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高考生物一轮课下限时集训:24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doc

上传人:tia****nde 文档编号:2501094 上传时间:2019-11-26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15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2020年高考生物一轮课下限时集训:24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2019-2020年高考生物一轮课下限时集训:24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2019-2020年高考生物一轮课下限时集训:24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2020年高考生物一轮课下限时集训:24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一、选择题1(xx茂名模拟)艾弗里的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和赫尔希、蔡斯的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都能证明DNA是遗传物质,对这两个实验的研究方法可能有:设法把DNA与蛋白质分开,研究各自的效应,放射性同位素标记法。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两者都运用了和B前者运用了,后者运用了C前者只运用了,后者运用了和D前者只运用了,后者运用了和2(xx安徽师大附中模拟)在经典实验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的实验过程中,进行搅拌分离,得到的上清液中主要含有()A蛋白质外壳 B较轻的大肠杆菌C尚未侵入的噬菌体 D噬菌体和细菌的混合物3(xx北大附中检测)如图所示,甲、乙两种不同的病毒,经病毒重建形成“杂交病毒”丙,用丙病毒侵染植物细胞,在植物细胞内产生的新一代病毒可表示为()4(xx淮安调研)用32P和35S的培养基培养细菌,将一个未标记的噬菌体在此细菌中培养9小时,经检测共产生了64个子代噬菌体,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32P和35S只能分别标记细菌的DNA和蛋白质B子代噬菌体的DNA和蛋白质一定具有放射性CDNA具有放射性的子代噬菌体占1/32D噬菌体繁殖一代的时间约为1小时5(xx临沂模拟)用32P标记的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经培养、搅拌、离心、检测,上清液的放射性占10%,沉淀物的放射性占90%。上清液带有放射性的原因可能是()A离心时间过长,上清液中析出较重的大肠杆菌B搅拌不充分,吸附在大肠杆菌上的噬菌体未与细菌分离C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后,大肠杆菌裂解释放出子代噬菌体D32P标记了噬菌体蛋白质外壳,离心后存在于上清液中6(xx长春质检)由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可知,下列注射物能使实验小鼠死亡的是()AR型活细菌B加热杀死的S型细菌CR型活细菌S型细菌DNADR型活细菌S型细菌DNADNA酶7(xx温州十校联考)关于核酸是遗传物质的证据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A分别用含有放射性同位素35S和放射性同位素32P的培养基培养噬菌体B分别用35S和32P标记的噬菌体侵染未被标记的大肠杆菌,进行长时间的保温培养C用35S标记噬菌体的侵染实验中,沉淀物存在少量放射性可能是搅拌不充分所致D可以用3H标记的尿嘧啶核糖核苷酸来研究R型肺炎双球菌中DNA的复制8(xx南京模拟)利用两种类型的肺炎双球菌进行相关转化实验。各组肺炎双球菌先进行图示处理,再培养一段时间后注射到不同小鼠体内。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通过E、F对照,能说明转化因子是DNA而不是蛋白质BF组可以分离出S和R两种肺炎双球菌CF组产生的S肺炎双球菌可能是基因重组的结果D能导致小鼠死亡的是A、B、C、D四组9(xx衡阳八中模拟)用噬菌体去感染细胞内含大量的3H的细菌,待细菌解体后3H()A随细菌的解体而消失B发现于噬菌体的外壳及DNA中C仅发现于噬菌体的DNA中D仅发现于噬菌体的外壳中10(xx南京联考)下列有关实验及实验结论的叙述中,错误的是()选项实验材料实验过程实验结果与结论AR型和S型肺炎双球菌将R型活细菌与S型细菌的DNA和DNA水解酶混合培养只生长R型细菌,说明DNA被水解后失去了遗传效应B噬菌体和大肠杆菌用35S标记的噬菌体去感染普通的大肠杆菌,短时间保温离心后获得的上清液中放射性很高,说明DNA是遗传物质C烟草花叶病毒和烟草用从烟草花叶病毒中分离出的RNA侵染烟草烟草出现病斑,说明烟草花叶病毒的RNA可能是遗传物质D大肠杆菌将已用15N标记DNA的大肠杆菌培养在普通(14N)培养基中经三次分裂后,含15N的DNA占DNA总数的1/4,说明DNA分子的复制方式是半保留复制解析:选B用35S标记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实验只能说明蛋白质不是遗传物质。11在肺炎双球菌的体内和体外转化实验中,R型菌和S型菌的数量变化曲线依次为()A B C D12(xx皖南八校联考)在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中,分别用标记的噬菌体去侵染未标记的细菌,噬菌体在细菌体内复制了三代,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可以证明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B含有32P的子代噬菌体和含有35S的子代噬菌体分别占子代噬菌体总数的1/4和0C标记噬菌体的方法是分别用含32P的培养基和35S的培养基培养噬菌体D上述过程中噬菌体的遗传信息的流动方向是:RNADNARNA蛋白质二、非选择题13(xx浙江五校联考)1952年“噬菌体小组”的赫尔希和蔡斯研究了噬菌体的蛋白质和DNA在侵染细菌过程中的功能,请回答下列有关问题:(1)实验材料对实验成功具有重要的作用,选择T2噬菌体作为理想的实验材料,是因为它的结构简单,只含有蛋白质和DNA,且_。(2)获得分别被32P、35S标记的噬菌体的具体方法是_。(3)侵染一段时间后,用搅拌器搅拌,然后离心得到上清液和沉淀物,检测上清液中的放射性,得到如图所示的实验结果。实验结果表明当搅拌时间在25 min时,上清液中的35S、32P分别占初始标记噬菌体放射性的90%和20%,由此可以推断出_。图中“被侵染细菌”的存活率曲线基本保持在100%,本组数据的意义是作为对照组,以证明_。(4)通过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发现,细菌裂解后释放出来的噬菌体大小、形状等都与原来噬菌体一致,实验证明_。14(xx衡阳质检)如图为课堂上某小组用模型模拟的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的过程。请回答:(1)正确的侵染过程是(用字母和箭头表示)_。(2)DNA复制发生在图中_过程之间,原料是_,由_提供。(3)以32P标记组为例,搅拌离心发生在图中_过程,如果在f之后搅拌离心,可能发生的不正常现象是_。(4)以35S标记组为例,如果搅拌不充分,可能造成的结果是_。答案1解析:选D艾弗里的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和赫尔希、蔡斯的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都是把DNA与蛋白质分开,研究各自的效应,后者还运用了放射性同位素标记法。2解析:选A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的实验过程中,蛋白质外壳吸附在细菌的表面,DNA注入细菌的体内。搅拌离心后,噬菌体DNA随大肠杆菌沉淀,而蛋白质外壳从细菌表面脱离下来悬浮于上清液中。3解析:选D病毒的遗传物质是核酸,因此用“杂交病毒”侵染植物细胞,则在植物细胞中产生的新一代病毒与提供核酸的病毒相同。4解析:选B磷脂也可以被32P标记;子代噬菌体的DNA和蛋白质是利用细菌的原料合成的,故一定具有放射性;培养9小时产生了64个子代噬菌体,说明噬菌体繁殖了6代,故噬菌体繁殖一代的时间为1.5小时。5解析:选C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时,经过搅拌、离心,上清液是质量较轻的噬菌体外壳,沉淀物是被侵染的大肠杆菌,A项错误;搅拌不充分,噬菌体与细菌未分离,放射性应出现在沉淀物中,B项错误;32P标记的是噬菌体的DNA,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时注入自身的DNA,子代噬菌体的DNA会含32P,上清液带有放射性的原因可能是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后,大肠杆菌裂解释放出子代噬菌体,C项正确,D项错误。6解析:选C使小鼠死亡必须是小鼠体内有S型细菌存活,注射R型活细菌S型细菌DNA后,部分R型细菌转化成S型细菌,会导致小鼠死亡。7解析:选C培养噬菌体的培养基必须含有细菌;用标记的噬菌体侵染未标记的大肠杆菌,保温的时间需适当,不能过长,否则部分细菌会裂解死亡释放出噬菌体,影响实验结果;DNA复制不需要尿嘧啶核糖核苷酸作原料。8解析:选D从图示实验过程看出,通过E、F对照,能说明转化因子是DNA而不是蛋白质,F组加入了S菌的DNA,可以分离出S和R两种肺炎双球菌,而出现的S肺炎双球菌可能是基因重组的结果。A组经煮沸、D和E组为R菌,均不能导致小鼠死亡,D错误。9解析:选B噬菌体侵染细菌后利用细菌细胞内的物质合成自己的DNA和蛋白质外壳,组合新的噬菌体个体,细菌裂解后新的噬菌体释放出来,3H存在于噬菌体的外壳及DNA中,故选B。10解析:选B用35S标记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实验只能说明蛋白质不是遗传物质。11解析:选B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的实质是R型菌在S型菌DNA的作用下转化成S型菌,因此最初无S型菌,随着转化而逐渐形成。在体内转化时,由于小鼠免疫系统的作用,R型菌会先下降而后上升,在体外转化时,两种菌均呈上升趋势。12解析:选B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可以证明DNA是遗传物质,不能证明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噬菌体侵染细菌的过程中,进入细菌内部的是噬菌体的DNA,蛋白质外壳留在外部,故子代产生的噬菌体蛋白质外壳都不具有放射性,由于DNA的复制是半保留复制,复制三代后,含有32P 的子代噬菌体占全部噬菌体的比例为2/23,即1/4;噬菌体必须寄生在活细胞体内才能生活,不能直接用培养基培养;噬菌体是DNA病毒,不具有逆转录过程。13解析:(1)T2噬菌体结构简单,只含有蛋白质和DNA,且在侵染细菌的过程中蛋白质与DNA(核酸)会自然分离,是理想的实验材料。(2)噬菌体是病毒,营寄生生活,如果想得到分别被32P、35S标记的噬菌体,需先对其宿主细菌用含32P和35S的培养基分别进行培养。(3)35S、32P分别存在于噬菌体的蛋白质和DNA中,实验结果说明DNA进入细菌,蛋白质没有进入细菌。(4)细菌裂解后释放出来的噬菌体大小、形状等都与原来噬菌体一致,说明噬菌体通过DNA将遗传性状传递给子代,DNA是噬菌体的遗传物质。答案:(1)侵染细菌过程中蛋白质与DNA(核酸)会自然分离(2)分别用含32P和35S的培养基培养大肠杆菌,再用噬菌体分别侵染被32P和35S标记的大肠杆菌(3)DNA进入细菌,蛋白质没有进入细菌细菌没有裂解,子代噬菌体没有被释放出来(4)DNA是噬菌体的遗传物质(噬菌体的遗传物质是DNA或噬菌体的各种性状是通过DNA传递给后代的)14解析:(1)噬菌体侵染细菌的过程为吸附(d)注入(e)合成(b)装配(f)释放(c)。(2)图中可见注入后才发生DNA复制,至b时产生了许多子代噬菌体的DNA。(3)32P标记的是核酸DNA,搅拌离心必须在注入之后、新的噬菌体释放之前,以确保放射性只在沉淀物中。(4)35S标记的是蛋白质外壳,如果搅拌不充分,吸附在细菌上的蛋白质外壳将不与细菌分离,与细菌一起存在于沉淀物中。答案:(1)(a)debfca(2)eb4种脱氧核糖核苷酸细菌(3)ef上清液中具有较强的放射性(4)上清液和沉淀物都出现较强的放射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