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生物第一轮复习 第三单元 第4讲 生态环境的保护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3.ppt

上传人:sh****n 文档编号:2457879 上传时间:2019-11-25 格式:PPT 页数:64 大小:80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生物第一轮复习 第三单元 第4讲 生态环境的保护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3.ppt_第1页
第1页 / 共64页
高考生物第一轮复习 第三单元 第4讲 生态环境的保护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3.ppt_第2页
第2页 / 共64页
高考生物第一轮复习 第三单元 第4讲 生态环境的保护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3.ppt_第3页
第3页 / 共6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固基础自我诊断,破疑难深化探究,冲关练两级集训,第4讲 生态环境的保护 考纲定位 1.人口增长对环境的影响() 2.全球性的环境问题() 3.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意义和措施(),课后限时自测,提能力专项培优,一、人口增长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1我国的人口现状与前景 (1)现状:_和自然增长率明显下降。 (2)前景。 特点:_,我国人口仍将在较长的时期内持续增长。 目标:实现人口与_的协调发展。,人口出生率,人口基数大,经济、社会、环境和资源,2人口增长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1) _减少,粮食需求增加。 (2) _被大量消耗。 (3) _加剧等。 3协调人口与环境的关系 (1)继续控制_。 (2)加大保护_的力度。 (3)监控、治理江河湖泊及海域的污染。 (4)加强_保护和自然保护区建设。 (5)推进_。,人均耕地,自然资源,环境污染,人口增长,资源和环境,生物多样性,生态农业,二、关注全球性生态环境问题(连线) 生态环境问题 原因 全球气候变暖 a氟利昂使用 臭氧层破坏 bSO2等的排放 海洋污染 cCO2的排放 酸雨 d植被破坏 土地荒漠化 e石油泄露 【提示】 c a e b d,知识3 保护生物的多样性 1生物多样性的内容 (1) _多样性。 (2) _多样性。 (3)_多样性。 2写出下列生物多样性的价值 (1)食用、药用、文学创作:_。 (2)调节气候、涵养水源:_。 (3)未发现尚不清楚的价值:_。,基因,物种,生态系统,直接价值,间接价值,潜在价值,3生物多样性的保护 (1) _保护。 (2) _保护。 (3)利用生物技术对濒危物种进行保护。 (4)加强立法、执法和宣传教育。,就地,易地,一、思考判断 1(2011广东高考)近年来的研究发现油漆中的有机锡可释放入海,该污染物通过食物链的富集可能对鱼类、鸟类甚至人类造成危害。( ) 2(2009广东高考)目前气象预报中有“紫外线指数”的内容,造成地面紫外线照射增强的直接原因是臭氧层破坏。( ),3(2008山东高考)人口剧增带来的严重后果有环境污染、资源短缺、生物多样性降低、可耕地减少等。( ) 4(2012江苏高考)全球范围内生物多样性有降低的趋势,栖息地总量减少和栖息地多样性降低是重要原因。( ) 5(2010上海高考)大量引进外来物种,使当地生物群落中的物种更多样化。( ) 【提示】 大量引进外来物种,可导致当地物种数量减少或引进的物种因不适应环境被淘汰。,二、图示识读,据某地哺乳动物和鸟类生存受到威胁的主要原因回答下列问题: (1)据表分析,哺乳动物和鸟类生存受到威胁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提示】 哺乳动物:偷猎和丧失栖息地;鸟类:丧失栖息地。 (2)据表中数据分析,应如何保护生物多样性? 【提示】 加强立法、执法和宣传教育;建立自然保护区。,考点1 人口增长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1人口增长对环境的影响 (1)人口增加,人类需求也不断增加,为满足衣食住行的要求和经济发展,使污染物的总量_。大量工业、农业废弃物和生活垃圾排放到环境中,使植被破坏,生物多样性锐减,影响了环境纳污量以及对有毒、有害物质的降解能力,进一步加剧了_,人类生存环境进一步恶化。,增大,环境污染,(2)人类的生存资源、土地资源、森林资源、能源都是 _的,过度利用使资源减少。 2我国由人口引发的问题及措施 (1)引发的问题 我国的土地面积、草地面积、森林面积等6项自然资源总量综合排序位于世界前列,但人均占有量却明显居后。 人均耕地面积远低于世界人均耕地面积,且有继续减少的趋势。,有限,人均淡水占有量也远少于世界人均淡水占有量水平。 (2)采取的措施 控制_。 保护基本农田。 启动南水北调工程。 加大保护资源和环境的力度。,人口增长,角度 人口增长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1(2014淮南模拟)下列有关人口增长与环境关系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目前人口数量已经超出了地球环境容纳量 B生物种群消长规律完全适用于人口增长情况 C科技进步能解决因人口增长过快导致的资源短缺问题 D自然灾害频繁发生与人口过度增长有密切联系,解析 A项中,目前人口数量还没有超出地球环境容纳量。B项中,人不等同于其他生物,生物种群消长规律并不完全适用于人口增长情况。C项中,科技进步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因人口增长过快导致的资源短缺问题,但不能完全解决。D项中,人口过度增长造成资源短缺和环境污染,由于资源短缺,就会盲目地开发和破坏自然环境,进而使自然灾害频繁发生。 答案 D,考点2 全球性生态环境问题 1环境污染的来源及后果,2土地荒漠化 (1)原因:_是土地荒漠化的主要原因。 (2)实例: 草原的过度放牧,草原植被被破坏; 有益动物大量减少,病虫害严重,使草原植被退化; 原始森林和防护林被破坏等。,植被破坏,(3)后果:沙尘暴遮天蔽日,毁坏力极强。 (4)治理措施: 合理利用和保护现有草原; 部分地区_; 大量营造草场、灌木林和防护林,以林护草,草林结合。 3生物多样性锐减的原因 生存环境的_;掠夺式开发和利用;环境污染;外来物种入侵。,退耕还林、还草,改变和破坏,区分水污染的类型,角度1 水体富营养化 2蓝藻暴发会严重污染水源,并给人们的生活产生极大的影响。据资料记载,20世纪80年代,在太湖上蓝藻、硅藻、绿藻数量分别占藻类总量的20%、28%、40%,但是到90年代,由于太湖水体污染加重,水体生态结构受到破坏,蓝藻占绝对优势,最高时约占藻类总量的94%。 (1)蓝藻属于_生物,该种生物在结构上的最大特点是_。蓝藻与硅藻、绿藻的种间关系属于_。,(2)蓝藻暴发的关键因素是太湖水体中_含量增高,导致水体富营养化;蓝藻大量繁殖造成鱼虾大量死亡,从生态学角度上看,蓝藻是生态系统成分中的_,鱼虾是_;鱼虾的尸体还会腐烂变臭是_分解的缘故。 (3)该水体生态系统被破坏,其_稳定性变弱。 (4)运用所学生物学知识,对太湖蓝藻暴发的防治提出一些建议(至少两个):_。,解析 太湖蓝藻暴发的主要原因是水体污染工业、生活污水的大量排放,导致水体富营养化,氮、磷等元素含量增高,利于蓝藻的生长,所以蓝藻的数量急剧增多,与其他藻类竞争养料、阳光、空气等,所以绿藻、硅藻数量减少(它们之间属于竞争关系)。太湖生态系统遭到破坏后抵抗力稳定性减弱。对太湖蓝藻进行防治,必须运用生态学原理,如控制含有氮、磷等元素的污水的排放;“引江济太”,加强太湖水循环;实施生物链工程,多放养食藻鱼等。,答案 (1)原核 没有成形的细胞核 竞争 (2)氮、磷等元素 生产者 消费者 分解者(细菌等微生物) (3)抵抗力 (4)加强治理,“引江济太”,加强太湖水循环;实施生物链工程,多放养食藻鱼;控制含有氮、磷等元素的污水的排放(答案合理即可),角度2 环境污染的治理方法 3(2014济南月考)养鸡场排出的废水中含有大量粪便等有机物,如果直接排放到河流中会引起水体恶化。下图所示为某养鸡场对废水处理的过程。养殖塘中有大量以藻类、细菌为食的浮游动物,养殖的鱼类可以以藻类、浮游动物为食,池塘内还种植了一些莲藕等植物。结合所学知识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流入养殖塘的能量有_。浮游动物和鱼的种间关系是_。 (2)厌氧池和曝气池中的细菌在生态系统中属于_(成分)。 (3)该处理过程中必须控制废水的排出速率,不能过快过多,否则会使养殖塘水体恶化,抵抗力稳定性_(填“升高”或“降低”),这说明生态系统的_。,(4)从能量流动的角度来看,养殖鱼类、种植莲藕的意义在于_。 (5)没有将曝气池中处理后的废水直接排放到河流中,而是引入养殖塘,这样做的好处有_;_。,解析 (1)养殖塘中的藻类、植物可利用光能合成有机物,曝气池处理的废水中含有大量的细菌,带有大量的化学能,可被浮游生物利用。浮游动物和鱼都摄食藻类,同时鱼又捕食浮游动物,因此浮游动物和鱼的种间关系为捕食和竞争。(2)厌氧池和曝气池中的细菌都为腐生菌,属于分解者。(3)大量污水进入厌氧池、曝气池后,导致有机物不能被充分分解,进而流入养殖塘,导致养殖塘有机物大增,水体恶化,抵抗力稳定性降低。这说明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有限。,(4)废水中的有机物所含的部分能量通过途径细菌浮游生物鱼,最终进入人体,因此这样做的目的是调整能量流动的方向,使其流向对人类最有益的部分。(5)经曝气池处理后的水体中含有大量微生物、无机盐,因此要利用养殖塘中的多种生物将其尽量清除。 答案 (1)光能和化学能 捕食和竞争 (2)分解者 (3)降低 自我调节能力有限 (4)调整能量流动的方向,使其流向对人类最有益的部分 (5)去除(净化)水体中的微生物及残余有机物 尽量去除水体中的无机盐(答出去除微生物、残余有机物、无机盐三方面中的两个方面即可),考点3 生物多样性及其保护 1生物多样性的三个层次,2生物多样性的保护 (1)保护生物多样性关键是协调好_的关系: 控制人口的增长; 合理利用自然资源; 防治环境污染。 此外还要加强立法及宣传活动等。,人类与生态环境,(2)坚持“可持续发展”和“_”是最好的保护,对于生物多样性的保护与利用要防止两个极端: 避免盲目地、掠夺式地开发利用,坚持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避免禁止开发和利用,坚持_是最好的保护,如规定禁渔期和禁渔区、退耕还林(草、湖)等。,合理利用,合理开发,有关生物多样性的2个易混点 (1)区分就地保护与易地保护:就地保护除了保护区域内的物种,还应保护相应的生态环境,而在物种生存的环境遭到破坏,不再适于物种生存后,就只能实行易地保护。 (2)生物多样性的直接价值与间接价值的作用大小: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是指对生态系统起到重要调节功能的价值,如森林和草地对水土的保持作用,湿地在蓄洪防旱、调节气候等方面的作用。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明显大于它的直接价值。,角度1 生物多样性及保护措施 4(2015云南师大附中适应性月考)下列有关生物多样性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红树林的旅游观赏性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 B保护大熊猫是在物种层次上保护生物多样性 C建立自然保护区是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最有效措施 D共同进化在生物多样性的形成过程中起主要作用,解析 红树林的旅游观赏性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直接价值,A错误。 答案 A,角度2 外来物种入侵与生物多样性 5(2015辽宁大连双基测试)2002年底,我国农业部发出通知,禁止引进“食人鱼”,因为我国南方地区有该鱼类适宜的生活条件。禁止引进“食人鱼”有利于( ) A维护公众的饮食安全 B维护原有食物链和生物多样性 C本土鱼类的竞争,形成新物种 D不同地区之间鱼类的基因交流,解析 引入地由于有适宜“食人鱼”生活的条件,会使“食人鱼”快速繁殖,使本地原有的一些物种灭绝,从而破坏了原有的食物链和生物多样性,B正确。 答案 B,外来物种入侵的危害 (1)外来物种入侵的危害:破坏原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或生态平衡;使原生态系统的生物多样性受到严重威胁,即引发生态危机。 (2)侵入种引发生态危机的原因:占据生态位。如果迁入地环境条件适宜,侵入种由于缺少天敌的控制,一旦传入,能迅速传播蔓延开来,在短时间内呈现种群的“J”型增长。,人口增长与其它生物种群增长的关系 1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全部人口可以看做一个种群,它同样具有种群的特征,其相互关系如下:,2人口增长规律与其他生物种群增长规律不完全相同 (1)人是生物界中的一员,所以生物种群消长规律有适用于人口增长情况的一面。 (2)人不同于一般的生物:人具有发达和善于思维的大脑,具有制造工具和能动地调控人口增长以及能动地改造和保护自然的本领等。因此,人口增长规律又有其特有特点,如实行计划生育。,下图表示三种可能的人口增长曲线,有关分析错误的是( ) A按生态学原理,世界人口增长应该表现为曲线a B若地球上人口的环境容纳量(K)为110亿,则全球最适的人口数量为55亿 C资源或空间有限是曲线b与曲线a产生差别的主要原因 D如果环境条件恶化下去,人口增长将表现为曲线c,解析 按生态学原理,世界人口增长呈“S”型曲线,应该表现为曲线b;“S”型曲线具有K值,若K值为110亿,则K/2值是最适的人口数量,为55亿;“J”型曲线无K值,但在资源或空间有限时,人口增长呈“S”型曲线;如果环境条件恶化下去,人口增加到一定数量后又会逐渐减少,因此人口增长将表现为曲线c。 答案 A,(2015北京房山区二模)下图是种群增长的坐标曲线图,下列关于曲线含义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曲线表示种群的指数增长模型 B池塘养鱼过程中为保持鲫鱼种群增长需持续投放饲料等,C曲线可以表示“温带落叶植物叶片内叶绿素的含量随叶季节性生长的变化” D曲线若表示一个国家或地区人口数量随时间的变化,其中在ab段老年人的数量比例较小。我国人口不断地老龄化,目前我国人口变化处于cd段 解析 曲线种群数量连续增长,第二年是第一年的“”倍,无K值,因此曲线表示种群的指数增长模型,A正确。因人工鱼塘中生产者固定的能量不足以满足鱼类的需求,故需投放饲料保证鱼正常的能量需求,B正确。,温带落叶植物在个别器官或整株植物的整个生长过程中,会随着春夏秋冬节气的变化,生长速度也表现出“慢快慢”的基本规律,即开始时生长缓慢,以后逐渐加快,达到最高点,然后生长速度又减慢以至停止;植物衰老时的主要表现之一就是光合色素减少甚至丧失,因此可用曲线表示“温带落叶植物叶片内叶绿素的含量随叶季节性生长的变化”,C正确。曲线若表示一个国家或地区人口数量随时间的变化,虽然我国人口不断地老龄化,但目前我国人口变化处于bc段,D错误。 答案 D,A 基础训练 1(2015合肥高三质检)英国著名经济学家KE博尔丁把对自然界进行掠夺、破坏式开发利用的经济模式称为“牧童经济”。下列现象不是由“牧童经济”模式造成的是( ) A沙尘暴频发 B火山爆发 C温室效应加剧 D湿地内物种减少,解析 “牧童经济”是对自然界进行掠夺、破坏式开发利用的经济模式,是对生态环境的人为破坏。火山爆火是自然现象,不是“牧童经济”模式造成的。 答案 B,2(2015长沙联考)外来物种引进后若能在野外大量繁殖,以致影响当地原物种的生存,则称为入侵种。入侵种不可能( ) A严重破坏本地生态系统的稳态 B与本地物种杂交而改变本地物种的基因组成 C受新的自然选择作用而迅速进化成新的物种 D含有某些有毒物质,通过食物链传递到人体内,解析 本题考查物种入侵与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关系。若当地条件特别适宜入侵种的生长,会对当地生物造成威胁,破坏当地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入侵种和本地物种进行杂交可能改变本地物种的基因组成,影响原有物种品系纯度;若入侵种含有某些有毒物质,则可以通过食物链的富集作用传递到人体内,A、B、D均有可能;入侵种若能适应当地条件则能够进行繁殖,不能适应当地条件,则会被淘汰掉,但是短时间内不会形成新的物种,C不可能。 答案 C,3(2015广州模拟)广州南沙区拥有200多公顷的湿地面积,是多种候鸟南下过冬的重要栖息地,被誉为广州的“南肾”。但是,近年来多项大型石油化工项目落户南沙,引起环保专家对南沙自然环境的关注。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湿地的破坏不会影响该生态系统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 B负反馈调节是湿地生态系统自我调节能力的基础,C南沙湿地群落的物种丰富度会长时间保持不变 D南沙湿地生态系统如果遭受严重破坏,物种会大量减少,抵抗力稳定性升高 解析 湿地的破坏将影响该生态系统生物的多样性,从而影响生物的间接价值;多项大型石油化工项目落户南沙会使其物种丰富度降低;如果南沙湿地生态系统遭受严重破坏,其抵抗力稳定性会降低。 答案 B,4(2015珠海高三一模)为了解决粮食生产和环境保护问题,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当前科学、有效的途径是( ) A掠夺式开发海洋,寻找新的粮食资源 B控制人口增长,协调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C增加化肥和农药的使用,提高作物产量 D开荒辟地,围湖造田,扩大粮食种植面积,解析 可持续发展追求的是自然、经济、社会的持久而协调发展,因此B选项正确,C中化肥、农药的大量使用会破坏生态环境,D中围湖造田也破坏生态环境。 答案 B,B 真题体验 1(2014江苏高考)下列关于生物多样性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生态系统中捕食者的存在可以促进物种多样性的提高 B把沼泽地改造成人造林是增加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手段,C花费大量人力物力保护无经济价值的物种是为人类生存发展保留空间 D农田是具有高度目的性的人工生态系统,清除杂草与保护生物多样性的原则不矛盾 解析 生态系统中捕食者的存在,可以增加该生态系统的物种丰富度,从而提高了物种的多样性;人造林物种较为单一,因此把沼泽地改造成人造林会降低生物多样性;,人和其他物种都属于生态系统中的成分,它们的存在提高了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更有利于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农田生态系统是人工建立的生态系统,清除杂草的目的是使能量流向对人类最有益的部分,这与保护生物多样性的原则并不矛盾。 答案 B,2(2013江苏高考)将江苏某地当年收获的小麦秸秆剪成小段,于7月20日开始分别进行露天堆放、水泡和土埋3种方式的处理,3次重复,每隔15天检测一次秸秆腐解残留量,结果见下图。下列分析合理的是( ),A秸秆还田后翻耕土埋为农作物提供丰富的有机营养 B土壤中的空气和水分条件有利于多种微生物对秸秆的分解 C如果将处理开始时间提早30天,则3条曲线的位置将呈现上移趋势 D从堆放、水泡2条曲线可以推测好氧性微生物分解能力高于厌氧性微生物 解析 秸秆还田后翻耕土埋是利用秸秆的合理方法,为农作物提供丰富的矿质营养,A项错误;,微生物的分解作用受氧气和水分等条件的影响,B项正确;图中纵坐标为秸秆残留量的百分比,曲线的开始位置不变,若处理时间提前,则提前的30天的温度比原处理最后30天的温度要高,即处理期间的平均温度比原处理的平均温度要高,微生物分解作用强,秸秆被分解的量会增加,故秸秆残留量曲线将会呈现下移趋势,C项错误;与水泡方式相比,堆放时氧气较为充足,而秸秆残留物的减少速率较慢,可推测好氧性微生物的分解能力弱于厌氧性微生物,D项错误。 答案 B,3(2013广东高考节选)污水处理厂的污泥富含有机质和无机成分,可用作肥料,但其多环芳烃(PAHs)等有机污染物含量通常较高,施入土壤会带来二次污染。生物质炭是由作物废弃秸秆等炭化而成。将污泥、含7%生物质炭的污泥均堆放一段时间后用于盆栽实验,研究它们对黑麦草生长及PAHs迁移的影响,结果见下表。,(1)生物质炭孔隙结构发达,能改善土壤的通气状况,使根系细胞_加强,_合成增加,从而促进根系对土壤养分的吸收。 (2)由表可知,施用含生物质炭的污泥_,从而促进黑麦草生长;污泥的施用使土壤和黑麦草的PAHs含量_,但生物质炭的输入_,从而降低PAHs污染的风险。由此可见,生物质炭有望用作污泥改良剂,促进污泥的推广应用。,解析 (1)生物质炭能改善土壤的通气状况,增加土壤中的氧气量,使根系细胞的有氧呼吸加强,ATP的产生量增加,为根系主动运输吸收养分提供能量。 (2)由表可知,施用含生物质炭的污泥时,黑麦草叶绿素含量增加,从而促进黑麦草的生长。与只施用污泥相比,施用含生物质炭的污泥能降低土壤和黑麦草中PAHs的含量,说明生物质炭的输入能降低污泥中PAHs的含量,从而降低PAHs污染的风险。 答案 (1)有氧呼吸 ATP (2)能增加黑麦草叶绿素含量 升高 能降低污泥中PAHs的含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课件教案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