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高中历史 第3课《汉代的思想大一统》作业练习 岳麓版必修3.doc

上传人:tia****nde 文档编号:2480965 上传时间:2019-11-26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2020年高中历史 第3课《汉代的思想大一统》作业练习 岳麓版必修3.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2019-2020年高中历史 第3课《汉代的思想大一统》作业练习 岳麓版必修3.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2019-2020年高中历史 第3课《汉代的思想大一统》作业练习 岳麓版必修3.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2020年高中历史 第3课汉代的思想大一统作业练习 岳麓版必修31有人认为“董仲舒新儒学的基础是天人感应学说”。董仲舒的下列言论中,能够支持这一观点的是A“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B“屈民而仲君,屈君而伸天”C“薄赋敛,省徭役,以宽民力” D“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2下列对中国古代儒家发展演变表述不正确的是 A孔子创立了“仁”为核心的儒学 B董仲舒吸收佛教和道教思想,神化皇权C朱熹以“天理”“人欲”之说为封建等级制度辩护 D顾炎武继承了“仁、义”观念,提倡“经世致用”3、董仲舒认为“天生民性,有善质而未能善,于是为之立王以善之,此天意也”。以下对这一思想的理解最准确的是 A主张“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B感叹人性本恶,呼唤王道C建议以礼人法,以法护法 D主张民性本善,君权神授4秦皇汉武等古代帝王都曾到泰山举行过封禅大典。五经通义云:“易姓而王,致太平,必封泰山,禅梁父,天命以为王,使理群生,告太平于天,报群神之功。”这表明,帝王泰山封禅的主要用意在于A炫耀文治武功 B祭祀天地神祗 C神化君主统治 D报答天地之恩5在以下统一思想的措施中与其他三项手段明显不同的是A. 焚书令 B. 挟书律 C. 独尊儒术 D. 文字狱6、天坛是明清皇帝用来祭天、祈谷的地方,其建筑“反映出天地之间的关系”,“还体现出帝王将相在这一关系中所起的独特作用”。最早把天、地、人的关系上升到理论并被统治者所接受的儒家人物是A孔子B孟子 C董仲舒D黄宗羲7、“屈民而伸君,屈君而伸天。”(春秋繁露玉杯)最能体现以下哪一理论 A天人感应 B君权神授 C天赋人权 D社会契约8、2010年1月15日下午15时31分左右(北京时间)出现号称“千年最长日环食”天象奇观。历史上,西汉宣帝年间发生一次日食时,宣帝即刻下诏说:“皇天见异,以戒朕躬,是朕之不逮、吏之不称也。”汉宣帝的认识和做法体现了哪种主张? A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B大一统 C天人感应 D君权神授9、董仲舒对儒学进行改造,西汉儒学与孔孟儒学的主要区别是A神化封建统治 B宣扬“仁政”思想 C宣扬“民本”思想 D反对苛政刑杀10、“董仲舒是自汉代以来最有影响的思想家之一,我们民族性格中的封闭自我,因循守旧等等劣根性,都与之直接相关。”(冯天谕等著中华文化史)这一观点:A肯定董仲舒的“天人感应”学说 B肯定董仲舒的“独尊儒术”主张C否定董仲舒的“大一统”学说 D否定董仲舒的“三纲五常”学说11、“今师异道,人异论,百家殊方,指意不同,是以上亡(无)以持一统巨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在上述建议下,出现了 A百家争鸣 B焚书坑需 C罢黜百家,独尊儒求 D三教合归儒12、“董仲舒开启了儒学神学化,儒家宗教化,孔子教主化的进程”最能够体现这句话的思想是A“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B“天人感应、天人合一”C“春秋大一统”D“三纲五常”13、“父前行,子踵后。路遇长者,敛足拱手。尊长在前,不可口唾。”这是在敦煌发现的唐宋时期少儿启蒙读物中的句子,它反映当时的教育A. 鼓励儿童活泼机智 B. 突出地方教育特色C. 提倡父子教学相长 D. 注重儒家伦理道德14、西汉初,“自天子不能具醇驷,而将相或乘牛车。”至汉武帝时“非遇水旱,则民家给人足,京师之钱累百巨万,贯朽而不可校,太仓之粟陈陈相因,充溢露积于外,腐败而不可食”。上述经济状况的变化为下列哪种思想的实施创造了条件A. 墨家学说B. 法家学说 C. 黄老之学D. 大一统思想15、从战国时期“百家争鸣”到西汉时期“独尊儒术”的文化体制与思想局面的转变里,我们能够看到大一统局面的形成 古代学术思想自由发展的终结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确立 中央集权的加强和自然经济的鼎盛A B C D16、董仲舒新儒学的基础是“天人感应”,认为“道之大原于天”,主张“屈民而伸君,屈君而伸天”。由此可见,下列论述中错误的一项是A反映天命的政治秩序与政治思想应该是统一的 B融合道家、法家主张和迷信思想丰富发展儒学 C强化君主专制的同时也主张限制君权过度膨胀 D新儒学从根本上放弃了“为政以德”仁政思想17、汉武帝时期,儒家思想开始成为封建社会的统治思想,主要是因为A道家“无为”思想不能解决现实问题B汉武帝亟须从“无为”转向“有为”C董仲舒提“了“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D经董仲舒改造后“儒学有利于汉武帝的“大一统”18、“汉武帝所努力缔造的政体,究其实,是在意识形态层面上将儒家学说作为政治制度的合法性基础,而在具体实践层面上则将法家学说作为统治权术来运用。”对以上材料的说明和解释不正确的是:A汉武帝治国施政之术的核心在于“尚法尊儒”,即同时尊奉儒、法两家的学说B“独尊儒术”并不意味着完全杜绝其它学说C儒家思想成为维护封建君主专制的精神工具D儒家思想从此沦为法家的附庸,其“仁政”思想被剔除出去19、在争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与“大一统”二者的关系时,下面四种结论,正确的是 A政治上的统一确保思想上的统一B董仲舒的学说适应专制统治的需要C思想上的统一为政治上的统一服务 D汉武帝的政策使儒家思想成为封建社会的统治思想20、“仁义礼制,政之本也;法令刑罚,政之末山。无本不立,无末不成。”这言沦的基本态度是A. 尊儒抑法 B. 尊法抑儒 C. 儒法并用 D. 外儒内法21、一个国家必须要有自己的国魂,一个民族必须要有自己的精神。两千多年来,中国传统文化儒家思想在传承中不断地改造和重塑,从而呈现出不同的形态。结合以下材料和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 xx年9月26日,在中国古代“至圣先师”孔子诞辰2555周年之际,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官员宣布设立“孔子奖”。(1)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为什么设立“孔子奖”,概述孔子的主要思想观点。这些观点在当时为什么不受统治者的重视?材料二 后来中国古代一些居室堂屋、家族祠堂或私塾学堂的墙壁正中都挂着孔子像(图略)材料三 惟天子受命于天,天下受命于天子,一国则受命于君。王者必受命而后王,王者必改正朔,易服色,制礼乐,一统于天下。 董仲舒春秋繁露(2)材料二的这种情况最早可能出现在什么时期?结合材料三说明这一时期儒家思想出现了哪些变化?作者为什么会提出这一主张?参考答案:B“屈民而仲君,屈君而伸天” B董仲舒D主张民性本善C神化君主统治C. 独尊儒术 C董仲舒A天人感应 C天人感应A神化封建统治 C否定董仲舒的“大一统”学说 C罢黜百家 B“天人感应 D. 注重儒家伦理道德D. 大一统思想A D新儒学从根本上放弃了D经董仲舒改造后D儒家思想从此沦为法家C思想上的统 C. 儒法并用21(1)孔子是我国历史上影响最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儒家文化不仅是中国传统文化最主要的组成部分,而且,还深深地影响着亚洲各国,泽被世界。 观点:仁,主张以爱人之心调解与和谐社会人际关系;礼,主张贵贱有序,以礼仪规范人们的言行;德,主张以德治民,注重教化,反对苛政和任意刑杀;提出“有教无类”的教育思想。 不受重视的原因:春秋战国时期,诸侯争霸、兼并战争不断,各诸侯国为富国强兵纷纷进行改革,其观点不适合统治者的需要,必然遭到冷落。(2分)(2)西汉。 变化:董仲舒提出了天人感应、君权神授;主张“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儒家思想成为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 原因:为了适应国家统一和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需要。参考答案:B“屈民而仲君,屈君而伸天” B董仲舒D主张民性本善C神化君主统治C. 独尊儒术 C董仲舒A天人感应 C天人感应A神化封建统治 C否定董仲舒的“大一统”学说 C罢黜百家 B“天人感应 D. 注重儒家伦理道德D. 大一统思想A D新儒学从根本上放弃了D经董仲舒改造后D儒家思想从此沦为法家C思想上的统 C. 儒法并用21(1)孔子是我国历史上影响最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儒家文化不仅是中国传统文化最主要的组成部分,而且,还深深地影响着亚洲各国,泽被世界。 观点:仁,主张以爱人之心调解与和谐社会人际关系;礼,主张贵贱有序,以礼仪规范人们的言行;德,主张以德治民,注重教化,反对苛政和任意刑杀;提出“有教无类”的教育思想。 不受重视的原因:春秋战国时期,诸侯争霸、兼并战争不断,各诸侯国为富国强兵纷纷进行改革,其观点不适合统治者的需要,必然遭到冷落。(2分)(2)西汉。 变化:董仲舒提出了天人感应、君权神授;主张“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儒家思想成为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 原因:为了适应国家统一和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需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