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高中历史第四单元王安石变法单元检测新人教版.doc

上传人:tia****nde 文档编号:2452201 上传时间:2019-11-25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3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2020年高中历史第四单元王安石变法单元检测新人教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2019-2020年高中历史第四单元王安石变法单元检测新人教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2019-2020年高中历史第四单元王安石变法单元检测新人教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2020年高中历史第四单元王安石变法单元检测新人教版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1北宋政权建立后,统治者采取了许多措施加强中央集权,这些措施首先着眼于()A.完善中央机构B.加强对武装的控制C.完善地方政权D.强化对边境的管理解析北宋是在五代十国分裂割据的基础上建立的,为防止割据的出现,北宋统治者当然要加强对军队的控制。答案B2997年,宋廷岁收2 200万缗,收支相抵还余大半;到王安石变法前两年,收入已高达11 000万缗,收支却亏1 500 多万缗,“民贫乏食”而反。造成这种统治危机的根源是()A.经济衰退B.起义频繁C.兵力不足D.吏治腐败解析由政府收入从“2 200万缗”上升到“11 000万缗”可排除A项;从题干材料来看,本题要求回答的侧重点在于造成“收支亏空”和“农民起义”的根源,由此对比B、C、D三项,可以判定D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正确答案。答案D3北宋初年的政治改革最终形成了“冗官”“冗兵”“冗费”的局面,这从反面证明了()A.分权、强兵弊端无穷B.政治改革要重视精兵简政C.加强中央集权弊大于利D.机构改革要量财力而行解析北宋初年,统治者奉行养兵政策,每逢灾年,政府就把大量的流民编入军队,军队数量猛增;为了削弱官员的权力,朝廷实行一职多官制,官僚机构庞大而臃肿。上述做法导致国家财政入不敷出,造成了北宋中期的社会危机。答案B4庆历新政期间,范仲淹针对腐败的官僚制度推行了一系列改革措施。他严格“恩荫”制,主要是()A.使科举制度更适合封建统治者的需要B.通过裁汰冗员而减轻政府的财政负担C.防止权贵子弟亲属利用特权垄断官位D.依照政绩提拔官员以提高行政效率解析“恩荫”制是在科举之外的一种入仕途径,中高级文武官员的子弟、亲属及门客等享受此特权。严格这一制度,就是为了防止权贵子弟亲属垄断官位。答案C5北宋中期,东京一带流传着“朝廷无忧有范君,京师无事有希文”(“范君”指范仲淹,“希文”是他的字)的民谣,这是因为范仲淹()A.推行新政,获得了各界支持B.重视理财,缓解了积贫局面C.实行赋役合一,减轻了农民负担D.整顿吏治,赢得了百姓赞誉解析材料中的民谣说明范仲淹得到百姓的赞誉,原因是范仲淹主持庆历新政,针对腐败的官僚制度,整顿吏治,故选D项。答案D6王安石在言事书中提出了“因天下之力,以生天下之财;取天下之财,以供天下之费”的主张,这表明他解决财政问题主要立足于()A.增加赋税以满足国家财政支出需要B.大力发展生产以增加国库财富C.对大地主、大官僚征收更多的赋税D.精简国家机构以减少财政开支答案B7美国Williamson牧师在评价王安石变法的某一措施时说:“不但把农民从沉重的乘人之危的高利贷负担中解脱出来,而且在他们偶遇资金短缺时,不必中断农作。”他评价的是()A.青苗法B.均输法C.保马法D.募役法解析实施青苗法,在青黄不接时,政府贷款或借谷物给农民,这样就使农民免受高利贷的剥削,也解决了农民的资金或种子的短缺问题。答案A8王安石在讲学时,曾经给学生出了一道问题:“异时尝多兵矣,而不以兵多故费财;今民之壮者多去而为兵,而租赋尽于粮饷,然亦不足于兵。此其故何也?”这反映王安石在教学中注重()A.因材施教B.军事教育C.经世致用D.理财为先解析王安石在讲学时依据国家现实情况,对比分析,探究原因,具有鲜明的经世致用的特点。故选C项。A、B、D三项均不符合题意。答案C9为营造“富者逸居而不虞寇劫,恃贫者相保以为存。贫者土著而有所周给,恃富者相保以为生”的社会氛围,王安石在变法中推行了()A.青苗法B.免税法C.保甲法D.市易法解析题干材料强调,无论贫富,其生存都要依靠“相保”,由此可判断C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正确答案。答案C10熙宁五年(1072年)初,平民魏继忠上书,建议政府采取措施以保证“商旅以通,黎民以遂,国用以足”。王安石采纳了他的建议,实施了()A.免役法B.方田均税法C.青苗法D.市易法解析“商旅以通,黎民以遂,国用以足”,意思是保证商业运行的通畅,保障平民的生活,增加政府的收入。在变法中,王安石设置了市易务,由政府出钱收购滞销货物,市场短缺时再卖出。这样,打击了大商人对商业市场的操纵,稳定了市场秩序,也增加了政府收入。因此,D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正确答案。答案D11王安石变法中,青苗法、募役法、市易法是争论的焦点,而募役法又是焦点中的焦点。“募役法又是焦点中的焦点”的主要原因是()A.损害了大商人的利益B.直接触犯了封建统治阶层的利益C.不利于社会的稳定D.不能增加政府的财政收入解析募役法规定应服役而不愿服役的人应交纳一定财物由所在地政府雇人代役,官僚地主也不例外,这样便破坏了他们的免役特权,直接触犯了封建统治阶层的利益,最终导致王安石变法失败,故选B项;市易法损害了商人的利益,排除A项;王安石变法有利于政府增加财政收入,使社会稳定,C、D两项错误。答案B12王安石对科举制度进行改革,规定“学问和品行最优者,可以不经科举考试直接出任官职”。这说明他()A.看到了原先科举制的弊端B.扼制私人办学的发展C.产生了否定科举制的思想D.认识到地方教育的重要性解析不经科举就可任官,这反映出王安石已认识到当时的科举制度不完全能选拔有真才实学的人才,要适应选拔变法人才的需要,必须大胆改革。答案A13“熙宁之行青苗也,既有二分之息,提举司复以多散为功,遂立各郡定额,而有抑配(强制分派)之弊。”这段话反映出()A.政府积极帮助农民解除高利贷负担B.官吏以青苗法作为聚敛财富的手段C.官吏不向农民提供所需贷款和种子D.新法打击了大地主、大官僚的利益解析题干材料中的“多散为功”“抑配之弊”是关键词,这说明官吏把推行青苗法作为敛财的手段。答案B14北宋司马光向神宗皇帝进言说:“臣之于安石,犹冰炭之不可共器,若寒暑之不可同时。”这主要是因为()A.王安石对科举制和学校制度进行了改革B.王安石用人不当,出现了危害百姓的现象C.王安石变法失败,未使北宋摆脱危机D.王安石变法触犯了大地主、大官僚的利益解析司马光代表的是大地主、大官僚的利益,其反对王安石变法。答案D15对王安石变法的结局,某班同学在开展研究性学习时提出了以下观点,其中最接近客观事实的应是()A.王安石变法的失败具有很大的偶然性B.宋神宗去世是导致王安石变法失败的根源C.王安石性格的偏执与变法失败有联系D.变法结局说明其改革不符合历史发展潮流解析王安石变法要解决北宋中期面临的尖锐复杂的社会矛盾,而这些社会矛盾是北宋中央集权制度本身造成的。作为封建士大夫的一员,王安石虽然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某些问题,但他不可能从根本上改变这种制度,这就决定了其变法的结局。因此,A、B、D三项的叙述错误。王安石的性格偏执,缺乏政治艺术,是导致其变法失败的重要因素。答案C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小题,第16题16分,第17题18分,第18题21分,共55分)16宋人话本中很多故事涉及王安石变法。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王安石微服赴江宁,遇一老妪喂鸡豕,唤“啰,啰,啰,王安石来!”鸡豕俱来就食。问其故,老妪曰:自王安石为相公,立新法扰民。妾孀居二十年,也要出免役、助役等钱,钱既出而差役如故。妾本以桑麻为业今桑麻失利,只得蓄猪养鸡,等候吏胥里保来征役钱,或准与他,或烹来款待他,自家不曾尝一块肉。故此民间怨恨新法,入于骨髓。京本通俗小说拗相公(1)根据材料,概括说明王安石变法过程中出现了哪些问题。(8分)(2)研究王安石变法时,你如何看待宋人话本的史料价值?(8分)参考答案(1)免役法等新法加重了人民负担;用人不当,出现了官吏扰民现象;新法引起了民间不满。(2)话本在一定程度上能反映当时的社会状况,具有一定的史料价值;话本属于文学作品,有艺术加工成分,须用其他史料加以印证。17王安石变法在历史上产生了重大影响,人们对此却评价不一。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今介甫为政士吏兵农工商僧道,无一人得袭故而守常者,纷纷扰扰,莫安其居。司马光传家集材料二(司马光曰)治天下譬如居室,敝则修之,非大坏不更造也。宋史材料三宋太傅荆国王文公安石适应于时代之其良法美意往往传诸今日莫之能废。梁启超王安石评传(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王安石针对“士、兵、农、商”的改革措施有哪些?(每项各举一条)(10分)(2)结合王安石变法的相关知识,谈谈你对材料二、材料三中“非大坏不更造”和“适应于时代”的理解。(8分)参考答案(1)士:改革科举制度;农:青苗法、免役法、农田水利法、方田均税法;兵:将兵法、保甲法、保马法;商:市易法、均输法。(2)“非大坏不更造”指司马光反对王安石变法,维护旧制;“适应于时代”指梁启超肯定王安石变法,主张变革。18针对北宋当时“积贫积弱”的社会现实,王安石从理财入手,进行了全方位的变法,但它最终却是以失败而告终。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王安石明确提出,要像唐初魏征辅助李世民那样,“能以数年之间,而天下几致刑措,中国安宁,蛮夷顺服”,达到在北宋中叶再现“贞观之治”的盛世局面。摘编自王安石变法失败原因新探材料二对于王安石的变法,梁焘曾指责说:“青苗之钱未一及偿,而责以免役。免役之钱未暇入,而重以淤田。淤田方下,而复有方田。方田未息,而迫以保甲。是徒扰百姓,使不得少休于圣泽。”摘编自王安石变法失败原因新探材料三宋史载:(熙宁)七年春,天下久旱,饥民流离,帝(神宗)忧形于色监安上门郑侠上疏,绘所见流民扶老携幼困苦之状,为图以献,曰:“旱由安石所致。去安石,天必雨。”侠又坐窜岭南。慈圣、宣仁二太后流涕谓帝曰:“安石乱天下。”帝亦疑之,遂罢为观文殿大学士、知江宁府。(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王安石变法的主要目的。(6分)(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导致王安石变法失败的个人因素。(6分)(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王安石变法失败的根本原因。结合上述问题,进一步谈谈你对变法的认识。(9分)参考答案(1)改变北宋积贫积弱的局面,达到富国强兵、封建盛世的局面。(2)急功好利,操之过急;用人不当,出现危害百姓的现象。(3)根本原因:遭到大地主、大官僚的极力阻挠和反对。认识:变法的出发点是好的,但最终不一定能成功,促成变法成功的因素是多方面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