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高考历史 专题二 近代中国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练习册 人民版必修2.doc

上传人:tian****1990 文档编号:2590847 上传时间:2019-11-28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64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2020年高考历史 专题二 近代中国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练习册 人民版必修2.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2019-2020年高考历史 专题二 近代中国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练习册 人民版必修2.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2019-2020年高考历史 专题二 近代中国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练习册 人民版必修2.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2020年高考历史 专题二 近代中国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练习册 人民版必修21鸦片战争后,中国经济逐渐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这对中国的影响不包括()A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瓦解B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逐步解体C西方先进的生产技术逐步传入D英国输华商品激增2鸦片战争后,中国自然经济开始解体的标志是()A英国扩大对中国的商品输出B西方列强控制了中国海关C资本主义工业开始出现D传统手工棉纺织业的衰败3中国近代民族工业产生,“近代”的含义是()A产生于中国近代历史时期B受外商企业的刺激C由私人投资兴办D引进了外国的先进生产技术和机器419世纪六七十年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诞生。早期民族资本主义企业主要出现于()A广东沿海地区的缫丝行业B东南沿海地区的轻工业部门C长江沿岸地区的食品加工业D东南沿海地区的重工业部门5甲午年状元张謇被甲午中日战争的败局震惊,毅然挂冠从商。此举表明他()把救亡图存作为时代的使命视创办实业为救国之要途用实际行动来批判科举制度认为经济是政治改革的基础A B C D6甲午战争后,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的客观因素是()A清政府放宽了对民间设厂的限制B列强争相向中国输出资本,进一步破坏了中国社会的自然经济C外国资本为中国资本主义发展提供了大量资金D外商在华设厂带来了先进技术719世纪70年代前后,中国社会经济方面的新变化主要表现在()A社会经济开始陷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B产生了中国近代民族资本主义企业C中外反动势力开始勾结D资本主义萌芽出现819世纪中后期,中国的关税税率大大低于当时西方各国。这对中国产生的影响是()涌入了大量外国商品冲击了中国小农经济促进了城乡经济发展导致了农产品大量出口A BC D9“上海轮船招商局创办三年内,外轮就损失1300万两。湖北织布局开办后,江南海关每年洋布进口减少10万匹。”以上材料说明洋务运动()A能使中国走上富强的道路B增加了政府的财政收入C对外国经济势力的扩张起了一定的抑制作用D使中国在对外贸易中处于出超地位10阅读中国土特产品出口统计表,指出下列结论不正确的是()时间茶叶(担)(年平均值)生丝(匹)(年平均值)鸦片战争前500050001845年801013 2201851年991923 0401853年10 12262 896A.中国在对外贸易中逐渐取得优势B中国开始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C茶叶和生丝日益商品化D中国的茶叶和生丝出口量持续增加111861年,进入天津口岸的各类洋布折银3 250 582两,占当年天津口岸进口总值的64%,鸦片折银948 480两,占进口总值的18.9%。材料反映的实质问题是()A进口货物中洋布占主要份额B中国近代商业贸易落后C西方国家向中国倾销商品D鸦片贸易合法化12有人认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是“先天不足,后天畸形”,“先天不足”指的是()A中国处于封建社会B缺乏资金、技术、人才和管理经验C投资者主要来源于官僚、地主和商人D没有形成完整的工业体系13仔细观察下图:请回答:(1)举例说明图中上海地区存在哪几种新的经济形态?(2)据图分析中国民族工业产生的特点及形成原因。(3)简要分析上海地区新式经济因素活跃的各种因素。(4)联系课本知识,分析这一时期我国不同类型的企业相互间关系。14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明)神宗时,吕坤在奏疏中说:“洮兰之间小民,织造贩货以糊口弃业桑农者数百万人,提花染色,日夜无休。”杭州人张瀚的祖先,成化末年有织机一张,从事纺织,所织布精良,“每一下机,人争鬻之”,因此获得利甚多。后来织机发展到二十余张,“家业大饶”,成为雇佣“机工”的“机户”了。材料二鸦片战争以后频繁来上海的外国商船材料三1863年上海洪盛机器碾米厂请回答:(1)依据材料一,指出明清时期出现的新的经济现象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产生的主要经济因素。(2)材料二反映了什么历史现象?它与材料三之间有什么内在联系?(3)材料三说明中国近代社会经济结构发生了怎样的变化?这一变化对中国政治产生了什么影响?(4)上述史实反映了中国社会呈现出怎样的发展趋势?二民国时期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1观察下图,从中能够直接得到的信息是()A民国政府大力倡导公共机关一律使用国货B一战爆发使中国民族工业出现了短暂的春天C自强不息的爱国精神是民族企业发展的动力D中国民族工业产品大量出口并占据国际市场2民国初年民族工业发展最快的是()A纺织业和造纸业 B纺织业和面粉业C面粉业和火柴制造业 D造纸业和化工业3抗战胜利后,民族工业陷入绝境,其原因不包括()A国民党政府的通货膨胀政策B官僚资本的压迫C美国对中国的经济侵略D日本对中国的经济侵略4张謇认为发展实业应当把重点放在纺织业和钢铁业上,实施的结果是纺织业发展空前,而钢铁业没有得到发展,其重要原因是()A清政府对外赔款使重工业发展缺少资金B清政府顽固派阻挠发展重工业C重工业因周期长,利润少,民族资本家不愿涉足D西方列强对中国矿业资源的掠夺和外资工业的激烈竞争5“美货成了美祸”是对下列哪一时期社会经济的恰当描述()A19世纪三四十年代 B20世纪40年代后期C20世纪30年代 D20世纪20年代6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中国社会各阶层人民共同的爱国要求是()“抵制外货”“发展实业”“实业救国”“民主科学”A BC D7成立于1868年的济南瑞蚨祥是全国知名的百年老字号从1911年到1918年,瑞蚨祥在北京又开办了2处新店,几乎占了北京大栅栏半条街;同时在天津、青岛、烟台、上海等地的分号也相继设立。其迅速发展的原因不包括()A中华民国的建立B群众性反帝爱国运动的推动C提倡国货D清政府放宽对民间设厂的限制8以下是民国初年新注册工厂数量一览表(不包括矿山,单位:家)。下表所反映的现象出现的外部条件是()年份民国元年民国二年民国三年民国四年数量17373750A.奖励发展实业法令的颁布B“实业救国”思潮的兴起C提倡国货运动的掀起D欧洲列强对华侵略减少9“老陈老爷做丝生意发起来的时候,老通宝家养蚕也是年年都好,十年中间挣得了二十亩的稻田和十多亩的桑地,还有三开间两进的一座平屋。可是以后,两家都不行了;老通宝现在已经没有自己的田地,反欠出三百多块钱的债,陈老爷家也早已完结。”根据以上内容推断,两家“发起来”的十年可能是()A18531863年 B18851895年C19121922年 D19371947年10观察下面19121921年中国民族资本主义面粉生产能力发展示意图,这一时期我国面粉业生产能力发展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帝国主义忙于一战,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经济的侵略B中华民国临时政府颁布了很多发展实业的奖励法令C辛亥革命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扫除了障碍D群众性的反帝爱国运动有力地推动了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11下表是1937年和1942年国民政府统治区重工业状况表。表中所示各种比例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是()年份占工厂总数比例占工业资本总额比例占工人总数比例1937年16%4.4%7.3%1942年58%78%49%A.抗日战争的影响 B抗日根据地扩大C国际援助的增多 D民营工业的发展12“案例研究”是我们学习历史的有效途径,一个典型的“案例”能够折射出一段完整的历史画面。荣氏家族企业的兴衰史就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全过程。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相应的问题。材料一1896年,荣氏兄弟决定筹办面粉厂。在办厂审批时因为没有送礼,遭到当地士绅的反对,幸好两江总督刘坤一是倡导办实业的官员,一连下了八道批示要求地方官支持实业。最终才导致保兴面粉厂、振兴纱厂等企业的创办。材料二1914年一战爆发。西方列强忙于战争,中国市场进口棉纱减少,列强还纷纷向中国大量订购面粉,荣氏企业便大力扩充规模荣氏企业在每个袋装面粉中塞入一个铜板,以博取顾客的中彩心理,引发了大家竞相购买机制面粉价廉物美,并毫无毒素,很快便在面粉业立足、发展起来。材料三抗战时期,荣氏工厂惨遭浩劫。抗战后,荣氏企业试图东山再起。但继之而来的是同根相煎,再加上美国产品的涌入,以及通货膨胀,荣氏企业终难恢复战前的辉煌。(1)根据材料一,指出荣氏企业在创办初期的有利和不利因素。(2)概括材料二中荣氏企业得以发展的因素。(3)材料三中的“同根相煎”是何意?(4)假如你是1916年某报的记者,请为荣氏企业的面粉写一句广告词。(不超过20字)13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民国初期是中国民族工业的黄金时期。一直处于不发达状态的中国资本主义是在辛亥革命之后才得到蓬勃发展的。法白吉尔中国资产阶级的黄金时代(19111937)材料二当美、英和其他工业国家失去一切秩序感和平衡感,忙于采取各种补救办法和应急措施以应付危机时,中国在1929年后仍然能一如既往地坚持下去。美费正清剑桥中华民国史下卷材料三100元法币购买力图示美伊佩霞剑桥插图中国史请回答:(1)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概括民国初期民族工业的发展状况。(2)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概括19271937年中国民族工业发展态势,并分析出现这一态势的原因。(3)19451949年,中国民族工业发展处于怎样的境地?参考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从国民政府政策措施的角度,简述导致民族工业处于这一境地的原因。三近代中国资本主义的历史命运(略)参考答案专题二近代中国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一近代中国民族工业的兴起1A解析 本题旨在考查学生对重大历史现象的分析能力。鸦片战争时期,英国是侵华的主角,它凭借获得的特权,不断扩大对华的商品输出。外国商品的倾销,使中国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逐步解体,中国的农产品生产日益商品化,中国被卷入了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同时,外国的先进技术也逐步传入中国,洋务运动的出现就是突出的表现。但是,我国的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却依然如故,直到新中国成立后的土地改革,才彻底废除了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2D解析 中国传统自然经济的特点是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即男耕女织。鸦片战争以后,中国传统手工棉纺织业的衰败,就意味着男耕女织关系的解体。3D解析 此题学生极易混淆,很容易认为中国近代民族工业中“近代”是指中国的近代社会,这是思维定式造成的,其实此处“近代”指近代企业引进了外国的先进生产技术和机器代替了传统的手工生产。4B解析 民族资本主义企业主要出现在东南沿海地区,这些地区最早遭受外国侵略,自然经济解体早;民族资本主义缺乏资本原始积累过程,故主要是发展轻工业。5A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把历史人物放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进行分析和评价的能力。甲午中日战争后,作为科举考试的佼佼者,他抱着满腔的爱国热情从封建的营垒中走了出来,投身于近代实业,希望通过兴办实业来挽救走向衰落的清朝统治。因此是正确的表述。6B解析 甲午战火刚刚熄灭,列强便纷纷争当中国的债主,抢夺修筑铁路、开采矿山和建立工厂的权利,资本输出成为帝国主义对华进行经济侵略的主要方式,同时商品输出仍然在继续扩大。中国社会的自然经济进一步遭到破坏,在客观上促进了中国城乡商品经济的发展,为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提供了条件。7B解析 注意题目要求是“19世纪70年代前后”“社会经济方面”的表现,结合教材不难选出。8D解析 19世纪中后期,列强通过一系列不平等条约使中国的关税税率大大低于当时西方各国,这对中国的传统经济产生破坏,使中国沦为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附庸,但不可能促进城乡经济发展,排除。9C解析 该材料的含义是轮船招商局创办后使外商受到损失,湖北织布局创办后减少了洋布进口,这说明洋务企业的创办在一定程度上抵制了列强的经济侵略。10A解析 鸦片战争后,列强一方面在中国搜刮土特产品,另一方面通过不平等条约中获取的经济特权,以低关税的方式向中国大量倾销洋货。因此,本表格不能说明中国在对外贸易中逐渐取得优势。故选A项。11C解析 从材料中可以看出进口的物品中有洋布、鸦片等,且洋布进口的比例要高于鸦片进口的比例,但这只是表象,材料反映的实质问题是西方国家向中国倾销商品,故应该选C。12B解析 “先天不足”是指民族资本主义产生发展状态的表现,即在“资金、技术、人才和管理经验”上的不足。A、C两项是不足的原因,故排除;D项应该是“后天畸形”的表现,故排除。13答案 (1)有洋务派创办的军事工业、民用工业,如上海江南制造总局、轮船招商局;外商企业,如耶松船厂;民族资本主义企业,如发昌机器厂。(2)主要集中在东南沿海,以轻工业为主,地区分布不平衡,行业分布不合理。原因在于:东南沿海地区是外来势力最早入侵的地区,是最早开埠通商的地区,是外来生产方式、科学技术最早传入的地区,自然经济的解体比较早,也是洋务运动企业相对集中的地区。此外,这一地区经济发达、手工业基础较好,水运交通发达。由于受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性质决定,外国资本主义和本国封建势力压迫剥削严重,民族工业资金少、规模小、技术力量薄弱,这样决定了民族工业相对集中在轻工业部门。(3)是外国侵略势力最早侵略的地区之一;经济基础较好;洋务派兴办洋务运动的中心;水运交通便利。(4)外来资本主义经济侵略,冲击了自然经济,有利于民族资本主义产生;洋务运动诱导和外商企业刺激,有利于民族资本主义产生。中国资本主义的产生又进一步冲击封建自然经济,同时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又受到本国封建主义、外国资本主义的双重压迫,举步维艰。14答案 (1)明朝中后期产生资本主义萌芽。原因:农业、手工业及商品经济的发展。(2)鸦片战争后,清政府被迫开埠通商,外国商船云集中国沿海口岸倾销商品。联系:使中国的农业和手工业纷纷破产,自然经济开始解体,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提供了条件。(3)出现了近代民族资本主义企业。影响:民族资产阶级登上历史舞台,先后领导了戊戌变法、辛亥革命和新文化运动。(4)由封建社会逐渐向近代化发展。二民国时期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1C解析 注意题中“口吞宇宙”“足踏环球”的字样,表明希望中华民族得以复兴,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美好愿望,爱国之情溢于言表。2B3.D4.D5B解析 抗日战争胜利后,国民政府与美国在1946年签订中美友好通商航海条约,美国商品像潮水一般涌入中国,对民族工业形成毁灭性的打击,所以“美货成了美祸”。6A解析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特别是1915年,因反对袁世凯与日本签订“二十一条”,掀起了抵制日货、提倡国货的运动。当时,“抵制日货”“发展实业”和“实业救国”,不仅是民族资产阶级的口号,也成为各阶层人民爱国的共同愿望。而“民主科学”口号的提出是在新文化运动时期,而且这一口号只在知识分子中叫响,并没有深入到各阶层,所以只有符合题意,应选A项。7D解析 从题目中可知瑞蚨祥迅速发展的时期在1911年到1918年,而清政府放宽对民间设厂的限制发生在甲午战争之后,即1895年以后到辛亥革命之前。故D项不符合题意。8D解析 表格中所显示的时期是中国民族工业发展的黄金时期(19121919年)。注意本题考查的是民族工业发展的“外部条件”,故选D项。9C解析 19121922年,由于中华民国的建立以及欧洲帝国主义忙于一战,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使得中国民族资本主义获得极大发展,这十年被称为中国民族企业的黄金十年。故答案应该为C。10A解析 从图中可见,19121921年中国民族资本主义面粉企业生产能力有了很大的增长,而外国资本主义在华企业生产能力大幅下降。这是由于在这段时间内帝国主义忙于一战,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这是中国民族企业在这段时期内获得极大发展的最主要原因。11A解析 从表格中可以看出,1942年国民政府统治区重工业比1937年的重工业有了大幅度增加,当时正处于抗日战争时期,重工业迅速发展是为了满足战时的需要。12答案 (1)地方士绅的阻挠和反对;地方实力派官员倡导办实业。(2)列强放松对华经济侵略;荣氏企业抢抓机遇;善用促销手段;产品质量好。(3)国民党发动内战,社会政局动荡。(4)略。广告词中必须含有“爱国”“抵制洋货”“价廉物美”“中彩头”等类的主题。13答案 (1)出现短暂春天;发展迅速、规模空前;轻工业有显著发展,重工业有一定增长,但主要分布在沿海地区,没有形成独立完整的工业体系;与外国资本、传统经济形式相比,仍居弱势地位。(2)曲折而艰难地发展。日本加剧侵华,冲击了中国民族工业;中国人民的反帝爱国运动,国民政府采取的一些促进经济发展的措施。(3)处于困境。国民党发动内战,使社会动荡;签订中美友好通商航海条约,有利于美国经济侵略;依靠国家权力,扩张官僚资本;实行恶性通货膨胀政策和繁重的税收政策。三近代中国资本主义的历史命运(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