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生物大一轮复习 第一章 第1、2节 从生物圈到细胞、细胞的多样性和统一性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1.ppt

上传人:sh****n 文档编号:2480162 上传时间:2019-11-26 格式:PPT 页数:43 大小:5.5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生物大一轮复习 第一章 第1、2节 从生物圈到细胞、细胞的多样性和统一性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1.ppt_第1页
第1页 / 共43页
高考生物大一轮复习 第一章 第1、2节 从生物圈到细胞、细胞的多样性和统一性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1.ppt_第2页
第2页 / 共43页
高考生物大一轮复习 第一章 第1、2节 从生物圈到细胞、细胞的多样性和统一性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1.ppt_第3页
第3页 / 共4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走近细胞,第1章,1本章内容较少,难度较低,主要考点有“细胞学说的建立过程”“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的结构比较”及“使用高倍显微镜观察细胞”等。 2本章是高中生物知识的总纲。其题型大多是选择题,常常以实际生物现象为分析对象,让学生在有关的选项中作出最优选择,以考查学生的分析判断能力。,3在近几年的高考中,本节内容较少单独出现,往往与细胞结构综合考查,如原核生物与真核生物在结构、代谢、遗传与变异上的区别,结合动植物细胞的亚显微结构模式图,考查细胞的结构和功能。另外,对显微镜使用技术的考查也往往与观察植物细胞质壁分离、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等实验结合起来。,1利用生命系统的层次性构建合理的知识结构。了解建立细胞学说的科学家、主要内容等;重视对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的比较分析,理解二者在结构、代谢、遗传与变异上的异同。 2多角度认识细胞及其他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培养发散思维能力。加强细胞亚显微结构图的辨识训练,以及高倍显微镜使用技术的训练。,第1、2节 从生物圈到细胞、细胞的多样性和统一性,一、从生物圈到细胞 1生命活动离不开细胞 (1)病毒无细胞结构,但必须依赖_才能进行正常的生命活动。 (2)单细胞生物依赖_完成各种生命活动。 (3)多细胞生物依赖_的细胞密切合作,共同完成复杂的生命活动。,活细胞,单个细胞,各种分化,2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 (1)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由小到大依次是_、系统、_、种群和群落、生态系统和生物圈。 (2)地球上最基本的生命系统是_。 (3)生命系统各层次之间层层相依,又各自有特定的_。,细胞、组织、器官,个体,细胞,组成、结构和功能,二、细胞的多样性和统一性 1使用高倍镜观察细胞,要放大观,视野中央,细准焦螺旋,察的物像,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多样性,统一性,2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 (1)差异性:最根本的区别是原核细胞没有_,拟核内没有_,细胞质内没有线粒体、内质网、高尔基体等复杂的细胞器。 (2)统一性:两者都具有_和与遗传有关的DNA分子,共有的细胞器是_。 3细胞学说建立的过程 (1)建立:19世纪30年代主要由德国科学家_和 _建立。,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染色体,细胞膜、细胞质,核糖体,施莱登,施旺,(3)意义:阐明了动植物都以细胞为基本单位,揭示了生物界的统一性。,细胞,细胞和细胞产物,相对独立,1生命活动离不开细胞。,细胞是最基本的生命系统,2细胞是生物体结构的基本单位。除病毒等少数生物外,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3细胞是生物体功能的基本单位。病毒只有在活细胞内才能表现出生命活动。 4生命系统的其他层次都是建立在细胞基础之上的。,单细胞生物的一个细胞就是一个个体,没有组织、器官和系统等层次。 植物体由根、茎、叶、花、果实、种子等六大器官直接组成个体,没有系统层次。 病毒没有细胞结构,不属于生命系统。 组成细胞的蛋白质、核酸等分子和细胞膜、细胞器等结构虽然也是系统,但都不能独立表现生命特征,不属于生命系统。所以,细胞是能完整地表现出各种生命活动的最微小层次。,细胞是最基本的生命系统,生命系统的各个层次既层层相依,又有各自特定的组成和结构、功能。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原子、分子都是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 B每种生物都具有生命系统的各个层次 C池塘中的水、阳光等也是生命系统的一部分 D草原上的羊属于种群结构层次,解析 本题考查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细胞是最基本的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原子、分子不能独立完成生命活动,不属于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植物无系统层次,细菌等原核生物无组织、器官、系统等层次。草原上的羊并不一定只有一种,因此,不属于种群结构层次。池塘中的水和阳光属于生态系统中的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 答案 C,(2015届汕头调研)下列组合中,在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中依次为种群、群落和生态系统的一组是( ) 一个池塘中的全部生物 一片草地上的全部昆虫 某水库中的全部鲤鱼 一根枯木及枯木上的所有生物 A B C D 【答案】B,细胞的多样性和统一性,2细胞的多样性 (1)表现:细胞的形状、大小、种类、结构等方面的差异。 (2)原因:细胞分化。 (3)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比较,巧记常见的原核生物和真核(单细胞)生物 (1)原核生物:一藻(蓝藻);二菌(细菌、放线菌);三体(支原体、衣原体、立克次氏体)。 (2)真核生物:一(衣藻)团(藻)酵母(菌)发霉(菌)了。,3细胞多样性的体现 (1)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差别很大。 (2)不同真核细胞存在差异,如植物细胞有液泡和叶绿体,动物细胞没有;动物和低等植物细胞有中心体,高等植物细胞没有。 (3)不同原核细胞存在差异,如细菌有球形、杆形、螺旋形;支原体没有细胞壁,其他原核细胞有细胞壁。,4细胞统一性的体现 (1)原核和真核细胞的共性:都有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或拟核中均含有DNA作为遗传物质。 (2)组成细胞的元素和化合物种类基本相同。 (3)都以ATP作为直接能源。 (4)遗传密码具有通用性。,有关下图所示的四种不同生物的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甲、乙两种细胞的细胞壁都可用纤维素酶完全水解 B乙为低等植物细胞,细胞中的核糖体和叶绿体均含RNA C丙的遗传物质是单链RNA,其突变率远高于DNA病毒 D丁的细胞中无线粒体却能进行有氧呼吸,解析 水绵是植物细胞,细胞壁的主要成分是纤维素和果胶,不能用纤维素酶完全水解;而蓝藻是原核细胞,细胞壁的主要成分是糖类和蛋白质而不是纤维素,故也不能用纤维素酶完全水解。蓝藻是原核细胞,细胞中无叶绿体。艾滋病病毒的遗传物质是RNA,单链RNA不稳定,容易发生变异。变形虫为真核生物,细胞中含线粒体,D项错误。 答案 C,【答案】AC 【解析】某些需氧型细菌,属于原核生物,无线粒体,但照常可进行有氧呼吸,如硝化细菌等;蓝藻也属于原核细胞,体内无叶绿体,但细胞内具有藻蓝素等一些光合作用的色素,可以进行较为原始的光合作用,但其光合作用效率远远不如绿色植物;原核生物既含有DNA又含有RNA,但其遗传物质是DNA(每种生物只有一种遗传物质);赤潮、水华等现象通常是蓝藻大量繁殖的结果。,常见的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下列有关微生物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酵母菌 乳酸菌 硝化细菌 蓝藻 SARS病毒 噬菌体 支原体 A从结构和成分看,、都属于原核生物 B从细胞结构看,无细胞壁,但有细胞膜 C从代谢类型上看,、都是自养生物 D、的组成物质中都有蛋白质和核酸,解析 酵母菌为真核生物,乳酸菌、硝化细菌、蓝藻和支原体为原核生物,SARS病毒和噬菌体属于病毒,无细胞结构;酵母菌是异养生物,蓝藻是自养生物;除了特殊的生物(如朊病毒仅有蛋白质,类病毒仅有核酸),其他生物的组成物质中都有蛋白质和核酸。 答案 D,纠错 生物种类的判断技巧,微生物的种类繁多,下列微生物中属于原核生物的是( ) 黏菌 酵母菌 蓝细菌 大肠杆菌 乳酸杆菌 A B C D 【答案】C 【解析】蓝细菌、大肠杆菌、乳酸杆菌都没有成形的细胞核,都属于原核生物。而黏菌、酵母菌都有真正的细胞核,都属于真正核生物。,使用高倍显微镜观察细胞 1显微镜的重要结构,2操作流程 在低倍镜下观察清楚,找到物像将物像移到视野中央转动转换器换用高倍镜观察调节细准焦螺旋,直到看清楚物像为止。 3显微镜成像特点 显微镜下所成的像是倒立的虚像,即上下、左右均是颠倒的。细胞在显微镜下的像偏右上方,实际在载玻片上是偏左下方,要将其移至视野中央,应将载玻片向右上方移动,即物像位于哪个方向,则应向哪个方向移动装片,即“同向移动”原则。但研究细胞质环流方向时,显微镜下观察到的方向和实际环流方向一致。,4显微镜的放大倍数 (1)显微镜的放大倍数是指物体的长度或宽度的放大倍数,而不是面积或体积。 (2)总的放大倍数是目镜放大倍数与物镜放大倍数的乘积。 5目镜与物镜的结构及其长短与放大倍数之间的关系,(1)物镜越长,放大倍数越大,距装片距离越近,如H1;反之则放大倍数越小,距装片距离越远,如H2。 (2)目镜越长,放大倍数越小;反之则放大倍数越大。,6判断污物存在的位置 (1)污物可能存在的位置是:物镜、目镜或装片。 (2)判断方法:,如图所示:甲图中表示目镜,表示物镜,表示物镜与载玻片之间的距离,乙和丙分别表示不同物镜下观察到的图像。下面相关描述正确的是( ),A观察物像丙时应选用甲中组合 B从图中的乙转为丙,正确调节顺序:转动转换器调光圈移动标本转动细准焦螺旋 C若丙是由乙放大10倍后的物像,则细胞的体积增大为原来的10倍 D若丙图观察到的细胞是位于乙图右上方的细胞,从图中的乙转为丙时,应向右上方移动装片,解析 丙图是乙图放大后的物像,应选用甲图中组合。由低倍物镜转换成高倍物镜的操作顺序为:移动装片转动转换器调节光圈转动细准焦螺旋。显微镜的放大倍数是指长度或宽度的放大倍数,而不是面积的放大倍数。物像位于哪个方向,则应向哪个方向移动装片才能使其位于视野中央。 答案 D,如图表示显微镜观察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部分操作过程,其中叙述错误的是( ),A图视野中的图像是在低倍镜下观察到的 B利用图视野中的图像,要看清处于分裂期的细胞,应将装片适当向左移动 C图表示将显微镜镜头由甲转换成乙,视野中观察到的细胞数目减少 D图中显微镜镜头由于甲转换成乙的过程中,为了方便操作,可以将镜筒升高,【答案】D 【解析】图视野中能观察到根尖分生区、伸长区等细胞,且细胞数目较多,说明是在低倍镜下观察到的;分生区细胞特点是排列紧密,呈正方形,在视野的左侧,欲移动到视野中央,应将装片适当向左移动;图中的镜头带有螺纹,为物镜,镜头短的为低倍镜,镜头长的为高倍镜,由甲换成乙,倍数放大,视野中观察到的细胞数目减少;在低倍镜下物像观察清晰后,不能再调节粗准螺旋(不能再将镜筒升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课件教案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