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节朗诵稿.doc

上传人:丁** 文档编号:2611241 上传时间:2019-11-28 格式:DOC 页数:1 大小:2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师节朗诵稿.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页
亲,该文档总共1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教师节朗诵稿1.我的老师作者;水木清偶尔会想起我的一位高中语文老师。尽管是许多年前的事情了,但每每想到他,心里总有些酸楚的感觉。在整个高中的学习中,我的这位老师艰难地陪着我们走过了三年,这之后又过了三年,我从别处听到了他已经过逝的消息。算算他的年龄还不到六十岁。当时,心里就一阵疼痛,仿佛看到他写满记忆的额头在秋风中抖落掉层层霜色,看到他单薄的身体还是罩着那身蓝色的中山装,正踏满落霞,郁郁远去。说起我的语文老师,总有些感慨。老师是北京人,早年毕业于北京大学,老师的父亲是国内著名的美学教授,家中兄弟姐妹多人当时已经是国内很有名望的学者和教授了,只有他还在这座城市里做一名普通的高中教师。也许这就是一个人的命运吧。文革前老师从一所高校被打成右派,下放到偏远的农村,从此就离开了他熟悉的城市和他习惯了的工作、生活环境。这之后的许多年,老师都是在异地他乡一直漂泊,接受着所谓的改造和革命。为此,家人也与他断绝了关系,听说,后来直到老师去世,他的家人也没有来看过他。老师这一生在我们看来确实很艰难,难不在于那个时代给他造成的所有伤害,使他离开了往日熟悉的高校和已经习惯了的生活方式。难就难在他那段不幸的婚姻。老师是在教我们之前平反来到我们学校任教的,这之前听说在好几个地方的农村劳动过,这期间他娶妻生子,妻子是在农村劳动时经人介绍有些神经质的女人,婚后的很多年夫妻两人经常动武,大打出手,而每次都是我这位老师败下阵来,经常可以看到老师脸上青一块紫一块地给我们上课。从二十多岁到五十多岁近三十年的时间里他经历了人生好几个阶段的磨难,但他很少讲述他的过去。课堂上有时他会无意中说起他的童年,北京的颐和园、天坛、王俯井、天桥和那座被英法联军焚烧过的圆明园。也许是岁月给他留下了过多的感怀,从他每次的讲述中总能感到一种留恋和珍惜。老师的知识面很宽,北京话更是地道,往往是拉着京腔一板一眼地为我们解惑释疑,而每次的作文练习他都很认真地进行批改,从他身上总能看到“学高为师,德高为范”的影子。老师喜欢用那句“晚景虽云暮,霞光犹粲然”来形容和鼓励自己,想在自己的晚年能够有所为,他一直很感恩,感恩在三十年之后他又能重新站在讲台上,尽管面对的只是些高中学生,但他已经感到很是满足了。所以,老师很勤奋,背课非常认真负责,讲课如行云流水,得到同学们的喜爱,我们因为做了他的学生也让其他班级的同学非常羡慕。至今,我还记得他常讲给我们的一句话:“人之相知,贵在知心,人之相悉,贵在悉品,人之相尊,贵在尊才,人之相敬,贵在敬德”。我知道,他希望我们今后都成为心正、品清、才优、德高的人。偶尔会想起我的这位老师,想起他从老花镜上面看人的样子,想起他几乎整年不换的蓝色中山装,甚至会想起老师的家庭和他当时年幼的一双儿女。许多年过去了,有时总会有一种无奈和惋惜的情绪,对于我的老师,对于那个时代,对于人生路上出现的所有不幸和有幸。“风雨多加人未老,关心初度路犹长”。当年真希望我的老师能有一个好的晚年,但最终还是事与愿违。我不知道能否用“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来评价他,但我还是会记住他的,记住他的一些话和与我们相处不长但已经建立起的那种师生情谊。师道有风,源远流长。我的老师,我记忆中永远挥不去的一份情谊。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管理文书 > 工作总结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