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学国文的经验ppt课件

上传人:钟*** 文档编号:2609421 上传时间:2019-11-28 格式:PPT 页数:23 大小:34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我学国文的经验ppt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我学国文的经验ppt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我学国文的经验ppt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我学国文的经验,1,一、作家简介,周作人(1885-1967),浙江绍兴人,现代散文家、诗人、文学翻译家,中国新文化运动的代表人物之一。1906年考取官费留学日本。 1917年春任北京大学文科教授兼国史编纂处纂辑员。五四时期任新潮社主编,1921年参与发起成立文学研究会,五四后,任语丝周刊主编和主要撰稿人之一。1937年出任伪南京国民政府委员、伪华北政务委员会常务委员兼教育总署督办等职,新中国成立后,任职于人民文学出版社,从事日本、希腊文学作品的翻译。,2,一、作家简介,理论文章人的文学、平民文学 、中国新文学的源流。 散文集自己的园地、雨天的书、谈龙集、谈虎集、看云集、知堂文集。 诗集过去的生命,3,1、每段段落大意? 2、第二段分四个层次,如何分,每个层次写什么? 3、他给大家介绍的学习国文的经验到底是什么?,4,二、文本赏析,(一)文章相关介绍 此文是1926年应杂志之约所作,先收入谈虎集(1928),后又收入知堂文集(1933)。本文在知堂文集中排在第三,是作者作为“过去的生命”的重要一环之记录,留与世人的。,5,二、文本赏析,(二)对自己的国文经验先抑后扬,引起读者阅读兴趣。 1、抑: “因为我不但不曾研究过国文,并且也没有好好地学过” 。 “我于怎样学国文的上面就压根儿没有经验”。 “我所有的经验是如此的不规则,不足为训的,这种经验在实际上是误人不浅” 。,6,二、文本赏析,2、扬: “当作故事讲也有点意思” “似乎略有浪漫的趣味”,7,二、文本赏析,(三) 述说自己学习国文的经历及感受。 1、开蒙读书,读经毫无益处 (1)三位本家先生的故事。 “从这三位先生我都没有学到什么东西”。 (2)“三味书屋”读经反对读经 “我觉得那些主张读经救国的人真是无谓极了”。 “总之就是这么一回事,毫无用处,也不见得有损,或者只耗费若干的光阴罢了” 。 “我以为古书绝对的可读,只要读的人是通的。我以为古书绝对的不可读,倘若是强迫的令读。”,8,二、文本赏析,2、跟随祖父读书,由小说识国文之趣。 (1)在祖父鼓励下读小说。 “他很奖励小孩看小说,以为这能使人思路通顺” 。 “他不曾听到国语文学这些名称,但是他的教育法却很特别。他当然仍教子弟做时文,唯第一步的方法是教人自由读书,特别是奖励读小说,以为最能使人通,等到通了之后,要弄别的东西便无所不可了。他所保举的小说,是西游记、镜花缘、儒林外史这几种,这也就是我最初所读的书(以前也曾念过四子全书,不过那只是念罢了。” ( 自己的园地镜花缘) 周伯宜,9,二、文本赏析,(2)作者个人的国文进步之阶。 “教我懂文言,并略知文言的趣味者,实在是这聊斋,并非什么经书或是古文析义之流”。 总结:由断字而识文,从白话到文言,经读懂到知趣味,依次递进是作者的读书之道。,10,二、文本赏析,3、江南水师学堂的读书经历 (1)学习国文 “功课是上午作论一篇,余下来的功夫便让你自由看书”。 在这个状况下,就是并非预言家也可以知道国文是不会有进益的了。,知堂回想录:当时汉文课分班考试的题目: “问孟子曰,我四十不动心,又曰,我善养吾浩然之气;平时用功,此心此气究如何分析?如何相通?试详言之” , “列位看了这些题目,有不对我们这班苦学生表示同情的么?”,11,二、文本赏析,(2)读翻译作品。 “我那时的国文时间实际上便都用在看这些东西上面”。,“晚大哥忽至,携来赫胥黎天演论一本,译笔甚好。夜同读苏报等,至12点钟始睡。”“又看天演论二篇”,“看赫胥黎天演论少许”,“下午看天演论”,“下午看赫胥黎天演论一卷,夜阅竟”。,12,二、文本赏析,(3)国文得到进步。 “这一方面引我到西洋文学里去,一方面又使我渐渐觉到文言的趣味” 。,知堂回想录 “大约在十三至十五岁,读了不少的小说,好的坏的都有,这样便学会了看书”。,13,二、文本赏析,4、再次对其“独特”经验加以强调。并说明读书与人生的关系。 “我的国文都是从看小说来的,倘若看几本普通的文言书,写一点平易的文章,也可以说是有了运用国文的能力。”,这几乎是那一辈开明进取的读书人共同的经验。 胡适:读小说使“我在不知不觉之中得了不少白话散文的训练,在几十年后于我很有用处”,“看小说还有一桩绝大的好处,就是帮我把文字弄通顺了”。,14,二、文本赏析,(四)读书与人生的关系。 1、多读书,读杂书 “如非教不可,那么我只好对他们说,请多看书”。 “小说,曲,诗词,文,各种;新的,古的,文言,白话,本国,外国,各种;还有一层,好的,坏的,各种:都不可以不看。”,15,二、文本赏析,解析:这是一种不事先设定哪些是好书,哪些是坏书,哪些能看,哪些不能看,而任由读者自行在读书中培养、提高识别能力的方法,是充满自主性的方法。这与鲁迅提倡的什么书都要“随便翻翻”的主张是一致的。,16,二、文本赏析,2、通过读书培养健全的人生观。 “磨炼出一种精纯的趣味来” “知道文学与人生的全体” “逐渐养成一个健全的人生观” 总结:这些才是学好“国文”的根本。而这些又都离不开“多看书”,舍此别无捷径。,17,三、艺术特点,(一)文体迂回 1、行文过程迂回。 无经验-经验不足为训-可当故事讲-读经无获-读小说觉国文之趣-读翻译作品奠定国文根基-读书之道在于多读杂书-读书的根本在于培养健全人生观。 2、内容迂回 第一段欲扬先抑。,18,三、艺术特点,(二)语言丰腴、有趣。 1、丰腴 细节丰富,如三个开蒙先生的描写。 2、有趣 文笔有趣,如祖父讲西游记,19,四、思考题,(一)作者屡次说自己“没有经验”,讲的无非是“老生常谈”,他真的是认为他所讲的“无足道哉”吗?请加以解析。 提示:当然不是。因为他的经验不同于通常流行意见,表面看来无甚高论,不足为奇,细加揣摩,很具深意,关键是要“磨炼出一种精纯的趣味来”,更要“知道文学与人生的全体”,最终是要“逐渐养成一个健全的人生观”。这些才是学好“国文”的根本。,20,四、思考题,(二)“我的国文都是从看小说来的”,理解国文,只有“多看书”。你怎样看这位文章大家的“经验”? 提示:小说多具有情节曲折、通俗易懂、引人入胜、异想纷呈之致,对青少年吸引力很大。借助读小说,可以轻松愉快地获得中国语文的基础,识得汉语文的趣味,不知不觉之间受到文章阅读和写作的训练。,21,四、思考题,(三)题为“经验”,作者却以大半篇幅讲了许多有趣的经历和故事,这样的写法是不经意的吗?其效果如何? 提示:当然不是,而是作者有意为之,也是其文章风格特征所在。其效果是,因为多有细节的观察与描摹,穿插有趣的佚闻,看似散漫,却使人感到其文章很有趣味、有“嚼头”,话里有话,不是一览无余,回味起来觉得趣味无穷。,22,关于介绍读书经验的作品,蔡元培 我的读书经验 陈 垣 谈谈我的一些读书经验 郭沫若 我的读书经验 附:郭沫若推荐的中国古代重要著作选目 冯友兰 我的读书经验 茅 盾 爱读的书 孙福熙 我的不读书的经验 丰子恺 我的苦学经验,2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大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