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高二生物上学期期末考试(B卷).doc

上传人:tian****1990 文档编号:2558517 上传时间:2019-11-27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78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年高二生物上学期期末考试(B卷).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2019年高二生物上学期期末考试(B卷).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2019年高二生物上学期期末考试(B卷).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年高二生物上学期期末考试(B卷)本试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为100分。考时100分钟。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和考号填涂在答题卡和第卷规定的位置。 第卷(选择题 共60分)注意事项:1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只答在试卷上不得分。2每题只有一个答案正确,每题2分,共60分。1下列各组中属于相对性状的是 A玉米的黄粒和圆粒 B绵羊的白毛和黑毛C菊的黄花与菊的重瓣花 D豌豆的高茎和豆荚的绿色2下列有关纯合体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由相同基因的雌雄配子受精发育而来 B连续自交性状能稳定遗传C杂交后代一定是纯合体 D不含等位基因3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是A子代出现不同的性状 B控制相对性状的遗传因子发生分离C雌雄配子的结合 D控制相同性状的遗传因子发生分离4互为同源染色体的两条染色体,没有下列哪项特征A一条来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 B在四分体期共用一个着丝点C形态、大小一般相同 D在减数分裂过程中有联会现象5孟德尔在豌豆的杂交实验中,发现问题和验证假说所采用的实验方法分别是A杂交和自交;测交 B自交;杂交和测交C测交;自交和杂交 D杂交和测交;自交6下列有关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孟德尔所作假说的内容之一是“受精时,雌雄配子随机结合” B“测交实验”是对演绎推理过程及结果进行的检验 C孟德尔成功的原因之一是应用统计法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 D“F1能产生数量相等的两种配子”属于演绎推理内容 7在下列遗传实例中,属于性状分离现象的是高茎豌豆与矮茎豌豆杂交,后代全为高茎豌豆高茎豌豆与矮茎豌豆杂交,后代有高有矮,数量比接近11圆粒豌豆的自交后代中,圆粒豌豆与皱粒豌豆分别占3/4和1/4开粉色花的紫茉莉自交,后代出现红花、粉花、白花三种表现型A B C D8育种工作者选用野生纯合子的家兔,进行如右图所示杂交实验,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A家兔的体色是由两对基因决定的,遵循孟德尔遗传定律B对F1进行测交,后代表现型3种,比例为112CF2灰色家兔中基因型有3种DF2表现型为白色的家兔中,与亲本基因型相同的占1/49关于生物进化方面的证据,下列相关叙述中,正确的是图1 图2 图3 图4A图1四种地雀喙的差异是由于不同环境食物的刺激所致的不同变异B图2昆虫的两类翅形的形成是对环境的主动适应C图3是两种体色的桦尺蛾,它们的性状分化证实了物种形成的机制D图4中两种动物之间的关系对两者都是有益的,捕食者的存在有利于增加物种多样性10当蛙的精原细胞进行DNA复制时,细胞中不可能发生A基因重组 BDNA解旋 C基因突变 D蛋白质合成11关于右图的叙述正确的是A若C代表磷酸,则A是核糖 B在细胞分裂过程中F和H始终保持11的比例关系C遗传信息是E中D的排列顺序 DF的基本组成单位是图中的E12某生物个体减数分裂产生的配子种类及其比例为AbaBABab1234,若该生物进行自交,则其后代出现纯合子的概率为A30% B26% C36% D35%13右图是基因组成为Aa的动物在形成精子过程中某一时期的示意图。下列相关叙述中,正确的是A2号染色单体上与A相同位置的基因最可能是aB若姐妹染色单体没有分离,则可能出现性染色体组成为XXY的精子C1个该细胞经过两次连续分裂,最终可能形成4种类型的精细胞D非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可以发生交叉互换14现有4个纯合南瓜品种,其中2个品种的果形表现为圆形(甲和乙),1个表现为扁盘形(丙),1个表现为长形(丁)。用这4个南瓜品种做了2组实验,结果如下:实验1:甲乙,F1均为扁盘形,F2中扁盘圆长961实验2:丙丁,F1均为扁盘形,F2中扁盘圆长961则下列有关叙述中,错误的是A该南瓜果形的遗传受两对等位基因控制,且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B实验1中,F2圆形南瓜的基因型有4种C实验2中,F2的扁盘形南瓜中与F1基因型相同的所占比例为4/9D对实验2的F2中扁盘形南瓜进行测交,子代的表现型及比例为圆形长形3115一个双链均被32P标记的DNA由5000个碱基对组成,其中腺嘌呤占20,将其置于只含31P的环境中复制3次。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该DNA分子中含有氢键的数目为1.3104B复制过程需要2.1104个游离的胞嘧啶脱氧核苷酸C子代DNA分子中含32P的单链与含31P的单链之比为17D子代DNA分子中含32P与只含31P的分子数之比为1316如图表示细胞分裂和受精作用过程中,核DNA含量和染色体数目的变化,据图分析不能得出的结论是Aa阶段为有丝分裂,b阶段为减数分裂BLM点所示过程与细胞膜的流动性有关CGH段和OP段,细胞中含有的染色体数是相等的DMN段发生了核DNA含量的加倍17下图1是某生物的一个初级精母细胞,图2是该生物的五个精细胞。根据图中的染色体类型和数目,判断最可能来自同一个次级精母细胞的是 A B C D18萨顿依据“基因和染色体的行为存在明显的平行关系”,而提出“基因是由染色体携带着从亲代传递给下一代”的假说,以下哪项不属于他所依据的“平行”关系A基因和染色体,在体细胞中都是成对存在,在配子中都只有成对中的一个B非等位基因在形成配子时自由组合;非同源染色体在减数分裂时也有自由组合C作为遗传物质的DNA,是由两条反向平行的脱氧核苷酸长链盘绕而形成的D基因在杂交过程中保持完整性和独立性;染色体在配子形成和受精过程中,也有相对稳定的形态结构19下列关于遗传方式及特点的描述中,不正确的是选项遗传方式遗传特点A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患者男性多于女性,常表现交叉遗传B伴X染色体显性遗传病患者女性多于男性,代代相传C伴Y染色体遗传病男女发病率相当,有明显的显隐性D常染色体遗传病男女发病率相当,有明显的显隐性20用32P标记S型肺炎双球菌的DNA,35S标记其蛋白质,将其加热杀死后与未标记的R活细菌混合并注入小鼠体内。一段时间后,从死亡的小鼠体内提取到的活的S型和R型细菌。下列有关元素分布的分析,最可能的情况是A部分S型细菌含有32P,不含35S B部分R型细菌含有32P和35SC所有S型细菌都含有32P,不含35S D所有R型细菌都含有35S,不含32P21下列关于人类探究遗传奥秘历程中所用的实验方法的叙述,错误的是A孟德尔在以豌豆为实验材料研究遗传规律时,运用了假说-演绎的方法B萨顿提出“基因位于染色体上”的假说时,运用了类比推理的方法C格里菲思进行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时,运用了放射性同位素标记法D沃森和克里克研究DNA分子的结构时,运用了构建物理模型的方法22如图为人体内基因对性状的控制过程,分析可知A基因1和基因2一般不会出现在人体内的同一个细胞中B图中过程需RNA聚合酶的催化,过程需tRNA的协助C过程的结果存在差异的根本原因是血红蛋白结构的不同D过程表明基因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来控制生物体的所有性状23豌豆子叶的黄色(Y)、圆粒种子(R)均为显性。两亲本豌豆杂交的F1表现型如图所示。让F1中黄色圆粒豌豆与绿色皱粒豌豆杂交,F2的性状分离比为A1111 B2211 C3131 D933124用纯合子果蝇作为亲本研究两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实验,结果如表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PF1灰身红眼黑身白眼灰身红眼、灰身红眼黑身白眼灰身红眼灰身红眼、灰身白眼A果蝇的灰身、红眼是显性性状B由组合可判断控制眼色的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C若组合的F1随机交配,则F2雌蝇中纯合的灰身红眼占1/16D若组合的F1随机交配,则F2雄蝇中黑身白眼占1/825下列关于染色体组、单倍体和多倍体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卵细胞中含有的全部染色体称为一个染色体组B某生物体细胞中含有三个染色体组,则该生物为三倍体C含一个染色体组的个体是单倍体,单倍体含有的染色体组数都是单数D目前人工诱导多倍体最常用且最有效的方法是用秋水仙素处理萌发的种子或幼苗26具有一对等位基因的亲本杂合子连续自交,某代的纯合子所占的比例达95%以上,则该比例最早出现在A子3代 B子4代C子5代 D子6代27右图表示某生物细胞中两条染色体及其部分基因。下列四种情况的产生不属于该细胞染色体结构变异的是A B C D28如图为DNA分子的某一片段,其中分别表示某种酶的作用部位,则相应的酶依次是ADNA连接酶、限制性核酸内切酶、解旋酶B限制性核酸内切酶、解旋酶、DNA连接酶C解旋酶、限制性核酸内切酶、DNA连接酶D限制性核酸内切酶、DNA连接酶、解旋酶29根据现代生物进化理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生物的变异为生物进化提供了原材料,也决定了生物进化的方向B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地理隔离是形成新物种的标志C在自然选择的作用下种群基因频率发生不定向改变,导致生物朝着一定的方向进化D不同物种之间、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在相互影响中不断进化进而形成生物多样性30下图是患甲病(显性基因为A,隐性基因为a)和乙病(显性基因为B,隐性基因为b)两种遗传病的系谱图,下列描述正确的是A甲病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乙病伴显性遗传B4的基因型一定是aaXBY,2、5一定是杂合子C2的旁系血亲有4人,其中包含5D若1不是乙病基因的携带者,1与4结婚生了一个男孩,该男孩只患乙病的概率为1/12第卷(非选择题 共40分)注意事项: 第卷共4小题,每空1分,共40分。必须用钢笔、圆珠笔或签字笔作答(题目有特殊规定除外),答案必须写在答题纸中各题目的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不准使用涂改液),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31根据图示回答下列问题:(10分) (1)图A所示全过程叫 ,图B生理过程与图A中相对应的序号是 ,图C生理过程与图A中相对应的序号是 。 (2)看图回答问题,上述图示中,图 (填图序号)含有DNA分子,图 (填图序号)含有RNA,图C中含有 种脱氧核苷酸。(3)图C、图D共同完成的生理过程叫 。(4)图C过程一般不可能发生在 中。A神经元细胞 B肝细胞 C心肌细胞 D人成熟的红细胞(5)图E是 ,在生物细胞中共有 种.32(10分)将某种二倍体植物a、b两个植株杂交,得到c,将c再做进一步处理,如下图所示。按要求完成下列问题:(1)由c到f的育种过程依据的遗传学原理是 ,与杂交育种相比,前者能产生 ,从而创造变异新类型,但该育种方式最大的缺点是 。(2)由gh过程形成的m是 倍体,m (填是/不是)新物种;图中秋水仙素的作用原理是 。(3)若a、b的基因型分别为AABBddFF、aabbDDFF,为自交,则n中能稳定遗传的个体占总数的 ;该育种方式选育的时间是从 代开始,原因是从这一代开始出现 。(4)若c植株的一条染色体发生缺失突变,获得该缺失染色体的 花粉不育,缺失染色体上具有红色显性基因B,正常染色体上具有白色隐性基因b(见右图)。若该植株自交,则子代的表现型及比例为 。33(10分)下图一为某动物毛色(由基因A/a控制)和眼色(由基因B/b控制)的杂交实验,图二为该动物细胞中X和Y染色体的结构模式图,其中I表示X和Y的同源区域,在该区域上基因成对存在,2和1是非同源区域,其上分别含有X和Y特有的基因。请据图回答问题:(l)由图一实验结果推断_性状可能由2上的基因控制,F1的基因型为 。 (2)F2中共有_ 种基因型,雌性个体中杂合子占_。 (3)若让F2中灰毛红眼雌性个体和灰毛白眼雄性个体杂交,后代中白毛白眼个体应占_。 (4)若图一杂交实验中2上的基因是位于图二中的I上,则能否得到相同的实验结果? 现提供各种纯种的该种动物若干,欲通过一次杂交实验,确定该基因是位于2上还是I上。 请写出杂交组合的表现型:_()_()。 结果与结论: 若_,则该基因位于2上。若_,则该基因位于I上。34(10分)荠菜的果实形状有三角形和卵圆形两种,该性状的遗传涉及两对等位基因,分别用A、a和B、b表示。为探究荠菜果实形状的遗传规律,进行了杂交实验(如图)。P三角形果实卵圆形果实F1三角形果实F2 三角形果实 卵圆形果实 (301株) (20株)(1)图中亲本基因型为 。另选两种基因型的亲本杂交,F1和F2的性状表现及比例与图中结果相同,推断亲本基因型为 。(2)图中F2三角形果实荠菜中,部分个体无论自交多少代,其后代表现型仍为三角形果实,这样的个体在F2三角形果实荠菜中的比例为_;还有部分个体自交后发生性状分离,它们的基因型是 。 (3)现有3包基因型分别为AABB、AaBB和aaBB的荠菜种子,由于标签丢失而无法区分。根据以上遗传规律,请设计实验方案确定每包种子的基因型。有已知性状(三角形果实和卵圆形果实)的荠菜种子可供选用。实验步骤:_结果预测:.如果 ,则包内种子基因型为AABB;.如果 ,则包内种子基因型为AaBB;.如果 ,则包内种子基因型为aaBB。高二生物试题(B)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第卷 选择题(每题2分,共60分)题号12345678910答案BCBBADBCDA题号11121314151617181920答案CACDACBCCA题号21222324252627282930答案CBBCDCCCDD第卷 非选择题(除特殊注明外每空1分,共40分)31(10分) (1)中心法则 (2)BC CDE 8 (3)基因的表达 (4)D (5)tRNA或转运RNA 6132(10分)(1)基因突变 新基因 不定向性 (2)三 不是 抑制纺锤体的形成 (3)1/8 F2 性状分离 (4)白色:红色=1:133(10分)(1)眼色 AaXBXb AaXBY (2)12 34 (3)116 (4)能 白眼() 红眼() 后代雌性全为红眼,雄性全为白眼 后代雌、雄个体均为红眼34(1)AABB和aabb AAbb和aaBB (2)7/15AaBb、Aabb和aaBb(3)答案一:用3包种子长成的植株分别与卵圆形果实种子长成的植株杂交,得F1种子 F1种子长成的植株自交,得F2种子F2种子长成植株后,按果实形状的表现型统计植株的比例F2三角形与卵圆形果实植株的比例约为15:1F2三角形与卵圆形果实植株的比例约为27:5F2三角形与卵圆形果实植株的比例约为3:1答案二:用3包种子长成的植株分别与卵圆形果实种子长成的植株杂交,得F1种子F1种子长成的植株分别与卵圆形果实种子长成的植株杂交,得F2种子F2种子长成植株后,按果实形状的表现型统计植株的比例F2三角形与卵圆形果实植株的比例约为3:1F2三角形与卵圆形果实植株的比例约为5:3F2三角形与卵圆形果实植株的比例约为1:1注:本答案仅供参考,若考生答出其他正确答案,可参考本评分标准给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