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期经营决策分析.ppt

上传人:xt****7 文档编号:2379714 上传时间:2019-11-22 格式:PPT 页数:78 大小:34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短期经营决策分析.ppt_第1页
第1页 / 共78页
短期经营决策分析.ppt_第2页
第2页 / 共78页
短期经营决策分析.ppt_第3页
第3页 / 共7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五章 短期经营决策分析,第一节 决策分析概述 第二节 经营决策分析的方法 第三节 生产决策分析 第四节 定价决策分析 第五节 存货决策分析,第5章 短期经营决策分析,教学目的: 能区分决策的相关成本和无关成本; 能应用决策分析的常用方法进行生产决策; 理解和掌握定价决策的影响因素和步骤,并利用相关方法进行定价决策; 能进行存货决策和管理,第1节 决策分析概述,一、决策的概述及意义 决策:指企业管理者一在现实条件下,为了达到预期的经营目标,通过预测及对比分析,在两个以上的可行方案中选择最佳方案的行为过程。 决策是对未来实践的方向、目标、原则和方法作出决定,不是瞬间行为。 决策是事先做出的抉择,正确的经营决策是企业正确进行生产经营活动的前提和基础。决策是否正确,不仅直接影响企业的经济效益,甚至关系到企业的盛衰成败,从这个意义上说,决策是企业经营管理的核心问题。企业管理者的决策失误,会影响企业的经营活动,导致财务状况恶化,甚至危及企业的生存。,二、决策的种类 1.按决策时间长短进行分类 短期决策:这类决策又称为日常经营决策,是指对企业经济效益的影响在一年以内,决策的主要目的是使企业的现有资源得到最充分的利用。如生产决策、销售决策、产品定价决策。 长期决策:这类决策又称为投资决策,是指对企业经济效益的影响时间在一年以上,一般都涉及企业的发展方向及规模等重大问题。如固定资产更新改造决策、是否需增加固定资产生产设备的决策等。,2.按决策者掌握信息的程度进行分类 确定型决策。是指影响决策的相关因素的未来状况是确定的,决策的结果也是确定的和已知的一种决策类型。 风险型决策。是指影响决策的相关因素的未来状况不能确切肯定,但该因素可能存在几种结果,任何一种结果出现的概率是已知的一种决策类型。 不确定型决策。是指影响决策的相关因素的未来状况完全不能确定,或者虽然知道它们存在几种可能的结果,但不知道各种结果出现的概率是多少的一种决策类型。,3.按决策的层次进行分类 高层决策:企业的最高阶层领导所做的决策,即涉及企业全局性、长远性等重大问题的决策。属于战略性决策。 中层决策:企业中层管理人员所作的决策,即从较低的层次、较短的时间和较小的范围对高层决策进行具体化,并制定最优的利用资源,保证最高决策得以顺利实现,属于战术性决策。 基层决策:企业基层管理人员所作的决策,即将上一层次所作的决策付诸具体实施,属于执行性决策。,4.按决策本身的不同性质进行分类 采纳与否决策。指只需要对一个备选方案做出选择的决策,也称接受与否决策、单一方案决策。 互斥选择决策。指在一定的决策条件下,存在着几个相互排斥的备选方案,通过对比分析,最终选择最优方案而排斥其他方案的决策。 最优组合决策。指几个备选方案可以并举,在其资源总量受到一定限制的情况下,如何将这些方案进行优化组合,使其综合经济效益达到最优的决策。,三、企业短期经营决策的定义 短期经营决策:又称短期决策,指决策结果只影响或决定企业近期(1年或1个经营周期)经营实践的方向、方法和策略;是侧重于生产经营、资金、成本、利润等方面,对如何充分利用企业现有资源和经营环境,以取得最佳的经济效益而实施的决策。 短期经营决策的具体内容较多,概括地说主要包括:生产决策、定价决策和存货决策。 生产决策是指短期(如一年)内,在生产领域中,围绕是否生产、生产什么、怎样生产以及生产多少等方面问题而展开的决策。 定价决策是指短期(如一年)内,在流通领域中,围绕如何确定销售产品价格水平的问题而展开的决策。 存货决策是指短期(如一年)内,在生产经领域中,围绕与存货有关的总成本最低的决策,如零库存问题;存货数量决策决定存货的批量,短期经营决策的特点 它是企业的战术性决策。短期经营决策的内容主要是现有生产能力和资源的有效利用,通常不涉及企业生产能力的扩大问题,影响决策的有关因素的变化情况通常是确定的或基本确定的,许多决策问题如产品生产、材料采购耗用等都是重复性的。因此,短期经营决策是一种战术性决策。 决策者通常是企业中下层管理人员。由于短期经营决策是一种战术性决策,所涉及的是日常经营管理方面的事务。因此,这类决策通常由企业内部中下层管理部门进行。,四、短期经营决策的程序 1.确定决策分析目标 2.收集有关资料 3.提出各种备选方案 4.通过定量分析对备选方案作出初步评价 5.考虑非定量因素确定最优方案 6.评估决策执行情况和信息反馈,五、经营决策分析中的成本概念 成本是经济效益的一个关键因素,它是一个综合性的经济指标,企业所有工作的成绩和缺点、成功与失误都会反映到成本指标上来,而成本的高低最终又会体现到利润中 因此决策方案的未来成本与未来利润就成为评价不同方案经济效益大小的依据。 成本按与决策的相关性划分,可分为两类:一类是相关成本;另一类是非相关成本。,1.相关成本:指与决策相关联,进行决策分析时必须认真加以考虑的的成本。 差量成本 广义:是指可供选择的不同方案之间预计总成本上的差额,与差量成本相联系的一个概念是差量收入,不同方案在收入上的差量称为差量收入。 狭义:又称增量成本,是指不同产量水平所形成的成本差别。差量成本与变动成本有一定的区别和联系。如在产量的相关范围内,不同产量水平下的差量成本就是不同产量水平下的变动成本之差,即差量成本与变动成本取得了一致;但是,当产量超过相关范围时,不同产量水平下的差量成本包括固定成本和变动成本两部分。,边际成本:企业生产能力的相关范围内,每增加或减少一个单位产量而引起的成本变动。单位变动成本和差量成本都属于边际成本 机会成本:从若干备选方案中选择并实施其中某一方案,必然会同时放弃实施次优方案,由于实施某一方案而放弃次优方案所能获得的利益,称为机会成本。机会成本也可理解为由于放弃某一次要方案而损失的“潜在利益” 。 重置成本:目前从市场上购置同一项原有资产所需支付的成本现时成本,付现成本:需要在将来动用现金支付的成本。由于实施某项决策会引起的企业现金流出 专属成本:明确归属于某种、某批或某个部门的固定成本 可避免成本:通过决策行为可改变其数额的成本,如酌量性固定成本中的广告费、职工培训费等;或与某一备选方案有直接联系的变动成本 可递延成本:在企业财力负担有限的情况下,对已决定选用的某一方案即使退出执行,也不会影响企业的大局,则与该方案相关的成本称为可递延成本,2.无关成本:在决策分析中无须考虑、对未来没有影响的成本,或指在各个备选方案中,项目相同、金额相等的未来成本 沉没成本:指由于过去决策所引起,并已支付过款项的成本 不可避免成本:指通过决策行为不能改变其数额的成本 不可递延成本:指已选定的某一方案,即使在企业财力负担有限的情况下,也不能推迟执行,否则会影响企业的大局,与该方案有关的成本,称为不可递延成本,共同成本:指由几种、几批或几个有关部门共同分担的固定成本 联合成本:指联产品或半成品在进一步加工前所发生的变动成本和固定成本。在对联产品或半成品是否需要进一步加工的决策分析中,联合成本属于无关成本,不必加以考虑 联产品是指用同一种原料,经过同一个生产过程,生产出两种或两种以上的不同性质和用途的产品 对于决策的各种备选方案中项目相同、金额相等的未来成本,无论其是否因决策的产生而产生,均视为非相关成本。,客观题: 1.变动成本均为相关成本 2.所有的历史成本都是过去决策造成的,均属于无关成本 3.若企业接受一批特定订货,需购进一台专用设备,价值10000元,在此特定订货决策中,专用设备属于 A可避免成本 B沉没成本 C边际成本 D共同成本,第2节 经营决策分析的方法,一、经营决策分析的评价原则:取得最大的经济效益 二、经营决策分析的方法: 1.差量分析法:对不同备选方案所预期的收入、成本、利润之间的差额进行充分的分析、比较后,从中选择最优方案的决策方法。 差量指各种备选方案之间的差异,具体分为差量收入、差量成本和差量利润; 差量收入=甲方案的收入-乙方案的收入 差量成本=甲方案的成本-乙方案的成本 差量利润=差量收入-差量成本 差量利润0,甲方案优于乙方案; 差量利润0,乙方案优于甲方案;,1.差量分析法 差量分析法的决策程序一般可以分为: 计算备选方案的差量收入。 计算备选方案的差量成本。 计算备选方案的差量利润。 比较、选择执行方案。,甲工厂使用同一台设备,可生产A产品,亦可生产B产品。该设备最大生产量为50 000工时,生产A产品每件需25工时,B产品每件需12.5工时。两种产品的销售单价、单位变动成本和固定成本如下; 要求:采用差量分析法分析哪种产品比较有利;,解: 1.按最大生产量,计算A和B产品的最大生产量; A最大生产量=最大生产量工时/A产品每件工时 =50 000/25=2 000件 B最大生产量=最大生产量工时/B产品每件工时 =50 000/12.5=4 000件 2.计算两方案的差量收入、差量成本、差量利润 差量收入= 2 00025 4 00040 =110 000 差量成本= 2 00014 4 00030 =92 000 差量损益=110 000 (92 000)= 18 000 3.结果是负差量利润18 000,说明B方案优于A方案,应选择生产B产品;,例:某企业用一台设备既可生产A产品,也可生产B产品,其预计销售单价、销量和单位变动成本资料件下表: 试算出企业究竟应生产哪种产品较为有利的决策分析,解: 1.差量收入=2550-10100=1250-1000=250 2.差量成本=1550-7100=750-700=50 3.差量损益=250-50=200 应选择A产品生产,2.边际贡献分析法: 贡献边际分析法是指在固定成本不变的情况下,通过对比不同备选方案所提供的贡献边际的多少进行选优的一种方法。 这里所说的贡献边际,是指各种产品所提供的贡献边际总额,或者每人工小时、机器小时所提供的贡献边际。 尽管单位产品贡献边际是反映产品盈利能力的重要指标,但在评价各备选方案时,绝对不能以单位产品贡献边际的大小作为选优的依据。,例:甲企业现有生产能力60 000机器小时,目前的生产能力利用程度为90%,剩余的生产能力可以用来用来开发新产品A,每件工时定额4小时;也可以用产B产品,每件定额工时5小时。 要求:用贡献边际分析法分析哪种产品比较有利;,生产A产品单位工时创造的贡献边际比B产品0.5元,该设备剩余生产能力6 000工时多创造3 000元的贡献边际总额,所以选择生产A产品;,3.成本平衡点法 所谓“成本分界点”就是两个备选方案预期成本相同情况下的业务量。找到了成本分界点,就可以确定在什么业务量范围内,哪个方案最优。 解题步骤: 找出成本平衡点; 确定业务量范围; 选定方案;,甲企业生产P产品,每年需要A零件5 000。过去A零件一直外购,外购单价为26元。现在该企业尚有部分剩余生产能力可以生产A零件。A零件的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及变动制造费用为18元,每年需增加专属固定成本20 000元。 该企业应自制还是外购?,解: 1、找出成本平衡点; 设全年需x个零部件,x为成本平衡点的取值: y1(外购)=26x;y2(自制)=20 000+18x; 成本平衡点:y1=y2,即26x=20 000+18x; X=20 000/(26-18)=2 500件; 2、确定业务量范围; x =2500,y1= y2,两方案一样; x2500,y1y2,自制方案优先; x2500,y1y2,外购方案优先; 3、选定方案;企业需4000零部件,故自制方案优先;,第3节 生产决策分析,生产决策分析内容: 生产对象(生产何种产品、开发新产品) 生产工艺 特殊价格追加订货 产品加工过程 亏损产品停产或转产 零、部、配件取得方式,一、生产对象的决策分析 1.生产何种产品的决策分析 例:假定企业使用同一机器设备既可生产甲产品,又可生产乙产品,机器的最大生产能力为10000机器小时,两种产品所需机器小时及各项成本如下表,试算计算何种产品更有利?,解: 1.甲产品最大产量=1000020=500(件) 乙产品最大产量=1000025=400(件) 2. 差量收入=16500-28400=-3200 差量成本=13500-24400=-3100 3.差量损益=-3200-(-3100)-100 应选择乙产品生产,2.开发新产品的决策分析 不追加专属成本的决策分析 当各备选方案只是利用现有剩余生产能力,而不涉及追加专属成本时,各备选方案的原有固定成本都是相同的,属于无关成本。这时,只需考虑各方案的边际贡献就可以正确决定。 追加专属成本的决策分析 当产品开发的品种决策方案中涉及追加专属成本时,就无法直接用边际贡献指标来评价各方案的优劣,可利用剩余边际贡献指标,即边际贡献总额扣除专属成本后的余额评价或用差量分析法进行评价,例:假定某公司生产甲产品,生产能力100 000机器小时,实际开工率只有生产能力的70%,现准备将剩余生产能力来开发新产品A或B,有关资料如下: 要求:作出开发哪种新产品较有利的决策分析?,1.计算最大产量:剩余生产能力=30 000 A产品年最大产量=30 000/60=500 B产品年最大产量=30 000/40=750 2.比较边际贡献总额 A产品的Tcm=(60-50)500=5 000 B产品的Tcm=(58-51)750=5 250 3.应选择B产品生产,若制造新产品A需支付专属固定成本1200元,制造B产品需支付专属固定成本1560元,则决策的分析的结论如何? 解: A产品的Tcm=5000-1200=3800 B产品的Tcm=5000-1560=3690 应选择开发A产品。 若用差量分析法如何分析?,差量收入=60500-58750=-13500 差量成本=50500-51750=-13250 差量损益= -13500-( -13250 )=-250 应选择开发B产品,二、生产工艺的决策分析 进行决策分析时,要以生产产品的数量是否确定为依据。若生产产品的数量是确定的,则采用差量分析法,若生产产品的数量是不确定的,则采用成本平衡点法。 另外,在分析时,还应注意,只需考虑各备选方案单位变动成本和固定成本,至于各备选方案相同的变动成本和固定成本则无需考虑,请选择不同工艺进行加工的决策分析 机床类型 每个齿轮加工费 一次调整准备成本 普通机床 1.80元 20元 精密机床 1.00元 100元 要求:做决策 解:设齿轮的个数为x,三、特殊价格追加订货的决策分析 特殊价格是指低于正常价格甚至低于单位产品成本的价格 1.当追加订货量小于或等于剩余生产能力,企业利用剩余生产能力完成追加订货的生产,不妨碍正常订货的完成,且在接受订货时无需追加专属成本,且剩余能力无法转移时,只需特殊订货的单价大于该产品的单位变动成本,就可以接受该追加订货,2.当追加订货量大于剩余生产能力时,接受追加订货必然会妨碍正常订货的完成,在决策分析时,应将追加订货而减少的正常收入作为追加定会的机会成本。当剩余生产能力转移时,转产所能生产的收益也应作为追加订货的机会成本。若追加订货需要增加专门的固定成本,则应将其作为追加订货方案的专属成本,假设某单位原来专门制造甲产品,年生产能力为10000件,销售单价为68元,其实际平均单位成本资料如下表,该公司每年有35%的是剩余生产能未被利用,现有客户要求3000件的甲产品,因款式的特殊要求,需另购专用设备每年支付专属成本4000元,客户出价46元。 单位成本资料:直接材料20,直接人工16,变动制造费用8,固定制造费用12 要求:1.作出是否该接受该订货的决策分析 2.若追加订货量为3550件,请做决策,判断:是否超过剩余生产能力,若超过,则通过方案1挤占正常销售,方案2追加固定资产投资;固定性制造费用是无关成本 解: 企业剩余生产能力=1000035%=35003000 特殊订货在生产能力范围内 Tcm=(46-44)3000-4000=2000 应接受此订单,若追加订货量为3550件时 企业剩余生产能力=1000035%=35003550 特殊订货量超过正常生产能力 因此,只能通过挤占销量,减少正常销量50件 其机会成本=6850-5044=1200 Tcm=(46-44)3550-1200-4000=1900 0 应接受此订单,四、产品加工程度的决策分析 一般采用差量分析法,但应注意:半成品或联产品进一步加工前所发生的成本,不论是变动成本还是固定成本,在决策分析中均属于无关成本,不必加以考虑 此类问题的关键在与分析半成品或联产品在加工后增加的收入是否超过进一步加工过程中所追加的成本,若前者大,则进一步加工的方案较优;反之,则不进一步加工的方案较优,例:某石化公司在同一生产过程中可同时生产甲、乙两种联产品,可立即出售,亦可继续加工出售,继续加工的产出比为0.8,其有关产量及成本的资料如下: 产品名称 甲产品 乙产品 产量(千克) 10 000 4 000 销售单价:加工前 2元/kg 6元/kg 加工后 5元/kg 10元/kg 加工前的联合成本 14 000 20 000 加工过程(单位变动) 2 元/kg 5元/kg 追加成本(固定专属) 5 000 1 000 要求:作出甲、乙两种联产品是否需要进一步加工的决策,1.差量收入 甲产品差量收入=5100000.8-210000=20000 乙产品差量收入=1040000.8-64000=8000 2.差量成本 甲产品差量成本=210000+5000-0=25000 乙产品差量成本=54000+1000-0=21000 3.差量损益 甲产品差量损益=20000-25000=-5000 乙产品差量损益=8000-21000=-13000 两种产品都不进一步加工,五、亏损产品停产或转产的决策分析 1.生产能力无法转移时 一般情况下,只要亏损产品的边际贡献大于零就不应该停产。由于亏损产品停产后减少边际贡献,并不能减少固定成本。若继续生产,可弥补部分固定成本 2.生产能力可以转移 若亏损产品停产后,闲置下来的生产能力可以转移,或转移其他产品,或将设备对外出租,就必须考虑亏损产品的机会成本因素。,例:惠新公司本年度产销A、B、C三种产品,其有关资料见下表 要求: 试分析B产品是否停产? 若B停产后,将厂房、机器设备租给其他单位,每年可获租金9 000元,该如何决策,六、零、部、配件取得方式的决策分析 1.在零、部、配件全年需求量确定的情况下采用差量分析法 一般有自制和外购两种方式,但自制或外购预期收入是一致的,因此采用差量分析法时,一般只计算差量成本,选择成本较低的方案 分析时,共同成本总要发生,因此在生产能力充足时,自制方案不需要考虑共同成本,若增加专用设备或有相关的机会成本等要考虑 例:某公司每年需要A零件4000个,若向市场购买,则每个需要20元。若本企业有剩余生产能力可自制,预计每个零件的成本资料如下:直接材料14,直接人工6,变动制造费用10,固定制造费用8元。试为该厂要自制还是外购零件?,2.在零、部、配件全年需求量不确定的情况下成本平衡点法,第4节 定价决策分析,一、定价决策分析的影响因素 定价决策分析是指在不违背国家物价政策的前提下,通过对影响产品价格的因素进行分析,运用一定的方法制定出能够使企业获得最大经济效益的产品价格的决策分析过程 1.企业生产经营方面 成本费用:企业定价首先必须使成本费用得到补偿。因此,企业盈利的初始点只能在价格补偿平均变动成本费用之后的累积月等于全部固定成本费用之处确定,销售数量:按西方经济学的观点,当边际贡献等于边际成本时,销售数量与价格达到最佳组合 资金周转:合理定价与加速资金周转时增加企业年利润的两个密切相关的方面 2.市场需求竞争方面 需求价格弹性:指因价格变动而引起的需求量的相应变动率,反映需求量变动对价格变动的敏感程度,用E表示,即需求量变动的百分比与价格变动的百分比的比值,E=1,这类商品价格的变动会引起需求量等比例的变动,因此价格变化对销售收入没有影响 E1,需求量的变化会大于价格的自身变化,对这类商品,价格的上升会使得需求量较大幅度的减少,一般采用低价策略 E1,需求量的变化会小于价格的自身变化,对这类商品,价格的上升会使得需求量较小程度的减少,一般采用高价策略,需求收入弹性:因居民收入水平变动而引起的需求量的相应变动率,反映需求量的变动对收入水平变动的敏感系数,即需求量变动百分比与收入水平变动百分比的比值 需求交叉弹性:指因一种商品的价格变动而引起的其他相关商品需求量的相应变动 产品生命周期:不同生命周期的计算,市场需求和竞争状况不同,企业各基本策略的组合也不一样,二、定价决策分析的步骤 据企业发展方向、经济实力及所处的市场环境,制定符合某一阶段特征的定价目标 根据企业产销能力,计算成本费用水平和产量界定 收集市场信息 估算不同价格水平所对应的销售,预测实际可销量,确定盈亏分界点 运用恰当可行的定价方法及定价技巧 确定产品最终价格,并根据市场变化及时调整,三、定价决策分析的方法 1.成本导向定价法:以产品成本为定价基本依据的方法。主要有成本定价法及保本保利定价法 成本加成定价法:指在单位产品成本的基础上,加上一定加成率所计算的加成额作为产品销售价格的定价方法,其计算公式: 销售价格=单位产品成本+单位成本加成额 =单位产品成本(1+成本加成率) 成本加成率=加成内容/相关成本,完全成本法下的成本加成定价法 在完全成本法下,单位产品成本就是单位生产成本,成本加成率实质就是成本毛利率,其计算公式为: 销售价格=单位产品成本(1+成本毛利率) 成本毛利率=(利润+非生产成本)/生产成本 变动成本法下的成本加成定价法 在变动成本法下,单位产品成本应该是单位变动生产成本成本,但在这里却采用单位产品的全部变动成本,成本加成率实质就是变动成本贡献率 销售价格=单位产品变动成本(1+变动成本贡献率) 变动成本贡献率=(利润+固定成本)/变动成本,例:某产品A的成本资料如下(产量1000件): 直接材料50 000元,直接人工44 000元,变动制造费用36 000元,固定制造费用70 000元,变动销售及管理费用20 000元,固定销售及管理费用10 000元。 要求: 1.完全成本法下,在单位生产成本的基础上加成50%,试计算产品的销售价格 2.在变动成本的基础上加成100%,作为目标售价,求售价,解: 1.A产品的单位生产成本=(50000+ 44000+ 36000 +70000)1000=200(元/件) A产品的销售价格=200(1+50%)=300(元/件) 2.A产品的单位变动成本=(50000+44000+ 36000+20000)1000=150(元/件) A产品的销售价格=150 (1+100%)=300(元/件),保本保利分析法:有保本分析定价法和边际成本定价法 保本分析定价法:又称为收支平衡定价法和损益平衡定价法。它是据固定成本与变动成本的不同运动形态,采用保本分析来确定产品价格的一种方法。 边际成本定价法:以新增单位变动成本为依据来制定商品价格的一种方法。适用于主营商品已分摊了固定成本的新增产品定价;达到保本点后的商品,尤其是季节性消费品的定价,或经营者开拓新市场时的商品定价。,2.竞争导向定价法:以市场上同类产品的价格为依据,结合本企业实际,根据市场竞争状况的变化来确定和调整价格水平的一种方法 随行就市定价法 竞争价格定价法 密封投标定价法,3.需求导向定价法:以消费者对商品需求或商品价值的认识程度为基本依据的定价方法 需求价值定价法 需求差异定价法,第5节 存货决策,一.存货决策的意义 在企业的流动资产中,存货所占比重较大,存货的数量、质量及存货运用状况,对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都有很大影响。为保证企业生产和销售的顺利进行,加工、制造等企业都必须有一定数量的商品材料的存货。 同时,为了避免存货投资过大导致存货成本增加,或者出现存货短缺造成生产经营中断,影响企业的盈利能力,必须认真对存货的规划和控制。为此,如何使存货既保证销售、生产的需要,而又能使资金占用得到最合理的安排,就成为管理会计研究的一项重要课题。,二.与存货决策有关的几个基本概念 平均存货量:一个企业存货量的平均数,平均存货量=订货量/2 采购成本:又称购置成本,是指货物本身的价值,采购成本的总额取决于采购数量和采购单价。 存货的采购成本在采购批量的决策中,一般属于无关成本,但当供应厂商给予数量折扣的优惠,采购成本就成了相关成本 订货成本:企业为了组织进货而发生的费用,即取得订单的成本。订货成本一般与订货次数有关。,储存成本:是指企业因持有存货而发生的费用。 储存成本可以按照与储存数额的关系划分为变动成本和固定成本两类。变动成本是指那些随着存货数量的增减成正比例变动的支出,如存货占用资金的应计利息、霉烂变质费用、仓储保险费用等,这类成本的高低,取决于存货的数量,平均库存量越多,变动成本也就越高,属于决策的相关成本;而固定成本与存货数量的多少没有直接的联系,如仓库折旧费、保管人员的固定月工资等,这类成本属于决策的无关成本。,缺货成本:因存货供应中断而给企业造成的损失,包括由于材料供应中断造成的停工损失、产成品供应中断导致延误发货的信誉损失及丧失销售机会的损失等。 如果生产企业能够以替代材料解决库存材料供应中断之急的话,缺货成本便表现为替代材料紧急采购的额外开支。缺货成本能否作为决策的相关成本,应视企业是否允许出现存货短缺的不同情形而定。若允许缺货,则缺货成本便与存货数量反向相关,即属于决策相关成本,反之,若企业不允许发生缺货情形,则缺货成本为零,也就无需考虑,三、经济批量和订货点的确定 存货决策的主要任务,一是计算使存货成本达到最低的经济订货量,即以最小的订货成本与储存成本避免缺货损失,寻找最经济的批量;二是确定经济订货点。 1.确定经济批量:由于商品(或材料)的每次订购数量直接影响存货总成本,因此,使存货耗费的总成本能满足销售(或生产)正常需要前提下达到最低水平的关键就在于如何确定存货的每次订购数量,D年度材料需要量 Q每次订货量 K每次订货成本 单位存货每年平均储存成本 存货的全年总成本 计算公式: 订货次数=D/Q 平均订货量=Q/2 全年订货总成本=K D/Q 全年平均储存总成本= Q/2 全年存货总成本= K D/Q + Q/2,列表法:需多次计算,通过上面的公式按照不同的订货量计算成本,寻找全年总成本最低的最佳订货量。工作量大。 数学模型法:用微分法或基本不等式法求全年总成本为极小值时的订货量,即经济订货量或经济批量。其计算公式: = K D/Q + Q/2 ,对其求导: 例:某企业全年耗用甲材料1800千克,该材料外购单位成本为15元/千克,除年固定的订货成本和储存成本为500元以外,每次订货成本为400元,储存成本平均每年4元/千克,试计算每次订货的最佳数量为多少时,才能使全年存货成本达到最低。,解: =,2.确定经济订货点:为保证生产经营连续不断地顺利进行,企业需要不断地补充存货,当存货下降到某一点时,补充活动就必须进行,否则就要缺货,严重影响企业的正常运营,这个点成为经济订货点。 影响经济订货点的主要因素有经济订货量、正常消耗量、提前期、安全储备量等。 正常消耗量是指产品在正常生产过程中预计的每天或每周材料的正常消耗量 提前期是指从提出订货到收到订货的时间间隔 安全储备量是指对预期需求的附加库存,可以根据库存物资的需求量超过规定数量的概率来确定,提前期和正常消耗量确定条件下的订货点 经济订货点=提前期每天、每周平均需要量 提前期和正常消耗量不确定条件下的订货点 提前期不确定 经济订货点=正常消耗量+安全储备量 提前期和正常消耗量都不确定条件下的订货量,四、存货管理的其他方法 ABC分类控制法是意大利经济学家巴雷特于19世纪发明的,以后经过不断地发展和完善,现已广泛用于存货控制和生产成本管理。 所谓ABC分类控制法就是按照一定的标准,将企业的存货划分为A, B, C三类,分别实行分品种重点管理、分类别一般控制和按总额灵活掌握的存货管理方法。ABC分类控制法是一种突出重点、兼顾一般的存货控制方法。,ABC分类控制法的基本原理是:先将存货分为A, B, C三类,其分类的标准有两个:一是金额标准;二是品种数量标准。其中金额标准是最基本的分类标准,品种数量标准仅作为参考标准。 A类存货价值高,品种数量少;B类存货价值一般,品种数量相对多;C类存货品种数量多,但价值低。三类存货的所占金额比重大致为A:B:C=0.7:0.2:0.1。并对各类存货实行不同的控制方法。,A类存货的品种数量占全部存货的品种数量的10%左右,但其占用的资金约为全部存货占用资金的70%。对这类存货应列作存货控制的重点 由于该类存货占用资金较大,要求采用科学的方法来确定该类存货的经济订货量、订货时间等项指标,以保持合理的存货水平,使A类存货既能保证生产供应,又不过多地占用资金。,B类存货的品种、数量约占全部存货品种数量的20%左右,占用的资金约为全部存货所占用资金的20%。对于这类存货,在订货数量和订货时间等方面应加强控制。 可按类别确定其订货数量和储备定额等项指标。 C类存货品种数量约占全部存货的品种数量的70%左右,占用的资金约为全部存货的10%,对于这类存货可按不同情况采取不同的管理办法。 对需求影响不大、容易采购的品种,可少储备,根据需要适时采购;对规格复杂、需求少、价格低的品种,可根据实际情况适当加大采购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课件教案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