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语文上册 第三单元 11 两袖清风教案 湘教版.doc

上传人:max****ui 文档编号:2521157 上传时间:2019-11-27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三年级语文上册 第三单元 11 两袖清风教案 湘教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三年级语文上册 第三单元 11 两袖清风教案 湘教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三年级语文上册 第三单元 11 两袖清风教案 湘教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1 两袖清风【教学目标】1.会认、会写12个生字。理解“清廉、行贿、搜刮、不解”等词语的意思。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学习反问句。3.体会于谦清白做人、清廉为官的高尚情操。【教学重点】掌握12个生字的音、形、义;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教学难点】理解“要留清白在人间”与“两袖清风”的意思;改写反问句。【教具学具】教具:多媒体课件。学具:课时测评学生用书。【授课类型】新授【教学方法】师:设疑促思,点拨。生:自读自悟、合作探究。【课时安排】2课时第一课时【课时目标】1学会本课12个生字及新词;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1.出示于谦的诗石灰吟。请大家读一读这首诗。2. 自由说说诗句的意思。3.板书课题:两袖清风4.借题激疑。读了课题,你想知道什么?学生自由回答。二、初读课文,自学生字。1.自由、轻声朗读课文。(1)读准字音,认识新字。(2)认清字形。(3)理解生词,不理解词在边上做好记号。(4)读通课文,不添字,不漏字。2.检查自学效果。课件出示生字。(1)同桌互相测试对方生字的认识情况。“等”的韵母是后鼻音,“纱”的声母是巧舌音。(2)写一写。“骨”:第三画是横折,第六画是竖,不是竖撇;“谦”:第二画是横折提,一笔连写,第七画是横,右边出头;“考”:第六画是竖折折钩,一笔连写,上边不出头。出示词语:为官清廉 乌纱帽 行贿 粉身碎骨 贪官 钱财 应该 轮到 俸禄(3)小老师“开火车”领读、齐读。指导学生读准“财”、“纱”。 3.检查学生对词语的掌握情况。4.把生字带入课文,再自由轻读,要求读正确、流利。三、学习第1自然段。1.默读课文,找出与古诗有直接联系的句段,画出。2.指名读第1自然段,其他同学边听边思考:于谦是一个什么样的人?3.于谦一生为官清廉,有着高尚的情操,石灰吟就是他人品真实的写照,他写石灰吟也就是表明了自己的决心与立场。我们一起来好好读一读这首诗。4.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朗读这首古诗,试着说说诗句的意思。(小组讨论,交流汇报)课件出示经受千锤万凿才出深山,烈火烧炼也很平常淡然。纵然粉骨碎身全不惧怕,只要能将清白留在人间。(教师小结:诗人借石灰表达了不怕牺牲的精神以及永留高尚品格在人间的追求)6.指导朗读第1自然段。第二课时【课时目标】1.学习反问句;2.了解于谦不向上司送礼、行贿的事迹,体会他为官清廉、刚正不阿的高尚品德。【教学过程】一、复习。1.背诵石灰吟。2. 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于谦十个为官清廉的人。带着上节课的问题学习课文,自由读全文,边读边思考:你从哪些地方看出于谦是个为官清廉的人?二、学习第2自然段。1.默读、思考:进京前,于谦和贪官所作的准备有什么不同?他们的目的有什么不同?并画出相关内容。课件出示有关词句贪官进京为保乌纱、行贿于谦进京百姓疾苦、治理计划给学生充分的时间思考讨论:对比,充分体会于谦的高尚无私。(学生小组讨论,汇报交流)教师板书。2.分小组读于谦和贪官所作不同准备的句子。3.“乌纱帽”原来指什么?在文中指什么?三、学习课文310自然段1.于谦不肯带东西去行贿,他的手下是怎么说的?于谦又是怎样说的?找出相关句子读一读。2.小组讨论、交流,派代表汇报。3.重点理解于谦与手下人的几次对话。(1)自由读。(2)分角色读。(3)学习反问句:“大人,你什么东西都不带,怎么行呢?”说一说这句话是什么意思?给这句话换一种说法。比较这两句话有什么不同?课件出示这组句子。大人,你什么东西都不带,是不是的?大人,你什么东西都不带,怎么行呢?(教师小结:用反问的形式来表达肯定的意思,感情更强烈,这样的句子叫反问句)(4)课文中还有这样的句子吗?找出来读一读,体会句子表达的意思。我怎么能拿它去讨好上司?我不能拿它去讨好上司。课件出示句子表达了于谦坚定的立场。A、品味于谦的语言,理解于谦的高尚。B、再读对话,小组分角色读,评读。四、理解课题,了解人物特点1.课文通过这件事可以反映于谦有哪些优秀品质?(小组讨论,自由发言)2.课文为什么要以“两袖清风”为题?(教师解释“两袖”:古代的袖袍特别宽大,里面有口袋可以用来装东西)课件出示古代人着装的图片。学生看看自己的衣袖中有什么?衣袖中除了清风,别无所有。“两袖清风”是形容为官清正廉明,以“两袖清风”为题可以反映出于谦为官清廉、刚正不阿的崇高品质。五、拓展延伸1.历史上还有不少像于谦这样的人物,把他们的故事讲给大家听听。(包青天、焦裕禄)课件出示人物画像2.找找于谦写的诗、词,读一读,背一背,体会于谦刚正不阿、为官清廉的优秀品质。课件出示于谦写的诗、词。【板书设计】11 两袖清风贪官进京 于谦进京“搜刮”、“行贿” 记百姓疾苦、要求讨好、巴结 治理方法 为保乌纱 两袖清风、刚正不阿【教学反思】两袖清风这篇课文讲的是于谦做官清廉的故事,教学时,要引导学生明白于谦清白做人清白为官的高尚情操。由于本课的人物对话较多,有利于学生阅读和积累,所以我在教学时努力让读与思相结合。 在教学两袖清风时,我让学生把读书与思考紧密结合起来,使学生形成良好的读书习惯。在初读课文后,先要求学生画出生字,借助拼音认读。再通过默读、指名读、分角色读等各种形式的朗读训练,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特别是于谦和手下的对话,最后让学生用自己的话说说于谦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先让学生看看自己的衣袖里面有什么,然后哈哈大笑起来。这样以读代讲,以读促思,在读书中感悟,学生的思维异常活跃。我的反思: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小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