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高二地理上学期 开学测试分类之综合题(一).doc

上传人:tian****1990 文档编号:2585167 上传时间:2019-11-28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84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2020年高二地理上学期 开学测试分类之综合题(一).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2019-2020年高二地理上学期 开学测试分类之综合题(一).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2019-2020年高二地理上学期 开学测试分类之综合题(一).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2020年高二地理上学期 开学测试分类之综合题(一)1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珍珠是一种有机宝石,产在蚌类等软体动物体内,由于内分泌作用而生成的含碳酸钙的矿物珠粒。珍珠贝生活的水域水质清洁,透明度不低于2米,水温在1530度之间,珍珠质分泌旺盛,珍珠生长快。甲国(左图)因盛产天然海水珍珠而久负盛名。20世纪60年代初期以前,采珠业曾经是甲国的支柱产业;之后,采珠业迅速衰退。xx年该国召开了第一届国际珍珠会议,其主要目的之一就是重振该国的珍珠产业。(1)根据材料提供信息,分析20世纪60年代初期以前甲国盛产天然海水珍珠的有利条件。(2)20世纪60年代以后,甲国的支柱产业转变为什么?该产业的兴起对甲国的采珠业造成了巨大的冲击,试分析其原因。(3)对重振该国的珍珠产业,尝试提出你的建议。【答案】(1)地处副热带沿海地区(热带沙漠气候区);海水温度适宜;海岸线漫长;沿海大陆架(滩涂)广阔低缓;水域污染小,水质清洁,透明度高;劳动力廉价;国际市场广阔。(2)石油开采(石油工业)发现油气田并大量开采,导致沿海水质发生变化;导致采珠业从业人员减少;导致采珠业的作业区域大面积减少。(3)加强与临海国家的合作,防止海水污染;加大资金投入和政府政策扶持度;大力发展科技,提高珍珠养殖技术;积极开拓市场等。【解析】试题分析:(1)根据材料中“珍珠贝生活的水域水质清洁,透明度不低于2米,水温在1530度之间,珍珠质分泌旺盛,珍珠生长快”的信息。仔细读图,该过地处副热带沿海地区(热带沙漠气候区);海水温度适宜;海岸线漫长;从海水深度信息看,沿海大陆架(滩涂)广阔低缓;水域污染小,水质清洁,透明度高;再结合劳动力和市场等因素进行综合阐述。(2)从经纬度位置看,该国家为阿拉伯联合酋长国。20世纪60年代以后,甲国的支柱产业为石油开采。从水质变化、劳动力变化等角度分析石油开采产业的兴起对采珠业造成的巨大冲击。(3)要从环境、技术、政策和市场等角度综合分析重振该国的珍珠产业的途径。【难度】较难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由于受金融危机影响,欧盟一些国家牛奶价格遭腰斩,引发多国奶农倾倒大量牛奶。材料二:西欧某地气候资料图 材料三:西欧部分国家城市化水平国家英国法国荷兰比利时城市人口比重(%)90769097(1)这次欧洲奶农的大规模倾奶行为,反映了 因素对农业生产的影响。(2)该地的气候类型是 ,成因主要是常年受 控制。(3)西欧大部分国家的城市化已进入 阶段,表现为城市化水平 ,速度 。(4)西欧国家的人口自然增长率低,部分国家甚至出现负增长,这种状况容易出现的人口问题是 ,解决措施有 、 。(5)结合材料分析西欧乳畜业发达的原因有哪些?【答案】(1)市场 (2)温带海洋性气候 盛行西风带(3)后期(后期成熟) 高 缓慢(4)劳动力不足(或兵源不足) 鼓励生育 引进外来移民(5)1、温带海洋性气候,温和湿润,地形平坦,适合多汁牧草的生长;2、西欧城市化水平高,人口密集,市场需求量大;3、西欧有喜食乳制品的习惯。【解析】试题分析:(1)因受金融危机的影响,使牛奶的市场价格受到严重影响,而导致奶农倾奶行为,说明市场因素对奶农的影响。(2)分析该地的气温和降水资料,该地冬季气温在0C以上,夏季气温较低,且降水的季节分配均匀,因此属于温带海洋气候。从气压带、风带位置分析,该地常年受西风带的控制。(3)从表中数据分析,西欧的城市人口占比重较大,表明城市化水平高,城市化的进程减慢,应属于城市发展的后期阶段。(4)人口自然增长率低和负增长,会导致少年儿童减少,劳动力不足,所以应鼓励生育或引进外来移民,解决劳动力不足。(5)从自然条件分析,西欧属于温带海洋性气候,温和湿润,热量不足,不利于农作物成熟,且地形平坦,适合多汁牧草的生长,为乳畜业的发展提供充足的原料;从社会经济条件分析,西欧城市化水平高,人口密集,市场需求量大;从饮食习惯分析,西欧有喜食乳制品的习惯。【难度】较难3下图表示两类不同经济发展水平国家的人口年龄构成,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从经济发展水平看,A国属于_国家,B国属于_国家。A国家人口增长模式属于_,B国家属于_。(2)从人口的年龄构成看,A国所反映的人口问题是_;B国所反映的人口问题是_。(3)分析上述人口问题对两国的人口增长及社会发展产生的影响,完成下表内容。人口问题的影响A国B国对人口增长对社会发展(4)针对以上人口问题,两国应采取的人口政策是:A国:_;B国:_。【答案】(1)发达发展中现代型传统型(2)人口老龄化严重少年儿童比重过大(3)人口问题的影响A国B国对人口增长人口的老龄化导致死亡率上升,人口的自然增长率下降人口增长迅速对社会发展劳动力不足、社会养老负担重、国防兵源不足等问题人均资源减少、就业困难、人民生活水平下降(4)鼓励生育,接纳移民实行计划生育,降低人口自然增长率【解析】试题分析:(1)A国65岁及其以上所占的比重接近20%,人口老龄化严重,应属于发达国家,人口增长模式为现代型。B国0-14岁所占比重接近40%,为高出生率;65岁及其以上所占的比重较低,为低死亡率,人口增长模式为高低高模式,属于传统型,应为发展中国家。(2)由上题分析可知A国面临的人口问题是人口老龄化。B国人口构成中0-14岁所占比重大,即所面临问题是少年儿童比重过大。(3)A国人口增长属于现代型,所带来的问题有人口的老龄化导致死亡率上升,人口的自然增长率下降,劳动力不足、社会养老负担重、国防兵源不足等。B国人口增长属于传统型,所带来的问题有人口增长迅速,人均资源减少、就业困难、人民生活水平下降等。(4)A国人口增长属于现代型,解决人口问题主要的措施是鼓励生育,接纳移民;B国人口增长属于传统型,解决人口问题主要的措施是实行计划生育,降低人口自然增长率。【难度】:一般4读 “某城市略图”,回答下列问题。(1)如果、代表城市三大基本功能区(住宅区、工业区、商业区),那么代表住宅区的是_、代表工业区的是_、代表商业区的是_。(2)该城市计划在甲处建设一个大型仓储超市,试评价其布局的合理性。(3)乙处为新建高档住宅区,试简析其区位优势。【答案】(1) (2)合理;靠近铁路、公路,交通便利;地处城市外围,地价较低。或不合理;位于工业区,占据工业用地;离居民区较远。 (3)位于河流上游,盛行风的上风向,环境优美,靠近高等院校,交通便利。【解析】试题分析:(1)位于城市中心,多条交通线在此交汇,交通的通达度最高,地租最昂贵,为商业区;位于城市中心的外围,面积在其他功能区中比重最大,为住宅区;在城市郊区,铁路线附近,交通便利且位于盛行风向的下风向,表明适宜分布对空气有污染的工业,为工业区。(2)合理的理由比较好说,主要从:交通便利(靠近铁路和公路)和地租低(位于城市郊区)两方面考虑即可。(3)高档住宅区主要从:空气清新,环境优美(位于盛行风向的上风向和山脚下)、水质优良(位于河流上游)、交通便利(靠近公路)、文化氛围好(靠近高等院校)等方面展开叙述即可。【难度】:一般5读我国和英国城市化进程柱状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1)从图中可以看出,英国城市化水平和发展速度的特点分别是: ; 。(2) 英国是世界上最早进行产业革命的国家,因此,英国城市化起步较早。目前该国出现了与城市化过程相反的人口流动现象,我们称之为逆城市化现象。试分析出现此现象的原因(3)下图表示的城市流动(迁入)人口数量变化。对该市产生积极影响有哪些?可能带来的问题是什么?(各答出两点即可)【答案】(1)城市化水平高 发展速度缓慢,甚至停滞 (2) 市中心区污染严重 ,地价高;城乡间交通条件的改善,乡村基础设施的完善等(3)弥补劳动力不足 提高城市竞争力 活跃市场 提高人口素质 加强多元文化交流(【解析】试题分析:英国的城市化起步早,水平高,速度较缓慢。逆城市化出现的原因是发达国家居民生活水平提高,对环境的要求提高,加上城市内环境质量相对下降,乡村地区和小城镇基础设施日益完善所以城市居民外迁。该题主要考查人口迁移对城市的影响(1)有利影响:人口流动给城市提供大量廉价劳动力,为城市经济发展创造了条件;促进了城市商业的发展,增加城市的收入;改变城市的经济结构,为城市经济结构体制改革深化发展作出贡献;促进城市第三产业发展;促进城市周围地区的农、牧、渔、副业的发展;(2)不利影响:大量流动人口的涌入,增加城市的住房、交通等压力;加剧城市的环境污染;给城市的社会治安管理带来问题;就业困难,失业人数增多。【难度】较难6阅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近年来,我国锂离子电池产业发展迅速,xx年中国锂离子电池市场规模达到276.1亿元,较xx年增长37.9%。锂电池由于具有较高的能量及更具有环保性,已经开始逐渐取代传统的铅酸、镍氢和镍镉电池,并且锂离子电池作为新能源、新材料和新能源汽车三大产业中的重点交叉产业,更是新能源汽车的心脏,其行业拥有巨大的发展潜力。下图示意中国大陆锂离子电池区域产业规模的空间分布。(1)据报道,四川将打造国内最大的稀土锂电池产业基地。简要分析四川省锂电池产业发展的区位优势。简要说明我国锂电池行业迅速发展的积极影响。【答案】(1)锂矿资源丰富;劳动力资源丰富且廉价;有承接东部地区产业转移的发展机遇;消费市场较广阔;国家政策的支持。(2)促进新能源汽车等行业的发展;减少石油等能源的消耗;减轻环境污染。(答出两点即可得4分)【解析】试题分析:(1)从资源分析,图示四川锂矿资源丰富;从劳动力分析,四川省人口多,劳动力资源丰富且廉价;从市场分析,该省消费市场较广阔;且面临东部地区产业转移的发展机遇,有国家的优惠政策。(2)分析材料可知,锂电池是新能源汽车的心脏,锂电池发展可以促进新能源汽车等行业的发展;锂电池的使用可以减少石油等能源的消耗;锂电池的使用减少废弃物排放,减轻环境污染。【难度】较难7循环经济是新世纪国际社会推进可持续发展的实践模式。读我国某地产业链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1)在世界其他地区,生产木糖醇的原料主要是林木,在我国则主要使用玉米芯。与世界其他地区相比,我国用玉米芯作原料提取木糖醇的好处主要有(2) 该生产模式说明在工业发展中实现循环经济的基本途径是 ,获得了 效益和 效益双赢。在农业结构的调整中,我国应推行 ,以实现循环经济。(3)我国提出走节约型发展道路的直接原因是( )自然资源种类多,总量大,类型齐全 资源利用率低,存在资源的相对短缺人口基数过大,新增人口数量仍较多 以生物多样性减少为特征的生态破坏加剧A. B. C. D. 【答案】(1)保护森林资源;提高资源的利用率;降低生产成本(2)清洁生产 经济 环境(生态) 生态农业(3)D【解析】试题分析:(1)我国用玉米芯作原料提取木糖醇,可以减少使用木材,保护森林资源,提高资源的利用率,降低生产成本。(2)该生产模式说明,在工业发展中实现循环经济的基本途径是清洁生产。获得了经济效益和环境(生态)效益双赢。在农业结构的调整中,我国应推行生态农业,实现循环经济。(3)自然资源种类多,总量大,类型齐全,不是走节约型发展道路的直接原因,错。资源利用率低,存在资源的相对短缺,所以要走节约型发展道路,对。人口基数过大,新增人口数量仍较多,人均量少,要求走节约型发展道路,对。生物多样性减少是生态破坏的特征之一,不是直接原因,错。D对。【难度】较难8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图中粗线表示人口出生率,细线表示人口死亡率,则/部分表示 。(2)图中A阶段,人口的出生率 ,死亡率 ,自然增长率 ,人口增长模式为“ ”。(3)图中B阶段人口增长模式为“ ”。(4)图中C阶段人口的出生率、死亡率和自然增长速度都 ,人口增长模式为“ ”,人口年龄结构呈现 型。【答案】(1)人口自然增长率(2)高 高 低 原始型(3)传统型(4)很低 现代型 老年【解析】试题分析:(1)根据公式,人口出生率-人口死亡率=人口自然增长率。所以/部分表示人口自然增长率。(2)图中A阶段的人口出生率高,死亡率高,故自然增长率低,为原始型。(3)B阶段人口增长的特征是高出生率、低死亡率、高自然增长率,故属于传统型。(4)图示C阶段人口出生率、死亡率、自然增长率都很低,属于现代型,由于人口增长缓慢,老龄化严重,故人口年龄结构呈老年型。【难度】较易9读下图和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顺义位于北京市东北郊,为温带季风气候,土地总面积137万亩,平原面积占95.7%,素有“京郊粮仓”的美誉。全区粮食生产已基本实现了农田喷灌化、作业机械化、种植良种化、农业现代化,综合水平居全国领先地位。材料二北京城区农产品的来源基本呈现郊区供应和外埠供应并重的格局。冬季北京市场的蔬菜交易品种大多来自广西、广东、四川、海南、山东等地。为了丰富北京的“菜篮子”,北京市政府大力扶持温室、大棚等农业设施的建设,农民建一个温室补贴5 000元、建一个大棚补贴3 000元。(1)顺义区素有“京郊粮仓”的美誉,分析其发展粮食生产的自然条件。(2)目前北京人可吃到更多的蔬菜,请从社会经济条件的角度分析其原因。(3)北京远郊山区主要发展防护林和核桃、板栗等经济林木,说明其主要意义。【答案】(1)有利条件:夏季高温多雨(雨热同期);位于平原地区,地势平坦;靠近河流,有灌溉水源(或土壤肥沃)。不利条件:降水变率大,多旱涝灾害;冬季气温低,受寒潮影响大。(2)交通运输条件改善,保鲜技术提高;政府支持;温室、大棚等农业生产技术改进;市场需求量增大等。(3)改善生态环境,减少自然灾害的发生频率;增加经济收入。【解析】试题分析:(1)从地形、气候、水源等方面分析发展农业的有利和不利条件。顺义区地势平坦,有灌溉水源。为温带季风气候,雨热同期,但冬季严寒且降水季节差异大,易发生寒潮和旱涝等自然灾害。(2)一方面,政府支持发展温室等农业技术,可以在本地种植反季节蔬菜;另一方面,交通的改善和保鲜技术的发展外地蔬菜可以更方便到达北京。(3)一方面,增加经济收入,另一方面,山区树木可以起到保持水土,涵养水源等作用,从而改善生态环境,可以减少旱涝等自然灾害的发生。【难度】一般10下图是我国xx年各省级行政区的综合人口压力指数分布示意图,分析并完成下列问题。(1)我国综合人口压力指数的空间分布规律是什么?(2)上述分布规律与我国的人口密度规律呈现出什么关系?(3)以上现象说明我们应如何评价一个地区的人口数量和分布是否合理?【答案】(1)大体上由东向西逐渐增大。(2)相反(负相关)。(3)人口数量与分布或者说人口承载力、一个地区的人口合理容量应该考虑该地区人口与经济、资源、环境之间是否相互协调,而不是绝对人口数量和分布。【解析】试题分析:(1) 结合我国人口分布的特点,对比该图图可以得出,人口压力指数大体上由东向西逐渐增大。(2)我国人口密度分布规律是由东向西逐渐减少,两种分布规律呈现相反关系或是负相关。(3)评价一个地区的人口数量与分布是否合理,或者评价一个地区的人口承载力、人口合理容量,应该考虑该地区人口与经济、资源、环境之间是否相互协调,而不是绝对人口数量和分布。【难度】一般11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图中甲、乙、丙、丁四处要发展乳牛、果林、花卉、小麦四种农业,请给予合理安排。甲地发展 ,理由 乙地发展 ,理由 丙地发展 ,理由 丁地发展 .理由 (2)某城市拟在图中四处新建钢铁厂、造纸厂、自来水厂及服装厂,请在图中选择各自、合理的厂址,并说明选址的理由:在处建 厂,理由 在处建 厂,理由 在处建 厂,理由 在处建 厂,理由 【答案】(1)甲林果,丘陵地形不便耕作,适合发展林业乙乳牛,既靠近公路,交通便捷,又靠近市场,为市民提供新鲜产品丙花卉,一方面是因为其靠近水源,另一方面是因为其接近市场丁小麦,这里地形平坦,耕地面积大(2)在处建自来水厂,理由:位于城市河流的上游,水质较好。在处建服装 厂,理由:服装厂几乎无污染,可以布局在城区且靠近消费市场及劳动力丰富地区。在处建钢铁厂,理由:交通便利且位于盛行风向的垂直方向的郊外,减少对城区的大气污染,靠近煤矿在处建造纸厂,理由:位于城市河流的下游,对城区河流水污染较小。【解析】试题分析:(1)图示甲地位于丘陵地区,适宜发展果林;乙地离市区较近,有城市市场,地价低,且临近公路,交通便捷,所以适合发展乳牛;丙地临近河流,可以提供灌溉水源,又靠近市区,有城市市场,所以适合发展花卉;丁地离市区较近,地形平坦,面积广阔,所以种植小麦。(2)处位于河流上游,水质好,所以适合建自来水厂;处位于城区,劳动力丰富,临近市场,所以适合布局无污染的服装厂;处临近煤矿,临近铁路和公路,交通便利,离城区较远,且位于盛行风向的垂直方向,对城区污染较少,所以适合建钢铁厂;处位于河流下游,且距城区较远,所以适合布局排放污水较多的造纸厂。【难度】较难12.下面上图为“某地区城市发展变化示意图”,下图为“G城人口变化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根据上图归纳出1950xx年间该地区城市发展变化的特征。(2)根据上图简述E城发展成为大城市的主要优势区位条件(3)根据下图描述xx年与1986年相比,G城人口变化的特点,并简述这种变化趋势可能带来的问题和影响。【答案】(1)城市数量增多;城市规模扩大(或城市等级提高)。(2)E城附近公路交通线路增加,成为区域公路交通枢纽城市,与铁路运输的联系便捷。(3)(共7分)特点:出生率下降(从1983年的17左右降至xx年的9左右);死亡率稳定在5.5左右;人口自然增长率下降(由1983年的11左右降至xx年的4以下)。问题和影响:人口老龄化,劳动力短缺,兵源不足,社会负担加重(退休、养老费用增加)。【解析】试题分析:(1)城市数量和城市规模都有变化。(2)E城处在交通枢纽位置,是其发展的优势。(3)从图中可以看出,出生率和自然增长率都有大幅度降低,死亡率相对稳定,出生率的降低会引发人口老龄化,带来社会负担加重等社会问题。【难度】一般13读下列材料,完成下列问题。材料一2010年4月22日世界地球日的主题是“低碳生活”。2012年4月22日世界地球日的主题是“珍惜地球资源,转变发展方式”。材料二下面为“人类文明进程及社会经济增长主导因素变化示意图”,其中a、b、c、d表示劳动力、土地、技术、资本中的一项。(1)在四类经济增长主导因素中,a表示_,d表示 。(2)在人类社会发展的四个阶段中,人地矛盾最为激化的阶段是_时代。试分析该阶段环境问题突出的主要原因。(3)环境文明时代人地关系的基本特征是_,此阶段社会可持续发展需要遵循哪些基本原则?(4)列举推行低碳经济的主要措施有哪些?(5)低碳经济对于生态可持续发展有何意义?【答案】(1)土地 技术(2)工业文明 人口压力巨大; 片面追求经济增长;过度开发与利用自然资源;环境污染与破坏严重。(3)社会、经济、生态协调发展 持续性原则; 公平性原则; 共同性原则。(4)提高能源利用率 适度消费、节约能源 改善能源消费结构,开发新能源(5)减少能源开采和二氧化碳排放,缓解全球变暖趋势;使经济、社会发展和环境的承载力相协调,保持良好的生态环境。【解析】试题分析:(1)d因素对社会影响的程度逐渐增强,为技术因素。a因素从农业文明时期开始影响经济发展,影响程度深且逐渐减弱,特别是在农业文明时期,是影响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所以a为土地因素。(2)工业文明时期,资源被大规模开发,经济发展迅速,环境污染严重。这一时期,人口增长较快,是人地矛盾最突出的时期。(3)环境文明时代,人们在经济发展的同时注意与社会发展和生态相协调。可持续发展有持续性、 公平性、和共同性三个原则(4)碳的排放主要来自于化石能源的使用。推行低碳生活,一方面合理利用能源:提高能源利用率, 改善能源消费结构,开发新能源;一方面节约利用能源:适度消费、节约能源。(5)低碳经济既减少了能源开采过程中带来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又减少了大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缓解了温室效应。【难度】一般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