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 第一章 第三节 环境承载力与合理人口容量课件 中图版必修2.ppt

上传人:sh****n 文档编号:2433403 上传时间:2019-11-24 格式:PPT 页数:41 大小:1.5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地理 第一章 第三节 环境承载力与合理人口容量课件 中图版必修2.ppt_第1页
第1页 / 共41页
高中地理 第一章 第三节 环境承载力与合理人口容量课件 中图版必修2.ppt_第2页
第2页 / 共41页
高中地理 第一章 第三节 环境承载力与合理人口容量课件 中图版必修2.ppt_第3页
第3页 / 共4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三节 环境承载力与人口容量,第一章 人口的增长、迁移与合理容量,1.理解环境承载力与人口合理容量的区别。 2.理解影响环境承载力与人口合理容量的主要因素及谋求人口合理容量的措施。,学习目标定位,栏目索引,基础知识导学 挑战自我 点点落实,重点难点探究 重点难点 个个击破,随堂达标检测 即时训练 体验成功,教材活动指导 回归教材 答疑解惑,一、环境承载力,答案,基础知识导学 挑战自我 点点落实,1.概念:在一定时期内,某一地域环境和资源能够维持抚养的 (又称环境人口容量)。 2.影响因素:主要有自然资源、科技发展水平和人类文化水平等。其中土地资源的 决定着供给人类食物的多少,是决定环境承载力的重要因素。,最大人口,数量,生产力,3.估算 (1)单个要素考察估算,如 资源、淡水资源、粮食等。一般方法:,土地,决定着供给人类食物的多少,根据农业生产提供的 或其他食物资源的生产能力进行估算,土地资源的生产力,粮食,(2)多要素综合考察估算,如 、科技、社会文化等多要素进行综合考察。,资源,答案,1.一个地区的环境承载力是一成不变的吗?请说明理由。,【思考】,答案 不是。随着科技的进步和发展,人们可以用现代科技改善生产条件,发挥生产潜力,提高资源的利用率,还可以扩大资源利用的领域和范围,使自然资源发挥更大的作用。另外,作为一个国家或地区来说,如果其地域开放程度高,经济、技术力量强,利用的外部资源多,也可以大大提高其环境承载力。,答案,2.资源的多少与环境承载力有什么关系,人类的消费水平与环境承载力又有何关系?,答案 资源丰富程度与环境承载力呈正相关,资源越丰富,环境承载力越大;而人们的生活消费水平与环境承载力呈负相关,生活消费水平越高,环境承载力越低。,答案,二、人口合理容量,1.概念,答案,(1)条件,的生活方式 舒适的生活环境 满足 和文化生活等各方面的需求 不妨碍后代,健康合理,物质,生活质量,(2)实质:一个国家或地区 的人口数量。,适宜,2.影响因素 (1)自然环境和资源的优劣:自然环境的优劣及自然资源的 和质量,是人类生存和发展最基本的条件。 (2)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社会经济的发展、生产力水平的提高可以大大提高人口的合理容量;但是当消费水平超过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和 时,人口合理容量就会 。 (3)科技水平:科学技术水平的提高,会扩大资源的开发,并不断发现新的资源,同时提高资源 ,提高人口合理容量。,数量,资源供,给能力,降低,利用效率,答案,(4)地域的开放程度,一个开放系统中,资源的互补可以大大提高一个地 区的人口合理容量 一个封闭系统中,某种资源的匮乏会使这, 一地区 人口容量,降低,3.特性:具有 。 4.我国谋求人口合理容量:在贯彻 的同时,大力发展经济,努力提高科技水平,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和对资源的管理水平,提倡 消费。,相对性,计划生育政策,适度,答案,3.为什么要提倡适度消费?,【思考】,答案 人类的消费水平是影响人口合理容量的因素之一,如果过度消费,超过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和资源供给能力,人口合理容量就会降低。,返回,答案,探究点一 环境承载力,重点难点探究 重点难点 个个击破,探究活动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材料一 当一只木桶的桶底面积确定后,木桶能容纳多少水,主要取决于组成木桶的桶板究竟有多长。如果各块桶板的长度并不相等,那么,木桶容纳水量的多少取决于短的桶板,这就是“木桶效应”。,材料二 清朝以前,中国人口一直保持在1亿之内,一般在7 000万以下,康熙、雍正、乾隆三朝,人口猛增到3亿,出现了清朝时期的人口高峰。开发边陲,推广种植高产作物番薯、玉米,中国人多食粮食少食肉的生活习惯等,都有助于极大限度地养活人口。,答案 假如各块桶板代表不同的资源种类,那么该地区或国 家的环境承载力取决于数量最少的自然资源的数量。 不是。资源虽然是制约环境承载力的重要因素,但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环境承载力还与其科技水平、对外开放程度、经济发达程度、生活消费水平等多方面因素有关。日本虽然国内资源贫乏,但可利用便利的海运从外部获取资源,加上其先进的科技、高度发达的经济等条件,环境承载力大大提高。,答案,(1)假如各块桶板代表不同的资源种类,那么“木桶效应”揭示了什么道理?日本国内资源贫乏,是否就意味着环境承载力很小,为什么?,答案 人类获得资源的数量将随着生产力水平的提高、科学技术的进步而增加。 一般来说,资源是制约环境承载力的主要因素,人类的生存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资源状况,资源越丰富,能够供养的人口数量越多。,答案,(2)人类获得资源的数量的变化与哪个因素的关系最密切?资源的数量对环境承载力的大小有什么影响?,答案 开发边陲,加大了资源开发力度;农业技术进步,推广种植高产粮食作物;中国人多食粮食少食肉的生活习惯。,答案,(3)乾隆年间,中国人口猛增到3亿的主要原因是什么?,答案 自然资源、科技发展水平、人类文化水平等。,(4)上述材料说明影响环境承载力的因素有哪些?,反思归纳 环境承载力的影响因素 环境承载力的大小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其主要影响因素如下表所示:,探究点二 人口合理容量,探究活动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从土地资源的生产能力估测,全国耕地面积保持在1.23亿公顷,播种面积1.93亿公顷,粮食总产量8.3亿吨,若以人均500千克测算,我国耕地面积可承载的人口为16亿左右。 材料二 一些专家根据我国的资源、人体营养和文化教育等条件进行分析,认为我国的人口合理容量为89亿。如果按照美国的消费水平,我国人口大致应控制在7亿之内。,(1)如何理解两则材料中“16亿”与“7亿”的区别?,答案 材料一中的“16亿”是指我国的环境承载力,是我国能够维持抚养的最大人口数量。材料二中的“7亿”是指我国的人口合理容量,是我国最适宜的人口数量。,答案,(2)一个地区一定时期内的人口合理容量与环境承载力数值的大小关系如何?,答案 人口合理容量一般要小于环境承载力。,答案,(3)材料二说明,为满足人类更高级的需要,人口合理容量会如何变化?因此,为了提高人口合理容量,人类应如何做?,答案 人口合理容量减小。 应提倡适度消费。,反思归纳 环境承载力和人口合理容量的区别和联系,返回,课堂小结,随堂达标检测,对点训练一 环境承载力,1,2,3,4,5,1.下列关于环境承载力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环境承载力就是一个国家或地区最佳的人口规模 B.环境承载力就是一个国家或地区所能容纳的人口数 C.环境承载力就是环境所能容纳的最大人口数 D.环境承载力就是目前各国、各地区的人口数量,6,7,解析 A项,一个国家或地区的最佳人口规模,一般情况下要小于该国或地区的环境承载力; B项,没有从环境角度出发,考虑最大人口数; D项,指现阶段人口数,明显与环境承载力的概念不符。,C,解析答案,2.下面不同历史时期环境承载力由小到大的排列,正确的是( ) A.原始社会农业社会现代社会工业社会 B.农业社会原始社会工业社会现代社会 C.工业社会原始社会农业社会现代社会 D.原始社会农业社会工业社会现代社会,解析 在不同的社会历史时期,生产力发展水平、科技水平不同,人类开发利用自然资源的手段、方法不同,因而影响着资源的供应能力。从原始社会到农业社会、工业社会再到现代社会,科技水平不断提高,导致资源的种类、数量和利用率提高,从而提高了环境承载力。,D,解析答案,1,2,3,4,5,6,7,3.与环境承载力呈负相关的因素是( ) A.资源数量 B.科技发展水平 C.人口的消费水平 D.地区对外开放水平,1,2,3,4,5,6,7,解析 资源数量越多,科技发展水平、地区对外开放水平越高的地区,环境承载力越大,因此这三个因素与环境承载力呈正相关。人口消费水平越高,等量财富可供养的人口就越少,因此消费水平与环境承载力呈负相关。,C,解析答案,1,2,3,4,5,6,7,对点训练二 人口合理容量,20世纪90年代以来有许多学者从不同角度对我国人口数量及人口容量进行了预测,表中内容为一些学者的预测数据。读表,回答45题。,1,2,3,4,5,6,7,4.表中反映的我国人口合理容量是( ) A.15亿16亿 B.15.1亿16.6亿 C.8亿9亿 D.14亿15亿,解析 人口合理容量即该地区最适宜供养的人口数。据表可知,我国依小康消费水平最适宜供养的人口数量为8亿9亿,即人口合理容量为8亿9亿。,C,解析答案,1,2,3,4,5,6,7,5.下列不属于影响我国人口合理容量的因素是( ) A.自然资源的数量和质量 B.地区开放程度 C.科技水平和消费水平 D.国家人口政策,解析 影响人口合理容量的因素有资源的丰歉程度、地区开放程度、科技水平和消费水平等,其与国家的人口政策无关。,D,解析答案,6.下列观点中,不符合我国人口与环境协调发展观点的是( ) A.实行计划生育政策 B.实行环境保护的基本国策 C.努力提高人口素质 D.大力提倡高消费观念,解析 人均资源占有量少是我国国情之一,因而应当提倡节俭的生活方式,合理利用自然资源。,D,解析答案,1,2,3,4,5,6,7,7.读“我国地理环境承载力示意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综合提升,(1)图中我国地理环境的承载力大体呈现怎样的空间分布规律?,1,2,3,4,5,6,7,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我国地理环境承载力的分布规律和产生差异的原因。结合图例和图示可以明显看出,我国地理环境承载力自东部沿海向西部内陆呈下降的趋势。,答案 由沿海向内陆(由东向西)环境承载力呈下降的趋势。,解析答案,(2)试分析造成东西部地理环境承载力差异的主要原因。,1,2,3,4,5,6,7,解析 地理环境的承载力受多种因素的制约。造成我国东西部环境承载力差异的主要原因与资源数量、科技发展水平和人类文化水平等因素有关。,答案 耕地资源和水资源的差异; 人口素质的差异; 科技发展水平的差异; 经济发达程度的差异; 对外开放程度差异。,解析答案,(3)依据我国国情,提高我国环境承载力的措施有哪些?,1,2,3,4,5,6,7,解析 可从控制人口数量、发展科技、提高对资源的管理和利用、保护环境等方面回答。,答案 坚定不移地实施计划生育基本国策,发展科技,提高对资源的利用效率和管理水平;使人口增长与资源利用和环境保护相协调;保护生态环境等。,返回,解析答案,教材P17 探索 图中反映的是人口、资源、环境问题,随着人口的增多,资源减少,污染加剧,环境受到的压力加大,人类生活质量下降。说明地球承载力是有限的。 从图中可以看出,增长的极限的基本观点是,随着世界人口的迅猛增长,生产力水平的不断提高,人均粮食、人均工业产品也随之相应增加。但是,因为人口增长和资源利用加剧,资源数量日益减少甚至枯竭,环境污染日益加重。当这种增长或减少趋势达到一定程度,就会出现人口与资源、环境不协调,即资源供应和环境自净能力不能满足人口发展的需要,导致人口增长下降,最后在较低水平上建立新的平衡。,教材活动指导 回归教材 答疑解惑,教材P18 思考 因为土地资源的生产力决定着供给人类食物的多少,是决定环境承载力的重要因素。而我国人均耕地少,耕地资源紧张,因此,节约土地资源,保护耕地,是保证我国环境承载力的重要措施。,教材P21 思考 本案例介绍了多种关于我国最大人口容量和人口合理容量的估计值。由于影响人口合理容量的因素是多种多样的,且在不断变化,所以对人口合理容量的定量估算,实际上是非常困难的。中科院原自然资源综合考察委员会的研究成果指出,我国人口承载力最高值为16亿。主要是基于土地承载力而估计出来的,并不完全等同于我国的环境承载力。还需指出的是,在这部分内容的学习过程中,应渗透计划生育和环境保护的思想。 本题是一个开放性题目,需根据收集的资料进行分析、论述,以证明哪种观点是合理的。,教材P21 复习题 1.土地资源是人类生产、生活的主要空间场所,是不可替代的自然资源。土地资源的生产力决定着供给人类食物的多少,也是决定地球环境承载力的一个重要因素。环境承载力的估算一般根据农业生产所提供的粮食或某种食物资源的生产能力进行,尤以依据粮食产量进行估算的方法应用最为广泛。,2.人口合理容量的影响因素及其对人口合理容量的影响,如下表所示:,3.如果一个国家或地区的人口数量超过它的环境承载力,会使原有的人口生态系统失衡,甚至崩溃,即导致资源枯竭、环境退化、人地矛盾加剧,甚至危及人类生存。,返回,本课结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课件教案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