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高考生物总复习 专家把脉高考与考场零失误考点16遗传的物质基础.doc

上传人:tia****nde 文档编号:2591618 上传时间:2019-11-28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9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2020年高考生物总复习 专家把脉高考与考场零失误考点16遗传的物质基础.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2019-2020年高考生物总复习 专家把脉高考与考场零失误考点16遗传的物质基础.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2019-2020年高考生物总复习 专家把脉高考与考场零失误考点16遗传的物质基础.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2020年高考生物总复习 专家把脉高考与考场零失误考点16遗传的物质基础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DNA的结构和复制基因的结构与表达 细胞的有丝分裂与DNA复制的综合应用基因、RNA和碱基互补配对关系的应用基因、基因突变和细胞质遗传的综合应用经典易错题会诊命题角度一 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1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含有RNA的生物,其遗传物质一定是RNA B只含有DNA的生物,其遗传物质不一定是DNA C既含有DNA又含有RNA的生物,其遗传物质是 DNA和RNA D既含有DNA又含有RNA的生物,其遗传物质是DNA不是RNA 考场错解AC 专家把脉 对生物体内所含遗传物质和所含核酸不会辨析区别。所有细胞生物细胞内都含有DNA和RNA两种核酸,但RNA仅仅是作为mRNA、tRNA或rRNA而存在于细胞内,并不行使遗传物质的功能,因此所有细胞生物的遗传物质是DNA,所以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病毒体内只有一种核酸,因此含有哪种核酸则哪种核酸就是它的遗传物质。 对症下药D2 在研究生物遗传物质的过程中,人们做了很多的实验进行探究,包括著名的“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 (1)某人曾重复了“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步骤如下。请分析以下实验并回答问题: A将-S型细菌加热杀死 B制备符合要求的培养基,并分为若干组,将菌种分别接种到各组培养基上(接种的菌种见图中文字所示)(注:为S型菌落,为R型菌落) C将接种后的培养装置放在适宜温度下培养一段时间,观察菌落生长情况(见下图) 制备符合要求的培养基时,除加入适当比例的水和琼脂外,还必须加入一定量的无机盐、 、 和 ,并调整pH; 本实验中对照组有 ; 本实验得出的结论是: 。 (2)艾弗里等人通过实验证实了在上述细菌转化过程 中,起转化作用的是DNA。请利用DNA酶做试剂,选择适当的材料用具,设计实验方案,验证“促进R型细胞转化为S型细菌的物质是DNA”并预测实验结果,得出实验结论。 实验设计方案: 第一步: 。 第二步: 。 组合编号: 。 处理: 。 第三步: 。 第四步: 。 预测实验结果并得出结论: 。 通过你设计的实验,还能得出什么新的结论? 考场错解不会正确分析题意导致错答。 专家把脉本题把证明DNA是遗传物质的经典实验转化为实验设计题,既考查了实验设计及分析能力,又验证了DNA是遗传物质。答题时应遵循单一变量原则及对照原则去设计实验方案,由于本实验为验证性实验,因此实验结果及结论不需讨论,不具有开放性。 对症下药 (1)氮源 有机碳源 生长因子l、2、3组S型细菌中的某种物质(转化因子)能使 R型细菌转化成S型细菌 (2)第一步:从S型细菌中提取DNA,制备符合要求的培养基;第二步:按如下表进行:组合编号ABC处理不加任何提取物加入提取的S型细菌DNA加入提取出的S型细菌DNA和DNA酶专家会诊证明DNA是遗传物质的一类题型就是要设法分离DNA、蛋白质和其他成分,单独观察这些成分的作用。在用同位素标记时,确定被标记的是什么物质,这种物质所起的作用,并注意分析实验过程,养成严密、勤于思索的科学思维方式。 DNA是细胞生物的遗传物质,DNA病毒的遗传物质是DNA,RNA病毒的遗传物质是 RNA,因此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考场思维训练1 在证明DNA是遗传物质的研究中,肺炎双球菌是一种十分重要的实验材料。研究表明:肺炎双球菌有两种类型,即S型(菌体外有糖蛋白组成的荚膜)和R型(菌体外没有荚膜)。请回答下列与肺炎双球菌相关的问题: (1)下列有关肺炎双球菌的叙述正确的有 AS型肺炎双球菌荚膜中糖蛋白的合成场所是核糖体 B两类细菌有无荚膜与它们细胞内基因组成不同有关 Cs型肺炎双球菌荚膜中糖蛋白应属于次级代谢产物 D肺炎双球菌细胞中基因的编码区不连续,有内含子 (2)实验中需要配制培养基以观察两类菌种,在配制培养基时应注意培养基中必须含有一定量的有机碳源,这是因为 。 (3)若某同学将加热杀死的S型菌与活的R型菌一起培养,一段时间后发现有S型菌落出现,该同学凭此得出了DNA是遗传物质”的结论,该结论是否正确?为什么? 。 (4)将S型菌DNA加入含R型菌的固体培养基上,培养一段时间后,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 。1(1)BC(2)肺炎双球菌属于异养型微生物,必须依靠从外界获得现成有机物才能生存(3)不正确,实验中加热杀死的s型细菌细胞中不仅含有DNA,还有蛋白质、多糖等成分,因而转化结果的产生不一定是由于S型细菌DNA引起的 (4)在培养基中有两种菌落,一种大而扁平、表面粗糙(R型细菌菌落),一种小而表面光滑(S型细菌菌落)解析:(1)糖蛋白是一类糖与蛋白质结合形成的物质,因此,这类物质的合成除在核糖体合成蛋白质部分外,还须要在内质网腔中进行糖基修饰等;由于s型肺炎双球菌荚膜中存在这种糖蛋白而R型菌没有,说明这类糖蛋白对于肺炎双球菌来说无明显生理功能,属于次级代谢产物; (2)微生物培养基配制时应充分考虑该种微生物的同化作用类型,肺炎双球菌的代谢类型为异养需氧型,因而在这类培养基中应注意加入有机碳源; (3)在科学探究的实验设计中,应注意实验变量的单一性,以形成因果对应关系; (4)题干要求描述观察到的现象,即在固体培养基上出现的菌落特征等,根据转化实验可知,部分S型菌DNA转导进入R型细菌细胞内产生了可遗传的变异,出现了s型细菌,但转化几率较小,培养基中大多数R型细菌仍保持稳定。2 赫尔希通过T: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证明DNA是遗传物质,实验包括4个步骤:培养噬菌体;用35S和32P标记噬菌体;放射性检测;离心分离。实验步骤的先后顺序为 A B C D2C解析:只要熟悉T2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过程及标记的原理就可顺利做答。命题角度二 DNA的结构和复制1 已知病毒的核酸有双链DNA、单链DNA、双链RNA和单链RNA四种类型。现发现了一种新病毒,要确定其核酸属于上述哪一种类型,应该 A分析碱基类型,确定碱基比率 B分析碱基类型,分析核糖类型 C分析蛋白质的氨基酸组成,分析碱基类型 D分析蛋白质的氨基酸组成,分析核糖类型 考场错解B 专家把脉对DNA和RNA的结构特点不会辨析。由碱基类型能判断出是DNA还是RNA,由核糖类型判断也是此原理,并不能判断出是单链还是双链。所以由碱基类型确定属于DNA或RNA病毒之后,再用碱基比率特点就可确定是单链还是双链。 对症下药 A2 某DNA分子共有a个碱基,其中含胞嘧啶m个,则该DNA分子复制3次,需要游离的胸腺嘧啶脱氧核苷酸数为 A7(a-m) B 8(a-m) C7(a/2-m) D8(2a-m) 考场错解A 专家把脉 对DNA分子半保留复制的特点理解不到位导致错选。在DNA分子中一分子脱氧核苷酸中含一分子含氮碱基。故碱基T的含量就是含T的脱氧核苷酸数量。根据碱基互补配对原则,G=C、A=T,DNA分子复制了3次,则会出现23=8个DNA分子,一个DNA分子中T的数量是(a-2m)/2,复制3次后共有T=23(a-2m)/2;又因为半保留复制,8个DNA分子中含原始 DNA分子的两条链,所以共需游离的 T=23(a-2m)/2-(a-2m)/2=7(a/2-m)。 对症下药C专家会诊1在进行DNA分子中有关碱基种类、数目及比例的计算时,要根据碱基配对规律,明确两条链之间的关系:整个DNA分子中两条链上全部碱基数目相等;两链之间存在着A1=T2、 T1=A2、C1=G2和G1=C2的关系。 2进行DNA分子复制的有关计算时,要明确DNA的复制是半保留复制。如果复制,n次时,将形成2n个新的DNA,包含2n+1条链,其中两条母链,其余为新链。计算某DNA分子复制n次需某种脱氧核苷酸的数目,可先求出该 DNA中这种脱氧核苷酸的数目a,再用a(2n-1)得出所求值;计算标记链所占比例,明确 DNA的复制是半保留复制,确定复制n次时,产生子代DNA数目,新老DNA链条数与所占比例即可计算出所求值。考场思维训练1 在一个密闭的容器里,用含有同位素13C的脱氧核苷酸合成一个DNA分子,然后加入普通的含12C的脱氧核苷酸,经n次复制后,所得DNA分子中含12C的多脱氧核苷酸链数与含13C的多脱氧核苷酸链数之比是A2n:1 B(2n-2):n C(2n-2):2 D(2n-1):11D解析:用13C标记的一个DNA分子,利用12C的脱氧核苷酸复制n次所得DNA分子为2n个,其中含12C的多脱氧核苷酸链为2n22条,含13C的只有2条。2含有2 000个碱基的DNA,每条链上的碱基排列方式有 A44 1000个 C21000个2B解析:DNA中含2 000个碱基,每条链上只有1 000个碱基,种类是A、T、C、G四种,排列方式为41000种。命题角度三基因的结构与表达1 在一个真核细胞基因的编码区中,有两个外显子和一个内含子,测得一个外显子有126个碱基,另一个外显子有180个碱基,内含子有36个碱基,那么这个编码区的碱基序列最多能编码的氨基酸个数是 A114个 B 57个 C171个 D51个 考场错解B 专家把脉不会把基因的结构与基因的表达有机结合起来。真核生物基因的结构中内含子片断是不参与翻译的,因此在不考虑终止密码子的前提下,最多能编码氨基酸的个数为(126+180)/6=5l。 对症下药D 2 已知某物种的细胞中含有26个 DNA分子,其中有2个DNA分子各有24 000个碱基,由这2个DNA所控制合成的多肽链中,氨基酸种类最多有 A8 000种 B4 000种 C16 000种 D20种 考场错解A 专家把脉审题失误导致思维定势而错选,只看见2个DNA分子各有24 000个碱基,因此合成的氨基酸个数为 个,而题干中明确指出是所合成的多肽链中氨基酸的种类而不是个数,合成蛋白质的天然氨基酸最多有20种。对症下药D3 有关遗传信息的叙述,错误的是 A遗传信息可以通过DNA复制传递给后代 B遗传信息控制蛋白质的分子结构 C遗传信息是指DNA分子的脱氧核苷酸的排列顺序 D遗传信息全部以密码子的方式体现出来 考场错解B 专家把脉 对遗传信息理解不透。遗传信息是 DNA分子上碱基对的排列顺序(脱氧核苷酸的排列顺序),由于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因此,可以理解为基因中脱氧核苷酸的排列顺序即是遗传信息。不同的基因含有不同的遗传信息。基因可以通过DNA的复制把遗传信息传递给下一代,还可以使遗传信息以一定的方式反映到蛋白质的分子结构上来,使后代表现出与亲代相似的性状。由于真核生物基因中含有不表达的内含子、调控序列和高度重复的碱基序列等,因此说遗传信息全部以密码子的方式体现出来是不对的。 对症下药D4 下列有关真核细胞中遗传信息及其表达的问题。(1)将同位素标记的尿核苷(尿嘧啶和核糖的结合物)加入细胞培养液中,不久在细胞核中发现被标记的 、 和 。(2)将从A细胞中提取的核酸,通过基因工程的方法,转移到另一种B细胞中,当转入 时,其遗传信息在B细胞中得到表达并能复制传给下一代,当转入 时,在B细胞中虽能合成相应的蛋白质,但性状不会遗传。(3)已知某基因片段碱基排列如下图。由它控制合成的多肽中含有“一脯氨酸一谷氨酸一谷氨酸一赖氨酸”的氨基酸序列。脯氨酸的密码子是CCU、CCC、CCA、 CCG;谷氨酸的是GAA、GAG;赖氨酸的是AAA、 AAG;甘氨酸的是GGU、GGC、GGA、GGG。 1)翻译上述多肽的tuRNA是由该基因的 链转录的(以图中的表示)。此mRNA的碱基排列顺序是: 。 2)若该基因由于一个碱基被置换而发生突变,所合成的多肽氨基酸排列顺序成为“一脯氨酸一谷氨酸一甘氨酸一赖氨酸一”。写出转录并翻译出此段多肽DNA单链的碱基排列顺序: 。 考场错解 (1)中答成DNA、DNA(2)中答成细胞核、细胞质 (3)中答成后,再写出错误的碱基顺序。 专家把脉 不知道核酸与RNA的种类、合成分布情况,也没有仔细分析图中两条链与氨基酸密码子之间的对应关系。简单对照了一组密码子即认为链是转录链,因而导致多种错误出现。题目的第(1)问中含有尿核苷的RNA,RNA有三种:tuRNA、tRNA、rRNA都是在细胞核中合成的。在通过基因工程技术转移DNA时,遗传信息在受体细胞中得到表达并能复制传递给下一代;转移RNA时,在受体细胞中能合成蛋白质,不能遗传给后代。在题目的第(3)问中,先根据氨基酸顺序,写出能确定的相应RNA上的碱基为:比较所给出的基因片断中两条链与该tuRNA上碱基序列的对应关系:发现链中,第1、2两个碱基不起作用时,第三个碱基G开始转录,刚好能与上面的tuRNA对应起来,并能确定其未定的碱基为当由于基因突变使第三个氨基酸变为甘氨酸时,即由 GAG(谷)GGG(甘),则DNA链上相应的碱基变为TC,DNA链上碱基顺序应为:一G G A C T T C C C T T C- 对症下药 (1)mRNA tRNA rRNA(2)DNA RNA(3)1) C C U G A A G A G A A Cr- 2) 一G G A C T T C C C T T C专家会诊(1)在从DNAMrna蛋白质的转化过程中,要考虑:DNA上脱氧核苷酸排列顺序包括构成基因的部分,还包括高度重复的碱基序列等;基因中脱氧核苷酸的排列顺序包括编码区,非编码区:真核生物的基因结构中还包括内含子:而蛋白质中某个氨基酸可能会含有多组密码子,因此在DNA、基因、mRNA中个别碱基的改变对其他部分的影响要综合考虑上述多种情况,如知道真核生物的一条多肽链中氨基酸序列,是否能确定基因编码区DNA序列要考虑一种氨基酸的多种密码子和基因中内含子的情况而得出否定答案。 (2)DNA碱基数、mRNA碱基数、密码子数、氨基酸数、肽键数以及蛋白质的相对分子质量之间的关系为:DNA碱基数mRNA碱基数密码子组数氨基酸数目,计算蛋白质分子量时要考虑形成的肽键数和失去的水分子数。考场思维训练1 由n个碱基组成的基因、控制合成由一条多肽链组成的蛋白质,氨基酸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为a,则该蛋白质的相对分子质量最大为 Ana/b Cna-18(n-1) 1D解析:几个碱基控制合成的多肽链中氨基酸数目最多为,缩合失去的水分子数为,则该蛋白质分子量最大为2 据报道:美国哈佛大学医学院的科学家们研制了一项化学干扰技术,有望使人体的致病基因“沉默下来”。这项干扰技术很可能是干扰了细胞内的AATP分解过程 B某种信使RNA的合成 C许多DNA的复制过程 D蛋白质代谢过程中的转氨基作用2B解析:基因的基本功能之一就是控制蛋白质的合成,从而控制生物的性状。要想使某基因沉默,就是不能表达,使其不能合成mRNA,故答案是B。探究开放题解答综合问题一细胞的有丝分裂与DNA复制的综合应用1采用下列几种方法可以抑制细胞的有丝分裂,使细胞停留在细胞周期的某一阶段,如下表所示,“”表示停留时期。据表回答:时间处理方法间期前期中期后期末期5一氟尿嘧啶秋水仙素低温(24) (1)若某人的骨髓造血细胞发生异常增生,可用哪种方法治疗? 。 (2)如要观察染色体带(染色体在特殊染色时会出现一定的横带,不同物种的带型各有特点)并进行分析,最好用哪种方法处理? 。为什么? 。 (3)秋水仙素和低温抑制细胞分裂的原理分别是: 。 解题思路骨髓造血干细胞发生异常增生抑制间期使其停止分裂,而观察染色体的结构在中期,因为中期时染色体形态最清晰。秋水仙素能抑制纺锤体形成;低温能使酶活性降低。 解答(1)用5一氟尿嘧啶处理(2)用秋水仙素处理 秋水仙素处理能够使细胞分裂停留在中期,而中期染色体形态最清晰(3)秋水仙素抑制纺锤体形成;低温能够使酶活性降低2采用物理或化学方法可以抑制细胞的有丝分裂,使细胞停留在细胞周期的某一阶段。 (1)目前治疗肿瘤患者采用的“化疗”,就是使用化学药物抑制人体肿瘤细胞的DNA复制,使这些肿瘤细胞停留在分裂 期。 (2)低温对有丝分裂全过程都具有抑制作用,其原理最可能是 。在日常生活和生产中常应用低温抑制细胞分裂的原理,试举一例 解题思路 本题把有丝分裂与DNA的复制结合起来并联系生活实际,注意抑制DNA的复制就可使有丝分裂停止,达到抑癌的目的。 解答(1)间 (2)低温抑制了酶的活性用电冰箱贮存食物,低温抑制菌类分裂繁殖规律总结答题时要注意通过抑制DNA的复制就可使有丝分裂停止,在实践中可用于癌症的治疗、作物育种等。综合问题二基因、RNA和碱基互补配对关系的应用1已知鸡的成红细胞合成珠蛋白,胰岛细胞合成胰岛素,用编码上述两种蛋白质的基因作探针,分别对两种细胞中提取的总DNA片段进行杂交,结果显示为实验一;分别对两种细胞中提取的总RNA片段进行杂交,结果显示为实验二。实验一实验二细胞总DNA细胞总RNA成红细胞胰岛细胞成红细胞胰岛细胞G珠蛋白基因+-胰岛素基因+-L 注:+为阳性结果; 一为阴性结果 (1)实验一结果表明: ;实验二结果表明: (2)试分析:成红细胞合成B珠蛋白而不合成胰岛素的原因是: 。 (3)在实验二的DNA探针杂交实验中碱基配对的原则是 。 (4)试判断:合成蛋白质的遗传密码是否在探针上,并说明理由: 。 解题思路这里所使用的探针实质上是与某基因能进行碱基互补配对的一段DNA,只要细胞内含有某种基因,该探针即能与之发生碱基配对而形成杂交DNA片段。这样的探针当然也能与由这种基因转录出的RNA进行碱基互补配对形成杂交片段。 解答(1)成红细胞和胰岛细胞分别都含有珠蛋白基因和胰岛素基因 成红细胞内合成了珠蛋白的 mRNA而没有合成胰岛素的mRNA,胰岛细胞则相反(2)基因的选择性表达 (3)A-U G-C C-G T- A (4)不在 因为控制合成蛋白质的遗传密码在 mRNA上,而探针是一段DNA 2 某个基因的内含子中碱基A+T占40,而外显子中A+T则占70,已知由其中的一条链转录后拼接而成的一条RNA中u占25,则该信使RNA中碱基A占 A15 B25 C45 D75 解题思路本题考查基因的结构特点。内含子不能控制,而外显子则能控制信使RNA的合成。因为在外显子中,A+T占70,则G+C=30,所以,在控制合成信使RNA的过程中,G+C=30,U占25,因为信使 RNA是单链,所以A占45。 解答C规律总结碱基互补配对原则是中学生物中一条非常重要的原则,它所涉及的碱基比率计算就是高考中常见的一种题型。在进行碱基比率计算时,需注意以下两个方面:一、切忌看到题就去埋头计算,而应该先去观察,因为有的题给的信息不够,不用计算而只需判断就可作答。二、较为复杂的碱基比率计算题,不妨先画草图以便发现规律,如下图所示:然后把题干所给信息罗列在草图附近,经过一番观察就很容易找到突破口了。综合问题三基因、基因突变和细胞质遗传的综合应用1 1970年以前,未发现植物对除草剂有抗性,但到1985年则发现48种植物至少对一种除草剂产生了抗性。抗药性的产生和扩散越来越受到社会各方面的重视。下表是苋菜叶绿体基因pbsA抗“莠去净”(一种除草剂)品系和敏感品系的部分DNA碱基序列和氨基酸序列。请分析回答:抗GCT丙氨酸GGT甘氨酸TTC苯丙氨酸AAC天冬氨酸敏感CA2;A丙氨酸AGT比氨酸TTC苯丙氨酸AAC天冬氨酸氨基酸位置227228229230(1)苋菜能抗除草剂,是由于基因突变导致第 号位上的氨基酸发生了改变。(2)上表DNA碱基序列中发生的 变化结果,说明核苷酸代换速率比氨基酸代换速率快。(3)苋菜抗“莠去净”品系能在种群中快速扩展的遗传学原因是 。(4)细菌的抗药基因存在于 上,使抗药性通过基因交流而迅速蔓延,成为医学上的主要问题之一。(5)有机磷农药不仅可通过 作用,沿食物链在人体内积聚,还可使易受环境因素影响的原发性高血压等 遗传病的发病率显著提高,危害人类健康。 解题思路根据抗除草剂和敏感品系的比较可以看出是由于228位丝氨酸变成甘氨酸所致,氨基酸的改变,当然是基因中碱基序列的改变引起的,但控制丙氨酸的 DNA序列中AT的改变没有引起氨基酸的改变,说明核苷酸代换速率比氨基酸代换速率快。叶绿体上抗“莠去净”基因是通过细胞质遗传方式扩展。 解答(1)228(2)AT (3)抗药性基因在叶绿体中,能通过细胞质遗传方式扩展 (4)质粒 (5)生物富集 多基因2 下图为果蝇某一条染色体上的几 个基因示意图,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白眼基因片段中,含有成百上千个核糖核苷酸 BS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包括编码区和非编码区 C基因中有一个碱基对的替换就会引起生物性状的改变 DR基因中的全部脱氧核苷酸序列都能编码蛋白质 解题思路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一个典型的基因包括编码区和非编码区两部分,非编码区不能转录,不能编码蛋白质,基因的基本单位是脱氧核糖核苷酸。基因突变不一定导致生物性状的改变。 解答B规律总结从科学、技术和社会角度考查学生的能力是理综生物命题的一大特点,解答这类题的关键在于用所学的知识对具体实例进行分析,因而在复习中一定要强化理论联系实际能力的培养与形成。考点高分解题综合训练1 一个DNA分子经过转录可以形成 A一个一种mRNA分子 B-个多种mRNA分子 C多个一种mRNA分子 D多个多种mRNA分了1D解析:每个DNA分子有多个基因,每个基因控制合成一种蛋白质,就可控制合成多种mRNA。2 从某种生物中提取的一个核酸分子,经分析A占a,G占b,且a+b=50,C占20,腺嘌呤共150个,鸟嘌呤共225个。则该生物肯定不是 A噬菌体 B酵母菌 C烟草花叶病毒 D蓝细菌(蓝藻)2A解析:根据题意: 可算出n=20,b=30即G占30而C占20,GC,该核酸分子为单链,噬菌体为双链DNA。3 已知一段双链DNA中碱基的对数和腺嘌呤的个数,能否知道这段DNA中4种碱基的比例和(A+C):(T+G)的值 A能 B否 C只能知道(A-C):(T+G)的值 D只能知道四种碱基的比例 3A解析:双链DNA中存在AT,G:C的关系。 4基因芯片技术是近几年才发展起来的崭新技术,涉及生命科学、信息学、微电子学、材料学等众多的学科,固定在芯片上的各个探针是已知的单链DNA分子,而待测DNA分子被用同位素或能发光的物质标记。如果这些待测的DNA分子中正好有能与芯片上的DNA配对的,它们就会结合起来,并在结合的位置发出荧光或者射线,出现“反应信号”,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基因芯片的工作原理是碱基互补配对 B待测的DNA分子首先要解旋变为单链,才可用基因芯片测序 C待测的DNA分子可以直接用基因芯片测序 D由于基因芯片技术可以检测未知DNA碱基序列,因而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好比能识别的“基因身份”4C解:待测DNA上如有与芯片上的DNA配对的,就会结合,不能用于测序。5 已知AUG、GUG为起始密码,UAA、UGA、UAG为终止密码。某原核生物的一个信使RNA碱基排列顺序如下:A-U U-C-C, A-U-G-A-C(40个碱基)C U-C-U-A-C,-A- UCU此信使RNA控制合成的蛋白质含氨基酸的个数为 A20个 B 15个 C16个 D18个5C解析:从起始密码AUG开始到终止密码子UAG之间共有45个碱基决定15个氨基酸,起始密码子决定一个氨基酸共16个氨基酸。6 若某基因有303对碱基,经过突变成为300对,它控制合成的蛋白质与原来基因控制合成的蛋白质相比较,差异可能是 A只相差一个氨基酸,其他顺序不变 B长度相差一个氨基酸,其他顺序也有改变 C该基因不能表达 D以上3点都有可能6D解析:基因突变后,碱基减少了3对,一个基因转录形成的mRNA含有一个起始密码子和一个终止密码子,由303对碱基构成的基因转录成的mRNA含有303个碱基,经翻译成的蛋白质含有100个氨基酸。如果基因突变减少的3对碱基正好转录成mRNA的起始密码子,则该基因不能表达;如果基因突变减少的3对碱基是其他相邻的3个碱基,则由300对碱基构成的基因,控制合成的蛋白质中含有99个氨基酸;除少一个氨基酸外,其他顺序不变;如果减少的是不同位点上的各1对碱基,则除少1个氨基酸外,其他部分的氨基酸顺序也改变。7 自然界中,某种生物某一基因及其三种突变基因决定的蛋白质的部分氨基酸序列如下:正常基因精氨酸苯丙氨酸亮氨酸苏氨酸脯氨酸突变基因1精氨酸苯丙氨酸亮氨酸苏氨酸脯氨酸突变基因2精氨酸亮氨酸亮氨酸苏氨酸脯氨酸突变基因3精氨酸苯丙氨酸苏氨酸酪氨酸丙氨酸 根据上述氨基酸序列确定这三种突变基因DNA分子的改变是 A突变基因1和2为一个碱基的替换,突变基因3为一个碱基的增添 B突变基因2和3为一个碱基的替换,突变基因1为一个碱基的增添 C突变基因1为一个碱基的替换,突变基因2和3为一个碱基的增添 D突变基因2为一个碱基的替换,突变基因1和3为一个碱基的增添7A解析:比较突变基因1和突变基因2与正常基因决定的氨基酸,氨基酸没有改变或改变一个氨基酸,基因3决定氨基酸序列自精氨酸后全部发生改变,因此是碱基的增添或缺失。8 在野生型大肠杆菌中,多肽P是由169个氨基酸组成的。氨基酸161至165的序列是: 161 162 163 164 165 色 组 甲硫 谷 酪 有一个大肠杆菌的种群,其中多肽P的基因结构发生了突变,结果P(突变后的P)仅有165个氨基酸,前160个氨基酸的序列与野生型的相同。其他序列如下: 161 162 163 164 165 色 苏 酪 甘 缬 在下列问题中,假定突变型的信使RNA与野生型的信使RNA仅有一个核苷酸之差。此处所给出的有关氨基酸的密码对解答问题是有帮助的。 UGG色氨酸; AUG甲硫氨酸; UAU、UAC酪氨酸; GGU、GGC、GGA、GGG甘氨酸; CAU、CAC组氨酸; GUU、GUC、GUA缬氨酸; GAA、GAG谷氨酸;ACU、ACC、ACA、ACG苏氨酸。(1)写出野生型和突变型的信使RNA中161至165的氨基酸密码子,对于每一种氨基酸,只有一个密码子是正确的。氨基酸序列号161162163164165野生型密码突变型密码(2)该突变是由于碱基对 而引起的,此外,碱基对的 也具有突变的效果。(3)在突变的信使RNA中,密码165之后紧接着的碱基是 (用字母表示)。8(1)野生型密码:UGG CAU AUG GAG UAU 突变型密码:UGG ACA UAU GGA GUA (2)增添缺失、转变(3)U解析:排出这些氨基酸的密码子,突变型与野生型对照相互得出各组密码子结构。明确突变的信使RNAl65之后的碱基由终止密码子的第一个碱基确定。考点小资料 DNA分子中碱基数量计算的规律 在双链DNA分子中:(1)互补的两个碱基数量相等,即A=T,C=G。(2)两个互补碱基和的比值相等,即 (3)任意两不互补的碱基和占总碱基数的50,即嘌呤之和一嘧啶之和一50,A+G=T+C=A+C=T+G=50。(4)一条链中互补碱基的和等于另一条链中这两个碱基的和,即A1+T1=A2+T2或G1+C1=G2+C2(1、2分别代表DNA分子的两条链,下同)。(5)一条链中互补的两碱基占该单链的比例等于DNA分子两条链中这两种碱基占总碱基的比例。(6)若一条链中 ,则另一条链中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