这说明 ( )A.创新推动生产力的发展 B.创新推动文化的发展C.创新推动人类思维方式的变革 D.创新推动生产关系和社会制度的变革(B级)4xx年6月14日人民日报报道,辽宁义山县高台子镇北砖城子村农民敖双伦,潜心研究旱稻15年,先后成功培养了“成双一号”、“成双大粒”等水稻高产品种,提高了水稻的品质和产量。上述事实充分说明 ( )A自然界是客观存在的物质世界 B创新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C创新是事物发展的动力 D辩证的否定是事物自身的否定(C级)5回顾30年我国改革开放的历程,可以看到,无论是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还是其他创新,我们每前进一步,都是以理论上的创新为前提的 ( )A理论创新是社会发展和变革的先导 B理论创新决定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 C理论创新对社会发展和变革具有决定性作用 D只要有理论上的创新,就会带来社会的发展和变革(B级)6在城市建设中,“千城一面”暴露的是继承文化的乏力,创新地域文化的无术。一个城市要具有个性和魅力,不在于轰轰烈烈的“克隆”,而在于立足城市的历史积淀,保护文化遗产、挖掘人文资源,注入开放、包容、鲜活的时代元素。上述材料蕴含的生活与哲学道理是 ( )A事物发展要经历艰难曲折的过程 B事物的发展不是重复别人做过的事情C事物的发展总是将个性寓于共性之中 D事物在批判与继承、联系与创新中发展(B级)7任何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归根到底都与创新有密切关系,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也同样离不开创新。这说明 (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 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是社会发展和变革的先导 科技创新能力的高低,决定着农业是不是国民经济的基础 创新可以推动农村生产力的发展A B C D(A级)8数据显示,10年来,中国工程机械行业年均增长率超过24%,出口额从xx年的2.24亿美元增长到xx年的134亿美元。“中国工程机械行业能发展得如此迅速,并有能力问鼎世界,其中一个最主要原因就是自主技术创新。”上述事实给我们的启示是( )A要重视发挥正确意识对事物发展的决定作用 B要严格按客观规律办事C要树立创新意识,建设创新型国家 D要尊重客观事实,坚持从实际出发(B级)9邓小平理论的创立,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创立,推动了我国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发展,不断开创现代化建设的新局面。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继承和发展了党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关于发展的重要思想,提出了科学发展观,促进了社会的全面进步。上述材料主要说明了 ( )A思想的解放时推动社会进步的决定力量 B理论的创新是我们认识世界的目的C通过理论创新推动其他方面的创新,不断在实践中探索,是我党长期坚持的治党治国之道D理论创新是中国共产党人特有的理论品质(B级)10经过30年的快速发展,今天的深圳已经处于较高的发展平台,面临的任务和形势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不仅需要在实践方面进行更大力度的先行探索,对于理论创新突破的要求也显得格外迫切。实践探索和理论创新的关系是 ( )实践探索是理论创新的最终源泉 实践探索是理论创新的基础和先导 理论创新对实践探索具有能动的反作用 理论创新是实践探索的目的和归宿A B C D(C级)11胡锦涛总书记在全国科学技术大会上讲话指出:“要增强自主创新能力。用15年的实践使我国进入创新型国家的行列。”国家中长期科学技术发展规划纲要(xx年2020年)和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科技规划纲要增强自主创新能力的决定进一步指出,全面实施规划纲要,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1)从哲学角度看,我们为什么要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2)从哲学上思考,我国青少年一代应该怎样提高自己的创新能力?第十课第二框参考答案目标检测 15CABBA 610DCCCB 11答: 事物是变化发展的,发展就是新事物代替旧事物,只有提倡不断创新,扶持符合客观规律、具有强大生命力和远大前途的新生事物,才能真正推动事物的发展。 辩证的否定观和革命批判精神要求我们必须树立创新意识,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创新对社会进步具有巨大的作用,创新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推动生产关系和社会制度的变革,推动人类思维和文化的发展。总之,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 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培养科学的思维方法。自觉投身于社会实践,在实践中不断深化、扩展和向前推移自己的认识,培养创新精神。按客观规律办事,正确而积极地发挥主观能动性,坚持解放思想与实事求是的统一。防止孤立、静止、片面的倾向,坚持唯物辩证法,全面提高自身素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