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高中生物《细胞的分子组成》教案2 浙教版必修1.doc

上传人:tia****nde 文档编号:2628171 上传时间:2019-11-28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4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2020年高中生物《细胞的分子组成》教案2 浙教版必修1.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2019-2020年高中生物《细胞的分子组成》教案2 浙教版必修1.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2019-2020年高中生物《细胞的分子组成》教案2 浙教版必修1.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中生物细胞的分子组成教案2 浙教版必修1为了贯彻落实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以及浙江省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第一阶段工作方案等文件精神,便于广大教师更好地理解和把握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标准(实验)(以下简称高中生物课程标准),积极稳妥地推进我省普通高中第一阶段生物新课程实验,提高我省普通高中生物新课程的教学质量,以学生发展为本,切实减轻学生的学业负担,特制定浙江省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生物学学科教学指导意见(以下简称生物学教学指导意见)。生物学教学指导意见按照浙江省普通高中第一阶段生物新课程所使用教材的章节为序进行编排,分为“课标内容”、“教学要求”、“教学建议”、“实验与活动建议”四个部分编写。各部分的意旨如下:1“课标内容”是教育部高中生物课程标准中的相关内容标准。2“教学要求”是根据高中生物课程标准和所使用教材的要求,结合浙江省普通高中生物学科的实际教学情况而制定。“教学要求”分为“基本要求”、“发展要求”和“说明”三部分: (1)“基本要求”是从面向全体学生,着眼于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需要出发,提出的普通高中学生必须具备的共同基础,是高中生物课程标准中的核心内容。学生学习这些内容将在以下各方面得到发展:获得生物科学和技术的基础知识,了解并关注这些知识在生活、生产和社会发展中的应用;提高对科学和探索未知的兴趣;养成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树立创新意识,增强爱国主义情感和社会责任感;认识科学的本质,理解科学、技术、社会的相互关系,以及人与自然的相互关系,逐步形成科学的世界观和价值观;初步学会生物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具有较强的生物学实验的基本操作技能、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批判性思维的能力、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初步了解与生物科学相关的应用领域,为继续学习和走向社会做好必要的准备。(2)“发展要求”是从学科特点和学生发展可能存在的空间,着眼于满足学生个性特点和多样化发展的需要出发而确定的在“基本要求”基础上进行适度拓展的教学要求。学生学习“发展要求”中的相应内容,有助于拓展视野、增进理解、提高能力。(3)“说明”是从避免加重学生的学习负担出发,对教材内容的选用作适当控制。对于一些学有余力的学生或高中生物教学条件和基础较好的学校可以自行取舍。“教学要求”以表格的形式呈现。内容表述所用的目标行为动词分别指向知识性学习目标、技能性学习目标和情感性学习目标,并且分为不同的层次。3“教学建议”是针对教师在实施高中生物新课程中如何有效进行教学,达成教学目标,从课时安排和教学方法两个层面上提出的建议。(1)“课时安排”是按每模块36个课时、每周教学3课时,以节为教学单位作出的计划,总的课时安排参见附2。(2)“教法建议”是针对教学重点和难点内容提出的教学途径或方法,不作为刚性、统一的要求。4“实验与活动建议”是从实验或活动教学应把握好的环节、注意事项等方面提出建议。 生物教学指导意见是提纲挈领式的,力图体现和落实高中生物新课程的理念和高中生物课程标准的要求,把握和处理好关键性问题。教师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尚需根据实际情况,充分发挥自主创新的精神,积极进行研究和探索,以推进浙江省高中生物新课程改革。2019-2020年高中生物细胞的分子组成教案2 浙教版必修1 该模块有助于学生较深入地认识生命的物质基础和结构基础,理解生命活动中物质的变化、能量的转换和信息的传递;领悟观察、实验、比较、分析和综合等科学方法及其在科学研究过程中的应用;科学地理解生命的本质,形成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第1章 细胞的分子组成一、课标内容1.概述蛋白质的结构和功能。2.简述核酸的结构和功能。3.概述糖类的种类和作用。4.举例说出脂质的种类和作用。5.说明生物大分子以碳链为骨架。6.说出水和无机盐的作用。二、教学要求第一节 分子和离子基本要求1.说出组成细胞的主要元素。认同生命的物质性,说明生物界与非生物界的统一性与差异性。发展要求说明1.小资料:“同位素示踪”只提供学生阅读,不要求学生记忆或掌握具体内容。2.“分子”、“离子”部分不作要求。第二节 无机物基本要求1.说出水在细胞中的作用。2.概述细胞内无机盐的存在形式与生理作用。3.学会模型方法。发展要求说明1.水分的氢键形成及极性的原因不作要求。2.无机盐在细胞中的作用不作拓展。第三节 有机化合物及生物大分子基本要求1.说明地球上的生命是以碳元素为基础构建的,生物大分子以碳链为骨架。2.概述糖类的种类和作用。能说出分类的依据。3.举例说出脂质的种类和作用。能运用分类的科学方法。4.概述蛋白质的结构和功能,解释蛋白质分子结构多样性与功能复杂性的关系,形成事物统一性的观点。5.说出核酸的种类和功能。6.认同蛋白质是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进一步确立生命物质性的观点。7.通过生物组织中脂肪、糖类和蛋白质的检测实验,学会徒手切片制作、高倍镜使用等技能,验证生命的物质性,养成讲究证据、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发展要求说明氨基酸、多肽、蛋白质的关系。说明1.各种糖类与脂质的分子结构式不作要求。2.小资料:“人体必需的脂肪酸”、“人体必需氨基酸”只提供学生阅读,不要求学生记忆或掌握具体内容。3.活动:“检测生物组织中的油脂”和“检测生物组织中的糖类和蛋白质”不要求掌握颜色反应的具体原理。4.建议活动:“检测细胞中的DNA和RNA”不作要求。三、教学建议1.课时建议(共计7课时)前言1课时第一节 分子和离子 第二节 无机物1课时第三节 有机化合物及生物大分子4课时 (含活动)复习与小结1课时2.教法建议(1)第一节分子和离子的教学重点是组成细胞的主要元素,教学难点是构成细胞的基本元素是碳。学生已有了初中化学的基础,教师就可以先通过问题探讨让学生比较组成地壳和组成细胞的部分元素,发现它们的异同点,说明生物界与非生物界的统一性与差异性。为了进一步了解构成生物体的元素组成,教师可引导学生观察组成人体细胞的主要元素图(占细胞鲜重的百分比、占细胞干重的百分比),从中归纳出组成细胞的主要元素。(2)第二节无机物的教学重点难点是水、无机盐在细胞中的生理作用。由于学生对于水的认识比较丰富,教师可引导学生根据自己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举出实例来说明生命活动离不开水,然后教师从学生所举的实例中引入水在细胞中的作用。在学习无机盐的作用时,可以让学生分析问题探讨中所列出的运动员饮料,讨论无机盐的作用,并进一步理解无机盐在调节酸碱平衡等方面的功能。(3)第三节有机化合物及生物大分子的教学重点和难点是细胞中几种有机物的结构和它们的生理功能。在学习糖类时,教学重点是糖类的种类和作用,以及生物大分子以碳链为骨架,教学难点是多糖的种类与生物大分子以碳链为骨架。由于本节的内容与学生的生活有密切的关系,教学时,教师要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先让学生说出在日常生活中常见有哪些糖,然后要求学生将这些糖根据教材中的种类进行分类,学生就能自然地明白单糖、二糖与多糖。在学习脂质时,可提出学生比较感兴趣的减肥话题,从中引出脂肪等脂质,分别介绍他们的分布及作用。在学习蛋白质时,教学重点有两个,一是氨基酸的结构特点与氨基酸形成蛋白质的过程,二是蛋白质的结构和功能。教学难点是氨基酸形成蛋白质的过程与蛋白质的结构多样性的原因。由于学生没有有机物的知识,一开始学习蛋白质,认知有一定的困难,教学应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通过问题探讨,让学生交流一下他们了解的蛋白质功能有哪些,再结合教材中的蛋白质的主要功能示例,先进行蛋白质功能的学习,在了解了蛋白质多种多样的功能后,提出问题思考:蛋白质的结构怎样呢?就很自然地进行蛋白质和氨基酸结构的学习。教师应利用学生已有的化学知识来识别氨基酸,在观察对比教材中几种氨基酸结构的基础上归纳出氨基酸分子的结构通式。针对“氨基酸形成蛋白质”这个教学难点,教师要充分利用好现代化教学媒体,借助课件的动态模拟,让学生充分理解氨基酸的脱水缩合形成多肽,肽链盘曲、折叠,形成有一定空间结构的蛋白质,并通过蛋白质功能的多样性来理解其结构的多样性。在学习核酸时,只要求简述核酸的种类和功能即可,遗传信息的深入理解放在遗传与进化模块中进行。四、实验与活动建议 活动:“检测生物组织中的油脂”和“检测生物组织中的糖类、和蛋白质”与原教材相比,探究性更强,实验中可采用以下方法:(1)多准备实验材料,便于让每组学生自己选择一两种样品;(2)实验前,对每一种实验材料中含有哪些有机化合物,让学生通过讨论进行预测;(3)实验中,要求小组同学既有分工,又有合作,相互协调,使实验能有序开展;(4)实验结束前,留出一定的时间,进行小组交流,比较检测结果,了解同种生物组织中有机物含量的差异和不同种生物组织间有机物含量的差异。对于油脂、糖类和蛋白质与化学试剂的颜色反应,只是帮助学生明确生物组织中有机化合物的鉴定方法,其原理不要求学生掌握与深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