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政治 5.2意识的能动作用公开课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4.ppt

上传人:sh****n 文档编号:2389881 上传时间:2019-11-22 格式:PPT 页数:54 大小:4.9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政治 5.2意识的能动作用公开课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4.ppt_第1页
第1页 / 共54页
高中政治 5.2意识的能动作用公开课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4.ppt_第2页
第2页 / 共54页
高中政治 5.2意识的能动作用公开课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4.ppt_第3页
第3页 / 共5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思维的花朵 怒放的生命,预习提示,意识的作用包括哪两大方面? 意识活动的特点是什么? 意识主动性和创造性特点的意义? 意识的东西能直接变成现成的东西吗?如果不能,需要什么条件? 意识活动对客观世界指导作用表现在哪里? 意识活动对主观世界指导作用体现在哪?,1、从起源看 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2、从生理基础看 意识是人脑的机能,3、从内容看 意识是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 意识的本质是人脑对客观存在的反映。,【一、承前启后篇】,物质是本原的,意识是派生的,物质决定意识。,意识的本质,第五课 把握思维的奥秘,长垣县第十中学 王纺娟,俄罗斯馆,西班牙馆,法国馆,英国馆,【二、探索新知篇】,最蹩脚的建筑师比最灵巧的蜜蜂高明 -马克思,最蹩脚的建筑师在建筑之前, 在头脑中形成了对建筑物的主 观构造,形成了计划.草图等, 造出各种各样的房子,他们活 动是有目的性、计划性、创造 性、选择性的活动。,而最灵巧的蜜蜂筑巢表面上似乎有某种预定的目的、计划,但实质上它们的操作纯粹是 无目的的本能的活动.,嫦娥奔月,嫦娥奔月是中国古代一个著名神话故事,它描写的是一个叫嫦娥的美女,在偷吃了丈夫后羿从西王母那里求得的长生不老仙药后,身体变轻飘到月亮上去,成为月球上的第一个居民,过着天上人间生活的故事。事实上,嫦娥奔月的神话寄托着炎黄子孙几千年的奔月梦想。,中国探月工程又称“嫦娥工程”,是2004年2月正式启动的,大致分三个阶段实施,规划为“绕”、“落”、“回”三期,首先发射环绕月球的卫星,深入了解月球;接着发射月球探测器,在月球上进行实地探测;最后送机器人上月球,建立观测站,实地实验采样并返回地球,为载人登月及月球基地选址做准备。整个计划大概需要20年的时间。,背景材料,自主探究:上述材料体现了人类意识活动的什么特点?,目的性和计划性,一、人能够能动的认识世界,1、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理解:人在反映(认识)客观世界时,总是有目的和动机的,在行动前要制定蓝图、目标、行动步骤等。而动物是无目的的本能的活动。,蜘蛛之网、鸟儿筑巢、蜜蜂跳舞、鸟类迁徙、老鼠打洞等。,自觉选择性,(12安徽卷)“把落叶看成美妙的音符,就没有了悲秋之感。”图2体现的哲学道理是 A.意识具有目的计划性 B.意识具有直接现实性 C.意识具有主观能动性 D.意识具有科学预见性,C,解秘“神九”的太空生活: 1.如何防止其设备出现故障? 做了充分的地面试验,提高设备的可靠性,并针对各种可能出现的故障提前制定了几百种预案。 2.遇到太空垃圾怎么办? 应对措施舱体上设计特殊的防护装置,遇到体积较大的太空垃圾时,天宫一号会提前启动预警机制,躲开危险物以保证自身安全。 3.遇到太阳风暴怎么办? 早有预计,并进行了有效的设计变轨,把握本质和规律,能够追溯过去,把握现在,预测未来。,意识活动具有主动创造性,二、意识的作用,一、人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2、意识活动具有主动创造性和自觉选择性,人能认识世界的重要条件,(不同于动物的适应性活动),为什么说意识活动的主动创造性是人能够认识世界的重要条件?,、意识不仅能反映事物的外部现象,而且能够把握事物的本质和规律。 、它不仅能够“复制”当前的对象,而且能够追溯过去、推测未来,能够创造一个理想的或幻想的世界。,人类对月球的探索活动始于上世纪年代,苏联捷足先登发射了第一颗人造卫星并于1961年将加加林送上近地轨道。 1969年7月20日,美国“阿波罗号”飞船指令长阿姆斯特朗登上月球表面,他说出至今令人难忘的那句名言,“这对于个人来说是一小步,但对于人类来说却是一大步”。,2007年10月24日18时05分,搭载着我国首颗探月卫星嫦娥一号的长征三号甲运载火箭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三号塔架点火发射。,2008年9月人类基因组图谱宣布完成。 中国科学家承担了这个工程1的工作量。,日本克隆冷冻16年老鼠成功 灭绝物种复活有望,生命科学的进步,人们在探索宇宙、生命、历史奥秘、医学研究等方面的重大进展,说明了什么道理?,由此你怎样看待人类的认识能力?,人能够能动的认识世界:意识不仅能反映事物的现象,而且能够把握事物的本质和规律。, 就每个个人以及认识的每一次实现而言,认识是有限的; 但就整个人类的无限发展和认识不断前进的总趋势而言,认识又是无限的。 认识是有限和无限的统一。,3 世界上只有尚未认识之物,而没有不可认识之物。(可知论),世界不会满足人,人决心以自己的行动来改变世界。 列宁,嫦娥奔月,嫦娥奔月是中国古代一个著名神话故事,它描写的是一个叫嫦娥的美女,在偷吃了丈夫后羿从西王母那里求得的长生不老仙药后,身体变轻飘到月亮上去,成为月球上的第一个居民,过着天上人间生活的故事。事实上,嫦娥奔月的神话寄托着炎黄子孙几千年的奔月梦想。现在,嫦娥奔月的神话即将变成现实。,神话,现实,意识不仅能认识世界,而且能改造世界,人类改造世界的表现 三峡工程,天堑变通途,荒漠变良田,正确的意识促进事物的发展,使人们的实践活动获得成功;,环境污染,错误的意识阻碍事物的发展,使人们的实践活动遭到失败。,二、人能够能动地改造世界,1、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具有指导作用,正确的意识促进事物的发展,使人们的实践活动获得成功; 错误的意识阻碍事物的发展,使人们的实践活动遭到失败。,2、意识中的东西能直接变成现实的东西吗?,而是通过指导人们实践才能引起物质形态的变化。,我国首位女航天员刘洋,回想起训练生活,不无感慨地说:“航天员每一项训练,都是对生理极限的挑战。而要克服这些挑战,唯一的办法就是以超常的意志,坚定的信念。坚持再坚持。”这让她面对激流险时,始终用一种积极的心态、饱满的热情去面对,为了实现飞天的梦想,以稳如磐石的信念,坚韧如铁的意志,日复一日地坚持,终于收获了“最完美的结果”。,“刘洋用超常的意志,坚定的信念克服生理极限的挑战收获 “完美的结果” ”说明什么道理?,有个被判死刑的杀人犯被告知用切断静脉法处决。在刑场向他出示刑具-解剖刀,并明确暗示静脉切开后过一段时间将死去。蒙上他的双眼,接着有人用刀背在他的手臂静脉处划了一刀,但没划破皮肤,再用一股细细的温水朝他裸露的手臂上流去,放在地上的面盆不断发出水滴落的声音。过了几分钟,犯人开始垂死挣扎,接着就断了气。 通过解剖发现,犯人的死亡是由于心脏麻痹所引起的。,罗森塔尔效应,美国心理学家罗森塔尔曾做过一个实验。他在一个班选了学习最差的10名学生,用仪器给学生检查后对他们和班主任说,经实验证明这几个学生是班里最聪明的学生,他们都是未来的科学家,只是你们自己不知道罢了。过了两个月,当罗森尔塔再次来到这所学校时,发现这10名学生都获得了长足的进步。这就是著名的罗森塔尔效应。 思考:罗森塔尔效应说明了什么?谈谈生活中的“罗森塔尔效应”。,2、意识对于人体生理活动具有调节 和控制作用,高昂的精神,可以催人向上,使人奋进; 萎靡的精神,则会使人悲观、消沉,失去斗志。,意识活动依赖于人体的生理过程。 意识活动对生理过程又具有能动的反作用。,精神不是万能的,但没有精神又是万万不能,【走进生活】,意识的作用,一.人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二.人能够能动地改造世界,1.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2.意识活动具有主动创造性和自觉选择性,3.世界上只有尚未认识之物,而没有不可认识之物。,1.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具有指导作用 2.意识对于人体生理活动具有调节和 控制作用,(能动作用),(强调意识在“认识世界”活动中起的作用。只停留在对事物认识阶段,没有引起客观世界的变化。),(强调意识在“改造世界”活动中起的作用。在意识的指导下,通过实践引起了物质具体形态的变化。),标志性词语:在理论 、思想、政策、精神的指导下,实施战略、计划、方案,贯彻弘扬精神,坚持方针;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保持高昂的精神状态,抵制错误的错误意识等 。,1.“自然是一本不隐藏自己的大书,只要我们读它,就可以认识它。”费尔巴哈的这句话主要说明了( ) A. 人的认识能力是有限的 B. 意识对物质具有反作用 C. 意识能够反映物质 D. 意识不能脱离客观事物而存在,【三、思维演练篇】,(一)必答区,C,3、实际上,我们知道“画饼”并不能真正“充饥”,“望梅” 也不能真正“止渴”,这是因为 A 意识不能代替物质 B 意识可以代替物质 C 精神的东西并不重要 D 物质和意识没有区别,A,2、成语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精华之一,如“画饼充饥” 和“望梅止渴”非常富有哲理。据此回答: 这两个成语都强调了 A、物质的作用 B 、意识的作用 C、意识对物质的决定作用 D、物质的反作用,B,4.先进文化“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在文化生活中发挥着强有力的导向和示范作用。从哲学上说因为( ) A、意识决定物质,意识又是对物质的反映 B、只有正确的意识才能对客观物质起促进作用 C、正确的意识和错误的意识对客观事物都起作用 D、正确意识的反作用大于意识的反作用,B,1、右图漫画你的心境所体现的哲理是( ) A人们在意识指导下自发改造客观世界 B意识是脱离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 C意识在特定条件下决定和控制客观对象 D意识对于人体的生理活动具有调节和控制作用,D,(二)抢答区,2、“世界上没有不可认识的事物,只有尚未被认识的事物。”这句话表明( ),A 每一时期人们对客观事物的正确 认识总是有限的,但这种认识又总 在扩展、加深。 B 有的事物人们能够认识,有的事 物人们不能认识。 C 要正确地认识事物,必须靠先天 的聪明 D 有的人能正确地认识事物,有些 人永远不能,A,3高中的学习生活是很紧张的。有的同学常常通过心理暗示来调节自己的状态。譬如,当自己心情烦躁、学习状态不佳时,暗示自己能够静下心来、以愉快的心情投入学习,也许真的有一定效果;有人暗示自己属于很有修养的人,也许按照一定的标准长此以往地进行心理暗示,真的会成为很有修养的人。这启示我们( ),A细节决定成败,习惯改变人生 B应当重视意识的能动作用 C意识决定物质 D人的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B,什么是一切从实际出发 , 实事求是?,从前,有个牧师劝穷人信教。 他问一个穷人:“你死后愿升天堂,还是愿下地狱?” 穷人回答说:“唉!哪边的玉米面便宜,就到哪边去吧!”,二、一切从实际出发 实事求是,为什么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 , 实事求是?,怎样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 , 实事求是?,什么是一切从实际出发 实事求是,是指我们做事情要尊重物质运动的客观规律,从客观存在的事物出发,经过调查研究,找出事物本身固有的而不是臆造的规律性,以此作为我们行动的依据。,二、一切从实际出发 实事求是,(2)为什么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 实事求是,哲学原理: 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对物质的反映。 物质运动的规律性。 意义: 是我们做好各种事情的基本要求,也是无产阶级政党制定和执行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的前提和依据。 实事求是是毛泽东思想的精髓。,把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尊重客观规律结合起来,把高度的革命热情同严谨踏实的科学态度结合起来。(两个结合),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坚持用科学的理论武装头脑,指导实践,不断解放思想,与时俱进,以求真务实的精神探求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要反对夸大意识能动作用的唯意志主义,又要反对片面强调客观条件,安于现状、因循守旧、无所作为的思想。(两个反对),怎样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 实事求是,人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人能够能动地改造世界,物质决定意识(原理),意识对物质有能动作用(原理),世界的本质是物质,意识的作用,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方法论),()自然界是物质的 ()人类社会是物质的 ()人的意识是物质的产物,人脑的机能,是客观存在的反映,重视意识的作用重视精神力量,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方法论),注意1:“物质和意识的关系” “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1)物质和意识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 包括两个方面:一是物质和意识何者为第一性,二是物质和意识有无同一性。 (2)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是辩证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 包括两个方面:一是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物质的反映;二是意识具有能动作用,即人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意识能反映物质 意识是物质的反映,注意2:,意识能反映物质:强调意识的能动性。 意识是对物质的反映:强调物质的决定性。,“露是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是杜甫月夜忆舍弟中的名句。诗人感到“月是故乡明”,这表明 A、诗人的感受完全是主观的,不具有任何客观基础 B、诗句反映的是人的心理感受,而非认识对象的客观状况 C、审美活动不遵循认识的一般规律 D、并不是所有的认识都是由客观存在决定的,B,从现在起到明年初,在全国范围内集中开展党的十八大精神宣讲活动。中央将组织学习党的十八大精神宣讲抟,赴各地开展宣讲。认真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对动员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领导下,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满怀信心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而奋斗,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宣讲十八大精神的哲学原因是( ),A意识决定物质 B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 C意识能够促进社会的发展 D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具有指导作用,D,“入国问禁,入乡问俗”体现的哲理是 A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 B尊重社会的客观规律 C积极发挥主观能动性 D尊重民族文化和地域文化的差异性,A,漫画一窝蜂告诉我们 办事情必须坚持一切 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人不仅能够能动地认识世 界,也能够能动地改造世界 必须把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尊重客观规律结合起来 意识的创造性和主动性是人能够认识世界的重要条件 A、 B、 C、 D、,C,广东,是中国改革开放的生动写照。过去 5天来,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在履新不到一月之际辗转深圳、珠海、佛山、广州等地,考察改革新区、参观特色企业、走访百姓人家、邀,【走进生活篇】,基层人士座谈,屡屡向外界发出“中国的改革开放将不会停顿和止步”的强烈信号。习近平指出,现在中国改革已经进入攻坚期和深水区,必须以更大的政治勇气和智慧,不失时机深化重要领域改革。敢于啃硬骨头、涉险滩,勇于冲破思想观念的障碍、突破利益固化的藩篱。要尊重人民首创精神,在深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提出全面深化改革的顶层设计和总体规划,尊重实践、尊重创造,鼓励大胆探索、勇于开拓,聚合各项相关改革协调推进的正能量。 习总书记的讲话体现了什么样的哲学道理?,(1)物质决定意识,要求我们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在深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提出全面深化改革的顶层设计和总体规划,尊重实践、尊重创造;已经进入攻坚期和深水区的中国改革,要求我们必须以更大的政治勇气和智慧,不失时机深化重要领域改革。 (2)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人们在正确意识的指导下,通过实践能够促进客观事物的发展。只有以更大的政治勇气和智慧,敢于啃硬骨头、涉险滩,勇于冲破思想观念的障碍、突破利益固化的藩篱,才能聚合各项相关改革协调推进的正能量。,6.非选择题 国务院在国务院关于推进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发展的若干意见中提出海南岛的发展目标为:到2020年旅游服务设施、经营管理和服务水平与国际通行的旅游服务标准全面接轨,初步建成世界一流的海岛休闲度假旅游胜地。 运用辩证唯物论的相关知识,简要分析如何把海南建设成世界一流的海岛休闲度假旅游胜地。,(1)物质决定意识要求我们要一切从实际出发。在海南国际旅游岛的建设过程中,应根据实际情况,真正将海南建设成为世界一流的海岛休闲度假旅游胜地。 (2)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具有指导作用。在海南国际旅游岛的建设过程中,要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真正把海南岛建设好。 (3)尊重客观规律与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是辩证统一的关系。在海南国际旅游岛的建设过程中,要把尊重客观规律与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相结合,做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某大城市郊区的农民,祖祖辈辈以种菜为生,有着丰富的种菜经验,前几年种菜收入相当可观,去年,上级下达文件要求各地增加粮食生产,该地领导为了响应上级号召,让农民改种粮食,结果农民收入大幅下降,城市居民的蔬菜供应也受到影响。 运用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知识,对上级领导的做法加以分析。,(1)物质决定意识,要求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 该地区的上级下达要求增加粮食生产的文件精神不符合本地实际,该地领导命令农民改种菜为种粮,犯了教条主义错误。 (2)意识具有能动作用,正确的意识对事物的发展起促进作用,错误的意识对事物的发展具有阻碍作用。要求我们树立正确的意识,克服错误的意识。 上级领导下达错误的文件,某地领导错误的执行,给农民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也给市民生活带来了不便。,中国共产党领导广大人民群众经过“以俄为师、以苏为鉴、走自己的路”的艰苦探索,自强不息,与时俱进,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创造了一个又一个人间奇迹。 结合材料说明中国共产党是如何领导中国人民坚持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指做事情要从客观存在的事物出发,尊重客观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中国共产党立足于中国国情,没有生搬硬套别国的模式,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要求我们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坚持用科学理论武装头脑,指导实践,不断解放思想,与时俱进,以求真务实的精神探求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中国共产党艰苦探索,与时俱进,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要求我们把发挥主观能动性与尊重客观规律结合起来,把高度的革命热情同严谨的科学态度结合起来,既要反对唯意志论,又要发对无所作为的思想。中国共产党坚持两个结合,两个反对,创造了一个又一个人间奇迹。,唯物论标志性词语汇编 记住这些关键词,对提高解题速度、准确性具有重要意义。 (1) 讲到“政策/计划、方案、战略的出台/精神的产生”:常用语:根据情况,针对特点,根据形势,从实际出发,立足于基础,提出计划、方案、战略等;审时度势 体现: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物质的反映。要求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2) 讲到“文化/精神的作用/意义”、政策的效果作用:如科学发展观、和谐社会,核心价值体系生态价值观等。常用语:在理论,思想、政策、精神的指导下,实施战略、计划、方案,贯彻精神,坚持方针 体现:意识的能动作用;意识活动具有主动创造性,正确的意识促进客观事物的发展。 (3) 讲“人类对的认识、探索发现”,政策、思想产生的历程;中国航天工程的推进、探月工程的进展。 体现:尊重客观规律与发挥主观能动性相结合。 (4)讲到“人与自然的关系”,或“自然灾害发生”时,超载,过度,急功近利,滥致使,符合、遵循取得成功 体现:世界是物质的,物质运动是有规律的,规律是客观和普遍的,人类必须尊重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违背规律,主观蛮干必会受到惩罚。凡讲到与“自主创新”、国家重大工程建设的成功但人在规律面前不是无能为力的;要把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相结合。,【四、畅谈理想篇】,结合本节课知识的学习,谈谈自己的人生理想及如何实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课件教案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