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高三化学二轮复习 考点突破88 醇、酚(含解析).doc

上传人:tian****1990 文档编号:2575458 上传时间:2019-11-27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49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2020年高三化学二轮复习 考点突破88 醇、酚(含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2019-2020年高三化学二轮复习 考点突破88 醇、酚(含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2019-2020年高三化学二轮复习 考点突破88 醇、酚(含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2020年高三化学二轮复习 考点突破88 醇、酚(含解析)1、分子式为C5H12O2的二元醇有多种同分异构体,其中能氧化成主链上碳原子数为3的二元醛有x种,能氧化成主链碳原子数为4的二元醛有y种,则x,y的值是 ( )A.x=2,y=6 B.x=1,y=7 C.x=1,y=1 D.x=2,y=1【答案】D【解析】醇氧化为醛时,醇上的OH必须位于碳链端点上的碳原子上。根据题意,主链碳原子数为3的二元醛有以下2种:则x=2 注意:第2种主链碳原子数不能算成4,因为CHO是含碳官能团,计算主链C原子时,必须包含官能团中的碳原子,并不简单地选取C原子数最多的碳链为主链。例如:中,主链C原子数应是4,而不是5,其名称应是2乙基丁醛。主链碳原子数为4的二元醛只有:,则y=1,故x=2,y=1。选D。2、对羟基扁桃酸是药物合成的重要中间体,它可由苯酚和乙醛酸反应制得。 (对羟基扁桃酸)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对羟基扁桃酸可以发生消去反应、取代反应和缩聚反应B苯酚和羟基扁桃酸是同系物 C乙醛酸与H2在热的镍催化下反应生成乙二醇D在核磁共振氢谱中对羟基扁桃酸应该有6个吸收峰【答案】D 3、常温下,下列物质中与钠能反应且反应现象较平缓的是( ) A乙醇 B 乙酸 C水 D苯【答案】A 4、某品牌的家用消毒剂其有效成分为对氯间二甲苯酚(结构简式如下图所示),可以杀灭常见的病毒与细菌。下面有关该物质的说法正确的是( )A该物质的分子式是C8H10ClOB1mol该物质最多可以与2mol NaOH反应C1mol该物质可以与2mol液溴发生取代反应D该物质可以发生加成、取代、消去、氧化等反应【答案】C 5、已知:乙醇可被强氧化剂氧化为乙酸。可经三步反应制取,其中第二步的反应类型是( )A. 加成反应 B. 水解反应C. 氧化反应 D. 消去反应【答案】A 6、有机物X(C4H6O5)广泛存在于许多水果内,尤以苹果、葡萄、西瓜、山楂内为多,该化合物具有如下性质1molX与足量的金属钠反应产生1.5 mol气体 X与醇或羧酸在浓H2SO4和加热的条件下均生成有香味的产物 X在一定程度下的分子内脱水产物(不是环状化合物)可和溴水发生加成反应根据上述信息,对X的结构判断正确的是( ) AX中肯定有碳碳双键 BX中可能有三个羟基和一个 一COOR官能团CX中可能有三个羧基 DX中可能有两个羧基和一个羟基【答案】D 7、生活中遇到的某些问题,常常涉及到化学知识,下列各项叙述不正确的是( )A鱼虾放置时间过久,会产生不愉快的腥臭味,应当用水冲洗,并在烹调时加入少量食醋B“酸可以除锈”,“洗涤剂可以去油”都是发生了化学变化C被蜂蚁蜇咬会感觉疼痛难忍,这是由于人的皮肤被注人了甲酸的缘故,此时若能涂抹稀氨水或碳酸氢钠溶液,可以减轻疼痛D苯酚皂溶液可用于环境消毒,医用酒精可用于皮肤消毒,其原因均在于可使蛋白质变性凝固【答案】B 8、下列关于有机物的说法正确的是()A的同分异构体中,有醇、酚、酯类物质B1 mol 最多能与4 mol NaOH反应C纯净物C4H8的核磁共振氢谱峰最多为4 D化学式为C8H8的有机物,一定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答案】C9、运动员服用兴奋剂是违背人文道德的。某种兴奋剂的结构简式如右图所示,有关该物质的说法错误的是( ) A滴入KMnO4(H+)溶液,观察紫色褪去B遇FeCl3溶液不显颜色C1 mol该物质与浓溴水和H2反应最多消耗Br2和H2分别为4 mol、7 mol D该分子中的所有碳原子可能共平面【答案】B【解析】A、该分子中有碳碳双键和酚羟基,具有还原性,可以是高锰酸钾褪色;B、酚羟基可是三氯化铁显色;C、苯环加氢6mol,双键加1mol,共7mol;酚羟基的邻对位取代3mol,加成1mol,共4molD、碳原子共面。10、从松树中分离出的松柏醇其结构简式为:它既不溶于水,也不溶于NaHCO3溶液。能够跟1 mol该化合物起反应的H2和HBr的最大用量分别是()A1 mol,2 mol B4 mol,1 mol C4 mol,4 mol D4 mol,2 mol【答案】D【解析】与H2反应发生在苯环和C=C上,则需要4 mol H2;C=C与1 mol HBr加成,CH3OH中OH被1 mol HBr中Br取代,共需2 mol。11、下列物质中,不属于醇类的是( ) A. C4H9OH B. C6H5CH2OH C. C6H5OH D.甘油【答案】C12、某有机物的结构为,它不可能具有的性质是()易溶于水;可以燃烧;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能跟氢氧化钾溶液反应;能跟碳酸氢钠溶液反应;能发生聚合反应ABCD【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根据有机物的结构简式可知,分子中含有的官能团有碳碳双键、酚羟基和醚键,因此该物质难溶于水,不能和碳酸氢钠溶液反应,其余选项都是正确的,答案选C。考点:考查有机物的结构和性质点评:该题是中等难度的试题,也是高考中的常见题型。试题注重基础知识的巩固,侧重能力的培养和解题方法的指导。该题的关键是准确判断出分子中含有的官能团,然后依据相应官能团的结构和性质灵活运用即可,难度不大。13、分子式为C5H12O2的二元醇有多种同分异构体,其中能够氧化成主链上碳原子为3的二元醛有x种,能氧化成主链上碳原子数为4的二元醛有y种,则x、y的值是()Ax2y6 Bx1y7 Cx1y1 Dx2y1【答案】D【解析】能氧化成醛的醇必须具有CH2OH的结构,如果二元醇氧化为二元醛,必须符合HOCH2RCH2OH的结构,主链上有3个碳的C5H12O2的二元醇必须是 或两种,主链上有4个碳的C5H12O2其支链中有一个C,即只能是一种结构。14、下列醇类既能发生催化氧化反应又能发生消去反应的是()A2-丙醇 B3-乙基-3-戊醇 C2,2-二甲基-1-戊醇 D【答案】A【解析】B项分子中碳上无氢原子,不能发生催化氧化反应;C项分子中碳上无氢原子,不能发生消去反应;D项既不能发生催化氧化反应也不能发生消去反应。15、有一种有机物的键线式酷似牛形(如图所示),故称为牛式二烯炔醇。下列有关牛式二烯炔醇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化学式为C29H44O,属于不饱和醇B分子内所有碳原子都在同一平面C能发生加成、消去、取代反应D一定条件下羟基能被氧化为醛基【答案】A【解析】化学式为C29H44O,属于不饱和醇。分子内所有碳原子不可能在同一平面,能发生加成、取代反应,无法消去,一定条件下羟基能被氧化为酮,BCD错误。16、某工厂废液中含有苯酚、乙酸苯酚酌,实验小组对该废液进行探究,设计如下方案:己知熔点:乙酸16.6、苯酚43。沸点:乙酸118、苯酚182。(1)写出的反应化学方程式 。(2)中分离B的操作名称是 。(3)现对物质C的性质进行实验探究,请你帮助实验小组按要求完成实验过程记录,在答题卡上填写出实验操作、预期现象和现象解释。限选试剂:蒸馏水、稀HNO3、2moLL1 NaOH、0.1 mol?L1KSCN、酸性KMnO4溶液、FeCl3溶液、饱和浪水、紫色石蕊试液。实验操作预期现象现象解释步骤1:取少量C放入a试管,加入少量蒸馏水,振荡。 步骤:取少量C的稀溶液分装b、c两支试管,往b试管 产生白色沉淀 步骤3:往c试管 C与加入的试剂发生显色反应。(4)称取一定量的C试样,用水溶解后全部转移至1000mL容量瓶中定容。取此溶液 25.00mL,加入KBrO3浓度为0.01667 moLL1的KBrO3+KBr标准溶液30.00mL,酸化并放置。待反应完全后,加入过量的KI,再用0.1100 mol?L1Na2S2O3标准溶液滴成的I2,耗去Na2S2O3标准溶液11.80mL。则试样中C物质的量的计算表达式为: 。(部分反应离子方程式:BrO3+5Br+6H+=3Br2+3H2O、I2+2S2O32=2I+S4O62)【答案】(1) + CO2 + H2O + NaHCO3 (2)分液 (3)实验操作预期现象现象解释步骤1:取少量C放入a试管,加入少量蒸馏水,振荡。 出现白色浑浊(1分)苯酚常温下溶解度不大 (1分)步骤2:取少量C的稀溶液分装b、c两支试管,往b试管滴入过量(1分)饱和溴水(1分),振荡。产生白色沉淀 苯酚与溴发生取代反应,生成三溴苯酚白色沉淀。(1分)步骤3:往c试管滴入几滴(1分)FeCl3溶液(1分),振荡。溶液变为紫色(1分)C与加入的试剂发生显色反应。(4)(0.0166730.001030.110011.80103) mol或(0.0166730.0010330.110011.80103) mol【解析】(1)苯酚与NaOH发生中和反应,得到苯酚钠和水,乙酸苯酚酯与NaOH溶液发生水解反应或取代反应,生成乙酸钠、苯酚钠和水,由此推断A的主要成分是苯酚钠和乙酸钠、水,由于酸性:乙酸碳酸苯酚碳酸氢根离子,则通入二氧化碳气体时发生的反应为苯酚钠与二氧化碳、水发生复分解反应,生成苯酚和碳酸氢钠;(2)由于苯酚的沸点为182,根据B变为C的条件推断为蒸馏,则B为液态有机相,而D为水相,因此推断为分液;C为苯酚,D为乙酸钠、碳酸氢钠和水;(3)苯酚在常温下溶解度较小,与NaOH溶液混合能发生中和反应,生成苯酚钠和水;与饱和溴水能发生取代反应,生成白色的三溴苯酚沉淀和氢溴酸;遇氯化铁溶液显紫色;根据上述性质可以设计如下实验方案,步骤1:取少量C放入a试管,加入少量蒸馏水,振荡,出现白色浑浊,说明常温下苯酚在水中的溶解度较小;步骤2:取少量C的稀溶液分装b、c两支试管,往b试管中滴入1-2滴或少量饱和溴水,产生白色沉淀,说明苯酚与溴发生取代反应生成三溴苯酚白色沉淀;步骤3:往c试管滴入几滴FeCl3溶液,振荡,溶液变为紫色,说明C与加入试剂发生显色反应;(4)由于n=c?V,则KBrO3的物质的量为0.01667mol/L30.00103L=0.0166730.00103 mol;由于BrO3+5Br+6H+=3Br2+3H2O中各物质的系数之比等于物质的量之比,则该反应生成的Br2的物质的量为0.0166730.00103 3mol;设25.00mL试样中C或苯酚物质的量为xmol,由于1mol苯酚与3molBr2与发生取代反应,生成三溴苯酚和溴化氢,则xmol苯酚与3xmol Br2与发生取代反应,所以剩余的Br2的物质的量为(0.0166730.00103 33x)mol;由于Br2+2KI=2KBr+I2中各物质的系数之比等于物质的量之比,则加入过量KI时生成的I2的物质的量为(0.0166730.00103 33x)mol;由于n=c?V,则Na2S2O3的物质的量为0.1100mol/L11.80103L=0.110011.80103 mol;由于I2+2S2O32=2I+S4O62中各物质的系数之比等于物质的量之比,则(0.0166730.00103 33x) 2=0.110011.80103,解得:x=0.0166730.001030.110011.801031/6;由于1000mL容量瓶只能配制1000mL溶液,则25.00mL溶液来自1000mL,因此1000mL溶液中苯酚的物质的量为(0.0166730.001030.110011.801031/6)mol1000mL/25.00mL。17、(11分)表示溶液浓度的方法通常有两种;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w)和物质的量浓度(c),因此在配制溶液时,根据不同的需要,有不同的配制方法。请完成下列填空题。(1)用10%(密度为1.01 gcm3)的氢氧化钠溶液配制成27.5 g 2%的氢氧化钠溶液。计算:需_g 10%(密度为1.01 gcm3)的氢氧化钠溶液,其体积为_mL,需加_mL水(水)1 gcm3进行稀释。量取:用_mL量筒量取10%的氢氧化钠溶液,量取时视线要跟量筒内液体_相切,然后倒入烧杯里,用_mL量筒量取蒸馏水注入烧杯里。溶解:用_将上述溶液搅拌均匀,即得27.5 g 2%的氢氧化钠溶液。(2)把98%(密度为1.84 gcm3)的浓硫酸稀释成3 molL1的稀硫酸100 mL,回答下列问题:需要量取浓硫酸_mL;配制操作可分解成如下几步,正确的操作顺序是_。A向容量瓶中注入少量蒸馏水,检查是否漏水B用少量蒸馏水洗涤烧杯及玻璃棒,将溶液注入容量瓶中,并重复操作两次C把已冷却的稀硫酸注入经检查不漏水的容量瓶中D根据计算,用量筒量取一定体积的浓硫酸E将浓硫酸沿烧杯壁慢慢注入盛有蒸馏水的小烧杯中,并不断用玻璃棒搅拌F盖上容量瓶的塞子,振荡,摇匀G用胶头滴管滴加蒸馏水,使溶液凹液面恰好与刻度线相切H继续往容量瓶中小心地加蒸馏水,使液面接近刻度线(3)实验室需配制1 molL1的NaOH溶液和1 molL1的H2SO4溶液各100 mL。要配制NaOH溶液,在用托盘天平称取NaOH固体时,天平读数为_(填代号,下同)。A4.0 g B小于4.0 g C大于4.0 g在配制NaOH溶液和H2SO4溶液的各步操作中,有明显不同的是_。A称量或量取 B溶解 C移液、洗涤 D定容【答案】 (1)5.55.42210凹液面的最低点50玻璃棒(2)16.3DEACBHGF(3)CAB 18、如右图所示,在试管a中先加3mL乙醇,边摇动边缓缓加入2mL浓硫酸,摇匀冷却后,再加入2ml冰醋酸,充分搅动后,固定在铁架台上。在试管b中加入适量的A 溶液。连接好装置,给a加热,当观察到试管b中有明显现象时,停止实验。(1)右图所示的装置中,装置错误之处是: ;(2)A是 溶液;(3)加入浓硫酸的作用是: 、 ;(4)乙酸跟乙醇在浓硫酸存在并加热和条件下发生的酯化反应(反应A),其逆反应是水解反应(反应B)。反应可能经历了生成中间体()这一步如果将反应按加成、消去、取代反应分类,则AF个反应中(将字母代号填入下列空格中),属于取代反应的是 ;属于加成反应的是 ;属于消去反应的是 。【答案】(1)b试管内导气管伸入溶液中(2)饱和Na2CO3溶液(3)催化剂 、 吸水剂(4)A,B; C,F; D,E 【解析】(1)由于乙酸和乙醇都是和水互溶的,则吸收装置中导管口不能插入到溶液中,即错误之处在于b试管内导气管伸入溶液中。(2)A是饱和碳酸钠溶液,用来分离和提纯乙酸乙酯。(3)在乙酸乙酯的制备实验中,浓硫酸起到催化剂和吸水剂的作用。(4)酯化反应和水解反应都是取代反应,即属于取代反应的是AB;生成中间体的反应是碳氧双键的加成反应,属于加成反应的是CF;而CF的逆反应可以看作是消去反应,即属于消去反应是DE。19、某学习小组同学为了确定盐酸 、苯酚、碳酸的酸性强弱,设计了如图所示的装置图进行实验:(1)锥形瓶内装某可溶性盐,写出A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2)C中的现象为 ,写出C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 (3)B中的试剂为 ,作用 。【答案】(1)CO32-+ 2H+=H2O+ CO2 (2) 白色浑浊 +CO2+H2O+NaHCO3(3)饱和碳酸氢钠溶液 吸收CO2中的HCl【解析】(2)二氧化碳、水和苯酚钠反应生成苯酚和碳酸氢钠,反应方程式为+CO2+H2O+NaHCO3。考点:有机实验点评:本题是有关实验方案的设计和评价的考查,要求学生熟悉所实验的内容及原理,能够考查同学们进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20、实验室要确定一瓶盐酸的浓度,进行了下列试验:取25.00 mL盐酸溶于锥形瓶中,加入两滴酚酞溶液,在搅拌条件下,向锥形瓶中慢慢滴加0.1000 0 mol?L1NaOH溶液,当锥形瓶中溶液由无色变为红色时,记录消耗NaOH溶液的体积为24.50 mL。计算盐酸的物质的量浓度。【答案】0.098mol/L21、现有甲、乙、丙、丁四种元素,已知:甲元素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乙元素为金属元素,它的原子核外K、L层电子数之和等于M、N层电子数之和;丙元素的单质及其化合物的焰色反应都显黄色;氢气在丁元素单质中燃烧,火焰呈苍白色。(1)试推断并写出甲、乙、丙、丁四种元素的名称和符号。(2)写出上述元素两两化合形成的常见化合物的化学式。【答案】(1)甲:氧元素O;乙:钙元素Ca;丙:钠元素Na;丁:氯元素Cl。(2)两两化合形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为Na2O、Na2O2、CaO、NaCl、CaCl2。22、苯酚是重要的化工原料,通过下列流程可合成阿司匹林、香料和一些高分子化合物。已知:(1)写出C的结构简式 。(2)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3)写出G的结构简式 。(4)写出的反应类型: 。写出的化学方程式 。(5)下列可检验阿司匹林样品中混有水杨酸的试剂是 。(a) 三氯化铁溶液 (b) 碳酸氢钠溶液 (c) 石蕊试液【答案】(1)(2)(3)(4)消去反应(5)a23、下图中各步反应的最后产物D是一种饱和一元醇,其蒸气的密度是相同状况下H2密度的23倍。试回答:(1)结构简式:A_,D_;(2)反应类型:_,_;(3)写出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答案】(1)CH2=CH2;CH3CH2OH(2)水解(取代)氧化(3)CH3CH2OHCH2=CH2H2OCH3CH2ClH2OCH3CH2OHHClCH3CHOH2CH3CH2OH2CH3CH2OHO22CH3CHO2H2O【解析】由D是饱和一元醇,相对分子质量为46,推出D是CH3CH2OH,其余便可推出。24、根据下图所示的反应路线及信息填空: (1)A的结构简式是_;名称是_(2)的反应类型是_;的反应类型是_(3)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答案】(1) 环己烷(2)取代反应加成反应 【解析】由图示信息知,反应可能是烷烃与Cl2在光照条件下的反应,由生成物可知A为环己烷,反应是取代反应由卤代烃的性质和的反应条件及产物均可以判断,一氯环己烷发生了消去反应由烯烃的性质可知B是与 加成后的产物,即BrBr.由反应的产物可以推出,B发生了消去反应,化学方程式为:2NaBr2H2O.25、从樟科植物枝叶提取的精油中含有下列甲、乙两种成分: (1)甲中含氧官能团的名称为_(2)由甲转化为乙需经下列过程(已略去各步反应的无关产物): 其中反应的反应类型为_,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注明反应条件)【答案】(1)羟基(2)加成反应 【解析】用O2/Cu将CH2OH氧化成CHO时,碳碳双键也易被氧化,故甲转化成乙时,先使HCl与发生加成反应,使CH2OH氧化成CHO后,再使卤代烃发生消去反应而恢复碳碳双键26、6 g某含氧衍生物在足量的氧气中完全燃烧,将产生的高温气体依次通过浓硫酸和氢氧化钠溶液,浓硫酸增重7.2 g,氢氧化钠溶液增重13.2 g。对该物质进行质谱分析,在所得的质谱图中有质荷比分别为27、29、31、44、50、58、60六条谱线,下图是该物质的核磁共振氢谱,并且峰面积比分别为1:1:6。根据上述信息,完成下列问题:(1)确定该物质的分子式_。(2)推测其结构,写出该物质的结构简式_。【答案】(1)C3H8O(2)CH3CH(OH)CH3【解析】使浓硫酸增重7.2 g,即生成水7.2 g,物质的量为0.4 mol,含氧衍生物中含氢原子0.8 g;氢氧化钠溶液增重13.2 g,即生成CO2 13.2 g,物质的量为0.3 mol,含氧衍生物中含碳原子3.6 g,含氧衍生物中含氧原子质量为6 g3.6 g0.8 g1.6 g,氧原子的物质的量为0.1 mol,含氧衍生物中C、H、O原子个数比为3:8:1,由质谱图中质荷比可知该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为60,所以该物质的分子式为C3H8O;由该物质的核磁共振氢谱,并且峰面积比分别为1:1:6,可知其分子中有三种不同化学环境的氢原子,可知该物质为2-丙醇。27、下列各种容器,通常应分别用什么方法清洗? (1)做过碘升华实验的烧杯 。(2)长期存放过三氯化铁溶液的试剂瓶 。(3)盛过苯酚的容器 。【答案】(1)先用酒精清洗,再用水洗;(2)先用盐酸清洗,再用水洗;(3)先用氢氧化钠溶液清洗,再用水洗【解析】根据题中所给出的信息分析,本题重点考察的是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