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地理二轮复习 第二部分 专题二 大气运动规律 考点四 气候类型与气候变化课件.ppt

上传人:sh****n 文档编号:2446437 上传时间:2019-11-24 格式:PPT 页数:30 大小:8.9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地理二轮复习 第二部分 专题二 大气运动规律 考点四 气候类型与气候变化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30页
高考地理二轮复习 第二部分 专题二 大气运动规律 考点四 气候类型与气候变化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30页
高考地理二轮复习 第二部分 专题二 大气运动规律 考点四 气候类型与气候变化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3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考点四 气候类型与气候变化 真题领悟,命题角度1 气候类型成因、特征判读与分析 1.(2014新课标,11)下图示意某岛的地理位置。图示岛屿西南部降水丰沛,主要是因为( ),盛行西风 地形抬升 暖流增湿 反气旋活跃 A. B. C. D.,从图像中获取信息,答案 A,盛行西北,迎风,高,低,2.2015新课标,36(3),6分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尼日利亚人口超过1亿,经济以农矿业为主,2014年11月20日,尼日利亚与我国正式签署了沿海铁路项目商务合同。该项目总金额达119.7亿美元,全线采用中国铁路技术标准,是截至当时中国对外工程承包史上单体合同金额最大的项目。下图示意尼日利亚铁路的分布。,简述尼日利亚沿海地区的气候特点,以及针对此气候特点,我国相关人员在建设该铁路时,为保障身体安康,需要防范的问题。(6分) 解析 尼日利亚沿海地区的气候类型为热带雨林气候,其特点是终年高温多雨,气候湿热,针对湿热的气候特点,我国相关人员在建设该铁路时,为保障身体安康,需要防止中暑、受潮,注意预防建设地区自然灾害,如暴雨洪涝,山区还要预防滑坡、泥石流等带来的伤害。 答案 气候特点:(纬度低,属热带雨林气候)全年高温多雨。 需要防范的问题:中暑;晒伤;食物中毒;毒虫叮咬;野生动物侵袭;疫病;瘴气等。,3.(2015海南地理,21,10分)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茶树为常绿阔叶树,主要分布在气候湿热的热带、亚热带的山地、丘陵地区,而位于44N附近的俄罗斯索契栽培茶树有数百年历史,下图示意索契的位置。,分析索契适宜茶树生长的水热条件的成因。(10分) 解析 根据材料信息,“茶树为常绿阔叶树,主要分布在气候湿热的热带、亚热带的山地、丘陵地区”,而“索契栽培茶树有数百年历史”,说明索契的气候、地形等特征符合茶树的生长习性。从图中可以看出,索契纬度较高,从地带性规律看,该地应该为温带地区,其夏季气温高,适宜茶树生长;从图中等高线分布规律可以看出,索契北部为山地,冬季时能有效的阻挡来自北方(亚欧大陆北部)的寒冷空气的侵袭,加上黑海海水的调节作用,使得该地气温具有亚热带的特征。该地西临黑海,东为山地,位于西风带迎风坡,降水较为充足。因此形成适宜茶树生长的水热条件。,答案 背山面海,位于西风带(盛行西南风),黑海蒸发的水汽随盛行风遇山地抬升,云多雨丰(多地形雨)。纬度约44N,夏季气温高。冬季山脉阻挡北面冷空气侵袭,且黑海海面水温较高(对气温调节作用较强),气温较高。,命题角度2 全球气候变化及影响 (2016浙江文综,1)云杉(亚寒带代表性针叶树种)分布与全球气候变化密切相关。为研究北美洲气候变化,用恢复历史植物分布的方法,得到距今2.1万年(图甲)、距今5千年(图乙)和距今5百年(图丙)北美洲云杉主要分布区图,完成第4题。,4.云杉主要分布区北界的移动,反映了( ) A.甲到丙时期北美气温持续上升 B.乙到丙时期北美气温略有下降 C.甲到丙时期太阳辐射持续增强 D.乙到丙时期北美沿岸暖流加强 解析 结合图中云杉主要分布区及冰盖范围的变化可判断,甲时期的云杉主要分布区纬度最低,冰盖范围最大,说明甲时期气温最低,乙时期云杉主要分布区最北界比丙时期的纬度要偏高,说明丙时期的气温比乙时期要偏低,则甲到丙时期北美气温是先上升后下降,A项错误;乙到丙时期北美气温略有下降,B项正确;由此可知C、D项错误。 答案 B,5.(2016上海地理,2526)气候异常是当今人类面临的重大环境问题,它严重威胁与影响人类的生存和生活。完成(1)(2)题。 (1)全球气候变暖的趋势会导致( ) 欧亚大陆的冰川后退 太平洋部分岛屿逐渐消失 北美中高纬小麦减产 影响东亚的台风数量减少 A. B. C. D. (2)今年4月,太平洋周边某些国家出现异常高温干旱天气,有专家认为这与厄尔尼诺有关。根据厄尔尼诺影响的一般规律判断,发生干旱的国家可能是( ) A.日本 B.泰国 C.智利 D.秘鲁,解析 第(1)题,全球气候变暖的趋势会导致欧亚大陆的冰川后退,海平面上升,太平洋部分岛屿逐渐被淹没甚至消失;北美中高纬地区热量增加小麦可能增产;全球大气环境紊乱,影响东亚的台风数量增加。A正确。第(2)题,厄尔尼诺是南太平洋赤道附近的海水增温的现象;它的影响使得美洲西海岸的智利、秘鲁多雨;日本大部分地区多雨;东南亚气候变得干旱,泰国干旱严重。B正确。 答案 (1)A (2)B,命题探源,1.根据气候的影响因素理解气候特征 一个地区气候的形成是各个影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五个影响因子相互作用、相互联系,共同决定着一个地区气候的特点和成因。通过对影响气候形成的各种因素进行综合分析,可以准确地确定一个地区气候类型的特点及成因,从而有助于更加准确地判定某种气候类型的分布规律。 (1)纬度位置决定着热量条件 地表太阳辐射分布规律是从低纬向高纬递减,从而划分出不同的温度带。如太阳可直射的纬度范围为热带;有极昼极夜现象的纬度范围为寒带;无太阳直射、无极昼极夜现象的纬度范围为温带。,(2)大气环流既是气候的影响因素,也是气候现象 气压带、风带的分布和移动影响形成不同的气候类型,例如大陆西岸受副热带高气压带和西风带交替控制,形成冬雨夏干的地中海气候;中纬度大陆西岸常年受西风带控制,形成冬不冷夏不热、全年湿润的温带海洋性气候。 季风环流是大陆东岸因海陆热力差异形成的一种大气环流,同时季风环流本身就是一种气候季风气候。 (3)海陆分布影响到大气的水热状况 海陆位置主要影响降水量的多少和温差大小,沿海地区的气候海洋性特征显著,气候湿润;内陆地区的气候大陆性特征显著,气候干旱。,(4)地形起伏破坏气候分布的地带性 地形是一个非地带性因素,在同一纬度地带,地势越高,气温越低,降水在一定高度范围内随高度的升高而增加;另外,高大的山脉可以阻挡气流的运行,山脉的迎风坡和背风坡的气温和降水有明显的差别。如澳大利亚气候类型分布特征的形成就与地形因素有很大关系;赤道附近的东非高原因地势高而形成热带草原气候;南美洲安第斯山脉阻挡从太平洋来的西风,在山脉东侧出现沙漠气候。,(5)洋流改变沿岸地区的水热条件 暖流对沿岸气候起增温、增湿作用;寒流对沿岸气候起降温、减湿作用。如北大西洋暖流对西欧温带海洋性气候起增强作用;秘鲁西岸由于受秘鲁寒流的影响,在这里分布着世界上最典型的热带沙漠气候。另外,暖流对马达加斯岛东南部、中美洲东北部、澳大利亚东北部热带雨林气候的形成也起着重要作用。 (6)人类活动 人类活动能够影响和改变大气成分和水汽含量,从而影响气候的形成和分布。另外,人类活动也可以影响下垫面性质,如植被覆盖情况、水域面积等,从而引起局部地区气候的变化,形成局部地区的小气候,比如城市热岛效应等。,【温馨提示】 在分析影响气候形成的因素中,要特别注意大气环流对气候的影响,因为大气环流是形成气候的重要因素。在太阳辐射相同的条件下,大气环流成了决定一地气候的基本因素。这也是近些年高考中考查的重点内容。另外,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类活动对气候的影响越来越大,甚至造成气候的非正常变化。因此,人类活动对气候的影响已成为近年来考查的热点问题,这也是不容忽视的。,2.依据气候分布模式图理解记忆具体分布,气候分布模式图中主要的两个因素是纬度和海陆,根据纬度和海陆条件基本可确定对应的气候类型。把分布模式图看作一个大洲,可帮助理解记忆各大洲气候的具体分布。,3.气候类型的判断 (1)气候类型的判断思路 不同气候类型的形成、分布及特点受特定的地理条件影响,因此,在判断气候类型时,要从其所处的特定环境入手,具体可按如下思路分析:,(2)气候类型的判读技巧 定位法:根据地理位置判断气候类型。依据纬度位置判断温度带,依据海陆位置确定具体气候类型。 定性法:根据区域自然特征(如气候特征、典型植被和动物、水文、土壤等)和气候成因来判定气候类型。例如,地中海气候区的典型植被是常绿硬叶林,热带草原气候区的典型动物是斑马等。 定量法:根据气温和降水资料判断气候类型。从材料中提取气温和降水要素的信息进行判断,以“温”定带(温度带),以“水”定型(气候类型)。 总结如下:,(2)描述气候分布主要从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两个方面。如地中海气候分布在南、北纬3040大陆西部,亚热带季风或湿润性气候分布在南、北纬2535大陆东部等。 (3)描述气候成因主要从纬度位置、大气环流、海陆位置、地形、洋流等方面入手。 (4)在探讨气候对农业的影响时,常要表述温差大小、光照强弱、热量及降水的多少等。,运用气候类型的分布分析地理现象 以气候统计图表或区域图为载体来考查,该类型试题的答题思路一般为:,5.应对全球变暖的对策 在分析气候变暖的对策时,应注意理清思路,由全球变暖的原因和影响来分析,防止单纯地死记硬背知识点而不理解知识之间的联系。,对点演练,题组一 气候的非地带性分布、特征及其原因 1.下图是世界局部地区气候类型分布图,读图完成(1)(2)题。,(1)下列因素中,与沿岸气候类型分布特征的形成无关的是( ) A.地形 B.洋流 C.副热带高压和信风 D.季风环流,(2)下列四种气候类型在上图所示两个区域内均有分布,但成因明显不同的是( ),解析 第(1)题,沿岸气候类型为热带沙漠气候,其分布特征体现为东西窄、南北长,主要是受南北向的山脉阻挡和沿岸寒流的影响,同时受副热带高气压带和信风带的控制。选D。第(2)题,选项中A为热带雨林气候,澳大利亚东北部热带雨林气候的成因有:位于山地迎风坡,东南信风由海洋吹向陆地;沿岸暖流增温增湿;纬度低,气温高。而南美洲赤道附近的热带雨林气候的形成主要原因是受赤道低气压带的控制,选A。 答案 (1)D (2)A,题组二 非洲东部气候特征的分析及影响 2.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下图为非洲地区及苏丹周边地区示意图。,材料二 下图为喀土穆和朱巴气候资料统计图。,(1)结合材料一和材料二,对比分析喀土穆和朱巴气候特征差异及其成因。 (2)材料一图中丙地与丁地相比,区域发展的优势自然条件是_,制约其发展的主要社会经济因素是_。 (3)根据甲、乙两地的地理位置,推测两地气候类型及其对当地河流水文特征的影响。,解析 第(1)题,从材料二中可以看出,喀土穆降水较少,整体气温较高,而朱巴降水丰富,年均温明显比喀土穆低。结合两地的地理位置及气候的主要影响因素可以归纳出两地气候特征差异的成因。第(2)题,丙地位于东非高原,为热带草原气候,热量充足、降水较丰富,但位于内陆,交通不便,制约了其经济发展。第(3)题,结合两地地理位置和气压带、风带分布,可判断两地气候类型。结合两地气候特点综合分析气候对河流水文特征的影响。,答案 (1)喀土穆受干燥的东北信风影响,年降水量较小;朱巴受赤道低气压带影响,年降水量较大。朱巴靠近赤道,阴雨天气多,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较强,年均温要低于喀土穆。 (2)热量充足,降水较丰富 位于内陆,交通不便 (3)甲地位于15N附近的非洲大陆,受赤道低气压带和东北信风带交替控制,形成热带草原气候,因而甲地河流流量较大,季节变化明显,无结冰期;乙地位于尼罗河下游,终年受副热带高压和东北信风影响,形成热带沙漠气候,因而乙地河流流量较小,季节变化较大,无结冰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课件教案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