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高考地理总复习 18.1中国自然地理练习.doc

上传人:tia****nde 文档编号:2535494 上传时间:2019-11-27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1.19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2020年高考地理总复习 18.1中国自然地理练习.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2019-2020年高考地理总复习 18.1中国自然地理练习.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2019-2020年高考地理总复习 18.1中国自然地理练习.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2020年高考地理总复习 18.1中国自然地理练习题组中国的自然地理特征(xx高考北京文综卷)气候舒适度主要与气温、湿度、风速等因素相关。下图示意中国4个城市气候舒适度的月变化。读图,回答下题。1甲、乙、丙分别是()A贵阳、西安、长春B昆明、海口、哈尔滨C兰州、上海、沈阳 D南宁、武汉、石家庄解析:据图对比甲、乙、丙三城市可分析出:甲一年之中大多数时间气候舒适或较舒适,应该是四季如春的昆明。乙夏季气候不舒适,冬季气候舒适,说明夏季气温高,冬季温和,可能是位于我国南方的海口。丙冬季气候不舒适,且持续时间较长,说明该地冬季寒冷漫长,据此可推知应该是纬度较高的哈尔滨。答案:B(xx年高考新课标全国文综卷)读图,完成23题。2据图示信息可以推断()A1月平均气温甲城市高于乙城市B1月平均气温甲城市低于乙城市C7月平均气温甲城市高于乙城市D7月平均气温甲城市低于乙城市3图中甲、乙两城市分别位于()A关中平原、浙闽丘陵 B江汉平原、山东丘陵C汉水谷地、黄淮平原 D汾河谷地、松嫩平原解析:第2题,本题考查地形对气温分布的影响。由图示信息可知,甲城市大致位于秦岭以南的汉水谷地,乙城市大致位于我国东部黄淮平原一带。两地纬度大致相当,但由于秦岭阻挡,冬季风对甲城市影响较小,故1月平均气温甲城市高于乙城市。7月份普遍高温,根据图示信息,两地均温大小不易判定。第3题,本题考查区域空间定位能力。根据图示经纬度采用排除法不难选出C项。答案:2.A3.C(xx年高考江苏卷)下图是2012年4月18日8时4月19日8时我国部分地区降水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45题。4形成图示地区降水的主要原因是()A高压脊控制 B锋面活动C反气旋过境 D热带气旋影响5若图示降水持续多日,最易发生洪涝的地区是()A江汉平原 B四川盆地C珠江三角洲 D长江三角洲解析:第4题,本题考查降水的类型。图中显示我国南方降水位置位于南、北气流交界处,应为锋面雨,B项正确。第5题,本题考查洪涝产生的原因。洪涝灾害的产生与降水量、地形关系最密切。图中江汉平原、四川盆地、长江三角洲降水量小,而珠江三角洲地区降水量大,地势低平,最易发生洪涝。答案:4.B5.C课时作业一、选择题读图,回答13题。1建筑物夏季需防热、通风、防雨、防洪,冬季可不考虑防寒、保温的地区是()AB区 BC区CD区 DE区2划分A、B、C、D四个一级区域的主要依据是()A气温 B降水C日照 D风3a、b、c分别是武汉、重庆、拉萨,下列关于三城市说法,正确的是()A城市服务范围相同 B城市等级相同C都受夏季风影响 D流经三城市的河流属于同一水系解析:第1题,夏热冬暖地区建筑物夏季需防热、通风、防雨、防洪,冬季可不考虑保暖、防寒。第2题,A、B、C、D位于我国东部季风区,划分依据主要考虑气温高低。第3题,重庆为直辖市,故三城市的等级服务范围不同。拉萨位于雅鲁藏布江沿岸,居于印度洋水系,其他两市属于太平洋水系。拉萨夏季可以受到西南季风(夏季风)影响,重庆和武汉夏季可受到东南季风(夏季风)的影响,故选C项。答案:1.C2.A3.C(xx银川一中月考)地表常流性河道频率指的是以一直线截取某一地区,求取被直线切割的河道数与该直线长度之比。下图表示我国年降水量、年径流曲线与河道频率的南北地带变化。读图,回答46题。4图中三条曲线分别表示()A河道频率径流量年降水量B河道频率年降水量径流量C径流量河道频率年降水量D年降水量径流量河道频率5图中常年性河道频率最大的地区是()A江南丘陵 B长江中下游地区C东北平原 D内蒙古高原6下列有关河道频率南北地带变化的叙述,正确的是()A水系密度的空间分异与径流量的变化趋势呈负相关B华北平原地表物质渗透性强,径流量偏小,故河道频率偏小C东北河道频率高于华北的主要原因是年降水量显著增多D湛江以北石灰岩地区大量地表水转为地下水,使地表常流性河道频率达到最大值解析:第4题,根据我国降水的空间分布特点:“湛江北京漠河”年降水量大致呈减少趋势,南方年降水量高于800 mm、北方年降水量低于800 mm,据此可以判断图中为年降水量曲线;我国东部季风区河流属于外流区,河道频率不可能为0,故不可能是河道频率;石灰岩地区多地下暗河,河道频率相应较低,故为河道频率。第5题,图中河道频率最大在湛江以北的1 0001 500 km处,为长江中下游平原。第6题,河道频率高的地区通常径流量也较大,呈正相关,A项错误;华北平原地表水下渗强,径流量偏小,故河道频率很小,B项正确;根据年降水量的分布,东北地区与华北地区的年降水量相差并不显著,C项错误;石灰岩地区位于湛江的西北侧,而且该地区的河道频率也并没有达到最大值,而是在长江中下游地区最大,排除D项。答案:4.B5.B6.B下图是我国某山峰气候资料图。读图,回答78题。7该山峰可能属于()A秦岭山脉 B太行山脉C武夷山脉 D祁连山脉8北坡1月降水量大于7月降水量的区域位于海拔()A1 000 m以上 B1 000 m以下C1 400 m以上 D1 400 m以下解析:第7题,该山脉南北两侧山麓地带1月平均气温都在0 以上,山脉应该位于秦岭淮河以南,结合四个选项的位置可判断是武夷山脉。第8题,在图中找到北坡1月降水量与7月降水量曲线的交点,作横坐标的垂线,与山峰剖面线相交的位置就是1月、7月降水量相等的地方;过该点作横坐标的平行线,与表示海拔的纵坐标的交点就是该点的海拔,约为1 000 m,图中显示在该海拔以北(也就1 000 m以下)1月降水量大于7月降水量。故B项正确。答案:7.C8.B(xx郑州一模)水分盈亏指数是农业生产监测的重要指标。在不考虑灌溉的条件下,作物的水分盈亏指数计算公式是:作物水分盈亏指数(有效降水量作物需水量)/作物需水量。该指数为正表明水分有盈余,为负表明水分亏缺。下图是我国某区域小麦水分盈亏指数空间分布图,图示区域小麦生长需水量南北方差异不大。读图,回答910题。9该区域位于()A四川盆地 B黄土高原C珠江流域 D淮河流域10影响该区域小麦水分盈亏指数分布的最主要因素是()A热量 B光照C降水 D土壤解析:第9题,从图中经纬度上可知,该区域位于淮河流域。第10题,图中显示由南向北水分盈亏指数越来越小且基本都为负值,依据水分盈亏指数含义知由南向北水分亏缺越来越严重,说明主要是降水量逐渐减少的结果。答案:9.D10.C(xx湖南名校一模)基流也叫底水,是河道中常年存在的那部分径流。基流系数是基流占河流径流的比重。下图为我国某地区河流基流系数与气温和地形的关联图。读图,完成1112题。11下列有关该河流分布地区的地理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A地广人稀,黑土广布B水汽主要来自大西洋C聚落主要分布在海拔相对较低的河谷地区D冬暖夏凉、四季如春12下列有关该地区河流的叙述,正确的是()A多为外流河,河流汛期长、含沙量小B冬季降水量少,径流量小C季节性积雪融水是河流主要的补给来源D河流径流量季节变化大、年际变化小解析:第11题,图中信息为基流系数与温度和高程呈正相关,即温度越高河流底水越多、河流上游底水大于下游,可判断该地区为内流区域,河流主要补给水源为冰雪融水,符合条件的区域是我国的西北地区,该地区水汽主要来自大西洋。第12题,西北地区河流以冰雪融水补给为主,河流径流量受气温影响很大;因不同季节气温变化大而河流流量季节变化较大,但不同年份气温差异小而年际变化小。答案:11.B12.D二、非选择题13下图为我国汉江中游地区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1)判断汉水自P点至Q点流经地区的地形类型,并说明判断的理由。(2)Q点附近河床宽窄不稳定,沙滩罗列(如大图左下角小图)。试从外力作用角度解释沙滩罗列的成因。(3)据图比较汉水中游的支流南河与唐河、白河水文特征的差异。(4)指出图中南河流域综合治理应采取的措施。解析:第(1)题,从图中等高线和水系特征上判断地形类型。第(2)题,从流水侵蚀、堆积作用分析,同时结合地形、降水等方面分析河流侵蚀和堆积的差异。第(3)题,从图中等高线差异入手分析河流的落差大小、含沙量等方面的差异。第(4)题,从资源、环境、经济三方面分析南河流域综合治理的措施。答案:(1)地形类型:盆地或平原。理由:图示地区四周海拔普遍高于200 m,多山地地形,中部海拔普遍低于200 m,多平原地形;河流由四周山地向中心汇集,形成向心状水系。(2)河流上游流经山区,流水侵蚀作用强烈。使得大量泥沙进入河流;亚热带季风气候,降水年际、季节变化大,河流径流丰富,河流常受洪水威胁,沙洲、卵石滩淤积速度变化大;Q点附近河段地势平坦,河道弯曲,导致流速减缓,泥沙堆积显著。(3)南河地形坡度大,落差大(水流急,水力资源丰富),河流含沙量大;唐河、白河流经平原地区,落差小,河流含沙量小。(4)封山育林,提高植被覆盖率;调整农业结构,因地制宜发展农林牧业;修建水库,加大河流水能资源的开发利用。14(xx通州一模)读我国某区域图,回答下列各题。(1)简述祁连山脉的地理意义。(2)概述城市分布特点。祁连山绝大部分海拔3 5005 000 m,最高峰5 827 m;有冰川3 306条,面积2 063 km2。(3)分析祁连山成为河西走廊“固体水库”、主要水源的原因。解析:第(1)题,考查记忆性知识。第(2)题,空间事物的分布可依据先总述、后分述的思路表述。第(3)题,固体水库为冰川,水源应该是液态水,结合材料信息回答即可。答案:(1)第一级阶梯和第二级阶梯分界线;青藏高原和内蒙古高原分界线(柴达木盆地和河西走廊分界线);青藏地区和西北地区分界线;青海省和甘肃省分界线;内、外流区分界线;200 mm年等降水量线经过,干旱区和半干旱区分界线;草原景观和荒漠景观分界线。(2)分布不均(主要分布在东部、北部地区);主要沿交通线分布;祁连山以南城市密度大、等级低、城市相距较近,以北城市密度小、等级高、城市相距较远。(3)气流受山地阻挡抬升,降水多;山地海拔高,气温低,导致积雪冰川存在;积雪冰川条数多、面积大,淡水资源储量大;夏半年融水量大,为河西走廊生产生活提供了水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