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高三上学期期初考试(历史).doc

上传人:tia****nde 文档编号:2501967 上传时间:2019-11-26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11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2020年高三上学期期初考试(历史).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2019-2020年高三上学期期初考试(历史).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2019-2020年高三上学期期初考试(历史).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2020年高三上学期期初考试(历史)本试卷分为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非选择题),共32题,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考号填写清楚。2选择题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第卷(选择题,本卷共32小题,共48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2小题,每小题1.5分,共48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鼎被视为传国重器、国家和权力的象征,鼎又是旌功记绩的礼器。周代的国君或王公大臣在重大庆典或接受赏赐时都要铸鼎,以记载盛况,这种礼俗至今仍然有一定影响。周礼记载:“天子用九鼎”,但考古人员在春秋时期的诸侯墓中发现也有九鼎,这说明当时A诸侯争霸,胜者为王 B分封制崩溃,周王室衰微C尊王攘夷,号令诸侯 D大国诸侯饮马黄河,问鼎中原2祭祀祖先是中国古代社会的一种民间风俗。江西乐安流坑村是江南地区具有代表性的聚族而居的封建宗族组织,保存了较为完整的祠堂祭祀习俗和历史文化遗迹。追根溯源,上述现象与下列哪种制度中有密切关系 A井田制 B分封制 C宗法制 D郡县制 3借鉴历史,总结历史,再根据现实情况,创造历史,这就是善读史书的毛泽东。毛泽东善读史书,对赢政很是赞赏,他曾说“百代都行秦政制”。对此话正确的理解是A秦使分封制寿终正寝 B秦推行郡县制影响重大 C皇帝制被后世采用 D三公九卿制得以延续4“夫仁政,必自经界(土地的分界)始,经界既正,分田制禄,可坐而定也。”孟子的这段话认为A轻徭薄赋是实施仁政的手段 B均贫富是实施仁政的障碍C解决土地问题是实施仁政的前提 D贵民轻君是实施仁政的途径5有学者根据材料一“昔汴都数百万家,尽仰石炭(煤),无一家燃薪(木柴)者”,得出宋代开封生活燃料已用煤取代木柴的结论;又有学者根据材料二“赐在京(汴都)官员柴、炭各有差,柴578万,炭585万”,对上述结论予以反驳。下列说法中最为合理的是A两位学者所用材料相互矛盾,结论都不能成立B材料二否定了材料一,仅用材料一得出的结论难以成立C无论材料一还是材料二,都必须得到考古学支持才能成立D材料一指的是民众,材料二指的是官员,两条材料并不矛盾6君臣关系的好坏,应当说是一个政权的政治是否正常和能否稳定的标尺。有学者这样描述我国古代的君臣关系:在宋以前大臣“坐而论道”,从宋太祖以后 “站而论道”,到了明代只能“跪奏笔录”,这种变化说明了中国古代中央政治制度演变的重要特点是A君主专制不断强化 B中央集权日益加强C内阁制度日渐成熟 D丞相被废,六部地位极低77.隋唐时期在中央设立中书省,元朝时在中央也建立了中书省。他们之间最根本的不同在于A.前者下设六部管理全国政务;后者专管佛教和藏族地区事务B.前者是决策机构;后者是行政机构C.前者为削弱相权加强皇权而设;后者则为加强对各民族的控制而设D.前者标志着封建政治制度成熟;后者标志着专制主义达到顶峰8.我国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基本特征是建立皇权绝对权威 皇权控制中央机构削弱地方权力 注重思想控制A. B. C. D.9“在希腊,山岭纵横,河汉交错,几乎没有一个大面积的整块。这种自然环境形成以个体导向为倾向的文化渊源,在某种程度上有利于民主制度的发展。”对此材料的理解,正确的是A强调了自然地理环境对文明的影响 B希腊的地理环境只能导致个人主义C希腊的地理环境只能导致民主制度D政治文明完全自由地理环境左右10.梭伦改革和克里斯提尼改革的相同之处是A.都发生于公元前8世纪 B.都设十个地域部落取代四个血缘部落C.都设立了五百人会议和十将军委员 D.都打击了氏族制度,有利于民主政治11下列关于罗马法的表述,正确的有维护财产公有制对人的行为做出了详细的法律规范 为调解复杂的社会矛盾提供了法律手段 有利于维系社会稳定,国家的统一ABCD12古罗马颁布的民法大全中规定:“任何人不能仅因为思想而受惩罚。”这说明A古罗马人认为人是衡量万物的标准 B罗马法保证人在各个方面是平等的 C古罗马人强调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D罗马法强调司法实践中的证据意识13.“万民法”取代“公民法”是为了适应版图的扩展 国际交往扩大 商品经济和贸易的发展 封建主统治的需要A. B. C. D.14伏尔泰在评论某国的政治时说:“这个国家的人民曾抵抗过其君主,遂使君主的权力受到节制。他们建立了一个明智的政体,使其君主有能力做好事,而无法做恶事;其贵族很有势力,但不仗势欺人;其平民能够参与政治,却并未导致混乱。”伏尔泰评论的这个国家应是A光荣革命后的英国 B大革命后的法国C独立战争后的美国 D统一后的德意志15.有人说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实际上是议会的变革,“革命前是国王的议会,革命后是议会的国王”,这表明A.革命前后国王的地位没有变化,只是议会发生的变化B.革命后议会与国王共同掌权,二者之间是平等的C.革命前后国王和议会不仅互换了位置,而且发生了质变D.革命只是改变了统治形式,本质没有改变16.关于英国首相地位的表述正确的是国家元首 政府首脑 议会党团领袖 多数党领袖 A. B. C. D.17.对美国国会和总统之间的关系表述不正确的是A.总统和外国缔结的条约必须得到众议院的批准,然后方可生效B.总统及其内阁不向国会负责C.总统可对国会通过的法律实行否决权D.总统有权提名并经国会同意后任命政府高级官员,直接领导政府18.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规定:“总统有权召开两院的特别会议。在会议的闭会时期,如果两院有绝对多数要求开会,总统也必须召集两院。”这说明A.总统控制议会 B.总统权大,议会权小 C.总统的权利受议会限制 D.行政权与立法权相制约19.美国1787年宪法的作用不包括 A.在美国建立起资产阶级共和制度 B.保障了资产阶级的政治和经济利益 C.促进了美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D.结束了美国的封建制度 20比较下列两幅图,两种制度的最本质区别在于A左图反映了中国的民主,右图反映了美国的民主B左图反映了封建社会的民主,右图反映了资本主义社会的民主C左图反映了封建君主专制,右图反映了资产阶级民主政治D左图的官员都是任命的,右图的官员都是民选的21当代学者提出了“五四运动是第一次历史巨变的补课,又是第二次历史巨变的起点”的观点,这是对五四运动历史地位的一个新提法,但究其实质,其主要认为五四运动是中国 A新民主主义革命完成和新民主主义革命开始的标志B.旧民主主义革命向新民主主义革命转变的开端C资产阶级共和国向着人民民主专政过渡的开始D.政治制度与思想文化由古代向近代转变的起点22日军军机电报第一号:“(1931年9月18日)晚上10点钟,暴戾的中国军队在北大营西侧,破坏南满铁路袭击守备队,双方正冲突中冲突完全是由一些偶然因素引起的。”这段电文A真实记录了当时的历史事实 B是后人的“伪造”史料C是研究中国开始全民族抗战的珍贵史料 D有一定的史料价值 23. 中国的民族区域自治白皮书说:“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各民族频繁迁徙,逐渐形成了大杂居、小聚居的分布格局。这种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相互依存的人口分布状况决定了以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为基础,建立不同类型和不同行政级别的民族自治地方。材料主要表明民族区域自治制度A. 沿袭了古代的民族政策 B. 符合我国具体国情C. 实现了各民族共同繁荣 D. 推动西部地区发展24. 毛泽东曾对英国泰晤士报的记者福尔说过“我们信仰与实行民主政治限制任何一党专政的可能性。建国初期我党为践行“实行民主政治冶的承诺,采取的措施不包括A .建立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B .提出“依法治国”方略C .制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D .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25. xx 年,美国总统克林顿访华,观摩了西安城郊的一个村庄村委会选举后说:“我了解到,像其他遍及中国的近五十万个村庄一样,你们很快就要透过选举推举你们当地的领导,只要有选举,人民就有决定权,你们的成就是一个窗口。这个“窗口是指A .人民真正实现了当家作主 B.为政府机构的产生提供依据C .直接选举制度全面推行 D. 基层民主得以进一步扩大26. 美国中华会馆主席张自豪说:“1997 年有30 万港人移民出外,但在这十年间,回流香港的人潮又高达30 万,即是说当年外流的港人在十年当中陆续回港。出现这种变化的最主要因素是A. 中央政府的支持 B.“一国两制”的保障C. 经济全球化的深入 D .投资环境的好转27邓小平说;“过去有一段时间,针对苏联霸权主义的威胁,我们搞了一条线战略,就是从日本到欧洲一直到美国这样的一条线。现在我们改变了这个战略,这是一个很大的转变。”这一时期中国外交战略的“转变”主要表现为A实行“一边倒”方针 B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C推进新型区域合作关系D实行不结盟政策28社会主义制度确立后,毛泽东在1957年提出“赶英超美”的口号,发动了“大跃进”运动;1978年改革开放后,邓小平提出“发展是硬道理”的主张;进入2l世纪后,党中央提出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这种变化主要是由于A适应国际形势由两极向多极化变化的趋势 B中国建设社会主义由注重数量到注重质量C中国建设社会主义指导思想不断发生变化D中国共产党对建设社会主义的认识不断深入成熟29近年来,国际上悄然吹起一股温和之风:“伙伴关系”屡见报端,“冷战”时期那种两极对立、剑拔弩张的气氛正被一种“碰撞中磨合”“竞争中协调”的新型国际关系所取代。这种变化 A表明国际政治新秩序已经建立 B表明国际关系的内容多样化 C反映出各个主权国家利益和力量的变化而导致对外政策的变化 D体现出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各国利益趋同化30.明朝时,松江有“卖袜店百余家,合郡男女皆以做袜为业,从店中给酬取值。”对上述材料理解不正确的是A松江绝大多数劳动者成了雇佣劳动 B卖袜店商人直接支配生产,变成了资本家C松江棉纺织业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 D表明了男耕女织的自然经济已经解体31.小农经济的特点包括 以家庭为生产、生活单位 生产主要是为了满足自家基本生活的需要 规模小、生产条件简陋 明清时期出现了专业化农业生产区域A B C D32.清初曾规定:“一户所领之织机不得愈百张,以抑兼并,过则有罚。”其反映的实质是A清代资本主义萌芽继续发展 B清政府鼓励发展小机户 C封建专制制度阻碍资本主义萌芽的成长 D清政府限制手工工场的规模第卷 非选择题 共计52分二、材料解析题33. (13 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北京大学教授张传玺认为,中国历史上形成大一统的中央集权制度,是由当时的国情和民情决定的,其正面作用是主要的。在四大文明古国中唯有中华文明一脉相承,也反证了我们的先人在两千余年前选择的中央集权国家的政治道路是正确的。材料二 梭伦规定,国家的官职应先由各部落分别投票预选候选人,然后就从这些候选人中抽签选举。梭伦又创立了一个四百人议会。每部落一百人,但他仍然把保卫法律的职责授予阿勒俄琶菊斯议会(贵族议会)。这个议会仍旧是宪法的监察人,它监督最大多数的和最重要的国家大事。亚里士多德雅典政制材料三 某国宪法的若干条文:第十五条 联邦议会的主席职位及其事务的领导权属于皇帝任命的帝国宰相第十七条 建议并公布帝国法律及监督其执行之权属于皇帝第十八条 皇帝委派官吏,命令他们宣誓效忠帝国,并在必要情况下,命令他们退职请回答:(1) 据材料一概括张传玺的观点(1 分),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提出这一观点的依据。(3 分)(2) 据材料二,指出梭伦调整政治机构方面的措施,(2 分)从材料可以看出梭伦试图在改革中遵循的原则是什么? (2 分)(3) 根据材料三说明该国的政体及其特点。(3 分)(4) 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上述不同政治制度的认识。(2 分)34(15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无论是通过直接侵略还是间接侵略,将极权主义政权强加给自由国家人民,都破坏了国际和平的基础,从而也破坏了美国的安全我认为,美国的政策必须支持那些人民,他们正在抵抗武装起来的少数人或者是外来压力企图加于他们的奴役,我认为我们必须援助自由人民以自己的方工来规划自己的命运,全世界自由的人民指望着我们支持他们维护他伞兵 自由,如果我们领导不力,我们是可能危及世界和平而肯定会危及我们自己国家的安全和利益。杜鲁门1947年3月在国会两院联合会议上的讲话材料二 美国将参加各盟国和朋友的防务和发展活动,但是,美国不能而且也不会制订全部方案,拟定全部计划,执行全部决定,负起保卫世界自由各国的全部责任,只有在我们的帮助真正起作用,而且被认为是符合我们的利益的时候,我们才会给以帮助。伙伴关系和实力是持久和平的发展的两个支柱,谈判则是第三个支柱。因为通过我们愿意同共产党国家以公平和认真的方式讨论分歧的态度,可以更加令人信服地说明我们是致力于和平的。”美国总统尼克松1970年对外政策报告 请回答: (1)对比材料一、二,分析归纳杜鲁门和尼克松推行的外交政策的异同。(6分) (2)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杜鲁门和尼克松时期调整外交政策的原因。(7分) (3)从美国对外政策发生变化的原因中,你得到了什么认识。(2分)35.(11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美洲的发现、绕过非洲的航行,给新兴的资产阶级开辟了新的活动场所。东印度和中国的市场、美洲的殖民化、对殖民地的贸易、交换手段和一般商品的增加,使商业、航海业和工业空前高涨、因而使正在崩溃的封建社会内部的革命因素迅速发展。摘自共产党宣言材料二 美洲和东印度航路的发现扩大了交往,从而使工场手工业和整个生产的发展有了巨大的高涨。摘自费尔巴哈材料三 在欧洲以外直接靠掠夺、奴役和杀人越货而夺得的财宝,源源流入宗主国,在这里转化为资本。资本来到世间,从头到脚,每个毛孔都滴着血和肮脏的东西。摘自资本论材料三 土地所有者阶级和劳动者阶级,即封建主和人民衰落了,资本家阶级、资产阶级则相应地上升了。摘自哲学的贫穷请回答:(1)材料一中所提到的“中国的市场”指的是新航路开辟后发生在中国的哪些事件?(2分)(2)根据材料二归纳出新航路开辟后对资本主义产生的影响及欧洲资本的主要来源。(6分)(3)据材料三中指出新航路开辟后对社会结构产生了怎样的影响。(3分)36.(13分)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工业革命的主角蒸汽机是经验和科学相结合的产物。科学对工业革命的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工场手工业生产主要依靠人力和经验为主的技术,以机器为主的大工业生产,需要用自然力代替人力,这就得自觉地应用自然科学知识,大工业把科学作为一种独立的生产能力,从此,科学在生产中的地位一天比一天高。简明科学史话材料二 科学开始对工业没什么影响,我们迄今所提到的纺织工业、采矿工业、冶金工业和运输工业方面的科技发明,极少是由科学家们做出的,相反,它们多半是有非凡才能的技工完成的。不过1870年以后,科学开始了更加重要的作用,渐渐地它成为所有大工业生产的一个组成部分。工业研究的实验室,装备着昂贵的仪器,配备着对指定问题进行系统研究的训练有素的科学家,它们取代了孤独的发明者的阁楼和作坊。全球通史1500年以后的世界请回答:(1)材料一主要阐述了一种什么关系?据材料简要表述这种关系。(4分)(2)材料二对这种关系做出了什么重要补充?(3分)(3)对材料一中所说的蒸汽机是“工业革命的主角”,你如何理解?(6分)吉林油田高中高三十月份质量检测题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48分 每题1.5分)1. B 2. C 3. B 4. C 5. B 6. A 7. B 8. B 9. A 10. D 11. B 12. D 13. A 14. A 15. C 16. A 17. D 18. D 19. D 20. C 21. B 22. D 23. B 24. B 25. D 26. B 27. D 28. D 29. C 30. D 31. A 32.C二、非选择题(52分)35.(11分)(1)葡萄牙占据澳门和荷兰强占台湾。(2分)(2)影响:欧洲与其他地区的联系日益密切,海外市场扩大。各地区商品汇聚欧洲,商品经济更加繁荣。海外殖民地活动给资本主义提供了大量资本原始积累。壮大了资产阶级的经济实力,为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开辟道路。(4分)剥削农民的生产资料、商业战争、殖民掠夺、贩卖黑人奴隶和工场手工业的积累。(2分)(3)封建统治阶级中分化出从事资本主义生产的新贵族;资产阶级队伍壮大;农民破产成为无产者。(3分)36. (13分)(1)工业革命与科学的关系。(2分)工业革命推动了科学的发展,工业革命的发展又依靠科学进步。(2分)(2)1870年以后,科学技术对工业生产开始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3分)(3)蒸汽机的发明和使用,是工业动力上的一场革命,影响深远;(2分)蒸汽机的广泛使用,促使火车、汽船的发明,开辟了交通运输的就、新纪元,使人类进入了蒸汽时代。(4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