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四年级语文上册 12《五彩池》教案4 浙教版.doc

上传人:sh****n 文档编号:2445908 上传时间:2019-11-24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四年级语文上册 12《五彩池》教案4 浙教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2019四年级语文上册 12《五彩池》教案4 浙教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2019四年级语文上册 12《五彩池》教案4 浙教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五彩池教学要求:1正确认读要求会认的生字,掌握要求会写的生字。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三、第四自然段。3抓住重点词句感悟五彩池的美丽与神奇,了解五彩池的特点及其成因,体会作者的表达方式,培养学生的想象力。4感悟课文的景色美、文字美,感受大自然的美丽多姿,培养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教学意图教学准备:1.投影仪教学目标本课词语有关五彩池池水形状的句子2.“多媒体”有关五彩池图像板书设计:在人间不在天上教学过程:一、导语:同学们,你们喜欢旅游吗?到过什么地方?那儿美不美?今天,我们和作者去参观一个美丽的地方,好吗?(板书课题)二、检查预习:1.检查词语读音。投影显示本课词语。师:课前我们预习了课文,那么谁能准确读出本课词语?(指名读,轮读)过渡:你读得真好,声音响亮极了。2.整体把握课文。那么又有谁想说说课文主要写了五彩池的那几个方面的内容?板书:五彩池形状、颜色、成因3.质疑过渡:同学们争先恐后地提出了自己不懂的问题,说明大家动了脑筋。现在结合如下几个问题,同学们自学课文,记住:可圈点勾画,也可互相讨论。三、带题自悟:(投影显示:学生充分自学)1.五彩池的形状是怎样的?你体会到了什么?能说出理由吗?2.你从池水的颜色中体会了什么?怎么体会的?为什么会有这些颜色?过渡:刚才同学们学得十分认真,讨论得也很热烈,可见大家很会学习。下面我们交流一下,好吗?四、交流点拨:第一题:体会形状之美。五彩池的形状是怎样的?谁能讲一下有关内容?你的声音真响亮,跟他意见一样的举手。那么谁还想为自己争取一次机会,用自己的话说说还有哪些形状?说得好,你从五彩池的形状中体会到了什么?板书:美丽过渡:五彩池各种各样的形状如此美丽。大家肯定有自己的理由,对吗?那么谁有勇气第一个谈谈自己的理由?(引导学生根据课文内容,结合生活实际畅谈理由。如还不够充分,教师鼓励再加补充)。说出美丽的特点。咱们是不是应读出它的美丽?谁想为自己争取一次展示自己的机会?投影显示:“池边的石粉像像莲花的”的有关语句,让学生竞相比读。大胆想像,借助多媒体显示水池不同形状。导语:那么除了书上介绍的那些形状,还有哪些形状呢?请看大屏幕。(教师边展示边配乐朗读)大家边听边看边想像,好吗?过渡:同学们看得真投入啊!想像得真有点入迷了。谁说说你想到了什么?小结:你想像得好极了,如此努力,将来你定会实现成为童话作家的梦想。大家从水池的不同形状中体会了美丽与神奇。那么你从池水中又体会了什么呢?第二题:体会颜色神奇与成因。你从池水的颜色中体会了什么呢?(有的说神奇,有的说奇妙,或从没见过如此多的颜色)对,归结起来就是:神奇。这儿的池水这样神奇,你怎么体会的?(依照课本念的做法应该予以肯定,同时鼓励同学们以自己的话抢答)过渡:这位同学又为自己争取了一次表现的机会,谁还想补充?对,这么多的好看的颜色往往是不能同时见到,而在五彩池却见到了,实在是神奇。投影显示,进一步体会池水颜色的神奇。教师读有关内容,同学们从屏幕中指出相应的颜色,师生评议,共同体会池水颜色神奇。体会感情。此时此刻,你对这五颜六色的池水产生了怎样的情感?(热爱、希望身临其境)板书:热爱齐读,“神奇”“热爱”。小结:五彩池的池水来自同一水源,分布各池中却五彩缤纷,实在神奇!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呢?板书:成因。(池底长石笋种种;表面有石粉;阳光照射,像折光镜,花草树木倒影)大屏幕展示五彩池图像过渡小结:是啊,原来是因为池底的各种各样的石笋折射阳光,形成了不同的颜色,再倒映着红花绿树,那更是五颜六色,好看极了。引申,体会情感。教师饱含深情地朗读末句:“原来,五彩池不在天上啊”。作者为什么再一次强调“五彩池”不在天上呢?此时作者心中感情怎样?你有同感吗?(对祖国山河的热爱)板书:热爱祖国山河五、总结全文:通过本节课学习,我们追随作者领略了五彩池的美丽与神奇,它是祖国壮丽河山的缩影,实在令人赞叹、热爱。1.学生交流旅游见闻及感受2.让学生齐读课题“五彩池”学生读,轮读学生读课文并归纳,总结学生交流学生交流学生交流学生读课文观看投影学生体会颜色的神奇与成因观看投影,体会池水的神奇齐读“神奇”“热爱学生体会铺垫感情,激发学生兴趣学习生字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及理解分析能力。培养积极学习意识提高理解能力,指导朗读,同时为课文的3、4段的背诵准备。培养学生说话能力及积极性。激发想象能力体高学生审美能力。提高朗读能力升华感情提高阅读能力体会感情,激发热爱之情。明确成因激发爱国之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小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