桅杆起重机的安装工艺.doc

上传人:jun****875 文档编号:2327071 上传时间:2019-11-20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3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桅杆起重机的安装工艺.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桅杆起重机的安装工艺.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桅杆起重机的安装工艺.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行业资料:_桅杆起重机的安装工艺单位:_部门:_日期:_年_月_日第 1 页 共 7 页桅杆起重机的安装工艺一、安装前准备工作安装前应组织有关人员认真研究,熟悉图纸,依据GB50278-98起重机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等标准执行。参加安装、架设的人员必须取得相应岗位上岗资格证。1、依据吊装方案选择起重杆、绳索、锚桩和卷扬机等安装设备。然后将它们布置在预定的位置上。布置地锚的位置用石灰粉标出,再进行挖掘和埋设。2、安装基础及技术在桅杆起重机安装位置上铺设30cm厚的块石,在块石上铺设10cm的小石子,形成起重机的基础。然后,在基础上搭设搁置底盘的枕木架,枕木截面积必须满足图纸及安装使用说明书的规定。枕木架的面积应根据立柱和地面的最大垂直压力及地面的承压能力进行计算后确定。枕木或基础一定要结实。如果起重机需要移动,还要考虑安放千斤顶的位置。3、起重机安装前要对整机的结构件、机件做全面认真检查,包括对转动部分的磨损情况、结构情况及钢丝绳是否符合要求,电气装置是否符合安全规范等的检查。4、工具、起吊设备的准备根据所安装桅杆起重机的实际情况配备合适的起重设备及安装所需的各种工具。各工种施工人员必须带齐全相应的作业工具,并要求各自集中在工具包中存放。二、安装1、底般安装选择合适起重量的汽车起重机作为桅杆起重机的起吊设备(这是比较方便的起重机具),在安装现场,用汽车起重机将桅杆起重机的底盘吊在安装位置进行组装。2、安装起重机立柱2.1安装时,吊索牢固地系在立柱指定的吊点上,在立柱上部规定的位置拴结好缆风绳。提升立柱离开地面旋转到安装位置并安装在底盘上。吊点选择在立柱侧面,提升时将吊立柱的桅杆预先稍向后和两外侧倾斜,同时缆风绳一定要拉紧。2.2立柱安好后应对称地先在立柱顶上拉好四根永久缆风绳,待立柱头部基本稳定才能将所有永久缆风绳系挂到立柱的顶部。2.3固定缆风绳,缆风绳应与地面成30度角,最大不超过45度。2.4永久缆风绳系挂完后,将起重臂变幅滑车组钢丝绳穿好,并用卷杨机拉紧变幅滑车组,使立柱向起重臂方向略倾斜。再将立柱上的永久缆风绳以变幅滑车组的中心线为对称中心线,两边对称地拉紧,防止造成立柱过大的倾斜。3、安装臂架3.1臂架组装。利用汽车起重机将臂架最下一节吊放并支承在支架上方,使臂架下铰点与底盘上的铰链支座妥善的用销轴连接。再逐节向上按序在支架上组装。穿绕好主吊钩、副吊钩、小吊钩起升滑轮组、摇臂绳滑轮组、变幅滑轮组的钢丝绳。3.2板立起重臂。臂架组装及钢丝绳缠绕后,进行一次严格检查,包括机件坚固、钢丝绳缠绕顺序、润滑及安全措施。对桅杆起重机控制和动力系统供电,调整好各卷扬机制动器,一次将臂架扳立竖起。永久缆风绳系挂后,待臂架变幅滑轮组钢丝绳穿绕并用卷扬机拉紧变幅滑轮组,立柱稍倾向臂架侧,以变幅滑轮组的中心为对称中心线,对称地收紧臂架垂直平面的永久缆风绳,保证立柱有两个互相垂直的平面内的垂直度。臂架板立时因起重臂架对底盘产生水平向后的推力为最大,因此必须将底盘前面固定底盘的滑车组穿好拉紧。6、起重杆的中心线应与被吊物体就位的基础中心线在一条直线上,以保证重物就位时的中心线能和基础中心线重合。用两组桅杆起吊重物时,两起重杆的中心与基础中心的距离应相等,并尽可能小,以保证起重杆受力情况良好。起吊前,设备的中心线应尽可能与两根起重杆中心线相垂直,以保证起吊时两杆受力均衡。7、锚桩的埋设。桩锚的尺寸和插入土中的深度,应根据拉索中的最大拉力来选择。水平地锚和锚坑的尺寸,应根据计算来决定,然后按尺寸在指定的地点挖坑,并埋好、夯实。最后,应对地锚进行拔出力的试验,可架设一个人字木起重架,并悬挂一个链式起重机,用人工拉动的方法进行试验。8.卷扬机的固定,一般采用钢丝绳绑结在预先埋好的锚桩上,或用平衡重物和木桩来固定,有时也可利用建筑物来固定。三、桅杆起重机的拆卸1、施工前严格检查桅杆起重机各部位状况,了解现场布局。2、拆除过程与安装过程相反。3、安全要求遵从安装安全要求。第 5 页 共 7 页框式绞制机安全操作规程1、开车前应仔细检查运转部件的正确性,整台机器的围栅防护应设置到位,确保安全。2、应随时注意观察各部位电流、电压、温度等参数变化的情况,任何大的波动都是危险的,应立即停车检查。排除故障后,方可开车。3、穿单线时过线孔不能划伤单线,单线通过穿线孔或分线板必须分隔均匀,不得互相交叉。4、装压模时,必须对准中心,并应检查模具质量是否良好。5、根据工艺要求调整好各段节距、转动方向。6、单线允许有接头的情况下,接头应符合工艺过程卡的要求。7、经常注意观察机电设备及各种仪表是否处于正常状态。8、经常检查产品的外径节距是否与工艺要求相符,并将检查结果填写自检表;如不符,可停车检查,处理好后再开车。9、操作人员在机器正常运转的过程中,不得擅自脱岗,发现设备不正常和产品质量有问题时,应及时停车检查。10、停车时切断电源,必须缓慢停车,特殊情况允许紧急停车。11、应急措施:(1)发生伤害事故时,应抢救伤员,并及时报告公司领导,保护事故现场。(2)发生人身触电事故时,应立即拉闸断电,使触电者脱离电源后实施人工救援,并及时送往医院。触电者脱离电源后有可能摔伤时要采取防止摔伤的措施。(3)发生设备故障时,应立即停止操作,关闭电源,待问题排除后方可操作。第 6 页 共 7 页行业资料本文至此结束,感谢您的浏览!(资料仅供参考)下载修改即可使用第 7 页 共 7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管理文书 > 工作总结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