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高二下学期摸底考试语文试题 含答案.doc

上传人:tian****1990 文档编号:2534587 上传时间:2019-11-27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11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2020年高二下学期摸底考试语文试题 含答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2019-2020年高二下学期摸底考试语文试题 含答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2019-2020年高二下学期摸底考试语文试题 含答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2020年高二下学期摸底考试语文试题 含答案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祠堂(c) 娇嗔(shn) 雕栏玉砌(q) 涸辙之鲋(h)B泅水(qi) 歇憩(q) 不省人事(shng) 钟鼓馔玉(zhun)C辗轧(y) 霰雪(xin) 逼上梁山(b) 得鱼忘筌(qun)D挑衅(x) 蘸酒(zhn) 风姿绰约(chu) 联袂演出(mi)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 撮合 明信片 云销雨霁 穷且益艰B掂量 挖墙脚 怏怏不乐 安然无恙C滑稽 核幅射 模棱两可 唉声叹气D通谍 促狭鬼 兴高采烈 孤苦伶仃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1)过度的欲望与贪求无益于心理健康,因此要用心去品味人生中平凡的充实,在对功名、财富的追求中多存几分_,使心灵清澄。(2)长春近日开始实施“长春市万名大学生创业计划”,给高校学生搭建全方位创业平台,力争3年_1万名大学生实现“创业梦”。(3)在中国的传统观念中,人们总是把伸张正义的希望 那些有侠肝义胆的英雄身上,因此像鲁智深这样的人才会受到人们的敬仰。A淡泊 扶植 寄于 B淡薄 扶持 寄予C淡薄 扶植 寄予 D淡泊 扶持 寄于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A龙井茶味道极好,你轻抿一口,就会被那清醇的香气镇住,你会惊讶茶的嫩叶竟如此让人荡气回肠。B一个人如果动不动就对别人妄自菲薄,那他在单位里一定很孤立,大家都会认为他是一个自负的人。GuH易汇资讯C二十多年来,他怀着一颗感恩的心,十几次救人于危难之中,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演绎着一个又一个结草衔环的感人事迹。D由于太平洋暖流的影响,去年春天来得早,春节刚过,北海公园就涣然冰释,让喜欢滑冰的人大失所望。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中医认为,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饮食习惯,加强锻炼,保持乐观开朗的心态,可以有效减少疾病的发生。B电影一九四二严肃的主题,对历史的追问,对生命的尊重,对人性的关怀,使它成为极具社会责任感的作品。C纪委、监察局采取不打招呼、不定时间、随机抽取,进行明察暗访,加强对节日期间公款消费的监督检查。D针对闯黄灯也要被罚款扣分的交通新规,有人拍手叫好,也有很多人提出质疑和反对,我觉得他们的意见有道理。二、(12分,每小题3分)阅读杜甫的蜀相,完成 67题。蜀相杜甫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6下列对这首诗中词句的解说,不恰当的一项是A“柏森森”即高大茂密的柏树,这些柏树不只是识别丞相祠堂的标志,也是历代人民爱戴诸葛亮的见证。B“空”和“自”是诗人对祠堂凄凉春色的特殊感受,含有诗人感物思人、追怀先哲的深长情味。C“频烦”即频繁,连续。“天下计”指统一中国,兴复汉室。“开”指开创基业。“济”是渡过难关。D“出师”指诸葛亮出兵伐魏。“英雄”指诸葛亮和千古以来为国为民的仁人志士,也包括诗人自己。7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A首联以设问引起,开门见山。一个“寻”字表达了诗人对诸葛亮的仰慕之情、向往之意。B颔联用对比的手法,写春草映阶、黄鹂啼唱,景中含情,情景交融,表达了对诸葛亮的怀念之情。C颈联高度概括了诸葛亮一生的行事。“天下计”见匡时雄略,“老臣心”、“身先死”显报国忠诚。D诗的前四句写祠堂之景,后四句写丞相之事。全诗通过对历史人物的缅怀和赞颂,寄托了诗人忧国忧民,痛感济世无人的哀伤。阅读陆游的书愤和临安春雨初霁,完成 89题。书愤早岁那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临安春雨初霁世味年来薄似纱,谁令骑马客京华?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矮纸斜行闲作草,晴窗细乳戏分茶。素衣莫起风尘叹,犹及清明可到家。8下列对两首诗词语的解读,不确切的一项是A“气如山”刻画了诗人早年的自我形象空怀爱国热忱,却不知世事艰辛;遥望金兵侵占的中原,愤恨之情郁积如山!B“塞上长城”是诗人毕生的抱负,“空自许”与“世事艰”相照应,表达了对偏安一隅的投降派的愤怒控诉和强烈指责。C“世味”“薄似纱”,表面写世态炎凉,人情淡薄,实则是揭示南宋小朝廷得过且过,官场风气一天坏过一天的现实。D“行”是动词,是作者运笔写字的动作,用“戏”写“分茶”是的游戏心态。对生活细节的描写,意在表现悠闲恬静的心境。9下列对两首律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A在风格上,书愤情调严肃而激越,正面凸现一个“愤”字;临安春雨初霁情调诙谐,在貌似轻松中流泄内心的忧愤。B书愤颔联追述25年前的两次抗金大捷,诗人将自己的激情直接蕴藉其中,使全诗悲愤的基调透射出一抹靓丽色彩。C临安春雨初霁表达诗人对官场生活的淡漠。“素衣莫起风尘叹”,既是自励绝不会受坏风气的污染,又是对家人的安慰。D陆游的书愤中诗人联想了诸葛亮“出师”的伟业,借以自勉;同时又将崇敬、仰慕之情与自己壮志难酬的苦痛熔炼在一起。三、(12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文,完成1012题。大铁椎传清魏禧大铁椎,不知何许人。北平陈子灿省兄河南,与遇宋将军家。宋,怀庆青华镇人,工技击,七省好事者皆来学,人以其雄健,呼宋将军云。宋弟子高信之,亦怀庆人,多力善射,长子灿七岁,少同学,故尝与过宋将军。时座上有健啖客,貌甚寝,右胁夹大铁椎,重四五十斤,饮食拱揖不暂去。柄铁折迭环复,如锁上练,引之长丈许。与人罕言语,语类楚声。扣其乡及姓字,皆不答。既同寝,夜半,客曰:“吾去矣!”言讫不见。子灿见窗户皆闭,惊问信之。信之曰:“客初至,不冠不袜,以蓝手巾裹头,足缠白布,大铁椎外,一物无所持,而腰多白金。吾与将军俱不敢问也。”子灿寐而醒,客则鼾睡炕上矣。 一日,辞宋将军曰:“吾始闻汝名,以为豪,然皆不足用。吾去矣!”将军强留之,乃曰:“吾数击杀响马贼,夺其物,故仇我。久居,祸且及汝。今夜半,方期我决斗某所。”宋将军欣然曰:“吾骑马挟矢以助战。”客曰:“止!贼能且众,吾欲护汝,则不快吾意。”宋将军故自负,且欲观客所为,力请客。客不得已,与偕行。将至斗处,送将军登空堡上,曰:“但观之,慎弗声,令贼知也。” 时鸡鸣月落,星光照旷野,百步见人。客驰下,吹觱篥数声。顷之,贼二十余骑四面集,步行负弓矢从者百许人。一贼提刀突奔客,客人呼挥椎,贼应声落马,马首裂。众贼环而进,客奋椎左右击,人马仆地,杀三十许人。宋将军屏息观之,股栗欲堕。忽闻客大呼曰:“吾去矣。”尘滚滚东向驰去。后遂不复至。 10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北平陈子灿省兄河南 省:探望B长子灿七岁,少同学 少:很少C时座上有健啖客 啖:吃D方期我决斗某所 期:约定1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A而腰多白金 众贼环而进 B以蓝手巾裹头 臣具以表闻C祸且及汝 且欲观客所为D但观之,慎弗声 顷之,贼二十余骑四面集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这是一篇带有传奇色彩的人物传记,叙事简洁,议论精当,又善于层层设疑,读来引人入胜。B“皆不足用”一语,既说明大铁椎极有抱负,想寻找真正英雄干一番大事,又表现他有知人之明,豪放而坦诚。C写“宋将军屏息观之,股栗欲堕”,意在表明作者对世上如宋将军之类的徒有虚名的好武之士的嘲讽。D“但观之,慎弗声,令贼知也”的叮嘱,说明大铁椎关心朋友、行事敢作敢当、不连累他人的大丈夫气概。第卷 (非选择题 共114分)四、(26分)13. 把文言材料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贼能且众,吾欲护汝,则不快吾意。(陶渊明归去来兮辞)(3分)(2)步行负弓矢从者百许人。(庄周逍遥游)(3分)(3)宋将军屏息观之,股栗欲堕。(李密陈情表)(4分)14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回答问题。(8分)江城子(南宋)李好古平沙浅草接天长。路茫茫,几兴亡。昨夜波声, 洗岸骨如霜。千古英雄成底亊,徒感慨,漫悲凉。 少年有意伏中行,馘名王,扫沙场。击楫中流,曹记泪沾裳。欲上治安双阙远,空怅望,过维扬。【注】中行:中行说,西汉文帝时太监,后降匈奴,成为汉朝大患。馘(gu):古代战争中割取敌人的左耳以计数献功。治安:贾谊曾给文帝上治安策。(1) 结合全词,分别说说作者为了什么而“徒感慨”,又为了什么而“空怅望”。(4分)(2) 这首词主要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请结合具体诗句作简要分析。(4分)15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任选8个小题)(8分)(1)人生亦有命, ?(鲍照行路难(其四)(2) ,惟有幽人自来去。(孟浩然夜归鹿门歌)(3) ,日月照耀金银台。(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4)吴楚东南坼, 。(杜甫登岳阳楼)(5)昆山玉碎凤凰叫, 。(李贺李凭箜篌引)(6)春水碧于天, 。(韦庄菩萨蛮)(7)小楼昨夜又东风, 。(李煜虞美人)(8)后人哀之而不鉴之, 。(杜牧阿房宫赋)(9)五更鼓角声悲壮, 。(杜甫阁夜)(10) ,洞庭波兮木叶下。(屈原湘夫人)五、(12分)16阅读下面的文字,用四个短语概括“年画”的主要特点。要求:每个短语不超过6字。(4分)年画是民间很常见的一种图画,大多于农历新年到来时张贴。年画画面线条单纯,色彩鲜明。传统年画多为木版水印制作,主要产地有天津杨柳青、苏州桃花坞和山东潍坊等;现代年画则多为机器印制。年画的常见题材有合家欢、看花灯、胖娃娃、五谷丰登等,也有以神话传说和历史故事为题材的,多含有吉祥喜庆的意义。年画历史悠久,早在宋代就有相关记载;清代中期,年画尤为盛行;至今还深受人民群众喜爱。 、 、 、 17阅读下面一则消息,然后用设问句式和反问句式各写一句话,谈谈你对文中事件的感受或认识。(每句不超过40字)(4分)新华网长沙1月16日电(记者史卫燕) 1月15日下午,湖南省娄底市新化县北渡小学三年级学生王振宇正在操场上体育课。13点53分左右,从校园围墙上突然翻入一名男子,他手持剪刀向王振宇直奔过去,这名年仅9岁的小男孩立即倒在血泊中。此时,北渡小学的校长杨建一正在教学楼二楼拐角处修理前几日被冻坏的水龙头。“听到学生和老师求救的呼喊声,杨校长立即追了出去。他从校园内一直追到了校园外,足足追了200多米。”在场的学生表示,歹徒看到有人来追才收起剪刀夺路而逃。在出校门二百多米的菜地上杨建一与歹徒展开殊死搏斗,头中数刀,当场牺牲。(1)设问:(2)反问:18看下面的漫画,根据要求答题。(4分)(1)用简洁的语言说明这幅漫画的内容。(2分)(2)写一句议论性的话,揭示这幅漫画的寓意。(不超过30个字) (2分)六、(16分)(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922题。兰花的欺骗艺术史军一说到兰花,总能让人想到“高雅、清幽、暗香浮动”,总之是什么好词都往它的脸上贴。不过,你知不知道,在全世界现存的xx0多种兰科植物中,有1/3都干着坑蒙拐骗的事情。它们从来不遵守“我出花蜜,你传粉”这个动物植物社会的经营规范,而是让那些可怜的虫子不仅要帮兰花完成传播花粉的工作,还拿不到分毫工钱。蕙兰的香气中包含了乙酸乙酯等花朵香气的常用成分,它们是中华蜜蜂寻找食物的常用路标。在观察中,每每发现受到气味引诱的中华蜜蜂像受到酒香勾引的醉汉一样摇摆着冲向蕙兰的花朵。不过,香味并不是一个精确的信号,怎样让被引诱的蜜蜂乖乖地上勾呢?蕙兰还伪造了酒店的招牌。就是花瓣上那些栗红色的斑点,在我们看来影响花朵美容的斑点却是蜜蜂等昆虫的最爱,因为它们就代表有食物。受骗的不只是中华蜜蜂,在贵州的喀斯特石山上你会碰见同样吝啬的小叶兜兰。它只有一个手法就是颜色黄色的退化雄蕊分外醒目,没有香气,没有斑点,仅仅是黄色就足够了。因为这代表了花粉的颜色,是成年食蚜蝇的最爱,特别是雌性食蚜蝇对黄色情有独钟,因为它们要从花粉中补充足够的蛋白质才能生儿育女。比起这些简单的食物诱惑,眉兰则将自己的花朵伪装成雌性胡蜂,连胡蜂身上的根根绒毛都在花瓣上伪装了出来。不仅如此,眉兰还在花上“抹”上雌性胡蜂的体香,更让那些来求爱的家伙神魂颠倒;更绝的是,成功受粉的眉兰直接变了一种让胡蜂不爽的气味,从少女体香变成了老奶奶味道,闭门谢客了。把苦力骗来了,还不算完,一不小心露出马脚,昆虫肯定会头也不回地飞走。骗子兰花早就想到了这点,专门配备了强迫昆虫苦力传粉的装置。在纹瓣兰的花瓣上会有一些纵向的条纹向花内延伸。在蜜蜂看来,这些条纹就是将它们引向花蜜的路标,顺着路标走准没错。可惜最终也尝不到一丝甘甜,当它们悻悻离开的时候发现问题来了,本来唇瓣在它们降落时被压下来,寻蜜通道的入口会变得很宽松,随着蜜蜂向前拱,重心位置改变后的花瓣微微抬了起来,把蜜蜂紧紧地夹在唇瓣和蕊柱之间,这时花粉块就会借助粘盘紧紧地贴到它们背上。在经过一番激烈的七扭八歪之后,蜜蜂终于逃出了变狭窄的通道,只是背上已经多了一件货物。在纹瓣兰开花的季节,我们经常能看到背着花粉块的苦力在这骗子花朵间飞来飞去,寻找那口虚无的甘甜。只要它们执着地拱下去,纹瓣兰就没事偷着乐去了。不过,拙劣的骗术总有被戳穿的时候。昆虫都精明了,兰花该如何应对呢?有的研究人员认为,为了弥补拙劣骗术的不足,欺骗性兰花只能多开花,开大花了把圈套设得密集一些、醒目一些,总归是要有糊涂虫撞上来的。杓兰为了2%的结实,让其余98%的花朵来陪着走过场,这也过于大手笔了吧。为了节省花蜜,浪费如此数量的花朵,这些骗子兰花的身后似乎另有隐情。云南石仙桃就是这样的一种兰花,它们与带叶兜兰和纹瓣兰比邻而居,当然,蜜蜂们更喜欢在石仙桃上面活动很长时间,尽可能地吸掉最后一滴花蜜。表面上看来,“忠诚”(对花蜜的忠诚)忙碌的蜜蜂能更多地为植物传递花粉,传宗接代,云南石仙桃的花蜜也没有白出。然而,这些在一个花序上来回吮吸的蜜蜂很可能只是把一朵花的花粉从一朵搬到同一花序另一朵上,结果就是造成了石仙桃的“近亲结婚”。如同人类近亲结婚会提高生育畸形后代的风险一样,近亲授粉的花朵产生的后代大多也是孱弱的,而骗子兰花在这点上似乎更加精明。目前已经有证据显示,同提供好处的兰花相比,欺骗性兰花的种群之间确实存在更强的基因交流,从而获得了更高质量的后代。19开头一段在文中有什么作用?请作简要说明。(4分)20简要分析下面句子的表达效果。(6分)(1)受到气味引诱的中华蜜蜂像受到酒香勾引的醉汉一样摇摆着冲向蕙兰的花朵。(2)如同人类近亲结婚会提高生育畸形后代的风险一样,近亲授粉的花朵产生的后代大多也是孱弱的。21文中兰花主要有哪些欺骗艺术?请简要概括。(4分)22作者说兰花是“骗子”,结合文意,谈谈你对兰花“骗术”的认识。(4分)七、作文(60分)23阅读下面的一则寓言,根据要求作文。从前,有一对仙人夫妻常在山顶下围棋。旁边有一棵树,树上住了一只金丝猴。它长年累月地躲在树上观看这对仙人下围棋,终于练就了非凡的棋艺。不久这只猴子下山了。它到处找人挑战,未逢敌手。最后,竟连一流的高手也成为它的手下败将。后来一位大臣自告奋勇要求应战。比赛那天,大臣在桌子上放了一盘鲜艳的水蜜桃。比赛中猴子始终盯着桃子,结果它输了。要求:全面理解材料,可以选择一个侧面、一个角度构思作文。自主确定立意,确定标题,写一篇议论文。不少于800字。高二语文参考答案 一、(18分,每小题3分)1C (A项,嗔chn,B项,省xng,D项,衅xn)2B(A项,艰坚, C项,幅辐,D项,谍牒)3D(淡泊:不追求名利。淡薄:云雾等密度小,味道不浓,感情兴趣等不浓厚,印象因淡忘而模糊。扶植、扶持:都有“帮助”之意,不同点在于,前者有培养人才或培植使力量壮大的意思,后者语音侧重“支持”。寄于:寄托在。寄予:寄托。)4C(A项,荡气回肠:使肝肠回旋,使心气激荡。形容文章、乐曲十分婉转动人。属于用错对象。B项,妄自菲薄:过分看轻自己,形容自卑。不能用于对待别人。D项,涣然冰释:形容疑虑、误会、隔阂等像冰一样完全消除。用在这里与文意完全不符。)5B (A项,不合逻辑,“生活习惯”包括“饮食习惯”。C项,成分残缺,在“抽取”后加“的办法”。D项,表意不明,到底是哪个有道理,不明确。) 二、(9分,每小题3分)6B (“凄凉春色”错,春色是美好的,祠堂是寂寥冷清的。) 7B (“对比”错,应该是衬托。) 8D (对生活细节的描写,表面上是悠闲恬静,而真正的意图是表现诗人无限的感慨与牢骚。) 9B(颔联回忆确实蕴含了诗人的喜悦和欣慰,但这种情感不是“直接蕴藉其中”,不是直接抒情,而是曲折地体现出来的。)三、(12分,每小题3分)10B(少:青少年时期)11B(A项,“而”是连词,表转折,可是;“而”是连词,表修饰,不译。B项,“以”都是介词,用。C项,“且”是副词,将,“且”是连词,况且。D项,代词,代要发生的事;助词,凑音节,不译。)12C(文中用的是侧面描写,意在用宋将军的表现来衬托大铁椎的英勇无畏以及决斗的凶险惨烈,惊心动魄。)四、(24分)13.(1)强盗本领强而且人又多,我想要保护你,就不能杀个痛快。(3分,大意1分,“则”“快”各1分。)(2)徒步行走背着弓箭跟在后面的有一百多人。(3分,大意1分,“从”“许”各1分。)(3)宋将军屏住呼吸观看这场恶战,吓得两腿发抖,几乎要从堡垒上掉下来。(4分,“屏息”“之”“股栗”“堕”各1分。)14(1)作者为历史兴衰、英雄已逝而深沉思索与感叹。(2分)为自己年华已逝、壮志难酬而惆怅。(2分)(2)借景抒情。作者运用单调的景物形成一幅辽远、凄迷的意境,抒发了作者对国事的担忧、惆怅的心情。用典故。作者运用“少年有意伏中行,馘名王”“击楫中流”等典故书写自己年轻时的雄心壮。直接抒情。作者运用“徒感慨,漫悲凉”“ 空怅望”抒发悲伤、惆怅之情。对比。作者把年轻时的远大理想与现在的愿望成空进行对比,写出作者的失落之情。(4分,手法确认2分,分析说明2分,答出一条即可。)15安能行叹复坐愁 岩扉松径长寂寥 青冥浩荡不见底 乾坤日夜浮 芙蓉泣露兰香笑 画船听雨眠 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 三峡星河影动摇 袅袅兮秋风(8分。每句1分,每句有一个错别字该句即不得分。)五、(12分)16新年时张贴 画面线条单纯 色彩鲜明 含吉祥喜庆义(4分,每个1分,合理即可。)17示例:(1)设问:面对穷凶极恶的歹徒,杨校长靠什么勇敢地冲上去?靠的就是他做人的正义之心!(2)反问:杨健一校长用生命履行了一个教师的神圣职责,这样的英雄壮举难道不值得我们敬佩吗?(4分。每句2分,观点、句式各1分。角度还可有孩子、家长、安全、生命等,但观点要正确、积极向上。)18(1)一个人满头大汗,面带喜色,正爬到树上摘果子;另一个人则仰着脸,张大嘴巴,等待果子掉下来。(2分,意思对即可)(2)示例:愚者等待机会,智者创造机会。 要想成功,就要付出辛勤的汗水,坐等是等不来的。(2分,言之成理即可,但要注意到是两个方面,只谈其中一方面的给1分。)六、(15分)19构成悬念,激发读者的好奇心。引出下文对兰花欺骗艺术的说明。(4分,每点2分。)20(1)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1分)生动形象地说明了兰花用香味吸引蜜蜂的情形。(1分)(2)通过作比较,(1分)说明了近亲授粉的后果。(1分)21用香甜的气味吸引。用食物的色彩欺骗。伪装成雌蜂诱惑。配备强迫昆虫传粉的装置,设置“路标”,迷惑昆虫进入。(4分,每条1分)22兰花通过“骗术”,吸引更多的昆虫为自己传递花粉,达到传宗接代的目的。这是兰花的生存本能,更是兰花积极适应环境、求得更高品质的生存技能。(4分,言之成理即可。)七、(60分)23(1)参照山东省高考作文评分标准。(2)以45分为基准分切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