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高中历史 第一单元 第1课 孔子和老子学案 岳麓版必修3.doc

上传人:tian****1990 文档编号:2598402 上传时间:2019-11-28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15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2020年高中历史 第一单元 第1课 孔子和老子学案 岳麓版必修3.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2019-2020年高中历史 第一单元 第1课 孔子和老子学案 岳麓版必修3.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2019-2020年高中历史 第一单元 第1课 孔子和老子学案 岳麓版必修3.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2020年高中历史 第一单元 第1课 孔子和老子学案 岳麓版必修3课标要求了解孔子等思想家以及儒家思想的形成。一、孔子的学说1地位:孔子是春秋时期的思想家、政治理论家和教育家,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2主要内容(1)思想核心:“仁”和“礼”,主要内容是“仁者爱人”和“克己复礼”。“仁”,孔子要求统治阶级体察民情,反对苛政和任意刑杀;在人际关系上则是提倡广泛地理解和体贴他人。要实现“爱人”,必须遵循“忠恕”之道,即“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克己复礼”是要求人们的行为符合“礼”的准则。为了实现“礼”,他进一步提出了“正名”的主张。(2)政治主张:孔子提倡“为政以德”。但也不排除在以“礼”治国的同时,逐步改良政治。(3)哲学思想:孔子主张对鬼神敬而远之。(4)教育思想:教育原则上孔子主张“有教无类”;教学方法上主张“因材施教”;学习方法上主张学思结合,独立思考。3影响:经过历代学者的发扬和统治者的改造,逐渐形成完整的儒家思想体系,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温馨提示 孔子虽然在春秋时期开创了儒家学派,但是其思想在当时并未受到重视。二、老聃与道德经1地位:春秋时期重要的思想家,道家学派的创始人,后人将其思想整理成道德经一书。2思想(1)哲学思想:认为“道”是凌驾于天之上的天地万物的本原;包含着丰富的辩证法思想。(2)政治思想:倡导政治上“无为而治”,以“无事取天下”。3影响:道家学派对中国文化,包括哲学、伦理学以及中国人的思维方式、道德人格产生了深远影响。易错警示 道家学派不等同于道教:道家学派为春秋末年老子所创,战国时期发展,其重要经典为道德经。而道教是东汉末年神仙方术与道家学说相结合而形成的,东汉时期为民间宗教,魏晋时期才开始官方化,并建立其神仙系统。主题一孔子的思想1多角度理解孔子“仁”的思想(1)“仁”的主要内容是“仁者爱人”。其实现途径是“忠恕”之道,即“己所不欲,勿施于人”。(2)政治主张上,“仁”要求统治者体察民情,反对苛政和任意刑杀,即“以德治国”。(3)社会关系上,“仁”提倡广泛地理解和体贴他人。(4)地位:“仁”是孔子政治思想中最精华的部分。它对建立和谐社会,对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形成,产生了深远影响。2全面理解孔子“礼”的思想(1)含义:“礼”指西周时期的等级名分制度。孔子主张“克己复礼”就是说做人要克制自己,使自己的行为符合“礼”的要求。(2)途径:“正名”,即按周礼的制度把当时已经混淆了的社会等级秩序矫正过来,达到名正言顺、贵贱有“序”。(3)实质:力图维护奴隶制度。(4)评价:体现了孔子政治思想中保守的一面。但孔子并没有一味保守,他还主张在以“礼”治国的同时,逐步改良政治。材料一下面图片是“仁”字小饰品和北京街头的“仁”字广告牌。材料二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曰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论语(1)从材料一中可以看出,“仁”还寄寓着现代国人怎样的期盼?答案尊老爱幼,与人为善,崇尚正义,社会有序,和谐发展。(2)材料二中的“礼”的含义是什么?“克己复礼”的实质是什么?答案“礼”指的是西周的等级名分制度,即周礼。“克己复礼”的实质就是要求人民安分守己,从而维护没落的奴隶制度。“一、二、三”归纳孔子的思想“一”政治上“为政以德”。“二”思想核心是“仁”和“礼”。“三”教育思想:有教无类、因材施教、学思结合。主题二老子的思想1老子的“无为”政治思想老子认为统治者治理天下,要把复杂的事情简单化,不要使用权谋,要“无为而治”。所谓“无为”,是指不妄为,不胡作非为、为所欲为,如此方能真正取得“无不为”的效果。他警告统治者不要过分威逼百姓,因此“无为”是一种积极的无为,并不是指统治者任何事情都不管。2老子的朴素辩证法哲学思想老子认为矛盾双方相互依存,互为条件,还提出对立双方可以互相转化,事物总要走向它的反面,为了防止走向反面,他主张要把自己放在弱者的地位,这种观点在一定条件下有其合理性,但老子哲学中所包含的这种朴素的辩证法思想存在严重的缺陷,他不仅忽略了对立面转化的必要条件,而且把事物向反面转化看做是循环的,而不是上升发展的。更看不到人的主观能动性,因此他对人类社会的发展抱着消极悲观的态度。材料一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道德经材料二美国前总统里根在1987年国情咨文中引用了中国某思想家著名语句“治大国若烹小鲜”,引起强烈反响。(1)材料一的中心思想是什么?属于何种哲学派别?答案“道”是天地万物的本原。客观唯心主义。(2)材料二中的“某思想家”是谁?反映了其怎样的政治主张?如何认识该主张?答案老子。“无为而治”。有利于缓和社会矛盾,稳定统治秩序;具有落后性和保守性。用图示法整体把握老子的思想1德庆孔庙是广东孔子文化的重要基地。今天我们如果想要去参观德庆孔庙,了解儒家思想的精髓,首先必须要参阅()A春秋 B尚书C道德经 D论语答案D解析论语是记录孔子言行的书籍,保存了孔子的思想,故本题选D项。2孔子思想体系的核心是“仁”和“礼”,其主要内容是()“仁者爱人”“克己复礼”“敬鬼神而远之”A B C D答案A解析“敬鬼神而远之”虽是孔子的思想,但不属于“仁”和“礼”的范畴。3孔子是中国古代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下列思想中,孔子提出的是()A“无为而治”B“道”是天地万物的本原C“有教无类”D“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答案C解析A、B、D三项均为老子的主张。4老子思想中最有价值的精华部分是()A“无为而治”的政治主张 B“小国寡民”的政治理想C唯物主义思想 D朴素的辩证法思想答案D解析A、B两项体现了老子保守的政治思想,是不符合潮流的;对“道”的理解是唯心的,故排除C项。答案选D项。5道家学派创始人老子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这表明他()A强调“大一统” B推崇严刑峻法C主张顺应自然 D主张“天人感应”答案C解析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明确老子的话的意思,这句话告诉我们要顺应自然。强调“大一统”、主张“天人感应”的是董仲舒;推崇严刑峻法的是法家学派。A、B、D三项与题意不符,可排除。6阅读下列材料:子张问仁于孔子。孔子曰:“能行五者于天下,为仁矣。”请问之,曰:“恭、宽、信、敏、惠。恭则不侮,宽则得众,信则人任焉,敏则有功,惠则足以使人。”论语请回答:(1)依据材料,孔子所说的“仁”的主要内容有哪些?孔子强调“仁”的主要目的是什么?(2)孔子“仁”的思想,具有什么现实意义?我们应该怎样看待儒家文化?答案(1)主要内容:恭、宽、信、敏、惠。主要目的:调节和协调社会人际关系,并促进人自身的发展。(2)在当今社会,儒家思想对我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加强公民道德建设以及适应市场经济的规则都有积极影响。儒家文化是我们传统文化的瑰宝,我们应该吸取其精华并把它发扬光大。解析第(1)问的“内容”从材料中直接提取即可,“目的”要结合所学知识和材料内容进行深层次的分析总结。第(2)问孔子思想的现实意义,主要是对人生观方面的影响。【阅读与思考】(教材P4)提示一是因为儒家学派以“仁”为核心,以中庸辩证为思想方法,重血亲人伦,重现世事功,重实践理性,重道德修养。二是历史观方面,将捍卫三代典章文物当做自己的神圣使命,同时亦不排斥对不符合时代潮流的礼俗政令加以适当的变通修改。三是它设计出一整套由小及大、由近及远的发展人格和安定邦家的方案,为巩固政教体制提供了切实可循的途径。总之,儒家思想更能够适合中国传统社会的需要,并与时俱进,发展创新,所以“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正宗”。【解析与探究】(教材P5)提示材料一反映了商周延续下来的天命观:神的世界有一位统治者,常常降临“下界”,了解人民的疾苦,并相应地对人世事务进行安排。材料二体现了老子的天命观,他摈除了“天命”的绝对权威,主张无为而治,反映了没落贵族对人类社会的发展持消极、悲观的态度。材料三反映了孔子并不否认天命鬼神的存在,但对鬼神的存在持怀疑态度。【自我测评】(教材P5)提示1.孔子思想体系的核心是“仁”和“礼”。孔子对“仁”的思想最核心的解释是“仁者爱人”,为此必须遵循“忠恕”之道。孔子还提倡“为政以德”,要求统治者爱惜民力。“礼”即“克己复礼”。2“道”是凌驾于天之上的天地万物的本原,人世间的万事万物都是“道”派生出来的,它无形无迹,是无意志的、无为的自然本体。基础巩固1孔子主张“克己复礼为仁”,他所指的“礼”是指()A周礼 B和谐的人际关系C礼貌待人 D封建社会的统治秩序答案A解析“克己复礼为仁”指儒家提倡约束自己,使每件事都归于(遵循)周礼。本题选A项,注意本题容易错选为D项,孔子的思想代表的阶级利益是奴隶主阶级。2孔子政治主张中的核心内容在其教育思想上的最主要体现是()A“中庸之道” B有教无类C因材施教 D创办私学答案B解析“仁”是孔子的核心主张,分析各选项,正确的应是B项“有教无类”,认为不分贫富贵贱,人人都有受教育的机会,打破了贵族垄断文化教育的局面。3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以近1分钟篇幅报道了孔子火爆上映的情况,为影片热映再添一把火。下列表述不属于孔子思想精华内容的是()A仁者爱人 B为政以德C克己复礼 D有教无类答案C解析“克己复礼”是孔子思想中保守落后的体现,不属于其精华内容。4“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老子。以上言论反映的思想是()A唯物论思想 B辩证法思想C无为而治思想 D民本思想答案B解析老子以水为例说明以柔克刚的道理,联系老子的思想,可以判断出材料反映的是辩证法思想。5有一种学说,主张“信奉者应抛弃志向,避开荣誉和责任,在沉思冥想中回归大自然。理想的臣民有粗大的骨骼、强壮的肌肉和空空如也的脑袋;而理想的统治者则是清心寡欲地治理人民”。这种学说的代表人物是()A黄帝 B秦始皇 C孔子 D老子答案D解析主张“天道自然无为”、倡导“无为而治”,是老子思想的突出特点。6.右图人物的思想对后世产生消极影响的是()无为而治,知足不争克己复礼,主张正名小国寡民,结绳而用有教无类A B C D答案C解析首先明确图片人物是老子,是孔子的主张,排除。反对战争,认为战乱之源在于人为与物欲,主张“无为而治”;要求回归自然,“结绳而用”,对后世产生消极影响。能力提升7孔子主张人在修养的过程中,其来自内部的自由、自律和来自外部的他由、他律,应当是相辅相成的关系。孔子主张的“他律”指的是()A君主意志 B“爱人”之心C“无为而治” D礼乐规范答案D解析孔子主张使用礼乐制度使人的行为、道德达到规范。A、C两项不符合孔子思想;B项在材料中没有反映。8“民之饥,以其上食税之多,是以饥。民之难治,以其上有为,是以难治。”老子实际上主张()A民贵君轻,实行仁政B事物是对立和统一的C杜绝浪费,勤俭治国D无为而治,缓和矛盾答案D解析老子认为人民难以治理的原因是由于统治者的“有为”,因此在政治上主张“无为而治”,符合此主张的只有D项。9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孔子材料二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孔子材料三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材料四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1)材料一、材料二反映了孔子怎样的教育思想?概述孔子的主要教育思想。(2)材料三、材料四是谁的思想观点?分别反映了怎样的思想主张?答案(1)材料一体现的是学习要实事求是的思想;材料二体现的是要把学与思结合起来的思想。其他教育思想:主张“有教无类”的办学方法;主张“因材施教”;主张“温故而知新”;同时主张学生要敢于坚持正确的意见,“当仁不让于师”。(2)老子。材料三反映的是老子朴素的辩证法思想;材料四反映的是老子认为柔弱者生命力可能比刚强者还强的道理,是其辩证法思想的体现。解析本题考查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首先理清材料的意思,然后从材料中找出有效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作出回答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