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高中历史 1.1发达的古代农业6教案 新人教版必修2.doc

上传人:tian****1990 文档编号:2578832 上传时间:2019-11-28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2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2020年高中历史 1.1发达的古代农业6教案 新人教版必修2.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2019-2020年高中历史 1.1发达的古代农业6教案 新人教版必修2.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2019-2020年高中历史 1.1发达的古代农业6教案 新人教版必修2.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19-2020年高中历史 1.1发达的古代农业6教案 新人教版必修2内容标准:知道古代中国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和土地制度,了解古代中国农业经济的基本特点。学习要求:1知道古代中国农业主要耕作方式从刀耕火种到铁犁牛耕的变革过程。2知道古代中国基本的土地制度。3了解古代中国农业经济的基本特点。4认识到古代中国以先进的农业文明闻名于世。教学建议:1回顾古代中国的朝代分期以奠定古代经济史学习的基础。2引导学生分别从生产力角度(重在耕作技术兼顾水利)和生产关系角度(重在土地制度兼顾赋税制)概括古代农业经济的基本特点。3联系必修的古代政治制度,联系现代化进程中的农业问题,引导学生讨论农民和农业话题,尤其在农村高中。中国是世界文明古国之一,曾以其辉煌灿烂的文明令世人瞩目和向往。古代的中国有着发达的农业,先进的手工业和繁盛的商业,从而为文明的萌生和发展提供了雄厚的经济基础。要了解中国古代文明辉煌灿烂的原因就必须了解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引导学生学习单元导言部分 导入新课。一、早期农业生产的出现1、演变1)中国农业的起源(原始农业的产生):时间:距今一万年左右,最早培植水稻、粟;主要耕作方式:刀耕火种(工具:石刀、石斧)2)早期农业生产的进步:耒耜的出现和普遍使用“耜耕”或“石器锄耕”商周:少量青铜农具,掌握开沟排水、制肥、灭虫技术。西周:农作物种类更加丰富春秋时期 铁犁牛耕(传统农业主要耕作方式)2、从“刀耕火种”到“铁犁牛耕”变化的根本原因: 生产力的发展 (生产工具的改进和以施肥、灌溉为代表的生产技术的提高)3、结论:中国农业独立发展,自成体系,奠定了中国古代农业社会的基础。二、精耕细作的传统农业(本部分宜结合PPT图片展示进行介绍)1、(犁耕的改进)铁犁牛耕的发展:1)春秋战国开始使用,逐渐推广铁农具和牛耕2)两汉时期改进和进一步推广:耦犁(西汉赵过,两牛三人)、犁壁东汉时耦犁已推广到珠江流域汉朝以后,铁犁牛耕成为我国传统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3)隋唐时期耕犁相当完善江东地区曲辕犁、犁评2、耕作技术:曲辕犁1)耕作方法:春秋战国当时世界上先进的耕作方法垄作法;西汉时期代田法(赵过);2)耕作技术:魏晋南北朝北方旱地的耕耙耱技术,南方的水田耕耙技术。3)耕作制度:两汉年一熟为主。宋朝以后(经济重心逐渐转移到江浙地区)江南稻麦轮作的一年两熟制,有些地方一年三熟制。 3、农业灌溉:1)水利工程:战国都江堰、汉朝的漕渠、白渠和龙首渠等。2)灌溉工具:曹魏翻车;唐朝筒车;宋朝水力高转筒车;明清风力水车。【思考】:中国古代农业的耕作方式是如何发展变化的?其原因是什么?经历:从刀耕火种到铁犁牛耕的变革与成熟的过程。 原始农业的产生“火耕”或“刀耕火种” 耒耜的出现和普遍使用“耜耕”或“石器锄耕” 商周少量青铜农具,掌握开沟排水、制肥、灭虫技术 春秋战国开始使用,逐渐推广铁农具和牛耕 两汉时期改进和进一步推广。汉朝以后,铁犁牛耕成为我国传统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 隋唐时期耕犁相当完善江东地区曲辕犁、犁评原因:社会生产力发展的结果,具体为农业生产工具的改进,生产技术的提高。结论:从刀耕火种到铁犁牛耕,反映了我国古代农业从原始向精耕细作发展的历程。三、男耕女织的小农经济中国传统农业社会生产的基本模式1、小农经济的形成1)形成条件: 铁犁牛耕技术的出现和普及; 封建土地所有制的确立。根据05年版人教版概述: 铁犁牛耕的普及,生产技术的提高,促进了小农经济的发展。 不同程度地拥有一定的生产资料,具有生产积极性。 小农经济规模小,促使农民努力提高耕作技术,尽可能地提高单位面积产量,促进精耕细作的农业的发展。 封建政府为保证财源,明智的统治者大都采取重农政策。 封建土地所有制的确立2)生产目的:为了满足自家的基本生活需要和交纳赋税。3)特点:(结合教材P7“学思之窗”关于天仙配的材料引导分析) 农民拥有一定的土地 以家庭为单位,精耕细作; 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男耕女织) 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 注重精耕细作,相对简单的生产工具、长期不变的生产技术具有落后性。4)评价: 积极方面: 是我国封建社会农业生产的基本模式,是两千多年中国封建社会生存和发展的经济基础;推动精耕细作技术发展的主要动力;封建王朝主要财源;古代中国一切文明成就的基础。 消极方面:封建社会后期,小农经济阻碍商品交换和社会分工,严重阻碍新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发展,成为近代中国迟滞不前、落后挨打的根源之一。【思考】:影响我国小农经济发展的因素有哪些?(有利、不利两方面分析)1、有利方面: 铁器牛耕的普及,生产技术的提高; 拥有一定的生产资料,具有生产积极性; 农民为生存而努力、精耕细作; 政府的重农政策。2、不利方面: 分散、简陋抗灾能力弱; 分散、个体难以开展大生产; 封建剥削、阶级矛盾、社会动荡。四、古代农业经济的基本特点1、从生产资料占有关系看:地主占有大量土地,农民无地或少地;2、从地位来看:自然经济始终在我国古代社会经济中占主导地位3、从基本模式看:小农经济4、从经营管理方式看:精耕细作(注意了解教材对应关于“精耕细作”技术演变史)5、从命运看:艰难中成长(个体发展的不稳定性和发展总趋势的稳定性)6、从与政治关系看:在封建社会始终受到重视,关系到国计民生 请注意小农经济与农业经济特点概述的区别,不要混为一谈。按教参概述:1、(起源)独立发展,自成体系;2、农业技术:以铁犁牛耕为主要方式,精耕细作3、基本模式: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男耕女织为主的自给自足小农经济4、土地制度:地主土地所有制不断发展,并占主导地位。 小农经济是自然经济的一种模式,自然经济和商品经济的区别如下:自然经济指不是为了交换,而是为了满足生产者或经济单位(如氏族、封建庄园、农民家庭)本身需要而生产的经济形式。在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里占统治地位。这种经济排斥社会分工,每一个生产者或经济单位不但生产自己需要的农产品,而且生产自己需要的大部分手工业品,“男耕女织”、“自给自足”是其典型写照,它是与社会生产力水平低下和社会分工不发达相适应的。中国古代封建经济的主要形式是地主制经济,在这种经济形式下,地主把大多数土地分租给农民,形成了一家一户为单位的小农业生产。此外,中国封建社会还存在着小自耕农的自然经济和小生产者的小商品经济,但它们不占主要地位。商品经济是直接以交换为目的的经济形态,包括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商品经济是在原始社会末期,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出现了社会分工和私有制的条件下产生的,存在于阶级社会各个阶段。在中国古代,它一直处于自然经济的附庸地位,主要是为统治者服务。但到明清时期。商品经济有了较大发展,为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生长创造了历史条件。商品经济较之自然经济的闭塞性和迟滞性,具有极大的开放性和进取性。一般来说,衡量商品经济发展的指数主要看投入市场的产品、市场、货币、城市等方面。在整个中国古代社会,自然经济始终在中国封建经济中占主导地位。自然经济的牢固存在,后来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在中国的发展,是中国封建社会发展缓慢和长期延续的重要原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