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高三化学二轮复习 考点突破66 化学反应与能量的变化(含解析).doc

上传人:tian****1990 文档编号:2609423 上传时间:2019-11-28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40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2020年高三化学二轮复习 考点突破66 化学反应与能量的变化(含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2019-2020年高三化学二轮复习 考点突破66 化学反应与能量的变化(含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2019-2020年高三化学二轮复习 考点突破66 化学反应与能量的变化(含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2020年高三化学二轮复习 考点突破66 化学反应与能量的变化(含解析)1、已知反应ABCD为放热反应,对该反应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为 A. A的能量一定高于C B. B的能量一定高于D C. A和B的总能量一定高于C和D的总能量 D. 该反应为放热反应,故不必加热就一定能发生【答案】C2、”焓”是指( ) A 与内能有关的物理量 B 反应热的变化 C 化学键所具有的能量 D 物质的一种化学性质【答案】A 3、在同温同压下,下列各组热化学方程式中H1H2的是()A.2H2(g)+O2(g) 2H2O(l);H1 2H2(g)+O2(g) 2H2O(g);H2B.S(g)+O2(g) 2SO2(g);H1 S(s)+O2(g) 2SO2(g);H2C.C(s)+ O2(g)CO(g);H1 C(s)+O2(g)CO2(g);H2D.H2(g)+Cl2(g) 2HCl(g);H1 H2(g)+ Cl2(g) HCl(g);H2【答案】C4、已知热化学方程式: C2H2(g) +O2(g) = 2CO2(g)H2O(l) H1-1301.0 kJ?mol-1 C(s)+ O2(g) = CO2(g) H2-393.5 kJ?mol-1 H2(g)+ O2(g) = H2O(1) H3 = -285.8 kJmol-1则反应 2C(s)+ H2(g) = C2H2(g)的H为( )A. +228.2 kJmol-1 B. -228.2 kJmol-1 C. +1301.0 kJmol-1 D. +621.7 kJmol-1【答案】A 5、反应。温度为时,平衡常数温度调至时,。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该反应为放热反应B. 由到是降温过程C. 时,增大不变D. 时,的转化率比时小【答案】D 6、下列关于反应能量的说法正确的是()AZn(s)CuSO4(aq)=ZnSO4(aq)Cu(s) H216 kJmol1,E反应物E生成物BCaCO3(s)=CaO(s)CO2(g) H178.5 kJmol1,E反应物E生成物CHI(g)=H2(g)I2(s) H26.5 kJmol1,1 mol HI在密闭容器中分解后放出26.5 kJ的热量DH(aq)OH(aq)=H2O(l)H57.3 kJmol1,含1 mol NaOH的水溶液与含0.5 mol的浓硫酸混合后放热57.3 kJ【答案】B 7、已知下列热化学方程式:(1)CH3COOH(l)+2O2(g) = 2CO2(g)+2H2O(l) H1= 870.3 kJmol-1(2)C(s)+O2(g) = CO2(g) H2= 393.5 kJmol-1(3)H2(g)+O2(g) = H2O(l) H3= 285.8 kJmol-1则反应2C(s)+2H2(g)+O2(g)=CH3COOH(l) 的焓变H为( )kJmol-1A488.3 B244.15 C244.15 D488.3【答案】D 8、已知: H+(aq)+OH-(aq)=H2O(l); H-57.3 kJmol-1。现将一定量的稀盐酸、浓硫酸、稀醋酸分别和1L 1molL-1的NaOH溶液恰好完全反应,其反应热分别为H1、H2、H3,,则H1、H2和H3的大小关系为 ( )A. H1=H2H3 B. H3H2H1C. H3H1H2 D. H2H1H3【答案】C9、下图是金属镁和卤素反应的能量变化图(反应物和产物均为298 K时的稳定状态)。下列选项中不正确的是( )AMg与F2反应的S0 BMgF2(s)+Br2(l)=MgBr2(s)+F2(g) H=+600kJmol-1CMgBr2与Cl2反应的HMgBr2MgCl2MgF2【答案】D【解析】A、Mg与F2反应生成了固体MgF2,气体参加反应,生成物只有固体,故S0,正确;B、Mg(s)+F2(l)=MgF2(s)H=-1124kJ/mol, Mg(s)+Br2(l)=MgBr2(s)H=-524kJ/mol,将第二个方程式与第一方程式相减得MgF2(s)+Br2(L)=MgBr2(s)+F2(g);H=+600kJ?mol-1,故正确。C、氯化镁的能量小于溴化镁的能量,氯气的能量大于溴的能量,所以MgBr2与Cl2反应是放热反应,即H0,故正确;D、能量越小的物质越稳定,所以化合物的热稳定性顺序为MgI2MgBr2MgCl2MgF2,故错误。10、下列各图中表示热化学方程式A(g)B(g)=C(g)D(l)H0的是(E表示能量)()【答案】B【解析】H393.6 kJmol-1,所以A燃烧时加少量B可以放出更多的热量”这种说法是否正确?并说明理由 。 (3)写出A+O2C的热化学方程式: 。 【答案】(1)碳(2)不正确,因为1 mol A与O2直接燃烧放出的热量为393.6 kJ,而1 mol A先与B反应生成C和D,C和D再与O2反应,共放热量-131.4 kJ+283 kJ+242 kJ=393.6 kJ,两者相同(3)C(s)+O2(g)=CO(g)H=-110.6 kJmol-1【解析】(1)由A(s)+B(g)=C(g)+D(g)H=+131.4 kJmol-1,知n(A)= molM(A)=12 gmol-1,故A为碳,B为H2O,C为CO,D为H2,G为CO2,E为浓H2SO4或浓HNO3。(2)可把3个热化学方程式具体写为:C(s)+O2(g)=CO2(g)H=-393.6 kJmol-1CO(g)+O2(g)=CO2(g)H=-283 kJmol-1H2(g)+O2(g)=H2O(g)H=-242 kJmol-1两种途径反应热分别为:-283 kJmol-1-242 kJmol-1+131.4 kJmol-1=-393.6 kJmol-1和-393.6 kJmol-1,可见是相等的。(3)将C(s)+O2(g)=CO2(g)H=-393.6 kJmol-1和CO(g)+O2(g)=CO2(g)H=-283 kJmol-1两式相减即得A+O2C的热化学方程式。22、已知:图中每个小三角形的三种物质中至少含有一种相同元素,H与I含有完全相同的元素。A、J为固体单质,D为气体单质,其余物质为常见化合物。B为淡黄色化合物,B与H反应能生成D。E为常见金属氧化物。F的溶液和H反应生成白色胶状沉淀G。根据以上信息,回答下列问题:(1)物质B的电子式为_。(2)写出B与H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3)向F水溶液中通入少量H生成G,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4)写出由E转化成D的化学反应式(注明必要的反应条件):_;若反应中有100 g D单质生成,则转移电子数目为_。(5)若测得1 g固体单质J与一定量的气体H恰好完全反应生成气态I时吸收的热量为QkJ,则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可表示为_。【答案】(1)Na2Na(2)2Na2O22CO2=2Na2CO3O2(3)2AlO2CO23H2O=2Al(OH)3CO32(4)2Al2O3(熔融) 4Al3O212.5NA(5)C(s)CO2(g)=2CO(g)H12Q kJmol1【解析】根据题中所给出的信息分析,本题重点考查的是无机推断的知识。23、图中X、Y、Z为单质,其他为化合物,它们之间存在如下转化关系(部分产物已略去)。其中,A俗称磁性氧化铁,E是不溶于水的酸性氧化物,能与氢氟酸反应。回答下列问题:(1)组成单质Y的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是_;M中存在的化学键类型为_;R的化学式是_。(2)一定条件下,Z与H2反应生成ZH4,ZH4的电子式为_。(3)已知A与1 mol Al反应转化为X时(所有物质均为固体),放出a kJ热量。写出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_。(4)写出A和D的稀溶液反应生成G的离子方程式:_。(5)向含4mol D的稀溶液中,逐渐加入X粉末至过量。假设生成的气体只有一种,请在坐标系中画出n(X2)随n(X)变化的示意图,并标出n(X2)的最大值。【答案】(1)第二周期第A族离子键、共价键H2SiO3(或H4SiO4)(4)3Fe3O428HNO3=9Fe3NO14H2O(5)【解析】本题考查元素推断与无机框图、元素化合物等知识。Fe3O4的俗名为磁性氧化铁,故A是Fe3O4,又Al与Fe3O4反应可以生成单质(铝热反应),故X是铁,Y是氧气;E是不溶于水的酸性氧化物,且能够与氢氟酸反应,故E是SiO2,由此可知Z是Si,M是Na2SiO3;结合图示可知D、G和R分别是HNO3、Fe(NO3)3和H2SiO3。(4)注意Fe3O4中铁的化合价有2和3价,由于硝酸具有强氧化性,在溶解Fe3O4的同时,将Fe2氧化为Fe3,自身被还原为NO。(5)向硝酸溶液中加入铁粉,当加入1mol Fe时发生反应为:Fe4HNO3=Fe3NO2H2O,再加入过量铁粉(增加至1.5mol),则发生反应为:2Fe3Fe=3Fe2。24、已知:TiO2(s)2Cl2(g)=TiCl4(l)O2(g) H140 kJmol12C(s)O2(g)=2CO(g)H221 kJmol1写出TiO2和焦炭、氯气反应生成TiCl4和CO气体的热化学方程式: 【答案】TiO2(s)2Cl2(g) +2C(s)=TiCl4(l)+ 2CO(g) H -81 kJmol1【解析】25、甲硅烷(SiH4)是一种无色气体,遇到空气能发生爆炸性自燃,生成SiO2和水。已知室温下1g甲硅烷自燃放出热量44.6kJ,其热化学方程式为 。【答案】SiH4(g)+2O2(g)=SiO2(s)+2H2O(l);H-1427.2kJ/mol【解析】注意热化学反应方程式的写法,同时要把一克计算成一摩尔的放出的热量。26、北京时间8月12日晚23时30分左右,天津滨海新区开发区发生剧烈爆炸,共有两次爆炸,间隔约30秒,第二次爆炸威力更高,相当于21吨TNT或者46枚战斧式巡航导弹涉事的天津瑞海国际物流有限公司官网显示,该公司仓储业务的商品类别有:压缩气体和液化气体(氩气、压缩天然气等);易燃液体(甲乙酮、乙酸乙酯等);易燃固体、自燃物品和遇湿易燃物品(金属钠、金属镁,硫磺、硝化纤维素、电石、硅钙合金等);氧化剂和有机过氧化物(硝酸钾、硝酸钠等);毒害品(氰化钠、甲苯二异氰酸酯等);腐蚀品、杂类(甲酸、磷酸、甲基磺酸、烧碱、硫化碱等)等多个种类已知:氰化氢(HCN)标准状态下为液体氰化氢易在空气中均匀弥散,在空气中可燃烧氰化氢在空气中的含量达到5.6%12.8%时,具有爆炸性氢氰酸属于剧毒类氢氰酸(HCN)、碳酸在室温下的电离常数分别为,HCN,Ka=6.21010molL1;H2CO3,Ka1=4.4107molL1,Ka2=4.71011molL1请用化学方程式回答下列各题:(1)乙酸乙酯,易燃,室温下,44g乙酸乙酯完全燃烧放出 1122.1kJ热量,请写出乙酸乙酯燃烧热的热化学反应方程式: (2)助燃剂硝酸钠,遇可燃物着火时,能分解产生一种气体助长火势,请用化学方程式表示原因: (3)易燃固体金属钠,禁止用水枪喷水灭火,请用化学方程式表示原因: (4)在氰酸钠发生火灾时,禁止用泡沫灭火剂灭火,否则有易爆性物质生成,请用化学方程式表示原因: ;(5)大量次氯酸钠用于“破氰”(氰化钠)反应,生成无害物质,请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答案】(1) CH3COOCH2CH3(l)+5O2(g)=4CO2(g)+4H2O(l),H=2244.2kJ/mol;(2) 4NaNO3=4NaNO2+O2;(3) 2Na+2H2O=2NaOH+H2;(4) NaCN+CO2+H2O=HCN+NaHCO3;(5) 5NaClO+2NaCN=5NaCl+CO2+N2+Na2CO3或5NaClO+2NaCN+H2O=5NaCl+N2+2NaHCO3【解析】解:(1)44g乙酸乙酯的物质的量为=0.5mol,完全燃烧并生成二氧化碳和液态水时,放出热量为1122.1kJ,燃烧热是1mol可燃物完全燃烧生成稳定氧化物时放出的热量,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根据燃烧热写为:CH3COOCH2CH3(l)+5O2(g)=4CO2(g)+4H2O(l),H=2244.2kJ/mol;故答案为:CH3COOCH2CH3(l)+5O2(g)=4CO2(g)+4H2O(l),H=2244.2kJ/mol;(2)助燃剂硝酸钠,遇可燃物着火时,能分解生成氧气和亚硝酸钠,反应为:4NaNO3=4NaNO2+O2,故答案为:4NaNO3=4NaNO2+O2;(3)易燃固体金属钠,禁止用水枪喷水灭火,是因为钠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钠和氧气,氧气具有助燃性,反应为:2Na+2H2O=2NaOH+H2,故答案为:2Na+2H2O=2NaOH+H2;(4)泡沫灭火器灭火原理:使用泡沫灭火器灭火时,能喷射出大量二氧化碳及泡沫,它们能粘附在可燃物上,使可燃物与空气隔绝,达到灭火的目的,但氰酸钠能和二氧化碳反应:NaCN+CO2+H2O=HCN+NaHCO3,氰化氢,它也属于剧毒物质,易在空气中弥散,导致次生灾害,所以在氰酸钠发生火灾时,禁止用泡沫灭火剂灭火,故答案为:NaCN+CO2+H2O=HCN+NaHCO3;(5)大量次氯酸钠用于“破氰”(氰化钠)反应,是因为次氯酸钠和氰酸钠发生氧化还原反应:5NaClO+2NaCN=5NaCl+CO2+N2+Na2CO3或5NaClO+2NaCN+H2O=5NaCl+N2+2NaHCO3,生成了无害物质,故答案为:5NaClO+2NaCN=5NaCl+CO2+N2+Na2CO3或5NaClO+2NaCN+H2O=5NaCl+N2+2NaHCO327、在一定条件下,A和B反应可生成C和D,其能量变化如下图所示: (1)下列选项关于反应AB=CD的说法正确的是_。A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数目一定不变B该反应若有热量变化,则一定是氧化还原反应C若该反应为放热反应,则不需加热反应就一定能自动进行D反应物的总质量与生成物的总质量一定相等,且该反应遵循能量守恒(2)若E1E2,则该反应为_(填“吸热”或“放热”)反应,该反应的反应热为_。【答案】(1)AD (2)吸热H(E2E1)kJ/mol【解析】(1)每个反应都遵循质量守恒和能量守恒,故A、D两项正确,任何反应都伴随着能量变化,B项错误。某一反应是放热反应还是吸热反应与反应条件无关,加热是为了使旧化学键断裂,引发反应,C项错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