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高中政治 《文化创新的途径》教案1 新人教版必修3.doc

上传人:tian****1990 文档编号:2574950 上传时间:2019-11-27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10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2020年高中政治 《文化创新的途径》教案1 新人教版必修3.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2019-2020年高中政治 《文化创新的途径》教案1 新人教版必修3.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2019-2020年高中政治 《文化创新的途径》教案1 新人教版必修3.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2020年高中政治 文化创新的途径教案1 新人教版必修3一、 教材分析1、地位和作用 文化创新的途径是人教版教材高二政治必修3第二单元第五课第二个框题内容,本课是对全面两课的一个提升,同时对接下来学习第三、四单元的知识具有指导作用。文化创新是一个社会热点,具有很强的思想理论性和探索实践性。在前面两课中,学生基本明确了文化的交流、传播和发展;也明白了文化的继承和发展需要创新。而怎样进行创新是本节课探讨的内容,也是本单元的重点、难点和落脚点。2、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目标: 识计文化创新的途径;理解文化创新过程中要认识和处理好两对基本关系:当代文化与传统文化、民族文化和外来文化的关系; 使学生初步具备认识和处理当代文化与传统文化、民族文化与外来文化关系的能力;使学生具备在合作、探究中体验生活、生成认识、构建知识的能力。(2)过程与方法目标: 引导学生汇集实例,情景探究,阐述文化创新的途径。(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热爱传统文化的热情并关注世界文化的发展;具有善于学习各民族文化长处的思想意识。3教学重点和难点(1)教学重点:文化创新的途径;文化创新过程中要处理好的两对关系(2)教学难点:如何在文化创新中坚持正确方向,克服错误倾向4、教材处理:由于教材教学内容的编排顺序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本课教学内容的组织与安排原则上遵循教材的原有结构,结合德化陶瓷文化开展探究,所以对教材部分探究活动进行适当地取舍与调整。 二、学法指导1、学情分析:针对高二学生普遍具有视野开阔,思维敏锐,接受性强的特点,已具备了一定的自学能力和分析归纳综合能力,而且学生生源主要来自德化,对陶瓷文化有一定的认识,借助这地源优势加深对文化创新的途径的理解。2、学法设计 :(1)小组合作学习法。提高学生合作探究能力。(2)讨论法:把学生在思想认识上存在的误区加以讨论交流,达到明辨是非,提高认识。(3)赏析法。对图片、视频进行赏析能够透过现象研究本质。(4)实例分析法。运用典型事例引导学生分析、学以致用,提高学生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三、教学手段和方法1、教学手段:多媒体辅助教学2、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运用多媒体技术,通过视频、图片资料为学生创设生动直观的教学情境,使学生产生认知冲突,教师引导学生自主地去解决认知发展的不平衡,启迪学生的思维,培养了学生的问题意识。(2)合作探究法。围绕本课教学重难点,结合学生生活实际、关注身边实际,组织探究活动,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在探究知识的同时形成了丰富的情感体验。 四、教学提纲二、文化创新的途径1、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社会实践2、文化创新的重要途径:(1)文化创新的重要途径之一:继承传统,推陈出新。“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推陈出新、革故鼎新”。(2)文化创新的重要途径之二:面向世界,博采众长。不同民族文化之间的交流、借鉴与融合,以我为主,为我所用3、文化创新应坚持正确方向,克服错误倾向。五、教学过程设计思路:以德化县陶瓷文化为主线与切入点,力求贴近学生的生活和实际,并提高学生自主创新能力。力争突出思想政治课堂的“三性”:时代性、生活性、实践性。教学过程以“情景质疑”的模式展开,即创设出与教材理论相关陶瓷文化事实情景,从感性直观的事例中设置悬念,提出问题,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引导学生看书思考,讨论质疑,总结归纳出正确的答案,从而培养学生积极思维、探索,自觉寻求问题答案,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基本程序如下:教 师:创设情境设计问题启发提示指导归纳、拓展思路 主程序:展示情景提出问题探讨问题归纳延伸、实际运用学 生:感知情境思考问题讨论质疑整理观点、举一反三教学环节教学活动设计意图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课 前 准 备1、组织学生参观德化陶瓷博物馆。通过陶瓷博物馆七大篇章引导学生感受德化陶瓷文化:一、水土宜瓷,千年窑烟;二、宋元瓷器,崭露头角;三、明代白瓷,独树一帜;四、清代青花,诗情画意;五、民国瓷器,承袭传统;六、海丝瓷路,蜚声宇内;七、瓷国明珠,百花齐放。这七大篇章就是德化陶瓷文化发展史篇,她展示了德化源远流长的陶瓷文化,从古到今,由内到外地体现了德化陶瓷不断发展、不断创新的过程。2、 布置探究活动:探寻陶瓷“宝藏”(1)全班分为8个小组(2)每组选出组长组织活动。课前通过网上考察、实地参观、采访专家等方式了解德化名家名瓷。 (3)各组课上以图片形式展示至少一份名家代表作学生参观任务:感受德化陶瓷从造型、材料、技术、工艺等方面不断创新的过程。活动探究任务:寻找德化陶瓷文化源远流长的原因以实践活动,让学生亲身感受德化陶瓷文化深厚的底蕴,认识到德化陶瓷能发展到今天是因为创新的结果,并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为新课的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导 入 新 课展示学生成果:陶瓷名家名作的图片由此展开课堂讨论:德化陶瓷文化源远流长的原因指导归纳:德化陶瓷文化源远流长的原因主要有:注重实践,注重作品体现时代特征;继承传统,推陈出新;加强中西文化交流,生产西洋工艺品等等。最主要的原因是德化陶瓷时时重视文化创新。结合课前准备资料,讨论德化陶瓷文化源远流长的原因并形成结论,由小组代表发表小组观点。在实践活动基础上,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顺利进入新课学习。讲授新课1、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是立足于社会实践展示:本班学生参加德化一中陶吧所举办的陶艺创作比赛的作品,并请创作者谈谈其创作灵感。学生认真观赏探究问题:从同学的创作作品来看,进行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是什么?让学生感受艺术创作源于社会生活,要文化创新根本途径必须是立足实践,感受生活。2、文化创新的重要途径之一:继承传统,推陈出新。创设情景:儒苑礼瓷成为北京奥运会唯一指定特许陶瓷礼品视频 天地交态盘和鸿运中华桶瓶 指导归纳:1、精湛工艺和良好的设计理念;2、融入中华上下五千年历史文化,又突出显示“更高、更快、更强”的奥运精神,显示“开放、友谊、祥瑞、鸿运、和谐”的北京奥运精神。3、儒苑礼瓷成为北京奥运会唯一指定特许陶瓷礼品告诉我们文化创新的重要途径是“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推陈出新、革故鼎新”探究问题:1、为什么儒苑礼瓷能成为奥运会唯一指定特许陶瓷礼品?这一视频告诉我们文化创新的重要途径是什么?2、举一举文化 “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推陈出新、革故鼎新”的实例。(如北京奥运会开幕式、奖牌设计等等)用视频生动展示德化陶瓷文化的魅力,同时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很好地感受继承传统,推陈出新的重要性。讲授新课3、文化创新的重要途径之二:面向世界,博采众长创设情景:1、展示材料和图片:“泰兴号” 沉船打捞揭秘澳大利亚一家海洋公司在中国南海打捞出水的“泰兴号”,捞获了35万件中国清代瓷器。这些瓷器大都是十八世纪和十九世纪初德化生产的用于出口亚洲市场的。2、展示德化陶瓷中的西洋工艺品图片(展示江泽民题字)指导归纳:1、“泰兴号”沉船发现德化瓷说明了德化陶瓷素有开放性的传统,注重吸收外来文化。2、无论是宋时的青白釉军特、明何朝宗的渡海达摩,还是送子圣母、亚当与夏娃、荷兰骑士,都在向我们展示着因商品生产引入德化陶瓷文化中的外来文化。05年,在德化超过40亿产值的陶瓷商品中,近90%是出口的西洋工艺瓷。引进的外来人才在设计着西洋工艺瓷新产品。传统的德化瓷雕能发展到今天的水平,与德化陶瓷文化的开放性是分不开的。探究问题:1、“泰兴号”沉船发现德化瓷,说明了什么?2、谈谈德化陶瓷的中西文化交流的现状。感受德化陶瓷源远流长的同时,激发学生的积极性,明确陶瓷文化创新和发展离不开外来文化,从而推出文化创新的重要途径:面向世界,博采众长4、坚持正确方向,克服错误倾向展示材料:德化陶瓷传统文化受到外来文化的冲击在德化超过40亿产值的陶瓷商品中,近90%是出口的西洋工艺瓷。引进的外来人才在设计着西洋工艺瓷新产品,德化陶瓷学校培养的学生也大部分进入企业,从事西洋工艺瓷的设计与开发。商品化带来的前所未有的西洋文化的冲击,带来的设计和泥与火的分离,令传统瓷雕业感叹后继无人。指导归纳:文化创新要反对完全推崇外来文化否定传统文化的“民族虚无主义”和“历史虚无主义”,反对固守本民族传统文化,拒绝接受外来文化和新文化的“守旧主义”和“封闭主义”,坚持正确方向。学生探究问题:为了使德化传统瓷雕业后继有人,是否应该排斥一切外来文化?在学习了文化创新的重要途径的基础上,设置这个问题,提升学生的认知,在文化创新方面树立正确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课堂小结及课堂练习1、引导同学归纳本课知识点,教师补充并提升。 2、为德化陶瓷文化创新再上一个新台阶提供建议。1、同学归纳本课知识要点,理清思路。2、思考、整理课堂练习答案并回答。1、让同学学会学习,调动不同层次学生积极参与,做学习的主人。2、通过习题来巩固本课基础知识,并学会运用。作品欣赏播放MTV瓷国明珠。学生认真观赏感受德化文化魅力,深化学习主题。课后活动及延伸撰写政治小论文:德化陶瓷文化创新之我见把本课所学知识与学生所收集的材料结合起来,形成系统认知提高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增强学生的主人翁意识六、教学小结与反思1、本堂课用学生身边实际德化陶瓷导入,即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又引出“文化创新”的课题。选材典型,环节精巧,教法灵活,活动充分,体现思想政治课新课程改革的方向和特点。教学过程中积极创设情境,调动学生的生活经验,激发同学们的创造热情,通过文化创新途径的实践与探索培养学生的思辩能力、实践能力和社会责任感。本堂课教师把自己的角色定位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学生闪光点的发现者和向学生学习的学习者的“五位一体”;学生知识参与、思维参与、情感参与、行为参与,积极性得到充分调动。既重视学习过程又重视学习结果,既是合理使用音像资源,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有机整合的课;也是师生互动交流,促进双方完整生命成长的课。2、不过,要上好这堂课对学校的硬件和软件都提出了较高要求。首先,要求老师要不断提高自身的素质,要有较高的文化修养。其次,要求师生要做好充分的课前准备,课前要有真正的实践活动,收集好充分的第一手资料。再次,上课的地点要比较先进,要有带多媒体设备的网络教室。因为,有些文化的具体内容,光靠老师说是达不到那种身临其境的效果的,学生无法真正的得到体验和感悟,也就达不到新课改的目标。因此,应重视硬件和软件的完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