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高一历史上册太平天国运动的兴起和发展学案 旧人教版.doc

上传人:tian****1990 文档编号:2580026 上传时间:2019-11-28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1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2020年高一历史上册太平天国运动的兴起和发展学案 旧人教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2019-2020年高一历史上册太平天国运动的兴起和发展学案 旧人教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2019-2020年高一历史上册太平天国运动的兴起和发展学案 旧人教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19-2020年高一历史上册太平天国运动的兴起和发展学案 旧人教版【考试目标】一、太平天国运动兴起的原因1、阶级矛盾激化:原因是清政府加紧搜括;贪官污吏、土豪劣绅乘机勒索。2、民族矛盾加剧:原因 。3、自然灾害严重。二、太平天国兴起的条件1、洪秀全创立“拜上帝教”:目的 ;特点把 三者结合起来;反映了中国农民要求 的理想,起到了号召农民的作用。2、冯云山宣传组织活动:在广西 地区组织和发展会员,势力发展迅速。三、太平天国运动的初期阶段(18511853)1、开始的标志: ,2、斗争经过:(1)1851年:金田起义,建号 ;(洪秀全) 称王; 建制(初步建立政权);(2)1852年:突围北上,冯萧战死;(3)1853年:定都 (正式建立农民政权,同清政府对峙);颁布纲领。3、天朝田亩制度(1)内容:A关于土地分配的原则和方法:废除 ,根据“ ”和“ ”的原则,以户为单位, 不论男女,按 平均分配土地。B关于产品分配的原则和方法:根据“ ”原则,每户 。(2)目的:想要建立“ ”(四有二无)的理想社会。(3)评价:A革命性:是太平天国的革命纲领,突出反映了 ,是几千年来 的思想结晶。B空想性:因为它并没有实施,其原因,客观原因 ;主观原因 。C落后性:因为它以建立小农经济的社会作为追求目标,违背历史发展趋势,是落后的。四、太平天国的全盛时期(18531856)1、背景:太平天国定都天京后,清军在附近建立了 和 ,以围困天京。2、主要军事活动:(1)北伐A 目的:推翻 ;B时间 ;将领 ;C失败原因:清调集军队围攻(外因),还由于 , ,(内因)。D意义: , 。(2)西征A 目的:要巩固 ;B时间 ;将领 ;C重大战役:1855年 。(3)东征:A目的:要断绝清政府的 ,充实 ;B时间 ;将领 ;C重大胜利: 指挥东征,夺取扬州,破 ;又同 会师摧毁 ,军事上达到全盛。【题型示例】例1 太平天国运动的时候,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什么?A.农民阶级和地主阶级的矛盾 B.民族资本主义和外国资本主义的矛盾C.中华民族同外国资本主义的矛盾 D.人民大众同封建主义的矛盾解前思考本题解答的关键是正确理解鸦片战争后中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和两个矛盾之间的区别与联系。解析在鸦片战争对中国社会的影响中,已经明确指出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随着社会性质的变化而由农民阶级与地主阶级的矛盾演变为中华民族与外国资本主义的矛盾和人民大众与本国封建主义的矛盾。据此可排除A、B。在太平天国运动爆发时,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C还是D,这就需要分析当时的社会状况和两个矛盾之间的联系,鸦片战争前中国社会土地高度集中,吏治黑暗腐败、阶级矛盾已经十分尖锐,鸦片战争后,外国资本主义的侵略、清政府为支付战争费用、偿付战争赔款,大肆搜刮,进一步激化了业已十分尖锐的阶级矛盾(民族矛盾激化了阶级矛盾),因此应当说当时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人民大众与封建主义的矛盾。也就是说太平天国运动的发生是国内阶级矛盾长久积累而为民族矛盾激化的结果。答案D解后归纳要学会灵活运动所学知识,不能死教条,生搬硬套。比如本题不能把中华民族与外国资本主义作为近代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放到所有场合去套用,而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例2 太平天国定都天京后,举行北伐,只半年左右便逼近天津,威震北京,然而最终全军覆灭,其主要原因是A武器落后,装备简陋 B纪律松弛,军心涣散C优柔寡断,贻误战机 D孤军深入,后援不继解前思考本题考查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分析理解历史事件的能力。解析本题为xx年上海高考题,北伐之所以失败,其主要原因是太平天国在战略上的重大失误,致使北伐军孤军深入,后援不继。答案D解后归纳本题关键是抓住“主要原因”,考虑问题时要抓住矛盾的主要方面去分析。例3 天朝田亩制度具有绝对平均主义性质,因为它规定 A按人口和年龄平均分配土地 B通过圣库制度平均分配所有农副产品 C鳏寡孤独废疾者由国库供养 D废除地主土地所有制解前思考解本题的一个关键是要把“平均主义”和“绝对平均主义”两个概念加以必要的区别和理解。所谓“绝对平均主义”是指一切都实行平均主义,不论是否行得通,在这里,显然平均分配土地满足农民的土地要求,这一做法行得通,而绝对平均分配产品,行不通,它超越了农民的觉悟程度,超越了社会发展阶段。解析本题xx全国春季卷考题,旨在考察学生对天朝田亩制度的理解。该文件是太平天国的革命纲领,不论从土地分配原则,还是产品分配方案上看,都体现出小农经济的平均主义思想,而产品分配方案充分体现出绝对平均主义的理想。答案B解后归纳关于天朝田亩制度(1)主要内容:从生产关系的三个方面来看:第一,生产资料上主张平分土地;第二,分配制度上主张绝对平均的圣库制度;第三,社会关系上主张人人平等;第四,最终目标是建立“无处不均匀,无处不饱暖”的理想社会。(2)评价认识(特点):第一,强烈的革命性。首先继承和发展了历代农民的斗争思想,明确主张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并形成系统的革命纲领,使太平天国运动成为几千年中国农民战争的最高峰;其次它从各方面冲击封建礼教和纲纪(纲领的内容是多方面的)。第二,空想性。首先平分土地在当时无法实现,只是小生产者的一种迫切愿望。1854年规定“照旧交粮纳税”,事实上承认了地主土地私有制。其实其次绝对平均分配的圣库制度违背小生产者的阶级本性,无法实现,也无法调动其积极性。再次社会关系上的人人平等,随着太平天国政权的封建化和等级制度的确立,也成为泡影。第三,落后性。此纲领把小农自然经济作为追求的理想化目标,实际上并未超越封建主义的经济范畴;它主张小私有制,废除商品经济,不符合国内和国际的发展的规律和趋势。第四,缺乏政治、经济和思想上的牢固基础,不可能提出彻底改造封建社会的纲领,更不可能阻止政权的封建化,革命的高潮隐含着危机。例41856年秋太平天国在军事上达到鼎盛,其主要标志是 A攻占南京 B东征和西征取得胜利 C李秀成率军攻至上海近郊 D.取得三河镇大捷B解前思考要注意“1856年”军事上达到全盛时期,这一时间提示可以帮助我们正确解题。解析本题为xx全国高考江苏卷考题。考查对历史事件的再认再现能力。太平天国运动一般来说,把1853年定都天京后到1856年天京变乱之间的一段历史称为全盛时期,由三大军事行动组成,包括西征、北伐和东征。A项是太平天国初期阶段的一个重要军事行动,它并不能说明太平天国军事达到鼎盛,排除;C、D两项所述史实则发生在太平天国后期的防御战争阶段,所以也不符合题意,排除。答案B解后归纳本题考查的知识点看似狭小,其实是对整个太平天国军事全盛时期的一个整体考查,所以提醒我们复习时不能求事论事,应注意历史事件发生发展的全程把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