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安全文化提示语.doc

上传人:max****ui 文档编号:2337140 上传时间:2019-11-21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4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电力安全文化提示语.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电力安全文化提示语.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电力安全文化提示语.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行业资料:_电力安全文化提示语单位:_部门:_日期:_年_月_日第 1 页 共 9 页电力安全文化提示语1、安全不仅仅是管理,更是服务安全生产工作新思路,就是把员工由被动接受管理,转变为有意识的主动地要求给予周到规范的安全服务。2、一言一行讲安全管理者在安排工作前,要充分考虑该项工作的必要性和安全性;工作者要全面了解该项工作可能存在的危险点,所采取的安全措施是否正确完备。3、把故障当作事故来对待虽然故障不一定导致事故的发生,但安全工作必须小题大作,只有把故障当作事故来对待,做到零故障,才能确保零事故。4、安全是天、平安是福工作中能做好安全的人,生活中才是最幸福的人。5、抓好安全工作,就是对职工最好的福利安全是职工经济利益和社会效益的基础和保障,是最大的效益、最好的福利。6、执行安全规定成语:循规蹈矩、按部就班、谨小慎微、不折不扣。(二)安全规定1、单人作业视为违章(任何作业,都要执行工作监护制度)2、认真执行五防十要五防:防止触电伤害;防止高温烫伤;防止高空跌落;防止机械绞伤;防止交通事故。十要:工作前要勘查施工现场,提前进行危险点分析;工作过程中要使用工作票(操作票)做好安全交底工作;施工、检修现场要明确工作负责人、专职监护人,并佩戴工作标志;作业现场要使用标准化作业指导书;阀门操作要使用专用扳手,侧面操作;梯子使用要专人扶守,必须采取防滑措施,防高措施;交通道路施工要设立双向警示标志,并设专人看守;工作现场要正确佩戴安全帽;电气作业要先停电,验明确无电压后即装设接地线;摩托车驾乘人员要正确佩戴头盔,出车前全面检查车况3、不戴口罩,视为违章(输煤、除尘现场,必须正确使用防尘口罩,预防职业病的发生)4、不具备行车条件出车视为违章(恶劣天气、车辆带有安全隐患或未定期检审都视为违章行为)5、携带火种进入生产区域视为违章(气割等工作按照动火工作管理规定办理工作票)6、登高作业必须办理工作票(超过1.5米以上的检修施工作业,必须使用登高作业票,履行工作工作许可和工作监护制度)7、常用工器具使用前必须检查(手持电动工具、电焊、气割等工器具使用前必须进行全面检查或进行试验,合格后方可使用)8、检修施工作业三规范(行为规范、现场规范、资料规范)9、保安设备三率必须达到100%(锅炉、汽轮机的安全阀、危急保安器、事故按钮及漏电保安器要纳入特种设备管理,安装率100%、投运率100%、正确动作率100%)10、备用设备当做运行设备进行巡视、检查(对使用率或投运率不高的设备、设施的检查、维护、保养,纳入正常运行设备管理范围)第 4 页 共 9 页电力安全生产与电力安全心理学很多安全事故和安全隐患除了规章制度执行不够或设备因素造成之外,还存在心理因素的影响被人忽视。电力安全心理学是一个全新的课题,从人的行为本身和心理方面对电力安全性、工艺流程、操作步骤等进行分析,逐步研究并贯彻到工作中去,具有科学的意义。作为可行性的探索,杭州市电力局于年初召开了“电力安全心理分析”学术讲座,邀请了中国心理卫生协会常务理事、浙江大学医学院副教授赵国秋老师讲了生动一课。现根据授课内容,结合笔者的观点,对安全心理方面存在的问题和解决途径作一探讨。1从心理学的角度看电力系统安全存在的问题目前电力系统中不安全数据居高不下,虽然采取了很多措施,但是没有本质性改变。我们不妨换个角度考虑问题。人之所以是主宰万物之灵,是因为有复杂的心理活动。所谓以人为本,实际要以人的心理为本,从心理学的角度来防微杜渐,预防事故的发生。从心理学的角度看,电力系统的安全性主要存在以下潜在威胁。1.1生物钟出错人的心理活动与操作过程中是否执行规章制度密切相关。如登高的过程中需要动作的协调,不能分心,一旦分心就容易造成事故。又比如,每个人都有周期性的生物钟,有精力旺盛的时候,也有萎靡不振的时候。当生物钟出错期间,使得人头晕、精神不集中、烦躁不安,容易引发事故或存在安全隐患。在国外的公交系统中,就有专门对人的生物钟进行测试的仪器,通过科学分析,在每个月都有若干天数不允许司机上路,因为这几天人的周期性精神状态不良,对交通安全有着潜在的威胁。而我国目前电力系统中尚无此测试手段。1.2人机关系在研究人的心理活动时,不能单纯将心理活动独立于其他系统之外,因为人的心理活动不是纯心理,而是生理的支持系统,心理准备不足,从事危险作业,出事的几率比较高。因此要防止事故,从心理学的角度研究问题,实际上也是从生理学科学化水平上下功夫。研究工器具是否符合人的生理上使用方便和舒适的需求,研究工艺流程是否符合人的心理的接受程度,研究人与机器的安全距离以及光线亮度等一切迎合人工作的满意度和舒适度。这种人机之间的关系又可称为工业心理学方向,如果处理不好人与机器的关系,轻则效率低,重则出事故。同样,电力系统中也没有投入相应的人员和资金研究该领域。1.3注意力的高度集中人的精神注意程度与安全生产密切相关。在危险的现场,如果人的注意力不集中或者过分集中,都容易出现危险。以前,我们的管理部门都比较强调前者,认为人的注意力不集中容易造成事故,而忽略了后者。实际上如果单纯强调人的注意力集中,也容易引起适得其反的效果,因为人的精神在某个方面高度集中或紧张,就会忽视周边或相关的事情,引起不该发生的事故。因此切不可从一个极端走到另一个极端,单方面强调精神的高度集中,而应该有目的、有步骤、有重点地安排工作、人员和分工,有的放矢地做好该做的工作。1.4心理素质是否适合岗位工作人员是否适合做安全生产工作也大有讲究。人的心理素质有好有差,与人的体能好否并无必然的联系。有些工作人员身体素质好,但心理素质差,容易分神或紧张;有的人有隐性恐高症,但为了工作而隐瞒;有的人由于经历了其他不愉快的经历,造成心理疲劳,头昏脑胀,注意力不集中(即人们所说的亚健康),无法适应当天的工作。这些都被管理者所忽视,造成对安全生产形式的潜在威胁。心理疲劳不同于生理疲劳,仅x简单的休息不能解决问题,还需要心理的调节和引导,形成健康向上的人生,才能缓解并消除心理的疲劳。此外,不同性格和气质的人适合于不同的岗位,假如将职工安排在与之心理特征不符的岗位上,就不能起到预期的效果,反而会引起情绪上的波动和安全隐患。因此根据岗位特征选择合格的人员也是电力安全需要研究的方向。2解决的措施和途径电力系统中虽然没有对安全的心理方面进行规范研究,但据调查研究的资料显示,全国心理问题的发生比例高于10%,沿海开放城市的比例更高。随着加入WTO,心理问题急剧攀升,很多行业面临自身不保的境地,电力企业也处于打破垄断、服务大众的趋势,日益处于公众的利益监督之中,因此怎样在改革的浪潮中调整职工的心态,提升安全形式刻不容缓。2.1制订匹配的心理标准电力系统的安全不是一个独立的游离管理系统和人际协调的问题。要保证工作的安全性,必须有强大的支持系统,应从不同的层面特别是管理层面,去提高人员的自控能力、人际处理能力和应急能力。要强调行业心理特征的条件是否满足,是否符合电力系统的行业特征,要确保心理素质与之相匹配的人上岗。目前心理测试的手段已经很成熟,可以在电力行业中推广应用,要制订与岗位相匹配的心理标准。而且人是动态发展的,不仅体现在活动上,更多体现在心理的复杂性,不同的阶段具有不同的心理特征,要综合地看待问题,不断地根据岗位需要进行培训、心理测试、谈话、心理调节等方面工作。只有让电力安全的管理科学化来替代管理的经验化,让被管理者有心理的阐述,让整个团队发挥积极的效用,才能真正实现以人为本。2.2提高主观幸福度要提高干部职工队伍的心理素质,提高全体员工的主观幸福度。经调查,主观幸福度的提高并非与钱和权成正比,反而是有固定职业、比较稳定、对目标设定比较合理的人觉得幸福。提高主观幸福度应通过以下几个途径:(1)强调自身内在动力(应急能力、心理承受能力),学习一点心理学知识。(2)正确处理期望水平与情绪反应的关系,对未来设定合理的期望值,消除认知层面的误差。2.3采用科学手段进行管理、测试和考核提高电力职工的生活质量、减小事故隐患,主要需要提高职工的主观幸福度,同时鉴于心理学的理论和技术都比较成熟,在工作中宜用科学的手段定期进行测试和考核,目前可以准备的工作有:(1)调研并解决现有职工的心理问题。(2)把心理承受能力是否健康作为重要的考核标准。以系统安全为目的,做好人的工作,特别是思想工作,需要心理学的理论和方法,所谓以人为本就是以心理为本,否则失去了原有的价值。人有本能的心理安全需要。比如,做人的思想工作时,如何坐、保持什么样的距离以及眼睛怎样看,都大有讲究。因此工作中应强调以生理为基础,研究心理规律,提高工作效率。所有的管理者都需要遵循心理学的一般规律,才能做好电力安全的管理工作。3结束语我们在做电力系统安全管理和分析工作中,要全面看待问题。要研究与东方文化相匹配的文明的心理学。要将心理学思想、卫生健康知识向职工普及。同时积极研究最恰当的人机关系。电力系统安全与心理健康的协调程度有关。世界卫生组织对于人的健康有三个标准:生理健康、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良好。因此,在关心职工的生理健康的同时要关心他们的心理健康。在国外,后者的表达和重视程度要远远高于前者,要及时发现职工的心理问题并投入力量为他们服务,杜绝安全事故的发生。第 8 页 共 9 页行业资料本文至此结束,感谢您的浏览!(资料仅供参考)下载修改即可使用第 9 页 共 9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管理文书 > 工作总结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