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 专题一 第2课 古代中国的手工业经济课件 人民版必修2.ppt

上传人:sh****n 文档编号:2461577 上传时间:2019-11-25 格式:PPT 页数:57 大小:5.0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历史 专题一 第2课 古代中国的手工业经济课件 人民版必修2.ppt_第1页
第1页 / 共57页
高中历史 专题一 第2课 古代中国的手工业经济课件 人民版必修2.ppt_第2页
第2页 / 共57页
高中历史 专题一 第2课 古代中国的手工业经济课件 人民版必修2.ppt_第3页
第3页 / 共5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成才之路 历史,路漫漫其修远兮 吾将上下而求索,人民版 必修2,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专 题 一,第2课 古代中国的手工业经济,专 题 一,“鬼谷子下山”高27.5厘米,直径33厘米,产自七百年前的中国景德镇,图案衍生于中国战国时期乐毅图齐的故事。此件元青花珍品在2005年7月的英国佳士得公司拍卖会上以2.3亿元人民币的高价成交,创下了佳士得公司当时亚洲艺术品拍卖的最高成交纪录。,元青花瓷有何惊人之处,竟能拍出2.3亿元人民币的高价?中国的手工业作品为何有如此高的价值?在以农为本的封建社会,手工业在整个经济结构中处于什么位置?古代手工业发展的表现及特征是什么?,本题讲述了家庭手工业、田庄手工业、官营手工业三种经营形态及其特点。同时,讲述了中国古代在纺织业、冶金业、陶瓷业方面取得的成就。,一、家庭手工业和田庄手工业 1自然经济 (1)地位:中国传统社会的经济基础。 (2)特点: 以小农经营为主的高度分散的经济。 在一个小的社会单元内部,基本做到_。 2家庭手工业 在中国古代,手工业长期附属于农民家庭之中,形成了以小农业和小手工业紧密结合的“_”的经济形式。,自给自足,男耕女织,3田庄手工业 (1)生产经营: 种植粮食作物,兼及蔬菜、果木及染料作物栽培,蚕桑作业,禽畜养殖,药材采集。 进行酒、醋等酿造加工,纺织手工业,农具和兵器修造。 (2)性质: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田庄是一个相当完备的微型社会。田庄手工业主要是满足自身生产生活的需要,田庄经济是一种自然经济。,二、“工官”和“匠户” 1“工官”制度 (1)形成:从_时代起,煮盐、冶铁等最有利可图的行业,都由政府垄断。 (2)特点: 目的:专门负责制造官府专用和_私用的物品。 技术:代表了当时手工业的最高技术水平。 规模:工人数量多,生产规模大。,汉武帝,皇帝,(3)“工官”工场:西汉时在长安设立“东西织室”,在齐郡设“_”。 (4)影响: 是朝廷财政的一大支出。 局限于为_、贵族服务,技术发明和革新不能服务于社会。 行业间相互隔绝。新技术难以推广,技术工艺的传承也是封闭的。,三服官,帝王,官营手工业并不是在整个封建社会都占据主导地位:到明代前期为止,官营手工业一直占据主导地位,明中叶以后,民营手工业占据主导地位,并孕育出了早期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萌芽。,2“匠户”制度 (1)匠户:中国古代从事手工业生产的_人户。 (2)表现: 唐代:已有工匠在_手工业作坊内定期服役的制度。 宋代:匠户往往被官府以强制方式役使。 元代以后:工匠被编入_,由专门机构直接管理,世代相袭承担指定的工役。 (3)影响: 统治者可以十分方便地征调各类工匠。 _没有人身自由,劳动创造性受到严重束缚。,专业,官营,户籍,匠户,三、纺织业的发展 1新石器时代 纺织技术已经萌芽。已经出现人工育蚕和丝织技术。 2商周时期 (1)商代:_中出现有关于祭祀蚕神的内容。有负责指导蚕桑生产的专职官员。 (2)周朝:纺织工与王公、士大夫等并列,称做“国有六职”。,甲骨文,3汉代 (1)纺织技术已经相当发达,花色品种多。 (2)丝织品通过丝绸之路远销到地中海地区,中国因此被称为“_”。 (3)纺织技术被唐宋、元明时代沿袭和发展。 4唐代 (1)中期以后,_纺织业有相当大的规模。 (2)随着城市和商品经济的发展,私营纺织作坊兴起。,丝国,官营,5宋代 (1)棉花种植及棉纺织技术推广到闽、粤等地区。 (2)丝织工艺水平有了新的提高。 6元代 (1)_革新纺织工艺,创造了新式纺车,推广传授先进织造技术和工具。 (2)棉纺织业发展,_逐渐成为当时民众的主要衣料。,黄道婆,棉布,7明代 (1)蚕桑、棉花种植面积普遍扩大。 (2)手工业作坊或工场中雇工数量众多,一些纺织业发达的地区出现_市场。 (3)手工工场和_关系的出现,标志着资本主义萌芽开始产生。,自由劳动力,雇佣劳动,中国古代手工业产生并发展于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形态的特定环境中,与自然经济发展密切相关。因此建立在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基础上,长期作为自然经济的补充而存在,始终没有进入手工工场时代。,四、先进的冶金技术和陶瓷业的成就 1冶铜技术 (1)新石器时代晚期:已有小件铜器,但不是主要的生产工具。 (2)商代:分布相当广泛,生产规模相当大。 (3)西周:青铜器大多作为_的象征,铸造工艺已经达到了很高的水平。,礼制,2冶铁技术 (1)春秋晚期:出现中国最早的人工冶炼铁器。 (2)战国时期:铁器大量出现,出现冶炼块炼铁和生铁,_和淬火工艺已经有所发展。 (3)汉代:汉武帝时代推行_制度;汉代冶铁开始使用煤炭做燃料;供风形式从自然通风演进到人力皮囊鼓风,然后又发展到畜力鼓风,东汉杜诗创造出_。 (4)南北朝时期:出现了技术更为先进的_。 (5)北宋时期:有了以_作为燃料冶铁的明确记载,以煤做燃料提高了冶铁业的生产效率。,炼钢,铁业官营,水排,灌钢法,煤,3制陶业 (1)原始时代: _已表现出相当高的工艺水平。 山东龙山文化出现蛋壳黑陶,工艺水平高。 早期瓷器是一种釉陶,又称做原始青瓷。 (2)唐代:中国古代独特的美术陶制品“_”曾风行一时。,彩陶,唐三彩,4制瓷业 从商代中期到东汉晚期,陶逐渐发展到瓷。 (1)东汉:制瓷技术成熟,出土有_。 (2)唐代: 制瓷业成为独立的生产部门。 越窑的青瓷、邢窑的白瓷、江西_和四川大邑的白瓷都很有名。 长沙铜官窑首创釉下彩绘,并把绘画和诗文用于瓷器装饰。,青瓷器,景德镇,(3)宋代:唐宋以来有河北定窑、河南_、江西景德镇窑、浙江龙泉窑、陕西耀州窑等名窑。 (4)清代:_瓷器烧制技术在雍正时期达到登峰造极的水平,品种多达十余种。,钧窑,粉彩,古代中国手工业产品享誉海内外原因有哪些? (1)日用品与艺术品相结合。中国古代的手工业产品集内质美、造型美、色泽美于一体,传到海外,备受欢迎。 (2)丝绸之路和“陶瓷之路”为中国古代手工业产品的海外交流提供了便利条件。 (3)中国古代王朝利用馈赠手工业产品的方式,加强与亚、非、欧各国的友好往来。,探究一 【史料】 材料一 凡执技以事上者:祝、史、射、御、医、卜及百官。凡执技以事上者:不贰事,不移官。 礼记王制 材料二 古希腊人把中国叫做“塞里斯”,即“丝绸之国”。在古罗马,恺撒大帝曾身穿丝绸长袍去看戏,引得在场的贵族羡慕不已。,材料三 “郡城之东皆习机业。工匠各有专能,匠有常主,计日受值。无主者黎明立桥以待。什百为群,延颈相望若机房工作减,此辈衣食无所矣。” 材料四 家有织户,织与不织,总要吃饭,不算工本,自然有赢。 【问题】 (1)从材料一、二、三、四分析中国古代手工业的特点有哪些?,【提示】 (1)我国古代官营手工业分工细致,受官府控制。 (2)我国手工业产品历史悠久,技术先进,曾长期领先于世界。 (3)江南地区民营丝织业发达,技术水平高,且有专业的技术人才,为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创造了资本、技术条件。 (4)中国古代家庭手工业具有生产成本较低,自给自足的特点。,探究二 【史料】 材料一 (元朝)国家初定中夏,制作有程,乃佴(纠集)天下之工,聚之京师,分类置局匠以籍为定,世承其业,其子女婚嫁皆由政府控制。 元史 材料二 明代名隶官籍的民匠中,班匠(定期到官府服役者)百二十三万,约占工匠总数的百分之八十,其余为坐匠工部奏准,轮班匠可以以银代役,后又规定一律以银代役。 中国史纲要,材料三 (入清以后)“原匠子孙逃故无遗”,止存户籍。1645年,顺治帝“免直省(直隶)京班匠,并除其匠籍”康熙以后,最后废除了匠籍。 朱绍侯中国古代史 【问题】 (1)据材料一,分析元朝手工业管理制度的特点。 (2)材料二、三与材料一相比,有何进步? (3)据所学知识分析,这种进步出现的原因是什么。,【提示】 (1)元朝时将天下工匠集中到京师。分类编入专门的户籍进行管理,户籍世袭不能脱籍,无人身自由,子女婚嫁也由政府控制。 (2)明朝有班匠和坐匠,班匠定期服役,还可以以银代役,对匠户的人身控制有所放松。清朝最终废除了匠户制度。 (3)社会生产的进步,商品经济的发展。,1中国古代手工业的经营形态,(2014济宁嘉祥质检)“昔圣王之处士也,使就闲燕;处工,就官府;处商,就市井;处农,就田野。”从国语齐语这段话中可以看出我国古代手工业经营形态是( ) A官营手工业 B家庭手工业 C民营手工业 D官营和民营合并的手工业 【答案】 A,【解析】 材料信息分别反映了士、农、工、商的经营形态,由材料“处工,就官府”可得出是官营手工业经营形态。故选A。B项是在春秋以后出现,是农户的家庭副业;C项是以面向市场生产为主的经营形态;D项材料无法体现。,2官营手工业的特点 主要特点:特殊行业的垄断性:最有利可图的行业都收归官办,由政府垄断。服务对象的特殊性:专门负责制造官府专用和皇帝私用的物品,除皇帝特别赏赐外,平民不得使用。不计成本的奢侈性:其投资源于国家财政收入,生产往往不计成本,是朝廷财政的一大支出。技术工艺的高超性:官营手工业的制作水平代表了当时手工业技术水平的顶峰。各种行业的封闭性:水准较高的手工业技术局限于为帝王贵族服务,技术发明和革新不能服务于社会;行业之间相互隔绝,新技术难以推广;技术工艺的传承也是封闭性的。,劳动者缺乏积极性:工匠被编入专门的户籍,被称为“匠户”,其职业由子孙世代继承,不得脱籍改业,依附关系强,加之“匠户”没有人身自由,他们的劳动创造性也受到严重束缚。,(2014鱼台期中)唐六典记:“工巧业作之子弟,一入工匠后,不得别入诸色”;新唐书载:“细镂之工,教以四年;车路、乐器之工,三年;平漫刀矟(长矛)之工,二年教作者传家技。”这表明唐代工匠 频繁更换工种 长期在官府作坊干活 职业是世袭的 是临时工人( ) A B C D 【答案】 B,【解析】 本题侧重于考生对材料信息解读能力的考查。“工巧业作之子弟,一入工匠后,不得别入诸色”这句话说明了唐朝政府不准工商业者改行,子弟要世袭匠籍,实行严格的人身控制和管理。“细镂之工,教以四年;车路、乐器之工,三年;平漫刀矟(长矛)之工,二年教作者传家技。”这句话表明了在唐代,由家庭传授后代的手工业技艺分工种不同,有严格的时间限制,必须在满足一定年限后方可接受祖传技艺的学习,据此答案是。是对材料的曲解。,3中国古代手工业没有出现生产领域的技术革命的原因 (1)中国古代手工业与农业一样以自给自足为目的,规模小,社会需求不大,缺乏革新工具的动力和社会基础。 (2)水平很高的官营手工业局限于为帝王、贵族服务,技术的发明与革新不能服务于社会,使行业间相互隔绝,新技术难以推广。,(3)官营手工业对工匠的束缚和压迫,使工匠缺乏改进技术的积极性;而私营手工业的小规模经营和世代严守技术秘密,使生产技术难以交流提高。 (4)统治者往往对民营手工业的发展加以限制,如采取重农抑商政策,阻碍了生产的发展,不利于新技术的研制与发明。,(2014长春外国语学校期中)在西方人眼中,两千年前中国文明的“象征”是丝绸,一千年前中国文明的“象征”是瓷器,五百年前中国文明的“象征”是茶叶。这主要表明古代中国( ) 自然经济长时间内没有根本性突破 东西方的交流渠道不畅通 古代手工业发展水平世界领先 古代中国对外贸易一直居出超地位 A B C D,【答案】 C 【解析】 本题考查我国古代对外交流和手工业发展情况。联系已学知识可知从丝绸到陶瓷到茶叶对外交往中,中国主要输出手工业品,既说明我国古代手工业领先,也说明自然经济长期存在,没有根本性突破,由此分析可知正确;古代通过丝绸之路,我国手工业品大量外输,故不正确;材料无法体现古代中国外贸出超还是入超,故错误。故选C。,1(2014长春外国语学校期中)“吸引我的是它的绚丽,它来自一个新的天地,从未见过如此优美的艺术。多么诱人,精致超俗,来自中华,它的故土(景德镇)。”这是18世纪初期法国流传的一首诗歌,它盛赞的是中国的( ) A瓷器 B丝绸 C铁器 D青铜器 【答案】 A,【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的理解辨析能力。由题干中的“景德镇”、“18世纪初”这些信息可以看出这是说的中国的瓷器。故选A。B项错误,丝绸也是我国的主要的出口产品,但是与材料中的地点景德镇无关;C、D项并非中国的特产。,2(2014山师附中期中)济南洛庄汉墓遗址发掘当年被评为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之一。图1到图4所列文物不可能由该墓葬出土的是( ) A图1铁兵器 B图2陶罐 C图3青花瓷 D图4铜壶,【答案】 C 【解析】 本题只需注意考查的时间,汉代墓葬出土的文物应该是汉及其以前的东西,而青花瓷则是元朝以后的手工业品,所以选C。,3(2014奉新一中)电影十二生肖中的兽首铜像是在乾隆帝时由宫廷工匠们精心制作的,铸工精整,清晰逼真,展现出极高的工艺水准。这说明当时( ) A“工官”仍代表手工业的较高技术水平 B官营手工业占主导地位 C“计日受值”的雇佣劳动关系已经出现 D冶铜业一直由官府垄断 【答案】 A,【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阅读材料并与教材内容联系的能力。题干中“乾隆帝时由宫廷工匠们精心制作的”,可知是官营手工业,A中“工官”指官营手工业,是专门为政府和统治阶级服务的,它仍代表手工业的较高技术水平,A正确;B中官营手工业在明朝中后期已经不占主导地位了,私营手工业占主导;“宫廷工匠们精心制作的”,可知铸造兽首铜像的工匠们是服务于官营手工业的,雇佣关系出现在私营手工业中,所以C错误;D中“一直”表述过于绝对了。,4(2014梁山一中)“从宋代起,棉花开始成为一种重要纺织原料到了元代,丝、麻、棉鼎足而三,明代以后,棉花的重要性超过麻。”出现这些变化的前提条件是( ) A政府的大力推广 B棉纺织技术的改进 C商品经济的发展 D棉花成为经济作物 【答案】 B,【解析】 关键信息:重要纺织原料、鼎足而三、棉花的重要性超过麻、前提条件。元代中国的棉纺技术有了进一步的发展,棉在纺织的地位提高,正是因为棉纺技术的进步,对棉花的需求量增加,故B项是前提条件,符合题意;A、C、D项说法正确,但不符合题意。,5(2014宜春中学高一期中)在今天的收藏领域,官窑瓷器比民窑瓷器更受青睐,拍卖价格也更高。这主要是因为官窑产品( ) A年代久远 B存世量大 C造型别致 D工艺高超 【答案】 D 【解析】 联系史实分析,在中国古代官营手工业由官府垄断生产,进行集中的大作坊生产,生产规模大;生产不计成本,产品精美,工艺技术水平最高;故此题应选D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课件教案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