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高三第一学期期中考试(语文).doc

上传人:tian****1990 文档编号:2588056 上传时间:2019-11-28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6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2020年高三第一学期期中考试(语文).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2019-2020年高三第一学期期中考试(语文).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2019-2020年高三第一学期期中考试(语文).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2020年高三第一学期期中考试(语文)一、 阅读下文,完成题目。(15分)演讲:今天我们为什么还要过传统节日今天,中国的传统节日,正在成为全国上下乃至全球华人社会的热门话题。国家有关部门对国家法定节假日作出调整,将清明、端午、中秋等传统节日增设为国家的法定节假日。这是中国文化建设上的大事。它的意义重大而悠远,怎么估量也不为过。“节日”这词从哪里来,是怎么组合成的?“节”字的原义是什么?节日的节字,原本指竹子长叶、分叉的那个地方。竹节的节是本义,节日的节,则已经是引申。了解这一点,我们就能明白:原来,我们祖先是用竹子来比喻我们的过日子,平常的日子就像竹筒,滑溜溜的,节日就是竹节部分,我们不愿让所有日子都这么“滑”掉,我们要抓住一些特殊的日子好好过,精心过,不一样地过。那么,哪些日子被我们的祖先派定作为我们日常生活这根“竹子”上的“节”呢?派定哪些日子作为节日,东西方很不一样,西方的节日每每总是同历史上的人事相关,无论是圣诞节、万圣节还是情人节;中国却不是这样。似乎西方的节日是人和人商量定的,中国的节日却是人和天商量着定下来的。中国的岁时节日,源头大致有三:其一是按季节气候排定,即二十四节气,比如清明;二是以月之朔望为节,尤其是满月节日,如中秋节,为人们所喜爱和重视;三是月和日奇数复叠者,这就是:正月初一新年、三月初三上巳、五月初五端午、七月初七七夕、九月初九重阳。这些是“大节”,另外还有一些“小节”,比如“二月二龙抬头”,二月十二“百花节”,六月六“晒衣节”,可过可不过,所以叫“不拘小节”。七月十五中元节后来成为佛教节日,另当别论。一年四季十二个月,季季有节日,月月有节日。节日均衡分布四季,行事充分体现中国人对自然的亲近、对生命的关怀和对人情的呼唤。中国人顺应自然,但又不被动依赖,又能有所作为,相信谋事在人,成事在天,所谓“能动地适应”。我们按照自然节律生活、劳动、恋爱、生育,春种夏锄,秋收冬藏。传统节日的设置顾及日月星辰、四季更替、地球和人类之间的关系。中国传统节日是先民们时间意识自觉的产物,是中国人“天人合一”世界观的具体体现。我这里所谓的“天”泛指大自然。从节日的派定看,中国人是多么重视天、重视天象、重视天意!一月一“元旦”,一年中第一个冉冉升起的旭日;三月三上巳,蛇开始活跃了,让我们亲近春水;五月五端午,毒虫百脚需要好好对付,才能平安度夏;七月七是星星的节日,中秋是月亮的节日,九月九,登山去,斑斓的秋山是一年中的最美。原来,中国的节日尽是太阳的、月亮的、星星的、山的、水的、春的夏的秋的冬的节日。元宵节看起来比较关“人事”一些,它是灯节,足够闹腾,但究其实质,“闹元宵”就是“闹春耕”,是个关乎大地、关乎农耕、关乎丰收的节日,同样与自然关系密切。我国的岁时节日还非常强调“节物”,比如,梅花是新年的节物,桃花是三月三(后与清明合并)的节物,石榴花是端午的节物,桂花属于中秋,菊花属于重阳。中国古代诗人的节日诗篇,无一不对节物作出描写、加以歌颂。另一种“节物”则体现在人们的食桌上。新年的饺子(北方麦作文化)年糕(南方稻作文化)、元宵的汤圆、清明的青团、端午的粽子、七夕的巧果、中秋的月饼、九月九的重阳糕,包括腊月初八的腊八粥,凡此等等,都与日常食桌相关。“节物”每每是当令之物,当令的花卉,当令的食品,其实是大自然母亲为她的孩子们奉献的一道道盛宴给眼睛的,给嘴巴的,给身心两面的。所以,节物又有个更感性的名字叫:节日媚物。有一年暮春,我们学校的学思湖畔正是“袅晴丝吹来闲庭院”的景色,一群男生经过,其中一个指着漫天飞舞的柳絮问:“这叫什么絮?”没人回答;又一对情侣路过,男的道:“哦,蒲公英!”女的道:“对,蒲公英!”倒是同声相应。近日,在报纸上看到,有中学生在作文里写道:“秋天了,人们在地里忙着采油菜花。”油菜花是春天开的,而且也不是“采”的。我们的年轻人对大自然无知,已经到了令人咋舌的地步。过去,我们与大自然是多么接近,我们对大自然是那么的敬重。我们惊讶起来的时候,叫的不是“天呐”就是“妈呀!”(现在叫“哇塞”),将天和母亲等同起来。我们管天叫“老天爷”、“天公”,准备出去旅游时遇到好天气叫“天公作美”,般配的情侣叫“天生一对”,最恶毒的骂是“天杀的”,最聪明的叫“天才”。老子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我们从大自然那里曾经学到了多少东西!如今,全人类的一个关键词是“环境保护”。“环保”不只是谁排污谁受罚的问题,还有更加基本、更加重要的事要做,比如:保护我们健康的传统文化,恢复和发扬我们的传统中向大自然学习、与大自然和睦相处的种种心态与生活方式。(节选自翁敏华教授在华东理工大学的讲演)1下面说法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2分)A“竹节”的“节”字,原本指竹子长叶、分叉的那个地方。B“节日”的“节”的意思,是“竹节”的“节”的引申义。C我们的祖先用竹子来比喻过日子,特殊的日子就如同竹节。D“节”字,还含有过日子如同竹子生长节节高一样的意思。2第段讲述我们的祖先“派定哪些日子作为节日”时,为什么要说西方节日的来由?(2分)3第段中说“中国的岁时节日,源头大致有三”,请为前两点再各举一例:(2分)按季节气候排定: 以月之朔望为节: 4作者在第段中说“从节日的派定看,中国人是多么重视天、重视天象、重视天意”,却又举“看起来比较关人事一些”的元宵节,这是否矛盾,为什么?(3分)5第段中的括号和括号里的文字各有什么作用?(2分)6文末作者提出要“向大自然学习”,请联系实际举例说明向大自然学习的意义。(4分)二、 阅读下文,完成题目。(21分)庄周的燕子 格致今天的燕子,两千多年前就已飞入庄周先生的视线,并引起他的注意。看来他不仅仅喜欢蝴蝶。当他看着燕子围着茅屋飞进飞出,陷入了沉思:鸟儿因为怕人,所以巢居深山或者高树,以免遭受伤害;然而,燕子却是个例外,它就住在人家的屋梁上,却没人去伤害它。想必这便是处世的大智慧了。庄周先生说到这就不说了,其实,这后边是有一大段空白的。庄子惜墨。几千年前,庄子辞了那个小官,生活可能十分困难,头脑里的思想又像春天开放的花,一层层,一簇簇,一齐挤着向外怒放。庄子写不尽它们,手里钱少,买墨都要算计。有个思想,只能几笔画个轮廓,细节就顾不上了。像采花的蝴蝶,它要去光顾下一朵花。所以,庄周的身后是狂草的墨迹,存在着大量的飞白。那是庄周的思想一路飞奔留下的空白。庄周的燕子直到今天还活着,仍重复着庄周时代的伎俩,未被人类识破。人类是见着什么鸟都举枪便射的,却对身边萦绕的燕子视而不见;燕子的叫声可谓婉转,却没一个人将燕子关到鸟笼里,以听它的叫声取乐。有许多珍禽异兽在人类的追杀中灭绝了,这也怨不得人类,实在是因为那些物种比人类还要愚蠢。燕子智慧的核心是什么?那就是距离。人类是一种你不能离他太远,又不能离他太近的动物。比如珍禽猛兽害怕人,躲得远远的,人便结伙去深山猎捕它们:这是因为离人类太远;家畜因完全被人豢养和左右,人便可以随意杀戮:这是因为离人类太近,近得没有了自己的家园。只有燕子看懂了人类,摸透了人类的脾气,亲近人又不受人控制,保持着自己精神的独立,于是人便像敬神一样敬着燕子。说到底,燕子是狡猾的动物,它控制人类的第一招就是信任。信任是对付多疑的人类的最尖锐的武器。因为人类不信任别人,一旦得到别人的信任便会受宠若惊。燕子将自己最脆弱的那一环巢及卵放到了人居住的屋檐上,虽然人一抬手就可以捣坏。这是最彻底的信任,没有任何一种鸟敢于这样信任人类。于是人类被感动了,像是从人海里找到了一个相知的朋友。第一招奏效之后,燕子马上智慧地拉开了同人类的距离。它马上从同人类的亲密接触中抽身出来,落到了人类够不到的树枝上,保持着自己的独立。因为它知道,人类能容忍它把巢建在屋梁上,却未必容得了它在人类生活空间里长时间地没大没小。它绝不嬉皮笑脸地落到人家的饭桌上、手上、肩上作亲昵状。这样小心还不够,它在人类生活领域求生存,担心这样时间长了会出问题,于是,住上几个月,便举家搬迁。人类刚刚有些厌烦了燕子的飞进飞出和乳燕动不动声嘶力竭地大叫,正要发作,想不到燕子就在这时知趣地搬走了。于是人的所有怒火平息了,又念起燕子的好来:你看它们也不伤害小鸡,也不啄食园子里的菜。过了几个月,人类已经开始思念燕子了,燕子就在这个时候回来了。燕子巧妙地循着人类情绪的起落而安排自己的生活节律。还有一种敢于亲近人的鸟是麻雀。它也将巢建在人的屋檐下。但它们的蛋被顽童任意毁坏,成鸟会被大量捕杀。原因何在?麻雀鬼鬼祟祟,不信任人类。这不是找死吗?它进进出出很小心,怕被人发现,这种做法激怒了人类:小小的鸟,竟敢在我眼皮底下玩花样,你以为我是瞎子?麻雀的这种做法,极大地伤害了人的自尊心。还有,麻雀既防着人,又不远离人,整天围着人聒噪,而且一旦住下,就再也不走了,惹得人烦不胜烦。有人将燕子比做剪刀,这是就外形说的。可燕子从形到神都是一把锋利的刀,插入人类精神深处,游刃有余地在人的精神脉络中出神入化地游动,既不伤害人类,也没让人类坚硬的骨骼碰伤自己。在不知疼痛的情况下,人类已被小小的燕子大卸了八块。 (选自xx年第2期十月)7燕子“处世的大智慧”表现在哪些方面?(3分)8文中加粗的“伎俩”“狡猾”表达的情味和效果是 (2分)9对这篇散文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 )(6分)A这是一篇托物言志的散文,也是一篇蕴含哲理的美文,作者以燕子象征庄周的独立精神和道家的哲学思想,使文章形象生动。B文题设置精巧,燕子是庄周用来阐述自己哲学的一个妙不可言的载体,也是庄周将人类大卸八块的一把锋利的刀。C“庄周的身后是狂草的墨迹,存在着大量的飞白”这句话的含义是:庄子只用几笔来勾画自己的思想轮廓,不顾及细节的表述。D“庄周的燕子直到今天还活着,仍重复着庄周时代的伎俩”,“燕子是狡猾的动物”,可见作者对燕子怀着既褒又贬的感情。E最后一段,暗用了庄子养生主中“庖丁解牛”的典故,把燕子虚化为“一把锋利的刀”,从而形象地阐述了庄子哲学的要义。F作者从燕子的身上认识到做人的真谛,从熟视的现象中洞察了纷纭复杂的世态人情,通过动物的生存之道,反映人与人之间的关系。10“燕子从形到神都是一把锋利的刀”一句运用修辞的表达效果是 (2分)11请就本文的对比手法做具体而精要的分析。(3分)12文章结尾说“在不知疼痛的情况下,人类已被小小的燕子大卸了八块”,结合文意请说说人类被燕子“卸出”了哪些心理?(5分)三、填写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6分)(7空选6空)13(1)鹰击长空,鱼翔浅底, 。(毛泽东沁园春长沙(2)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_。(孟子鱼我所欲也)(3) 三五之夜,明月半墙, ,风移影动,珊珊可爱。(归有光项脊轩志)(4) 想当年, ,气吞万里如虎。(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5) 间关莺语花底滑,_。(白居易琵琶行)(6) ,俯察品类之盛。(王羲之兰亭集序)(7) 独学而无友,_。(学记)四、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14-16题。(8分)客 至 杜 甫舍南舍北皆春水,但见群鸥日日来。花径不曾缘客扫,蓬门今始为君开。盘飧市远无兼味,樽酒家贫只旧醅。肯与邻翁相对饮,隔篱呼取尽馀杯。14高中学过杜甫两首诗的篇名是 、 。(2分)15下列对这首诗赏析不当的一项是( )(2分)A 首联寓情于景,透出诗人在闲逸的江村生活中的寂寞心情,为客至之喜作了铺垫。B 颔联用与客人谈话的口吻,增强了生活实感,表现了诗人喜客之至,待客之诚。C 颈联着意描画最能显示宾主情意的生活场景,表达了主人待客力不从心的歉疚。D 篇首以“群鸥”引兴,篇尾以“邻翁”陪结,在对比中抒发了待客的真挚情谊。16 这首诗运用了虚实结合的表现手法,请结合具体诗句简要分析。 (4分)五、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721题。(16分) 孟德传 【宋】苏辙孟德者,神勇之退卒也。少而好山林。既为兵,不获如志。嘉祐中,戍秦州。秦中多名山,德逃至华山下,以其衣易一刀十饼,携以入山。自念:“吾禁军也,今至此,擒亦死,无食亦死,遇虎狼毒蛇亦死。此三死者,吾不复恤矣。”惟山之深者往焉。食其饼,既尽,取草根木实食之。一日十病十愈,吐利胀懑,无所不至。既数月安之,如食五谷。以此入山二年而不饥。然遇猛兽者数矣,亦辄不死。德之言曰:“凡猛兽类能识人气。未至百步,辄伏而号,其声震山谷。德以不顾死,未尝为动。须臾奋跃,如将搏焉。不至十数步,则止而坐,逡巡弭耳而去。试之前后如一。”后至商州,不知其商州也,为候者所执,德自分死矣。知州宋孝孙谓之曰:“吾视汝非恶人也,类有道者。”德具道本末。乃使为自告者,置之秦州。张安道适知秦州,德称病,得除兵籍为民。至今往来诸山中,亦无他异能。夫孟德可谓有道者也。世之君子皆有所顾,故有所慕,有所畏。慕与畏交于胸中,未必用也,而其色见于面颜,人望而知之。故弱者见侮,强者见笑,未有特立于世者也。今孟德其中无所顾,其浩然之气发越于外不自见,而物见之矣。推此道也,虽列于天地可也,曾何猛兽之足道哉! 书孟德传后 【宋】苏轼子由书孟德事见寄,余既闻而异之,以为虎畏不惧己者,其理似可信。然世未有见虎而不惧者,则斯言之有无,终无所试之。然囊余闻云安多虎,有妇人昼日置二小儿沙上而浣衣于水者,虎自山上驰来,二小儿戏沙上自若。虎熟视久之,至以首觗触,庶几其一惧,而儿痴,竟不知怪,虎亦卒去。意虎之食人,先被之以威,而不惧之人,威无所施欤?(选自东坡全集,有删改)17苏辙,自号 ,唐宋八大家之一,与父洵、兄轼齐名,合称“三苏”,人称“小苏”。一生著述甚丰,代表作品 。(2分)18解释下列词语(4分)(1)吐利胀懑,无所不至 利: (2)得除兵籍为民 除 : (3)德自分死矣 自分: (4)至以首觗触,庶几其一惧 庶几: 19下列各组语句中,分别表明孟德“生存艰难”和“无所畏惧”的一组是 ( )(3分)A既为兵,不获如志 惟山之深者往焉B食其饼,既尽,取草根木实食之 须臾奋跃,如将搏焉C一日十病十愈 德以不顾死,未尝为动D至今往来诸山中,亦无他异能 虽列于天地可也,曾何猛兽之足道哉20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3分)A孟德在山中的几年里多次与猛兽相遇,了解到它们大多有能辨识人气的习性。B宋孝孙认为孟德不像是恶人,于是派人向上级报告,并把孟德安置在秦州。C苏轼认为孟德是有道之人,孟德意识不到自己的浩然之气,而外物感觉得到。D苏轼的书后写了一则小儿不知道怕虎而虎也没伤害小儿的故事。21把下列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1)以其衣易一刀十饼,携以入山。译文: (2)意虎之食人,先被之以威,而不惧之人,威无所施欤?译文: 六、阅读下文,完成2226题。(14分)凡言草木之花,矢口即称桃李,是桃李二物,领袖群芳者也。其所以领袖群芳者,以色之大都不出红白二种,桃色为红之极纯,李色为白之至洁,“桃花能红李能白”一语,足尽二物之能事。然今人所重之桃,非古人所爱之桃;今人所重者为口腹计,未尝究及观览。大率桃之为物,可目者未尝可口,不能执两端事人。凡欲桃实之佳者,必以他树接之,不知桃实之佳,佳于接,桃色之坏,亦坏于接。桃之未经接者,其色极娇,酷似美人之面,所谓“桃腮”、“桃靥”者,皆指天然未接之桃,非今时所谓碧桃、绛桃、金桃、银桃之类也。即今诗人所咏,画图所绘者,亦是此种。此种不得于名园,不得于胜地,惟乡村篱落之间,牧童樵叟所居之地,能富有之。欲看桃花者,必策蹇郊行,听其所至,如武陵人之偶入桃源,始能复有其乐。如仅载酒园亭,携姬院落,为当春行乐计者,谓赏他卉则可,谓看桃花而能得其真趣,吾不信也。 选自李渔闲情偶寄22根据上下文,解释下列加点字。(2分)(1)矢口即称桃李 (2) 为当春行乐计者 23“今人重桃”是看重桃的 (用自己的话回答), “古人重桃”是看重桃的 (请用文中的词句答题) (4分)24对“不知桃实之佳,佳于接,桃色之坏,亦坏于接”句意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2分)A. 不知道桃花的美就美在嫁接,桃花颜色的变坏也就坏在嫁接。B. 不知道桃花的美就美在嫁接,桃子颜色的变坏也就坏在嫁接。C. 不知道桃子的美味美在嫁接,桃花颜色的变坏也就坏在嫁接。D. 不知道桃子的美味美在嫁接,桃子颜色的变坏也就坏在嫁接。25第二段写武陵人偶入桃源的用意是为了说明 (2分) 26本文结尾所说的“真趣”与陶渊明饮酒诗中“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中的“真意”,在内涵上有何异同?结合诗文简要分析。(4分)七、写作(70分)27阅读以下材料,按要求作文。在人类的追求中,“高度”历来是个焕发着魅力的词。央视有段经典的广告词:“高度决定视野,角度改变观念,尺度把握人生。”一位著名企业家也说过:“世界上最难以征服的是自己,每前进一步,都是一个新的高度。”请以“新的高度”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诗歌除外)参考答案1 D2 用西方节日与中国传统节的日作比较(1分),突出中国传统节日的设置与自然关系密切(1分)。3 冬至(1分)元宵节(1分)4 不矛盾,用看起来例外但实质并不例外的例子(1分),全面而严密验证中国的传统节日设置的与自然关系密切(1分),体现观点的正确性(1分)。5 补充说明(1分);借用流行语幽默的表达意思,调节讲演时的现场气氛(1分)。6 举例:病梅馆记,借梅喻人,倡导个性自由与解放;翠鸟楔形的身体和流线型的鸟喙使其在瞬间潜入水中的时候,总是激起很少的水花,人类由此发明了即快速又噪音低的子弹头火车等,向大自然学习,在科学技术、人文教育、经济发展等多方面都有价值,学生能准确举例并自圆其说即可。(举例2分,意义2分)7 与人保持既不太远、又不太近的距离,保持精神的独立(1分);信任人类从而取得人类的信任(1分);循着人类情绪的起落安排自己的生活节奏(1分)。8 这两个词语是贬词褒用(1分),突出了燕子的睿智,赞扬了燕子对自由与尊严的维护,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1分)。9 B、D(B“庄周将人类大卸八块”错;D“既褒又贬”错。)10(运用比喻,)形象生动描写燕尾的形态(1分),更表现燕子的智慧象刀一样能插入人类精神的深处,解剖人的劣性(1分)。11用珍禽猛兽、家畜、麻雀等动物远离人类或过分亲近人类而被人类补杀,与燕子与人保持恰到好处的距离作对比(2分),突出燕子的“智慧”(1分)。12人类不希望他人离自己太远,也不希望离自己太近;人类会随意地对待所能控制的对象;人类多疑,不信任别人,对来自别人的信任受宠若惊;人类不允许自尊心受到伤害。(写出一点得2分,写出三点即得5分)13(1)万类霜天竞自由 (2)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 (3)桂影斑驳(4)金戈铁马(5)幽咽泉流冰下难 (6)仰观宇宙之大(7)则孤陋而寡闻14 登楼 月夜 15 D16 前两联虚写客至,后两联实写待客。示例:“花径不曾缘客扫,蓬门今始为君开”,上句说,长满花草的庭院小路,还没有因为迎客打扫过;下句说,一向紧闭的家门,今天才第一次为客人打开。寂寞之中,佳客临门,一向闲适恬淡的主人不由得喜出望外。这两句虚写客至。“盘飧市远无兼味,樽酒家贫只旧醅 ”,作者专拈出最能显示宾主情份的生活场景,实写待客就餐、频频劝饮的场面,字里行间充满了款曲相通的融洽气氛。17颍滨遗老、栾城集18利:通“痢”,腹泻 弭:低垂 自分:自己料想 庶几:希望、企图19C 解析 A项:信息在第一段:“少而好山林。既为兵,不获如志。”句子是说其志向没能实现;B项:信息在第一段:“德之言曰:凡猛兽类能识人气。未至百步,辄伏而号,其声震山谷。德以不顾死,未尝为动。须臾奋跃,如将搏焉。”这是孟德介绍猛兽情况;D项:信息在第三段:“推此道也,虽列于天地可也,曾何猛兽之足道哉!”是本文作者的评论感想。20B 解析 B项:宋孝孙并没有派人向上级报告。原文在第二段:“知州宋孝孙谓之曰:吾视汝非恶人也,类有道者。德具道本末。乃使为自告者,置之秦州。”大意是孟德被捕后,知州让他作为自首者将其安置在泰州。该项无中生有。21(1)(孟德)用他的衣服换了一把刀和十个饼,携带(这些东西)进入山中。(2)推测虎(要)吃人,先用威风压倒对方,但(对于)不害怕它的人,虎威就无处施展了吧?22(1)一开口 (2)正逢 23 口味(果实的美味) 花色(观览、桃花、桃色)24 C25要真正观赏到桃花之自然至纯之色,必须到乡村篱落之间,而不在名园胜地。26两者的相同之处在于都是指回归自然中,享受到天然的、不受拘束的乐趣。不同之处在于:陶渊明笔下的“真意”是内心摆脱车马尘嚣的世俗纷扰后获得闲适宁静的乐趣;本文的“真趣”是指在乡村篱落间感受到的桃花自然至纯之美趣。(4分)27作文详见高考作文评分细则 附:【参考译文】孟德,是禁军神勇营的逃兵。年少时喜好山林,当了兵,“好山林”的志愿没能够实现。宋仁宗嘉祐年间,戍守秦州,陕西关中名山很多。孟德休掉妻子,把他的儿子也给了人,逃到华山脚下,用他的衣服换了一把刀十个饼,拿着进了山。自己想:“我是禁军的一员,如今到了这里,被捉住也是死,没吃的也是死,遇到虎狼毒蛇也是死。对这三种死,我不再忧虑了,只管向山的深处去呀!”他的饼吃完了以后,采草根树果来食。一天病十次愈十次,呕吐、下痢、腹胀、胸满,全都出现了。数月以后,吃这些如吃五谷一样平安。因此进山二年不饿,然而多次遇到猛兽,也总是没死。孟德说:“凡是猛兽,大都能识别人的气息。离人尚有百步,就伏在地上号叫,声音在山谷中震响。我因为不怕死,没有被它吓住。过一会,它就跳过来像是要与我搏斗,离我十几步,又停下来蹲坐在那里,迟疑不决,终于俯首贴耳地走了。再试之其它猛兽,前后都一样。”后来孟德来到商州,他不知是商州,被哨兵抓住,孟德自料要被处死。商州知府宋孝孙对他说:“我看你不是坏人,好像有道之人。”孟德全部说出了事情的始末,就让他作为自首的人,把他安置在秦州。张安道恰巧作秦州知府,孟德自称有病,得以复员为民。至今仍在各山中往来,也没有其它奇异的本事。孟德可以说是一个有道之人啊。世上的君子都有所顾惜,所以对有的事仰慕,对有的事畏惧;仰慕畏惧交织心中,虽未必在行动中有所表现,但情绪表现于面色中,旁人一望而知。所以弱者受人侮辱,强者受人讥笑,没有一个是超凡脱俗、独立于世的人。如今孟德心中没有眷念,盛大刚直之气表现在外,自己虽不觉得,但众人却见到了。把这个道理推广开来,即使同天地并列也是可以的,猛兽又何足道哉 !书孟德传后 【宋】苏轼子由写的孟德传寄来了,我已经听说了这件事并且对此感到讶异,认为老虎畏惧不害怕自己的人,这道理似乎可以相信。但是世上还没有见到老虎而不害怕的人,就这样说这事有或没有,始终没有办法试验这件事。但我又听说忠、万、云安地方上有很多老虎。有个妇人白天把二个小孩放在沙上而(自己)在溪水中洗衣服,老虎从山上奔来,妇人很慌张地沉进水里躲避它,二个小孩子在沙上戏耍,神态依然如故。老虎细看了很久,去用头触碰(他们),希望其中一个能害怕,而小孩天真,竟然不知道惊怪,老虎也终于离去了。意料老虎吃人,必定先使他遭受威吓,而(对此)不感到害怕的人,(老虎的)威吓不就没有可以施加的地方了吗?闲情偶寄桃花译文人们只要说到草木的花,开口就会说桃李,桃李可以称得上是群花的领袖了。桃李能领导群花,是因为花的颜色大都是红白两种,桃花的颜色是红色当中最纯粹的,李花的颜色则是白色当中最洁净的。“桃花能红李能白”这句话,足以概括桃李两种花的特点。 但是现在人们看重的桃,并不是古人喜爱的桃。现在人们看重的是好不好吃,没有考虑到它的观赏性。总的来说,桃这种东西,好看的不一定好吃,不可能两方面都尽如人意。要想让桃子好吃,一定要把桃树嫁接到其他树上,却不知道桃子味道好,是因为进行了嫁接;桃花的颜色变坏了,也是因为嫁接。没有嫁接过的桃花,它的颜色非常娇艳,就像美人的脸。所谓的“桃腮”、“桃靥”,都是指天然没有嫁接过的桃花,而不是现在所说的碧桃、绎桃、金桃、银桃这些。即使现在诗人吟咏的、画家描绘的,也是这些天然的桃花。这样的桃树名园里看不到,游览胜地也见不着,只是在乡村农舍、牧童樵夫住的地方,才有很多。想看桃花的人,一定要骑着驴到郊外去,任凭毛驴信步漫游,就像武陵人偶然进入桃花源那样,才能再得到那种乐趣。如果只是备了酒食,携带美人,来到园庭院落里,就只是当春行乐,说是观赏其他的花卉还行,要说看桃花而且能得到其中真趣,我就不信了。w w w. 高 考 资源 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