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高中历史《发达的古代农业》教案2 新人教版必修2.doc

上传人:tian****1990 文档编号:2557970 上传时间:2019-11-27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2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2020年高中历史《发达的古代农业》教案2 新人教版必修2.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2019-2020年高中历史《发达的古代农业》教案2 新人教版必修2.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2019-2020年高中历史《发达的古代农业》教案2 新人教版必修2.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2020年高中历史发达的古代农业教案2 新人教版必修2教学目标:一、知识与能力:1.掌握我国古代农业的主要生产工具和生产技术,理解生产力水平的提高是我国古代农业发展的前提,探讨它与我国古代农业精耕细作之间的关系。2.理解中国农业独立发展,自成体系,奠定古代农业社会的基础;认识从刀耕火种到铁犁牛耕,反映了中国古代农业从原始向精耕细作发展的历程。3.理解小农经济的基本特征,从小农经济成长的历程中,认识到封建政权对小农经济的双重作用与影响。4.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分析中国传统农业发展的原因和特点。二、过程与方法:1.通过历史图片和历史资料提出问题、设置悬念,巧妙地引导学生主动认识历史和探究历史。深入浅出,循循诱导,层层剖析。2.利用历史短剧表演和小组讨论等形式,让学生在历史情景中感受历史,让学生在合作交流中探究历史。3.鼓励学生大胆地回答问题,提示学生用一定方法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为学生展示自我提供机会和平台。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从中国农业发展的历程中,使学生认识到生产力的发展是推动社会发展的根本原因,树立正确的发展观。2.通过本节课教学,让学生认识到:我国古代人民利用勤劳双手和无穷智慧为中国古代文明创造了巨大财富,是历史的创造者,但是在阶级社会里,广大人民的生活却相当困难。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农业生产的发展难点:男耕女织的小农经济教学方法:表格法、讲述法、探究法、讨论法学法指导:采用列表的方法,从生产工具、耕作方法和农作物等方面,说明中国古代农业发展的的基本情况;教学过程:【导入新课】中国是世界文明古国之一,曾经创造出令世界瞩目的辉煌灿烂的文明,当我们带着一种回味与欣赏的目光重温这段历史的时候,是否深思过,这种辉煌的基础是什么?那就是经济(可让学生说)。在人类发展进程中,经济活动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它与社会生活息息相关,并在社会政治、文化的发展中起决定作用。在必修二的第一单元,我们将来了解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我们会发现,中国以其得天独厚的地理条件,经营出发达的农业,并在此基础上经营出先进的手工业和繁荣的商业。经济的繁荣为文明的萌生与发展提供了雄厚的经济基础。首先,我们一起来学习第1课发达的古代农业。一、早期农业的出现:【精讲点拨】1、中国农业的起源:(1)时间:距今一万年左右(2)表现:河姆渡氏族公社遗址发现稻谷考古发现神农氏被尊奉为中国农业的始祖(参见教材“引言”)民间传说(3)地位:中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水稻和粟的国家。(参见教材P4“历史纵横”提及的世界三个农业起源中心)2、原始农业:(1)主要耕作方法:刀耕火种(2)主要生产工具:石刀、石犁、石斧耒耜3、商周时期的农业发展:(1)表现:农具:出现青铜农具,但常用的工具是木制的耒耜和石锄、石犁;耕作技术:开沟排水、除草培土、沤制肥料、治虫灭害;西周农作物:后世的主要农作物多已具备,有粟、稻、黍、稷、麦、桑、麻等。(2)影响:人民生活由频繁迁徙开始走向定居(3)特点:独立发展,自成体系二、精耕细作的传统农业:1、表现【自主探究】请同学们阅读教材,从生产工具、耕作技术、农作物和水利灌溉等方面,进一步了解中国古代农业发展的基本情况(由学生自主学习,通过表格的方式完成)。生产工具的改进耕作技术的提高农作物种类的丰富水利灌溉的发展原始农业石刀、石斧刀耕火种水稻、粟商周耒耜和石锄、石犁(少量青铜农具)开沟排水、除草培土、沤制肥料、治虫灭害粟、稻、黍、稷、麦、桑、麻春秋战国铁农具和牛耕垄作法都江堰两汉耦犁,出现犁壁代田法、一年一熟漕渠、白渠、龙首渠魏晋南北朝耕耙耱技术、耕耙技术翻车隋唐曲辕犁筒车宋朝高转筒车明清一年两熟和一年三熟风力水车【合作探究】 原始农业产生后,古代中国农业主要耕作方式经历了哪几个发展阶段?每个阶段有什么特点?(可以通过几个问题结合表格内容和图片引导学生: “刀耕火种”有什么弊病?“耜耕”相对“刀耕火种”有什么优点?为什么这时人们不必频繁迁徙寻找新的土地耕种呢?我国传统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是什么?这些变化反映了我国古代农业从原始粗放经营向什么发展的历程?)教师归纳:古代中国农业的耕作方式:刀耕火种耜耕铁犁牛耕三、古代中国农业社会生产的基本模式男耕女织的小农经济【思考与讨论】1小农经济是怎样形成的?2什么是小农经济?它还有哪些特点?3小农经济在封建社会能一直存在发展?可是它的发展极其艰难的原因又是什么?(学生可以结合教材内容和以下材料思考分析)幻灯片演示材料:材料1:天仙配是中国的一个美丽神话故事,它寄托着下层劳动人民对自由纯真爱情的向往。其中脍炙人口的歌词唱道:七仙女:树上的鸟儿成双对, 董永:绿水青山带笑颜。七仙女:从今不再受那奴役苦, 董永:夫妻双双把家还。七仙女:你耕田来我织布, 董永:我挑水来你浇园。 七仙女:寒窑虽破能避风雨, 董永:夫妻恩爱苦也甜。 材料2:春耕夏耘,秋获冬藏,伐薪樵,治官府,给徭役。春不得避风尘,夏不得避暑热,秋不得避阴雨,冬不得避寒冻。四时之间,亡日休息,又私自送往迎来,吊死问疾,养孤长幼在其中。勤苦如此,尚复被水旱之灾,急政暴赋,赋敛不时,朝令而暮改。 西汉晃错论贵粟疏【精讲点拨】1小农经济的形成(1)时间:春秋战国时期(2)形成的根本原因:生产力的发展2含义/特点A、以家庭为生产、生活单位,精耕细作分散性B、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结合, 男耕女织C、生产主要是满足自家基本生活的需要和交纳赋税封闭性D、是一种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是封建社会农业生产的基本模式3 发展的不利因素和有利因素不利因素:沉重的封建剥削。规模小、条件简陋,缺乏必要的积累和储备能力,抗御天灾人祸的能力十分薄弱;农业始终维持着简单再生产,顽固地保持着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形态。 随着人口增加和土地兼并激化,人地矛盾日益突出,土地的过度开垦,导致人类生存环境的恶化。有利因素:有一定的技术基础:铁犁牛耕的普及。有一定的积极性:不同程度地拥有一定数量的生产资料,拥有一定的生产自主权,能支配一部分劳动产品。有限的土地促使农民努力提高耕作技术、精耕细作。历代统治者的重农政策。(此处有时间可以和学生一块探讨小农经济对中华民族性格的影响,如勤劳、朴实、狭隘、目光短浅、小农意识等等)课堂小结中国古代文明是在长江、黄河、辽河等适合发展农业的大河流域发展起来的。中国古代农业生产工具和生产技术的进步,促进了小农经济的形成,成为中国封建社会农业生产的基本模式,也成为推动精耕细作技术发展的主要动力。而精耕细作技术则是中国传统农业的主要特点,是中国古代农业长期居于世界领先地位的关键因素。但是到了近代,小农经济却逐渐成为中国社会生产力发展的桎梏。它的牢固存在是中国封建社会发展缓慢和长期延续的重要原因。课堂练习 三维设计选择题14布置作业三维设计材料题5 板书设计一、早期农业的出现:1、中国农业的起源:2、原始农业:3、商周时期的农业发展:二、精耕细作的传统农业:1、表现2、特点三、古代中国农业社会生产的基本模式男耕女织的小农经济1小农经济的形成2含义/特点3 发展的不利因素和有利因素教后记 这节课的设计线索清晰,以自主探究与合作探究的形式化难为易。但是学生活动的设计不够,学生的主体地位体现还不充分,课程的趣味性也体现不足。因而还需在教学中进一步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