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备使用维修和检修技术通则.doc

上传人:max****ui 文档编号:2345051 上传时间:2019-11-21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4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设备使用维修和检修技术通则.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设备使用维修和检修技术通则.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设备使用维修和检修技术通则.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行业资料:_设备使用维修和检修技术通则单位:_部门:_日期:_年_月_日第 1 页 共 8 页设备使用维修和检修技术通则第一章总则一、设备的技术状况直接影响企业的生产技术状况,设备的使用,维护和核修是设备管理工作中的重要内容之一,必须贯彻以防为主,以治为辅的方针,推广一、二级维护,三好四会和润滑五定的12345设备维修经验。二、抓好设备管理和维修工作,应正确处理下列三个关系:1生产和维修的关系:在抓产量的同时,抓好设备的计划检修;2维护和检修的关系:贯彻以维护为主,检修为辅的方针;3专业管理和全员管理的关系:坚持专管与群管相结合,以群管为基础,专管为主导的制度。三、加强设备的基础工作,建立健全设备的一档二录三图的管理制度。1一档:技术档案的建立(公司、分厂、车间);2二录:运行记录和检修记录;3三图:设备图、备品配件图和润滑系统管路图。第二章设备的使用和维修四、设备的使用和维护要做到三定:定人、定机(定岗位)、定职责。1单人操作或一班作业的设备实行专人负责制;2多人操作或多班作业的设备实行班长负责制。五、交接班制度,巡回检查制度,当班全面负责管制内的三分之一区域负责制是设备维护保养的三项基本管理制度,它是设备维护工作的基础,是生产和维修工人必须遵守的工作准则,是全员参加设备管理的一种形式,也是大、中、小修和周期计划检修的依据之一。1交接班制度搞好设备维护工作的交接本,是每个工人和维修人员的重要职责,是及时发现设备隐患,使设备经常保持良好技术状态运行的制度保证,各班不得以任何借口占用交接班时间;交接班实行对口交接,接班人员未到,交班人员不得离岗,班长负责交接班前碰头会;接班人员提前20分钟到工作岗位,了解上班工作情况,并与交班者共同到所负责的区域对每个人员逐个进行核查确认,并在交接班本上签字,因漏签所发生的一切问题均由接班人负主要责任。2巡回检查制度设备巡回检查是迅速发现和排除故障,及时处理设备缺陷,掌握设备静、动状态的技术状况的科学手段。设备检查分日检、定检和不定期的检查,设备检查的着眼点在保证设备正常运转的部位、润滑部位、设备安全部位、影响设备技术状况部位(跑、冒、滴、滑)、设备易损部位。设备的巡回检查要明确操作工和维修工的职责,不能流于形式,要做好记录。,巡核人员有权制止违章操作。3当班全面负责管制内的三分之一区域负责制度三班作业的班组,每班除对当班的全部设备负责巡回检查和维修保养外,还要24小时对自己分管包干的设备负责。明确责任。如果所分管包干的设备在本班发生事故,影响生产,应由本班维修人员负全部责任。若所分管包干的设备在其他时间发生的事故影响可生产,则当班维修工人负百分之四十的责任,而负责分管包干的班组负百分之六十的责任。第三章设备的计划检修六、设备检修是恢复设备性能、提高设备完好率的必要措施,计划检修是保证设备安全运转,提高设备作业率,预防事故的重要手段,分厂必须做到计划检修。七、大、中修:每年的12月份报第二年的大中修计划,报生产技术部。八、设备的大、中、小修范围大修:机体全部解体,进行清洗、检修、加油,要更换主要零件、部件以及易损件,消除设备全部缺陷隐患,全面恢复设备原有精度和性能。中修:机体解体,进行清洗、检修、加油更换部分零部件以及易损件。通过中修,消除缺陷隐患,使修理部分达到规定的精度和效能。小修:机体部分解体,进行清洗、检查、加油,更换部分易损件,消除设备隐患及部件缺陷。第 4 页 共 8 页设备使用过程的安全管理1.设备使用前的准备工作设备安装调试验收合格后即可正式投入使用,但在正式投入使用前必须做好各项准备工作。(1)编制设备管理制度文件设备投入使用前应编制的技术资料有:设备使用管理规程,如保养责任制、操作证制、交接班制、岗位责任制、使用守则等;设备安全操作与维护规程;设备润滑卡片;设备日常检查(点检)和定期检查卡片。其它技术文件。(2)培训操作工人通过技术培训使工人熟悉设备性能、结构、技术规范、操作方法,安全、润滑知识,明确各自的岗位技术经济责任。在有经验的师傅指导下实习操作技术,达到独立操作的水平。工人的培训教育一般分为企业、车间、班组三级,企业级由教育科主抓,机动科与安全科配合,分别负责专业技术和安全知识教育;车间级由车间主任组织工人的培训教育;班组级教育由班组长负责。(3)清点随机附件,配备各种检查维修工具,办理交接手续。(4)全面检查设备的安装、精度、性能及安全装置。2.使用初期安全管理内容(1)对安装试车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及时联系处理,以保证调试投产进度。(2)按照规定做好调试、故障、改进等有关记录,提出分析评价意见、填写设备使用鉴定书,供以后利用。(3)对使用初期收集的信息进行分析处理向设计、制造单位反馈设计、制造方面的意见;向安装、试车单位反馈安装、调试方面的信息;向维修部门通报维修方面的建议;向规划、采购部门反馈规划、采购方面的信息。(4)完善设备安全管理制度设备正式投入使用前建立的管理制度,有的不全,有的与实际可能有出入,存在不完善之处,应尽快补充、完善、健全设备管理制度。3.设备使用期安全管理一般要求设备使用要求做到安全、合理使用。一方面要制止设备使用中的蛮干、滥用、超负荷、超性能、超范围使用,造成设备过度磨损、寿命降低、导致事故。另一方面要提高设备使用效率,避免设备因闲置而造成无形磨损。(1)实行设备使用保养责任制把设备指定给机组或个人负责使用保养,确定合理的考核指标,把设备的使用效益与个人经济利益结合起来,设备安全性与个人安全责任结合起来。(2)实行操作证制度定机专人操作,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门训练考核,确认合格,发给操作(驾驶)证,无证操作按严重违章事故处理。(3)操作人员必须按规程要求搞好设备保养、经常保持设备处于良好技术状态。(4)遵守磨合期使用规定新出厂或大修后设备必须根据磨合要求运行保养,才可投入正常使用。(5)单机或机组核算制以定额为基础,确定设备生产能力、消耗费用、保养修理费用、安全运行指标等标准,并按标准考核。(6)创造良好的设备使用环境,确保设备安全使用,充分发挥效益采光、照明、取暖通风、防尘、防腐、防震、降温、防噪声、卫生条件良好,安全防护充分,工具、图纸和加工件都要放在合适位置,直至提供必要的监测、诊断仪器和检修场所。(7)合理组织设备生产、施工在安排生产计划时,必须安排维修时间,必须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在使用与维修发生矛盾时,应坚持“先维修,后使用”的原则,防止拼设备。(8)培养设备使用、维修、管理队伍现代化设备需要掌握有现代化科学知识技术的人员来操作、维护与管理,才能更好地发挥设备的作用。(9)坚持总结、研究、学习、推广设备使用管理的先进科学知识、技术和经验。(10)建立设备资料档案管理制度包括设备使用说明书等原始技术文件、交接登记、运转记录、点检记录、检查整改情况、维修记录、事故分析和技术改造资料等收集、整理、保管。第 7 页 共 8 页行业资料本文至此结束,感谢您的浏览!(资料仅供参考)下载修改即可使用第 8 页 共 8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管理文书 > 工作总结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