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化学试题 含解析.doc

上传人:tia****nde 文档编号:2524922 上传时间:2019-11-27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12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2020年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化学试题 含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2019-2020年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化学试题 含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2019-2020年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化学试题 含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2020年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化学试题 含解析本试卷共14页,共36小题,满分30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注意事项:1. 答卷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和考生号、试室号、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并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的相应位置填涂考生号。用2B铅笔将试卷类型(A)填涂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2. 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2.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3. 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4. 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将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包括16小题,每小题4分,共64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多选、错选均不得分。 7xx年入冬以来,雾霾天气已经严重影响了我国多数人的正常出行和生活节奏。为改善空气质量而启动的“蓝天工程”得到了全民的支持。下列措施不利于“蓝天工程”建设的是A加高工厂的烟囱,使烟尘和废气远离地表B启用大气中细颗粒物(PM2.5)的监测,以追根溯源,采取措施,改善空气质量C研制新型高效可充电电池,发展纯电动汽车D尽快将我国汽油生产标准由“国”提高到“国”甚至“国”【答案】AA、 加高烟囱并没有改变污染物的排放量 B、C、D、从各种角度有利于改善空气质量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乙烯、氯乙烯、聚乙烯均可使酸性高锰钾溶液褪色B棉、丝、羽毛、塑料及合成橡胶完全燃烧都只生成CO2和H2OC纤维素、合成纤维、光导纤维都是有机高分子化合物D液化石油气可由石油分馏获得,汽油可由石油分馏或石油裂化获得【答案】D A、聚乙烯中没有双键,不能使高锰钾溶液褪色B、燃烧产物由物质的组成元素有关,如羽毛的成分是蛋白质,含N、H、O、P等元素,燃烧产物有多种物质C、光导纤维是SiO2,并不是有机高分子化合物D、考查了原油的分馏及裂化产品的制得9以NA表示阿佛加德罗常数,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在标准状况下,含4molHCl的浓盐酸与足量的MnO2反应可生成22.4L氯气B0.1molL1氯化钡溶液中Cl数是0.2NAC18gD2O所含电子数目为10NA(相对原子质量:O16)D4g氦气所含分子数为NA(相对原子质量:He4)【答案】DA、 考查了氯气的实验室制法的要点,一是加热,二是盐酸的浓度;盐酸的浓度随着反应的进行而减小,最终不能完全参与反应。B、 没有溶液的体积,无法确定离子的数目C、 H、D、T 是氢的三种同位素,其质子数相同,但中子数或质量数不同,故D2O的相对分子质量为20,而不是18D、 稀有气体分子是单原子分子,故正确10叠氮酸钠(NaN3)是无色离子晶体,遇高温或剧烈震动能发生强烈爆炸,快速分解成钠单质和氮气,是汽车安全气囊中的成分之一。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NaN3中只含有离子键 B1molNaN3完全分解最多可以产生33.6LN2CNaN3快速分解时,NaN3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D常温下,NaN3化学性质稳定,包装盒上无需特别说明注意事项【答案】C考查了学生提取、处理信息的能力。可利用相似物质来推断求知物质的某些性质。例如可利用CaC2的成键形式来理解叠氮酸钠(NaN3),物质中含离子键和共价键,故A错;B中未指出是标准状况;C、正确;D、由信息可知,叠氮酸钠遇高温或剧烈震动能发生强烈爆炸,化学性质不稳定,包装盒上必须特别说明注意事项11下列各组离子能大量共存的是ANaClO水溶液中:Fe2+、Cl、Ca2+、H+B加入KSCN显红色的溶液:K+、Na+、I、S2C无色酸性溶液中:K+、CH3COO、HCO3、MnO4DpH=2的溶液中:NH4+、Na+、Cl、Cu2+【答案】DA、NaClO具有强氧化性,可以氧化Fe2+B、说明溶液中有Fe3+与I-、S2-发生氧化还原反应C、MnO4呈紫红色,不符合题意D、说明溶液是酸性环境,离子间无反应发生,可共存12有A、B、C、D、E五种短周期元素,A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B元素有3种同位素B1、B2、B3,B3原子的质量数是B1的3倍,C是非金属性最强的元素,D和C可以形成DC型离子化合物,且离子的电子层结构相同,E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比内层电子总数少6个。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D元素的金属性在短周期元素中最强 BE单质常用作半导体材料和光导纤维CA和B只能形成原子个数比12的化合物D以上元素中形成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酸性最强的是C【答案】A由题意可知,A、B、C、D、E分别为O、H、F、Na、Si,A、正确B、光导纤维的材料是二氧化硅,不是硅单质C、氢和氧可形成的化合物有H2O和H2O2D、F是周期表中非金属性最强的元素,无正价二、双项选择题:本题包括9小题,每小题6分,共54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两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选对得6分,只选1个且正确得3分,错选、不选得0分。22用下列实验装置进行相应的实验,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A图I用于实验室制氨气并收集干燥的氨气 B图II用于除去CO2中含有的少量HClC图III用于提取I2的CCl4溶液中的I2 D图IV用于检查碱式滴定管是否漏液【答案】ABC、图III用于分离水溶液与I2的CCl4溶液D图IV用于排出碱式滴定管尖嘴处的气泡23下一代iPhone将在电池方面有所改进,该电池的一极为一种有机高分子游离基(用R表示)和石墨粉及粘结剂的复合物,另一极是锂,分隔材料为某种聚烯烃,电解质为LiPF6溶解于某种有机碳酸酯溶剂中。该游离基(R)在空气中十分稳定,在充电时被氧化成阳离子(Rx+),电池充放电的方程式为:xLiRx+xLiR。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放电时,该电池将电能转化为化学能 B充电时,Rx+由阴极向阳极移动C放电时,负极反应为xLixexLi D充电时,阳极反应为RxeRx+【答案】CD本题考查了原电池原理(放电过程)和电解池原理(充电过程)A、 放电过程是原电池原理,即把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过程B、 充电过程是电解池原理,阳离子会移向阴极C、D正确三、非选择题:本题包括11小题,共182分。30(15分)增塑剂(又叫塑化剂)是一种增加塑料柔韧性、弹性等的添加剂,不能用于食品、酒类等行业。DBP(邻苯二甲酸二丁酯)是增塑剂的一种,可由下列路线合成:已知以下信息:(R1、R2表示氢原子或烃基)(1)A的结构简式 ,DE的反应类型 。(2)DBP的分子式为 ,D的结构简式是 。(3)由B和E以物质的量比12合成DBP的化学方程式: 。(4)写出同时符合下列条件的B的所有同分异构体结构简式 。能和NaHCO3溶液反应生成CO2 能使FeC13溶液发生显色反应能发生银镜反应 苯环上含碳基团处于对位【答案】(1)(2分) 加成(还原)反应(2分)(2)C16H22O4(2分) CH3CH=CHCHO(2分)(3)(3分)(4)(4分) (1)考查了苯的同系物中侧链被氧化的性质,根据产物可确定原甲基的位置;根据反应可确定,是与氢气的加成反应,也属于还原反应(2)可根据DBP的名称邻苯二甲酸二丁酯,可以写出其结构简式,从而得出其分子式;由信息可知,分子中一个-CHO的氧原子断断裂,另一个-CHO的邻位碳原子上去两个氢原子,两分子中的两个断键后的碳原子再以双键形式连接,即为CH3CH=CHCHO(3)考查了酯化反应的书写,应注意条件及水的生成(4)由条件可知,该分子含有酚羟基、羧基及醛基各一个,再根据位置关系得出所求31(16分)除去杂质后的水煤气主要含H2、CO,是理想的合成甲醇的原料气。(1)生产水煤气过程中有以下反应:C(s)+CO2(g)2CO(g) H1;CO(g)+H2O(g)H2(g)+CO2(g) H2;C(s)+H2O(g)CO(g)+H2(g) H3;上述反应H3与H1、H2之间的关系为 。(2)将CH4转化成CO,工业上常采用催化转化技术,其反应原理为:2CH4(g)3O2(g)4CO(g)4H2O(g) H1038kJ/mol。工业上要选择合适的催化剂,分别对X、Y、Z三种催化剂进行如下实验(其他条件相同):X在750时催化效率最高,能使正反应速率加快约3105倍;Y在600时催化效率最高,能使正反应速率加快约3105倍;Z在440时催化效率最高,能使逆反应速率加快约1106倍;根据上述信息,你认为在生产中应该选择的适宜催化剂是 (填“X”或“Y”或“Z”),选择的理由是 ;(3)请在答题卡中,画出(2)中反应在有催化剂与无催化剂两种情况下反应过程中体系能量变化示意图,并进行必要标注。(4)合成气合成甲醇的主要反应是:2H2(g)+CO(g)CH3OH(g) H=90.8kJmol1,T下此反应的平衡常数为160。此温度下,在密闭容器中开始只加入CO、H2,反应10min后测得各组分的浓度如下:物质H2COCH3OH浓度/(molL1)0.200.100.40该时间段内反应速率(H2)= 。比较此时正、逆反应速率的大小:(正) (逆)(填“”、“”或“”)(5)生产过程中,合成气要进行循环,其目的是 。【答案】(1)H3H1H2 (2分)(2)Z(2分) 催化效率高且活性温度低,节能(或催化活性高、速度快,反应温度低)(3分)(3)画图如右(3分):(4)0.08 molL1min1 (2分) (2分)(5)提高原料利用率(或提高产量、产率也可)(2分)(1)考查了盖斯定律(2)主要从催化效率、温度要求及节能方面答题(3)考查了催化剂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即催化剂通过降低活化能来增加活化分子百分数来加快反应速率(4)考查了速率的表达式及化学平衡常数(K)与浓度商(QC)之间的关系;化学平衡常数,是指在一定温度下,可逆反应达到平衡时各生成物浓度的化学计量数次幂的乘积除以各反应物浓度的化学计量数次幂的乘积所得的比值化学平衡常数(K)与浓度商(QC)之间的关系:K QC时,反应在向正向进行;K QC时,反应在向逆向进行;K=QC时,反应达到平衡状态经计算,此时,Oc= C(CH3OH)/C(H2)2*C(CO)=100180,故反应在正向进行(5)可以从原料成本、产量等方面回答32(17分)某硫酸工厂的酸性废水中砷(As)元素含量极高,为控制砷的排放,采用化学沉降法处理含砷废水,相关数据如下表。请回答以下问题:表1几种盐的Ksp 表2工厂污染物排放浓度及允许排放标准难溶物KspCa3(AsO4)26.81019CaSO49.1106FeAsO45.71021污染物H2SO4As废水浓度29.4g/L1.6gL1排放标准pH 690.5mgL1该硫酸工厂排放的废水中硫酸的物质的量浓度c(H2SO4) molL1。若酸性废水中Fe3的浓度为1.0104molL1,c(AsO43) molL1。工厂排放出的酸性废水中的三价砷(H3AsO3弱酸)不易沉降,可投入MnO2先将其氧化成五价砷(H3AsO4弱酸),MnO2被还原为Mn2,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在处理含砷废水时采用分段式,先向废水中投入生石灰调节pH到2,再投入生石灰将pH调节到8左右使五价砷以Ca3(AsO4)2形式沉降。将pH调节到2时废水中有大量沉淀产生,沉淀主要成分的化学式为 ;Ca3(AsO4)2在pH调节到8左右才开始沉淀,原因为 。砷酸(H3AsO4)分步电离的平衡常数(25)为:K1=5.6103 K2=1.7107 K3=4.01012,第三步电离的平衡常数的表达式为K3= 。Na3AsO4的第一步水解的离子方程式为:AsO43H2OHAsO42OH,该步水解的平衡常数(25)为: (保留两位有效数字)。【答案】0.3 (2分)5.71017(2分)2HMnO2H3AsO3H3AsO4Mn2H2O (3分)。CaSO4 (2分) H3AsO4是弱酸,当溶液中pH调节到8左右,c(AsO43)增大,Ca3(AsO4)2开始沉淀(3分) 或:pH增大,促进H3AsO4电离,c(AsO43)增大,Qc=c3(Ca2)c2(AsO43)KspCa3(AsO4)2,Ca3(AsO4)2才沉淀 (2分) 2.5103(3分)。(1)将所给浓度转化为物质的量浓度,即C=29.4(g.L-1)/98(g.mol-1)=0.3mol/L(2)考查了Ksp的表达式,Ksp (FeAsO4)= c(Fe3+) c(AsO43)便可得出所示浓度(3)根据信息确定反应物和生成物,再利用化合价升降总数相等配平方程式(4)溶液中存在大量SO4 2-,故此时会产生CaSO4沉淀 应考虑c(AsO43)的增大考查了(电离的平衡常数的表达式的书写该弱酸的第三步电离为:HAsO42AsO43H+ 根据酸的电离常数与它对应的酸根离子的水解常数的乘积等于水的离子积常数这一规律来求算, 即:Ka*Kn=Kw【考点】难溶电解质的溶解平衡及沉淀转化的本质;电离平衡常数与对应酸要离子的水解常数间的换算关系33(16分)1乙氧基萘是一种无色液体,密度比水大,不溶于水,易溶于乙醇,熔点5.5,沸点267。1萘酚(性质与苯酚相似)熔点96,沸点278,微溶于水,易溶于乙醇,乙醇的沸点为78.5。1乙氧基萘常用作香料,也可合成其他香料。实验室制备1乙氧基萘的过程如下:C2H5OHH2SO4H2O1萘酚 1乙氧基萘将72g1萘酚溶于100mL无水乙醇中,加入5mL浓硫酸混合。将混合液置于如图所示的容器中加热充分反应。实验中使用过量乙醇的原因是 。烧瓶上连接长直玻璃管的主要作用是 。t/h80100产量0反应结束,将烧瓶中的液体倒入冷水中,经处理得到有机层。为提纯产物有以下四步操作:蒸馏;水洗并分液;用10%的NaOH溶液碱洗并分液;用无水氯化钙干燥并过滤。正确的顺序是 (填序号)。A B C实验测得1乙氧基萘的产量与反应时间、温度的变化如图所示,时间延长、温度升高,1乙氧基萘的产量下降的原因可能是 、 。某同学推测经提纯的产品可能还含有1萘酚、乙醇、硫酸和水等杂质,设计了如下方案进行检验,请在答题卡上完成表中内容。实验目的实验操作预期现象和结论用金属钠检验1乙氧基萘是否纯净取少量经提纯的产品于试管A中,加入金属钠若 ,则产品纯净;若 ,则产品不纯。检验经提纯的产品是否含有1萘酚 若 ,则含有1萘酚;若 ,则不含1萘酚。【答案】提高1萘酚的转化率(或作溶剂)(2分) 冷凝回流,提高原料乙醇的利用率(2分)A (2分)1萘酚被氧化(2分) 温度高乙醇大量挥发(或:温度高发生副反应) (2分)若无气泡产生,则产品纯净(1分);若有气泡产生,则产品不纯(1分)取少量实验所得产品于试管中,加入12滴FeCl3溶液(2分);若显紫色,则含有1萘酚(1分);若不显紫色,则不含1萘酚(1分)。本题主要考查了有机实验中常见的制取及除杂方法,探究式考查的模式也是近年来高考的趋势。该题是高考中的常见题型,属于中等难度的试题。试题贴近高考,综合性强,在注重学生答题能力的同时,侧重对学生能力的培养和解题方法的指导与训练。意在巩固学生的基础,提高学生的应试能力和学习效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