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表现动态一、说教材表现动态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美术第11册14课的内容,本课属于“造型、表现”学习领域的内容,但其还包含了一些是“综合、探究”的内容。本课时在上节课了解了动态特征的基础上,让学生由平面绘画走向立体造型,重新探索,感受一种新的材料黏土,并了解它的特性。让学生学会合理利用黏土进行造型活动,提高创新意识和动手能力。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能够从生活中去发现美、感受美、并养成良好的观察习惯,引导学生对周围世界的关注,对生活的热爱。1、教学目标:(1)认知目标:了解动物动态的特征,感受动物蓬勃、张扬的生命力。(2)操作目标:引导学生运用多种形式表现具有动态的动物造型。(3)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对动物、对自然的热爱,使学生逐步养成保护动物、注重生态平衡的高尚情操。2、学习内容:用黏土或其他材料来表现动物的动态造型,教学重点:把握动物运动时的姿态变化以及动物动态的具体特征。教学难点:抓住动物的动态特征,用适当的表现形式表现运动中的动物。3.、课前准备: 教师:多媒体课件 学生:黏、橡皮泥、小棒等。 环境:组成两人人一组的学习小组二、说教法:本课我先让学生们通过欣赏,并提出问题,学生仔细观察思考为原则,组织学生自主学习,使学生们能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积极主动参与,并能够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使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学习获得知识与技巧,体现“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教师在教学中要通过课件、图片引导学生认真观察、欣赏动物动态,从中发现各种动态的活动特征,了解各种形态之间的差异,享受动物动态的美。造型过程中,教师要即时点拨:如表现动态时,要从整体入手,先表现整体动态,再添加细节如动物斑纹等。三、说学法:六年级的学生处于小学的最后阶段,他们一能熟练掌握手工制作美术作品方法。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我主要采用引导学生有目的地、积极自主探究学习、尝试动物塑造的方法、技巧。四、课堂教学环境的设计:我采用多媒体教学课件,做好示范图,并收有关的动物图片。五、课堂教学整体思路:整个教学过程我设计了以下四个程序:欣赏讨论引导应用课前准备: 教师:多媒体课件 学生:黏土、橡皮泥、小棒等。 环境:组成两人人一组的学习小组六、说教学过程: 1组织教学。 我先检查检查学生所带材料和制作工具情况,稳定学生情绪。让学生更好的进入学习状态。 2课堂导入。(1)课件展示图片:飞行的鸟、瓢虫、跳跃的青蛙、奔跑的马。这些图片小的动物有什么共同特点? (2)揭题并板书:表现动态。欣赏组织学生参与学习活动,在导入环节,先展示课件说出图片中的动物集中了学生注意力,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并设置了图片中小的动物有什么共同特点的问题,再出示课题,引发学生对运动中的动物的关注。3欣赏分析。 (1)平时我们在什么场所可以看到动物?你们去观察了吗?(放录像让学生观察动物运动时的动态) (2)老师与学生讨论(研究性学习),让学生探讨动物运动时的特点。如:老虎的奔跑;驯鹿的奔跑;天鹅的展翅;雄鹰的飞翔。 (3)我们可以用什么方式来表现我们身边的动物呢?来一起欣赏书上这位同学做的作品吧!(用绘画、黏土、橡皮泥等来制作,还可以变废为宝用纸盒)讨论紧接着进入学习新内容,先来观察动物动态图片,各种动物的不同的动态的表现通过师生的讨论是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掌握动物运动的动态特征。在引导学生讨论书本讨论学习本课还可以可以使用哪些表现方式。4探究方法。动物由哪些部分组成。(头部、躯干、四肢)动物动态表现有哪些特点?(大致抓住各种动物运动的特点)学生是学习的主人,为了充分体现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我先提出问题,再引导学生通过交流探究的方法解决问题,从而达到教学目标。5启发想象。 你用黏土做什么?怎么样用黏土来制作运动中的动物呢? (1)动物的面部如何用黏土刻画得形象生动?细节部分是如何表现的?(关键是动物的面部特征刻画。) (2)怎么样用黏土来表现动物 的动态。(通过动物的头部、躯干、四肢的设计摆布,注意关节的曲直) (3)可以用小棒来连接接头处,加固黏土作品。黑格尔说:最杰出的艺术本领就是想象,想象力丰富的人更享有成功的机会。想象是智慧的翅膀,想象是对已有的表象进行加工和改造而建立形象的心理过程。因此,作为美术老师,就更应注意时时引导学生学会观察并获得感性材料,将日常生活中见到,看到,听到的记牢,不断丰富学生的记忆力,以提高学生的想象力。 6 制作练习。 分组练习(各组可以通过动物动态照片来塑造),学生作业练习,教师巡回辅导。注意制作过程中的要领。7展示评价。 每组出示几件代表本组水平的作品,同学们观察讨论。看看是什么动物,在干什么。动态是否生动,形象是否逼真。在尝试设计后立即展示和评价学生的活动成果,能使教学信息得到及时反馈,并且能让全班学生之间进行相互交流,从而拓展视野与设计思路,这对突破教学难点或许有益。在评价时将遵循不批评的原则,更多地肯定学生创新精神和独创的价值,这有助于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保持积极创造的热情。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