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高中地理 3-2 以种植业为主的农业地域类型课时演练 新人教版必修2.doc

上传人:tia****nde 文档编号:2456151 上传时间:2019-11-25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56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2020年高中地理 3-2 以种植业为主的农业地域类型课时演练 新人教版必修2.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2019-2020年高中地理 3-2 以种植业为主的农业地域类型课时演练 新人教版必修2.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2019-2020年高中地理 3-2 以种植业为主的农业地域类型课时演练 新人教版必修2.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2020年高中地理 3-2 以种植业为主的农业地域类型课时演练 新人教版必修21东亚、东南亚、南亚的主要农业地域类型为()A商品谷物农业B季风水田农业C混合农业 D乳畜业解析:东亚、南亚、东南亚位于季风气候区,其主要农业地域类型为季风水田农业。答案:B2在农业生产中,为防御旱涝灾害可以采取的主要措施是()A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 B培育良种C加强水利工程建设 D改良土壤解析:防御旱涝灾害可以采取的主要措施是兴修水利。答案:C阅读材料,完成3、4题。材料一世界各地自然和社会经济条件差异很大,农业生产方式和类型各具特色,形成了不同的农业地域类型。材料二3阴影区域表示的农业地域类型为水稻种植业的是()A BC D4阴影区域表示的农业地域类型为商品谷物农业的是()A BC D解析:位于珠江三角洲地区,农业地域类型为水稻种植业和混合农业;位于松嫩平原,农业地域类型为商品谷物农业;位于巴西东南部,以种植园农业为主,咖啡产量居世界首位;位于俄罗斯顿河、伏尔加河流域,农业地域类型为商品谷物农业。答案:3.A4.D商品谷物农业是面向市场的农业地域类型,其基本特征是生产规模大、机械化程度高、商品率高。读图,完成5、6题。5图中a、b、c、d与下列区位条件对应正确的是()农业科技先进人均耕地面积大机械化水平高市场广阔Aa、b、c、dBa、b、c、dCa、b、c、dDa、b、c、d解析:依据框图中已提供的信息可以寻找突破口。科技投入可以提高农作物产量;人均耕地面积大,人们会通过提高机械化水平来提高生产率。答案:C6与长江三角洲相比,东北地区发展商品谷物农业的优势条件是()A水热条件优越 B人均耕地面积大C消费市场广阔 D农业科技先进解析:东北地区在水热条件、消费市场、农业科技等方面不如长江三角洲,但人均耕地面积大,商品率高。答案:B7读下图,完成下列各题。(1)图中区域所示的农业地域类型是_,试分析其发展的区位条件。(2)两区的主要农作物分别是_、_,其收获是否相同?理由是什么?(3)区农作物在我国主要分布于()A华北地区 B东北地区C华南地区 D华中地区(4)与区域农业发展的背景关系最小的因素是()A工业化的发展 B城市化的进程C世界经济全球化 D国际局势多极化(5)区除种植谷物外,还轮种牧草和麦类,近年来又轮种大豆,并用这些农产品加工成精饲料来发展畜牧业。试分析这样做的好处。解析:本题以美国本土农业专业化地区分布图切入,考查商品谷物农业的区位条件、主要农作物分布等知识。第(1)题,美国商品谷物农业的区位条件应从自然条件(地形、土壤、水源、气候等)和社会经济条件(市场、交通、地广人稀、农业科学技术、机械化水平等)两方面分析。第(2)题,和是小麦区。区因纬度较高,冬季气温较低,种植的是春小麦,区则是冬小麦。第(3)题,我国的春小麦主要集中分布在东北和西北地区。第(4)题,世界经济全球化、城市化进程加快使商品谷物农业市场广阔,工业化的发展为商品谷物农业提供了大量农业机械,使商品谷物农业大规模化发展成为可能。第(5)题,考查混合农业的优点。答案:(1)商品谷物农业自然条件:地势平坦开阔;土壤深厚、肥沃;水源充足;气候温和、降水丰富,夏季湿润。社会经济条件:市场广阔;交通运输便利;地广人稀;农业科学技术先进;机械化水平高。(2)春小麦冬小麦不同。区种植春小麦,秋季收获,区种植冬小麦,夏初收获。(3)B(4)D(5)玉米与大豆、牧草和麦类轮作,可调节土壤养分结构,有利于农作物的高产。农作物又为畜牧业提供了充足的饲料,而畜牧业的发展又为种植业的发展提供了肥料,二者相辅相成,相互补充,提高了农业的综合效益。(分值:100分时间:30分钟)一、选择题(6分1060分)1水稻被称为“亚洲的粮食”。其原因叙述错误的是()A水稻只在亚洲种植B亚洲季风气候区非常适合水稻的种植C水稻单产高,有利于缓解亚洲众多人口对土地的压力D稻米是亚洲大部分居民喜爱的主要食粮解析:亚洲是世界水稻种植业的主要分布地区。此外,世界其他地区也有水稻分布,如北美、南美。答案:A2目前亚洲的水稻生产亟须改进的问题是()A传统经济,精耕细作,单位面积产量高B现代化技术水平低,劳动生产率不高C人均耕地少,水热资源利用不充分D企业化种植规模大,农业生产商品率高解析:A项中所述内容是优点,不需改进;C项中人均耕地少不易改进;D项不属于亚洲季风水田农业的特点。答案:B2010年9月6日,由科技部、农业部和湖南省人民政府共同举办的“第一届中国杂交水稻大会”在长沙召开。会议确定,未来几年我国将加快杂交水稻的科技创新,以促进产业持续发展,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据此完成3、4题。3我国水稻种植业的特点不包括()A单产高B机械化水平高C商品率低 D科技水平低解析:我国的水稻种植业具有单产高、机械化水平低、商品率低、科技水平低、水利工程量大、小农经营等特点。答案:B4以上材料说明我国水稻产量的提高得益于()A加大劳动力的投入 B增加施肥量C加大科技投入 D加大资金的投入解析:材料中说明我国水稻产量的提高得益于加大科技投入。答案:C(xx济南模拟)2011年10月16日第31个世界粮食日主题是“粮食价格走出危机,实现稳定”。结合世界粮农组织发布的世界各品种谷物产量图,完成5、6题。5图中显示xx年世界小麦产量下降,下列不属于小麦主要出口国的是()A美国 B加拿大C中国 D澳大利亚6在解决世界饥饿人口方面,惠及人口最多的农业地域类型是()A季风水田农业 B商品谷物农业C混合农业 D乳畜业解析:第5题,中国人均耕地面积少,余粮少,不属于小麦主要出口国。美国、加拿大、阿根廷、澳大利亚都是世界主要的小麦出口国。第6题,水稻单位面积产量高,可以缓解人口对土地的压力,因此惠及人口最多的农业地域类型是季风水田农业。答案:5.C6.A(xx大连模拟)读美国本土农业区分布图,完成7、8题。7图中标注的四个地区中,种植的粮食作物相同而播种时间不同的是()A与 B与C与 D与解析:为乳畜带,为春小麦区,为棉花带,为冬小麦区,两地种植的粮食作物相同。答案:C8若将处优良的粮食作物品种引入我国,最适合的地点是()A三江平原 B辽河平原C华北平原 D长江三角洲解析:处为小麦区,种植冬小麦,在我国最适合的种植地点是华北平原。答案:C读下图,完成9、10题。9如果甲图中X轴代表农作物商品率,Y轴代表农业人口密度,则乙图阴影区域的农业地域类型与a、b、c、d相对应的是()AaBb CcDd10乙图阴影区域的农业地域类型与中国同类农业地域类型的相同点为()A经营方式都是家庭经营B农业机械化水平一样高C都是单产高,商品率低D主要农作物中都有玉米解析:第9题,乙图阴影区域显示的是美国的商品谷物农业,其商品率高、机械化水平高,农业人口密度小,与a相对应。第10题,我国的商品谷物农场一般为国营农场,与美国相比单产低、机械化水平低;两国主要农作物都为玉米、小麦。答案:9.A10.D二、综合题(40分)11下图是世界某地区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20分)(1)图中阴影部分表示该地区某种农产品的主要产区,该农产品为()A茶叶 B玉米C稻米 D天然橡胶(2)简述该地区有利于上述农作物生长的有利气候条件?(3)图示地区在发展农业生产中主要存在着哪些问题?其解决措施是什么?(4)有农业专家预言,亚洲水稻种植业将出现危机,请你谈谈自己的看法。解析:第(1)、(2)题,由图中的经纬度及海陆轮廓可知该地区为中南半岛。阴影部分主要分布于沿海平原、河流中下游,地势平坦,土壤肥沃,水源充足;该地区属热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雨热同期;劳动力丰富,综合自然、社会经济因素,阴影部分适合发展水稻种植业。第(3)题,亚洲农业发展中遇到的问题可结合亚洲的气候条件、社会经济发展状况和科技力量等方面分析。解决措施主要针对所出现的问题分析即可。第(4)题,关于亚洲水稻种植业的危机可结合亚洲发展水稻种植业的区位优势进行分析,说说该观点的片面性。答案:(1)C(2)高温多雨的热带季风气候。(3)问题:旱涝灾害频繁;科技水平低;机械化水平低;商品率低。措施:兴修水库,加大科技投入;提高机械化水平。(4)水稻种植业是一种劳动力密集农业,具有单产高的特点;东亚是世界上人口稠密的地区之一,有足够的劳动力,而且水稻种植业可以缓解东亚人多地少的矛盾;亚洲有着种植水稻的悠久历史,种植经验丰富。由此可知:亚洲水稻种植业不仅不会出现危机,而且还将有进一步的发展。12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20分)材料一下表为我国中长期粮食消费预测表。项目xx2030年人口(亿人)15.4716.00粮食消费量(亿千克)6 8387 360人均粮食需求量(千克)422460材料二下图为我国目前部分优势商品粮基地分布示意图。(1)材料一说明我国粮食中长期消费的趋势是_,出现这种趋势的主要原因是_和_。(2)材料二图中甲地的农业地域类型为_,丙地的农业地域类型为_。造成甲、丙两地农作物熟制差异的因素是_。(3)试从气候角度分析材料二图中乙地农业生产的不利条件。(4)面对粮食安全问题,试就提高我国粮食产量提出建议。解析:第(1)题,根据表格数据可知,我国粮食总消费量和人均粮食需求量都将上升,原因应从人口总量的变化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两个角度回答。第(2)题,我国东北地区地广人稀,机械化水平高,农业地域类型为商品谷物农业;我国南方地区的粮食生产属于季风水田农业。我国东北地区农作物一年一熟,南方地区则是一年两熟至三熟,这与两地的热量条件存在差异密切相关。第(3)题,注意答题时要从气候角度作答。第(4)题,从增量、提质、减灾等角度作答。答案:(1)粮食总消费量和人均粮食需求量都将上升人口增加,粮食总消费量上升人们生活水平和消费水平提高,饮食结构改善,人均粮食需求量上升(2)商品谷物农业季风水田农业热量(3)气候干旱,降水少。(4)发展农业技术,提高粮食单产;保护耕地,保证粮食种植面积;兴修水利,防灾减灾,加强国际合作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