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高一语文《声声慢》教案 新人教版.doc

上传人:tian****1990 文档编号:2550631 上传时间:2019-11-27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1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2020年高一语文《声声慢》教案 新人教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2019-2020年高一语文《声声慢》教案 新人教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2019-2020年高一语文《声声慢》教案 新人教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2020年高一语文声声慢教案 新人教版 教学目标:1、了解李清照的生平,并通过作品初步了解其创作主题及风格。2、感受作品的意境,品味平淡自然的语言中蕴含着的丰富情感,领悟李清照的悲怀愁绪。3、培养积极的鉴赏态度,注重审美体验,陶冶性情,涵养心灵。教学重难点:1、鉴赏词的意境美,体悟词中蕴含的细腻情感。2、品味语言美、音乐美,掌握艺术手法。教学方法: 朗读法、比较阅读法、讨论法教学过程:一、导入欣赏声声慢歌曲。二、作者及作品风格介绍。 李清照,号易安居士,济南人,婉约词派的代表,其词被称为易安体。其父亲李格非是学者兼散文家,母亲出身于官宦人家,也有文学才能。李清照自幼就受过很好的教育,多才多艺,能诗词,善书画。李清照十八岁嫁了宰相赵挺之子赵明诚,赵爱好金石之学,有很高的文化修养。婚后,他们过着美满和谐的生活,夫妇常常在一起诗词唱和,欣赏金石拓片。李清照前期的词大多数写自己对情感尤其是离别之情的感受。词风真挚细腻、委婉动人。但时代的巨变打破了李清照闲适恬静的生活。汴京失守,李清照也“载书十五车”于建炎二年南下江宁。第二年赵明诚去世,接着金兵深入南下,她又到处流亡,曾被人诬陷通敌,再后来,赵明诚生前多年收集的金石古玩大部丢失,她的境况也变得越来越艰难,由一个无忧无虑的贵妇人,一变而为流落无依、形影相吊的寡妇。李清照南渡后的词和前期相比迥然不同,充满了凄凉、低沉之音,主要是抒发伤时念旧怀乡悼亡的情感,充满了浓重的哀愁。 概括:少历繁华,中经丧乱,晚境凄凉。三、整体感知作品。 (1)学生集体随读; (2)听录音。 (3)女生诵读,男生和读。朗读提示: 1、要读出感情就不能离开词人当时的生活遭遇孤立的地读。 2、可抓住词中选择的意象来读。 3、可抓住词中抒情性的句子来读。 4、可对比前期的作品来读。四、声声慢赏析:品味意境,鉴赏佳妙,深刻领悟李清照的悲怀愁绪。教师预设的问题如下: 问题一、古诗词十分重视字句的锤炼,有“诗眼”“词眼”之说。请找出声声慢中的“词眼”。(教师引导:“眼”,传神之所。“词眼”,最能体现作者内心情感的字词。) 学生自由回答然后确定“愁”字 问题二、综观全词,一字一泪,满是悲愁,但全词写来没有一个“泪”字,也只在结尾点出一个“愁”字。词中作者选取那些意象?这些意象表现出怎样的色调?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情感?(学生自由选取诗句赏析,自由讨论,自由回答。名句做重点鉴赏,其余简略分析) 明确: 1、首句: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此14个叠字历代词家异口同声赞为千古绝调。为何?(选取此句鉴赏的学生自由交流,教师总结。以下词句鉴赏方法相同。) 教师引导:挖掘“寻寻觅觅”这四字后面隐含的信息;挖掘“冷”后面隐含的丰富情感。 14个叠字极富音乐美,宋词是用来演唱的,音调和谐是一个很重要的内容。李清照对音律有极深造诣,所以这14个字虽是重叠使用,却绝无重复累赘之感,朗读起来,只觉徘徊低迷,婉转凄楚,有如听到一个伤心之极的人在低声倾诉。你能感觉到她心中塞满了愁苦,她需要发泄,需要倾诉,她想一口气把心中所有的愁苦全都吐出来。 细细地体味,开篇的“寻寻觅觅”是寻找的动作,词人就好像有什么东西丢掉了一样。这东西是什么呢?是流亡以前安定、闲适的生活,是丈夫在世时的情意,还是心爱的金石拓片?词人“寻寻觅觅”地找,仿佛飘流在海洋中的人要抓到点什么才能得救似的。这反映词人内心空荡,无可排遣寄托。然而寻找的结果是“冷冷清清”,不但无所获,反被一种孤寂凄凉的气氛包围。“冷冷清清”,此既明指环境,也暗指心情,由环境而感染到心情,由外而内。一句“凄凄惨惨戚戚”,则纯属内心感觉的描绘。由冷清的环境过渡到惨戚的心灵。此三句,由外而内,由浅入深,文情并茂地描写出女词人孤苦无告的凄凉心境。仅此三句,一种由愁惨而凄厉的氛围已笼罩全篇。2、“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 教师引导:李煜“罗衾不耐五更寒”为何已是暮春还会感觉“寒”? 这两句,要说的是由于环境不佳,心情很坏,身体也就觉得难以适应。然而这里不说环境之冷清,心之惨戚,而独归之于天气之“乍暖还寒”。这是借气候之冷暖无常,写飘零憔悴之苦。3、“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 看到写酒就自然而然地想到愁,本要说的是借酒浇愁,但愁仍难排遣。可此处不明说,却言“淡酒”无力,怎么能抵挡住那一阵紧似一阵的急风。用意含蓄,言酒“淡”,其实是说愁“浓”,以至用酒消愁是不抵事的。一个“淡”字,表明作者晚年是何等的凄凉,心境是何等的凄苦。4、“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引导:古诗词“雁”意象的固定内涵。借“雁”之意象来传达内心的愁苦。雁到秋天,由北向南,词人亦是北方人,避难南下,所以说是“旧时相识”。雁可以回到北方,人却只能客居江南,“旧时相识”在异乡相逢,就更增加了词人的天涯沦落之感。古有雁足传书之说,而此时见雁,却无亲人的音讯,那份思乡之愁绪怎能不油然而生。真是“故乡何处是?忘了除非醉。”(菩萨蛮)。5、“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 这里“满地黄花堆积”是指菊花盛开,而非残花满地。“憔悴损”是指词人自己因忧伤而憔悴,非指菊花枯萎凋谢。古人有九九重阳登高、饮酒、赏菊的习俗,但由于自己无心看花,虽值菊堆满地,却再无当年那种“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的雅致了。以往丈夫在世时的日子多么美好,诗词唱和,整理古籍,欣赏金石拓片。可现在呢?只剩下自己一个人在受这无边无际的孤独的煎熬了。然而人不摘花,花当自萎;及花已损,则欲摘已不堪摘了。这里既写出了自己无心摘花的郁闷,又透露了惜花将谢的情怀,笔意比唐人杜秋娘所唱的“有花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要深远多了。渗透着深刻的生命悲哀。6、“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 日长难熬,度日如年,孤孤单单地靠着窗儿,怎样才能挨到天黑呢?极写愁苦已极,寂寞难耐的痛苦。一种凄清的苦况蕴含于平淡语言之中,发人深思。7、“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 试描绘诗句展示的凄惨情景。并指出此句手法之高妙。 梧桐叶落,细雨霏霏,细雨落在梧桐上,又点点滴滴洒到地上。这是梧桐在落泪,不也是词人的心头在滴泪吗!这里将凄凉的景色与痛苦的心情交融在一起,情景交融更添愁绪,使词的意境更为深远。8、“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试分析结句之妙。 词人用口语的形式,脱口而出:这情形、这光景,又怎么是一个“愁”字包括得了、承担得了、说明得了? “这次第”三字极其有力,一笔收住,总括上述种种情景;“怎一个愁字了得”又放开一步,开拓出一种含蓄的境界,让人想象,发人深思。词人满纸呜咽,笔笔写愁,这里除了悲欢离合、春忧秋愁一类闲愁外,更有时代的、民族的、国家的“公”愁在,真可谓人生大悲哀,社会大悲痛。这结尾,即是收,又是放;即是对前文的概括,又把诗意推进一层,使通篇余音袅袅,言尽而意不尽。从而扩大并深化了主题。五、引导学生对全词的艺术手法及语言特色进行归结:通篇是愁,然而这一愁绪作者却始终不说破,营造出一种“一重未了一重添”的凄苦氛围,给人留下更多的思索空间。全词写来尽管没有一滴泪,然而给人们的感觉却是“一字一泪,满纸呜咽”。你能说说这首突出的艺术手法及语言特色吗?1、此词采用借景抒情,情景交融的艺术手法。声声慢写的是女词人在一个秋天的黄昏里的生活感受,纵观全篇,“乍暖还寒”的天气,晚来的急风,南去的大雁,满地的菊花,梧桐细雨,句句写的都是冷冷清清的秋景,而句句反映的都是孤独凄凉的境况。借景抒情,情景交融,抒情委婉,含蓄韵致2、以明白如话的语言风格和错落和谐的韵律,营造了一种化不开,驱不散的孤独失落氛围。六、师生共同归结鉴赏方法。 1、知人论世 2、找词眼,悟主旨 3、赏析意象 4、联想想象 5、缘境明情。具体分析: 1、了解一个人所处的时代背景、身世经历以及他的思想感情,这对我们很好地赏析其作品,有很大的帮助。 2、诗的题目。“词眼”是一首中最精练传神、最能表情达意的一个字。抓住了“词眼”,领悟了主旨,也就掌握了作者的情感脉搏 3、4、意境是由意象及意象中所蕴涵的作者的情感组成的,品味意境要从意象上入手。有些意象本身就有某些比较稳定的含义。柳惜别之情, 明月寄托相思,雁鸿雁传书,盼望亲人的消息,鹤君子的象征,蜜蜂勤劳,菊花恬淡自然的胸襟,梅花孤傲,绝不同流合污。描写这些意象用了什么样的字眼,从这些用语中再体味作者的情感。明月寒月,春风秋风寒风。 5、中国的文学作品讲究含蓄,讲究意境,披文入境,是很重要的鉴赏方法。但文学作品中,从来就没有单纯写景的,写景都是为了表达某种情感服务,入境并非最终的目的,入境是为了能更好地感受作者的情怀。六、结语 讲离愁,讲孤寂,讲悲秋,李清照的声声慢当推榜首。一杯残酒,一片落叶,一声雁叫,一滴秋雨,一盏孤灯,李清照都能点石成金,赋予它浓郁的感染力。李清照的声声慢采用借景抒情,情景交融的艺术手法,以明白如话的语言风格和错落和谐的韵律,营造了一种化不开,驱不散的孤独失落氛围,读着它,我们似乎听见阶前滴雨,长天孤雁,看得见梧桐落叶,黄昏孤灯。无疑这是一种凄厉的美。七、作业1、背诵全词。2、练笔:“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是一幅绝美的黄昏雨意图,试把这幅画面用自己带有诗情画意的语言描绘出来。(30-50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