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高中历史 第3单元 第二次世界大战 第8课 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影响学业分层测评 新人教版选修3.doc

上传人:tia****nde 文档编号:2503381 上传时间:2019-11-26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3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年高中历史 第3单元 第二次世界大战 第8课 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影响学业分层测评 新人教版选修3.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2019年高中历史 第3单元 第二次世界大战 第8课 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影响学业分层测评 新人教版选修3.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2019年高中历史 第3单元 第二次世界大战 第8课 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影响学业分层测评 新人教版选修3.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年高中历史 第3单元 第二次世界大战 第8课 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影响学业分层测评 新人教版选修311947年,英国丘吉尔说:“现在的欧洲是什么呢?它是一堆瓦砾,是一个藏骸所,是瘟疫和仇恨的发源地。”造成材料中欧洲“景象”的主要原因是()A1929年经济大危机深远影响B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破坏C马歇尔计划的影响D美苏“冷战”影响【解析】随着1933年罗斯福新政的实施,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逐渐恢复和发展,与题干中的信息“是一堆瓦砾,是一个藏骸所,是瘟疫和仇恨的发源地”不符,故A项错误;19391945年的第二次世界大战使得欧洲无论是战胜国还是战败国的社会经济都遭到严重破坏,故B项正确;美苏“冷战”期间,美国为拉拢西欧共同对抗社会主义国家,实施马歇尔计划,促进了西欧经济的恢复和发展,与题目中的信息“是一堆瓦砾,是一个藏骸所,是瘟疫和仇恨的发源地”不符,故C、D两项错误。【答案】B2下列图表直接反映出()国别中国苏联美国英国德国日本伤亡人数3 500万3 000万100余万120万990万500余万B珍贵的人类历史文化遗产遭到严重破坏C德国法西斯比日本法西斯更具有残暴性D第二次世界大战造成军民的重大伤亡【解析】中国伤亡人数比美国多,但并不能说明A项。同样C项结论错误。B项“人类功史文化遗产”与题干材料中“人员伤亡”无关。【答案】D31940年纳粹德国在奥斯威辛建立了集监禁、劳役和屠杀为一体的集中营群。现在该遗址已被辟为纪念馆,目的是向人们警示()极端民族主义泛滥的后果西方大国绥靖政策的危害犹太人和波兰人被无辜屠杀的灾难 恐怖主义造成的惨剧A BCD【解析】纳粹德国极端仇视犹太人,推行极端的民族主义,不是西方推行绥靖政策的结果,排除;排除怖主义是当今世界出现的新问题,排除。【答案】B4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对德、日两个法西斯国家都进行了审判和处理,下面关于对两国处理的相同点的表述正确的是()A两国法西斯分子都受到应有的惩罚B对两国都实行军事占领C两国原有的政治制度被彻底摧毁D有效地遏制了两国军国主义的复活【解析】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四国对德国分区占领,美国单独占领日本;纽伦堡审判,使德国法西斯受到应有的惩罚,而东京审判,一些法西斯战犯并没有伏法,日本保留了天皇制,未能有效地遏制日本军国主义的复活。【答案】B5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给人类带来了许多有益的启示,包括()对法西斯恐怖势力绝不能姑息养奸不同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的国家可以合作共处团结对敌是人类维护世界和平的重要途径世界大战是推动科学技术迅速发展的根本动力ABCD【解析】两次世界大战都在客观上促进了科学技术的进步,但不是推动科学技术发展的根本动力,将含的选项排除即可。【答案】A6第二次世界大战是人类历史发展的重要转折点,具有划时代的影响。这主要表现在第二次世界大战()A消除了国际秩序中的大国强权色彩B促成了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建立C终结了帝国主义在世界的殖民统治D促进了世界政治经济的制度化进程【解析】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影响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建立了联合国、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关贸总协定等政治经济组织,促进了世界政治经济的制度化进程,D项正确。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出现了美苏争霸的局面,A项错误;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建立是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B项错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殖民体系瓦解经历了一个较长的过程,C项错误。【答案】D能力提升7阅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材料德国投降后,美、苏、英、法四国在德国纽伦堡组建国际军事法庭。1945年11月20日,纽伦堡法庭开始对22名纳粹分子进行审判。10个多月共开庭400多次,听取或阅读了200多名证人的证言、证词。根据确凿证据和国际法则,1946年9月30日法庭宣布:判处12人绞刑、3人无期徒刑、2人20年徒刑、1人15年徒刑、1人10年徒刑。纳粹党领导机构、纳粹党卫军、国家秘密警察和保安勤务处为犯罪组织。日本投降后,中、美、英、苏、法、加、新、澳、荷、印、菲等11个国家,在东京设立了远东国际军事法庭,对28名日本军国主义分子进行审判。从1946年5月3日到1948年11月12日,共开庭800多次,有400多位证人出庭作证,近800位证人提供供述书和宣誓口供,受理证据4 000多份,英文审判记录近50 000页;判决书长达1 200多页,连续宣读了9天。最后判处东条英机等7名甲级战犯绞刑,16名甲级战犯无期徒刑,2名甲级战犯分别判处20年和7年有期徒刑。(1)根据材料,概括指出纽伦堡审判和东京审判的共同特点。(2)纽伦堡审判中的首席检察官罗伯特杰克逊说:对全世界来说,判决的重要性并不在于它怎样忠实地解释过去,它的价值在于怎样认真地警戒未来。与巴黎和会相比,东京审判和纽伦堡审判具有怎样的意义和教育价值?【解析】第(1)问,主要考查学生对材料的概括归纳能力。根据两段材料对纽伦堡审判和东京审判的描述可知,纽伦堡审判和东京审判的共同特点:对侵略战争的正义审判;组织严密,证据充分;确立了侵略罪和违反人道罪是国际法上的重大犯罪;追究了个人的战争责任。第(2)问,根据两段材料对纽伦堡审判和东京审判的描述,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其教育意义在于: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对发动侵略战争者的审判,使危害人类和平的战争行为受到严厉制裁;与巴黎和会的报复性质不同,对战后持久和平有积极意义;告诫世人:破坏和平、违反人道就是犯罪。【答案】(1)对侵略战争的正义审判;组织严密,证据充分;确立了侵略罪和违反人道罪是国际法上的重大犯罪;追究了个人的战争责任。(2)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对发动侵略战争者的审判,使危害人类和平的战争行为受到严厉制裁;与巴黎和会的报复性质不同;对战后持久和平有积极意义。告诫世人:破坏和平、违反人道就是犯罪。(言之有理即可)8世界反法西斯战争是一场伟大的正义战争,对战后世界发展产生广泛而深远的影响。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1943年11月,同盟国(中美英)召开三国首脑会议,讨论中国和亚洲有关重大军事、政治问题,包括联合对日作战和战后处置日本。中国抗日战争史材料二1943年10月,中、美、英、苏四国代表签署四国宣言,提出:“为了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在重建法律与秩序和创立普遍安全制度以前,它们将彼此协商,必要时并将与联合国家的其他成员国进行协商,以便代表一个国际共同体采取共同行动。”朱贵生第二次世界大战史(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国能以大国身份参加此次会议的原因。说明这次会议的重大成果及成果内容。(2)根据材料二分析四国宣言的主要目的。其基本宗旨在战后是如何落实的?(3)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正确解决当今国际社会所面临重大问题的认识。【解析】第(1)问,从中国抗日战争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贡献方面分析第一小问;从材料一中的时间信息“1943年11月”及“联合对日作战和战后处置日本”可以判断该会议是开罗会议,其重大成果是发表开罗宣言,联系所学知识回答“内容”。第(2)问,联系四国宣言的内容分析该宣言对战时及战后的要求总结第一小问;从“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分析可知战后建立联合国。第(3)问,属于开放性试题,联系时政知识,结合各国间协同合作对世界和平与发展的影响总结归纳。【答案】(1)中国在印、滇、缅战场和国内战场坚持抗日,为反法西斯战争做出了重大贡献。重大成果:发表开罗宣言。成果内容:日本所窃取中国的领土,如东北、台湾、澎湖列岛等,归还中国。(2)目的:战时合作,消灭法西斯;战后共同维护世界和平。创建联合国。(3)各国政府和人民同心协力,密切合作,世界才能和平发展。9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公约包括序言和3条正文。主要内容是:缔约各国谴责用战争解决国际争端,并废弃以战争作为在其相互关系中实施国家政策的工具;缔约国之间的一切争端或冲突,不论性质和起因如何,只能用和平方法加以解决;任何签字国如用战争手段谋求利益,即不得享受公约给予的益处。非战公约材料二1945年7月26日,中、美、英三国在敦促日本投降的波茨坦公告中提出:“对于战犯,包括虐待俘虏者在内,将处以法律之严厉制裁。”在不久通过的波茨坦议定书中,则进一步明确对战犯“迅速付诸正义之审判”1946年1月19日,麦克阿瑟公布了东京审判中判断战犯罪责的三项基本原则:第一,国际法规定的“通行的战争犯罪”;第二,计划、准备、发动或实施侵略战争,或违反国际条约、协定或诺言之战争,或参与为实现上述任何战争之一种的共同计划或同谋的“反和平罪”;第三,在战前、战中针对任何平民的屠杀、灭绝、奴役、强制迁移以及其他的非人道行为的“反人道罪”。东京审判与“东京审判史观”(1)根据上述材料说明东京审判的法律依据和主要原则。(2)根据两则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与非战公约相比,东京审判对战争法基本原则有何发展。分析东京审判的历史意义。【解析】第(1)问,根据材料我们可以归纳出波茨坦公告非战公约和三项原则。第(2)问,比较非战公约和东京审判的不同,可以看到原则更加细化,增加了一些战争罪行,更强调追究战争发起者的责任等。东京审判的意义在于揭露日本法西斯的侵略罪行;打击日本军国主义分子;有利于维护世界和平;有利于震慑战争犯罪;发展了国际法。【答案】(1)依据:波茨坦公告非战公约等国际公约。主要原则:基于正义、和平、人道的原则(或“通行的战争犯罪”“反和平罪”和“反人道罪”原则)。(2)发展:对战犯认定的原则更加具体化;增加了“反和平罪”和“反人道罪”;更强调战争发起者的责任(或追究了个人的战争责任)。意义:揭露了日本的侵略罪行;打击了日本军国主义分子;有利于维护世界和平;有利于震慑战争犯罪;发展了国际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