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经济学》第三章资本积累和扩大再生产.ppt

上传人:sh****n 文档编号:2497884 上传时间:2019-11-26 格式:PPT 页数:48 大小:27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政治经济学》第三章资本积累和扩大再生产.ppt_第1页
第1页 / 共48页
《政治经济学》第三章资本积累和扩大再生产.ppt_第2页
第2页 / 共48页
《政治经济学》第三章资本积累和扩大再生产.ppt_第3页
第3页 / 共4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三章 资本积累和扩大再生产 (6学时),学习目标:,熟知简单再生产的含义及其内容; 掌握资本积累和扩大再生产; 理解资本有机构成及相对人口过剩; 理解资本积累的一般规律和作用。,第一节 简单再生产,一、再生产的含义与类型,(一)再生产的含义 一个社会,任何时候都不能停止消费,因而也就不能停止生产。社会生产总是连续不断、周而复始地进行的。这种不断重复、不断更新的生产过程,就叫再生产。,社会再生产按其规模不同可以划分为两大类:简单再生产和扩大再生产。 简单再生产是指再生产在原有规模上重复,其特点是没有进行积累,全部剩余产品(或剩余价值)都用于非生产性消费。 扩大再生产是指再生产过程在更大规模上进行,其特点是剩余产品(或剩余价值)不是全部用于个人消费,其中有一部分用于积累。,(二)再生产的类型,简单再生产和扩大再生产的联系: 简单再生产是扩大再生产的前提和基础,扩大再生产是简单再生产发展的客观趋势和结果。,任何社会的再生产都包括物质资料的再生产、资本价值的再生产和社会生产关系的再生产。,二、简单再生产的内容,(一)物质资料的再生产,物质资料生产作为再生产,一方面,不断生产出满足社会成员生产和生活需要的各种物质资料;另一方面,为了保证下一个再生产过程能顺利进行,又不断生产出与下一次再生产过程的需要相适应的各种生产资料和消费资料,正因为存在物质资料的生产和再生产,人类才能生存,社会才能持续发展。,(二)资本价值的再生产,简单再生产虽然只是生产过程在同一规模的反复,但这种反复的持续,可以使人们发现作为孤立的生产过程所看不到的重要特征: 1. 从简单再生产过程来看,可变资本的价值是由工人创造的。 2. 全部资本的价值都是由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转化来的。,(三)生产关系的再生产,生产关系是人们在物质资料生产过程中所结成的相互关系。这种关系必然在再生产过程中得到延续和发展,由于生产资料和劳动者结合方式的不同,人类社会可区分为不同的经济状态,从而社会生产关系及其再生产就具有不同的性质。,第二节 资本积累与扩大再生产,一、扩大再生产的源泉,扩大再生产是指投资者把剩余价值不是全部用于个人消费,而是把其中一部分剩余价值作为新的资本,追加投入生产过程,使生产在扩大的规模上重复进行。剩余价值再转化为资本,或者说剩余价值的资本化,就是资本积累。,剩余价值是资本积累的源泉,而资本积累又是扩大再生产的源泉。 例如,假定某资本家有20万元资本,其中16万元是不变资本,4万元是可变资本,剩余价值率为100%,不存在资本折旧。这样,在生产过程结束以后,资本家获得的剩余价值是4万元。如果资本家把4万元全部用作个人消费,那么,生产仍维持在20万元资本的规模上进行。如果资本家把2万元用作个人消费,另外2万元作为积累转化为资本,那么,资本总额就会增加到22万元。所以,资本积累是扩大再生产的前提。,在资本主义扩大再生产过程中,资本家不断利用无偿占有的剩余价值来扩大资本的规模,加强对工人的剥削,以继续榨取更多的剩余价值,这就是资本主义积累的实质。 社会主义再生产的基本特点也是扩大再生产。,扩大再生产是资本主义再生产的特征。,二、资本积累的客观必然性,在商品经济条件下,资本积累具有客观必然性: 追求价值增殖是资本积累的内在动力。 竞争是资本积累的外在压力。,剩余价值率的高低。 劳动生产率水平的高低。 所用资本和所费资本差额的大小。 预付资本量的大小。,三、影响资本积累量的因素,第三节 资本有机构成与相对 人口过剩,资本积累过程是个别企业资本总额不断增大的过程。个别企业资本总额增大的途径有两条,即资本积聚和资本集中。 资本积聚是指单个资本依靠剩余价值的资本化来增大自己的资本总额。例如,10 000元的资本,一次生产过程可以获得2 000元的剩余价值,如果投资者将其中1 000元用于个人消费,而将其余的1 000元再转化为资本,资本总额就从10 000元增大为11 000元。 所以,资本积聚是伴随着资本积累而进行的,资本积聚是资本积累的直接结果。,一、资本规模增大,资本集中是指把原来分散的众多中小资本合并成为少数大资本。 这是借助竞争和信用两个强有力的杠杆来实现的。 资本积聚和资本集中是单个资本增大的两种形式。,资本构成可从两个方面考察: 从物质形态上看,资本是由一定量的生产资料和劳动力构成的,两者之间存在一定的比例。这种比例取决于各生产部门的特点和技术水平,取决于各企业技术装备的先进程度。这种反映生产技术水平的生产资料和劳动力之间的比例,叫做资本的技术构成。 从价值形态上看,由于生产资料的价值表现为不变资本,劳动力的价值表现为可变资本,因而,资本又是由一定数量的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构成的,它们之间的比例叫做资本的价值构成。,二、资本有机构成提高,资本价值构成的变化同资本技术构成的变化不会完全相同,但它大体上总是反映了资本技术构成的变化。这种由资本技术构成决定而又反映技术构成变化的资本价值构成,叫做资本有机构成,可用公式c:v表示。,三、相对人口过剩的形成,假定其他条件不变,资本有机构成的不断提高,必然造成相对人口过剩。这一结果在资本主义社会给无产阶级的命运带来严重的影响。,随着资本积累的进行,资本对劳动力需求减少。因为,资本有机构成不断提高,可变资本在预付总资本中所占的比重相对减少,意味着资本对劳动力的需求的相对减少。这包括两种情况: 一是追加资本有机构成提高,原有资本有机构成不变,使得资本对劳动力需求的相对量有所减少,但绝对量有所增加; 二是追加资本与原有资本的有机构成都提高,使得资本对劳动力的需求不仅相对地减少,而且绝对地减少。,在资本积累的进程中,劳动力对资本的供应却日益绝对增加,因为: (1)由于技术进步和机器被广泛使用,生产操作对劳动者体力的要求降低,导致大量妇女、儿童加入了劳动大军。 (2)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使小生产日益分化,大批农民与手工业者破产,加入了雇佣劳动者队伍。 (3)在资本积累基础上形成的激烈竞争使中小资本家破产,他们也需要另谋职业。,在资本积累的过程中,一方面造成了对劳动力需求相对减少的趋势,另一方面又出现了劳动力对资本供应绝对增加的趋势,其结果必然形成相对人口过剩,出现大量的失业人口。 所谓相对人口过剩,就是指劳动力的供给超过了资本对它的需求。这里的过剩并不是说社会财富不能养活这些人口,也不是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绝对不需要他们,而是相对于资本增殖的需要而言,这部分劳动力过剩了。这就是资本主义社会相对过剩人口的实质。,相对人口过剩是由资本积累造成的,而资本积累本来是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转化为资本的结果,资本有机构成的提高也是以工人创造出日益先进的技术装备为条件的。可是工人在创造资本积累和先进技术装备的同时,也使自己变成了相对过剩人口,这就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所特有的人口规律。,相对过剩人口不仅是资本积累的必然产物,而且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存在和发展的必要条件。这是因为: (1)相对过剩人口是可以随时调节和满足不同时期资本对劳动力需要的产业后备军。 (2)大量失业人口的存在有利于资本家加重对在业工人的剥削。,在资本主义社会,相对过剩人口的存在主要有以下三种形式: 流动形式的过剩人口 潜在形式的过剩人口 停滞形式的过剩人口,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相对人口过剩规律也会发生作用。,首先,生产社会化程度的提高,社会分工的进一步深化,会导致产业结构的不断调整和资源的重新配置。劳动者如果不能及时适应这种调整,必然失业。 其次,现代科学技术不断应用于生产和流通过程,自动化、机械化的程度必然提高,这就导致对直接劳动者需要的相对甚至绝对减少。 再次,社会主义经济的发展也不可能是直线式的,而是在有规则的周期性的波动中发展,经济的波动必然导致对劳动力需求的波动。 最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依然是竞争经济,竞争的原则是优胜劣汰,必然会导致有的企业破产倒闭,从而使一些劳动者失业。,第四节 资本积累的一般规律 与历史趋势,一、资本积累的一般规律,在资本主义社会,资本积累的一般规律表现为资本主义的两极分化。一方面,随着资本积累的不断增长,社会财富越来越集中到资产阶级手中;另一方面,社会财富的直接创造者无产阶级却连工作和生活都得不到保证,失业人数不断增加,许多人陷于待救济的贫困境地。 马克思正是从资本积累对无产阶级命运的影响所作的详尽考察中,发现了资本主义积累的一般规律。,资本主义制度下的无产阶级贫困,具体表现为相对贫困和绝对贫困两种形式:,无产阶级的相对贫困,是指在资本主义国家的全部国民收入中,无产阶级的工资收入所占份额与资产阶级的剥削收入所占份额相比,是逐渐下降的。无产阶级的相对贫困表明,随着资本积累的扩大,社会财富和收入的分配极不平等,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之间的贫富差距越来越大。,无产阶级的绝对贫困,是指在资本主义制度下,无产阶级的生活状况有时候会出现绝对的恶化。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失业和半失业人口的经常存在和增加。 (2)工人的实际工资有时会出现下降的情况。 (3)大量的工人生活在“贫困线”以下。,在当代资本主义国家里,由于生产力水平的空前提高,劳动者的生活水平和工作条件都有了很大改善。这是否意味着贫困现象消除了呢?没有。 因为认识现代无产阶级在资本主义经济关系中的地位和状况,要进行一个全面的考察,要把在业工人同失业工人的状况、经济高涨时与经济萧条和危机时工人的状况、大公司与中小企业工人的状况、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工人的状况联系起来考察,更重要的是要把资产阶级财富的增长与工人状况相比较进行考察。,在社会主义社会,资本积累的一般规律不同于资本主义的两极分化。社会主义资本积累的一般规律是社会主义公有财产的增加和全体劳动者的共同富裕。,二、中外原始资本的积累,(一)资本原始积累 资本原始积累就是资产阶级用暴力手段剥夺生产者,强迫生产者与生产资料相分离,形成了大批的自由无产者,并使生产资料和货币财富迅速集中在自己手中转化为资本的过程。 资本原始积累的过程主要包括两项内容: 对农民土地的剥夺; 货币财富的积累。,(二)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的原始资本积累,剥夺农民土地、殖民掠夺、商业战争、国债制度、现代课税制度和保护关税制度等,都是资本原始积累的不同形式。一句话,都是用国家权力、用暴力剥夺的手段促进封建生产方式的瓦解和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建立创造经济条件。这就是资本原始积累的实质。,我国社会主义的原始资本积累,是指1956年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建立以前的初始资本的形成过程。 我国社会主义的资本原始积累有三个来源: 一是没收官僚资本和改造民族资本,消灭和改造生产资料私有制,建立国有和集体所有制,是社会主义原始资本积累的基本来源; 二是国家的基本建设投资是新增的资本来源; 三是一些社会主义国家(如前苏联等)的援助则是补充来源。,三、资本积累的不同历史作用,(一)资本积累的一般作用 只要存在市场经济,就会有资本积累。资本积累不仅是单个资本发展的前提,而且也是整个社会进步的基础。因为: (1)资本积累是社会财富不断增长的前提和具体表现形式。 (2)资本积累为社会生产力的不断发展创造了条件。 (3)资本积累是社会进步的物质基础。,(二)资本主义积累的作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建立: 一方面把分散的、小规模的小生产,发展成为社会化的、大规模的生产; 另一方面,则把小私有制变成了资本主义私有制。于是,便产生了生产社会化和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即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当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确立之后,对私有者的剥夺便采取了新的形式,即资本家剥夺资本家,这种剥夺是通过资本集中进行的。随着资本集中的进行,资本主义生产越来越社会化。这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随着资本主义积累的发展,单个资本日益膨胀,出现了规模巨大的资本主义企业。在这些企业里,集中了成千上万的工人在一起共同进行生产,因此,生产资料成为许多人共同使用的社会化生产资料,生产过程成为许多工人共同协作进行的社会化生产过程,而产品也成为许多人共同协作生产出来的产品。,(2)各个企业和各个部门之间的社会分工和专业化不断发展,它们之间相互依赖和相互制约的协作关系日益密切。 (3)随着生产规模的扩大和社会分工的发展,狭小的、分散的地方市场逐渐汇合成为统一的国内市场,进而又突破国家和民族的界限,形成和发展了世界市场。,资本主义生产的高度社会化,客观上必然要求生产资料和劳动产品归社会共同占有,以便对社会生产实行统一的计划管理,并根据社会的需要对劳动产品实行统一分配。只有这样,生产关系才能适合生产力的社会化性质,社会生产力才能得到迅速的发展。 但是,在资本积累过程中,由于竞争加剧,生产资料和劳动产品越来越集中在少数资本家手里,这表明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更加尖锐了。,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日益尖锐化,充分表明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越来越成为社会生产力进一步发展的障碍。同时,这一矛盾也引起了并决定着资本主义社会的一系列矛盾,诸如单个企业内部生产的有组织性和整个社会生产的无政府状态之间的矛盾,生产无限扩大的趋势和劳动人民有支付能力的需求相对缩小之间的矛盾,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之间的矛盾等,使资本主义不断爆发周期性的经济危机。因此,为了给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开辟道路,必须消灭资本主义私有制,建立与生产的社会化性质相适应的社会主义公有制。 资本主义积累的发展,不仅为自己的灭亡准备了客观物质条件(即社会化大生产),而且还为变革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准备了社会力量(即无产阶级。无产阶级是资本主义制度的掘墓人。,总之,资本主义的积累过程,加剧了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这表明资本主义的生产关系愈来愈不适应社会生产力发展的要求。因此,社会主义公有制必将代替资本主义私有制,这是社会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也可以说,资本主义制度必然灭亡,社会主义制度必然胜利,这就是资本主义积累的历史趋势。,(三)中国社会主义积累的作用,中国社会主义的原始资本积累过程,已经实践了“剥夺者被剥夺”的真理,即把私有制转变为公有制。通过剥夺者被剥夺,社会主义原始资本得到了积累,为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建立提供了物质条件。,社会主义积累与资本主义积累的区别在于:资本主义资本积累的结果是两极分化,一极是财富的积累;另一极是贫困的积累。而社会主义资本积累的目的是使社会财富迅速增长,以不断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的需要,并为逐步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实现全体劳动者的共同富裕奠定基础。 社会主义资本积累的历史趋势是建立共产主义社会。,第三章结束,谢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课件教案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