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油管线安全运行及维护保养操作规程.doc

上传人:max****ui 文档编号:2325087 上传时间:2019-11-20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4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集油管线安全运行及维护保养操作规程.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集油管线安全运行及维护保养操作规程.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集油管线安全运行及维护保养操作规程.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行业资料:_集油管线安全运行及维护保养操作规程单位:_部门:_日期:_年_月_日第 1 页 共 10 页集油管线安全运行及维护保养操作规程本标准规定了公司集油管线安全运行及维护保养操作规程。本标准适用于黑油山开采的各采油计量站2集油管线安全运行操作规程2.1准备工作2.1.1为确保集油管线安全运行,集油管线上方应有标示走向,有明确的承包人和管理人。2.1.2计量站集油管线的闸门池子保证完好,闸门池子旁应有站闸门池标志走向牌,有明确的承包人和管理人。2.1.3采油作业区值班点必须设有全区队的集油管线流程图。2.2操作规程2.2.1采油作业区计量站在进行输油时,观察集油管线的压力变化避免超压运行(集油管线压力1.6mpa)。2.2.2集油管线在输油时,应均匀输油。2.2.3对小管径、油稠的集油管线输油时,应保持频繁输油防止凝管。2.2.4对运行时间比较长的集油管线操作时,应观察集油线压力变化情况,发现压力异常波动,应及时巡检,防止跑油事故的发生。2.2.5对于运行时间比较长并且需要大修理的集油管线操作时,应定时加密巡检集油管线,发现集油管线破漏时,应及时进行处理,防止跑油事故的发生,并记录好管线的尺寸、破漏点的刺漏情况及破漏时间。2.2.6对于长时间不运行的集油线,应扫线、放空、关闭集油管线闸门防止管内原油凝管。2.3集油管线的维护保养2.3.1每周进行一次检查,每月进行一次维护保养,保持闸门开关灵活、严密好用,并做好记录。2.3.2对集油管线每周沿集油管线标志巡检一次,发现刺漏及时维修和更换,并记录好刺漏管线的尺寸、刺漏点的刺漏情况及刺漏时间。2.3.3对于多次刺漏的集油管线可按照公司建设项目管理规定申报管线大修。第 3 页 共 10 页集装箱、槽罐车装卸危险货物的安全要求1集装箱装卸货物的安全要求(1)装箱前应检查集装箱完好情况(包括吊装、紧固装置)损坏,不准用于装运易燃易爆化学物品。如有(2)装入集装箱的包装件应逐件进行检查,破损、泄漏、水湿或粘有污物的包装件不得装箱,包装件应贴有规定的标志或标记。(3)不准将性质相互抵触、灭火方法不同的危险货物装在同一集装箱内。(4)需要通风或控制温度的危险货物,应考虑运输环境中温度的影响,装入冷藏集装箱进行温度控制。装运遇湿自然物品时,应考虑集装箱内表面冷凝作用的影响;其包装件和衬垫材料应保持干燥。2汽车油罐车装卸的安全要求汽车油罐车的装卸方法,一般有利用液位差自流装卸和油泵装卸两种方法。由于油罐车容量小,装卸连续性不强,所以尽可能采用自流装卸,这种方法不但经济也相对安全。汽车油罐车装卸过程中,火灾危险性较大。因为无论何种形式的装卸,都会有大量的油蒸汽从油罐的进油口、量油口及放散管等处逸出,这些油蒸汽容易与空气混合而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到火源就会燃烧或爆炸,同时在装卸过程中易产生静电,因此装卸时必须严格操作规程:(1)操作人员应掌握本岗位的操作技术和防火要求,精心操作,防止油品的渗漏、外溢、溅洒。(2)油罐车的排气管应安装火星熄火器,在装卸过程中发动机应熄火,雷雨天应停止装卸油品。(3)油罐车进站卸油时,其他车辆不准进入,并应停止加油作业。卸油时要有专人监护,避免行人靠近。测量油品要在卸油完毕30分钟以后进行,以防止测油尺在操作过程中静电引起火灾。(4)在装卸前要检查油罐的存油量,以防止冒顶跑油。装卸时要严格控制流速,在油品没有淹没进油管前,油的流速应控制在lms以下,正常装卸过程中流速应控制在4.5ms以下,以防止卸油时产生静电。(5)在卸油时,油管应伸至离罐底不大于300lin处,以防止进油对喷溅产生静电。(6)应采用密闭卸油方式。用这种方法卸油,是在地下油罐与油罐车之间加一条油气管道,这样油从油罐车流向油罐,而地下油罐的油气沿着气管流向油罐车。(7)汽车油罐车必须保持有效长度的静电拖地带。在装卸油前,要首先接好静电接地线,在使用非导静电胶管输油时,要用导线将胶管两端的金属法兰进行跨接,以保证消除静电的积聚。3槽罐车装卸其它液体的安全要求(1)根据所装货物的性质穿戴好防护用品。(2)装货前须对槽罐车进行检查并应符合下列要求:a槽罐体无损坏、泄漏现象;b槽罐内无与待装货物相抵触的残留物;c阀门必须关紧;,e槽罐体与车身必须紧固,槽盖必须严密;f槽罐体需定期检验测厚。如改装其他液体,必须经过清洗和安全处理,经检查合格后方可使用。(3)装货时操作人员应站在上风处,密切注视进料情况,防止货物溢出。(4)应按车辆规定吨位装载,并留有规定的体积膨胀余量,装货后关紧槽罐车进料口盖,严禁超载。(5)装卸货物时操作人员不得擅离操作岗位,卸货时槽内货物必须卸净,然后关紧阀门,收好卸料导管和支撑架。(6)应根据灌装物品的性质安装静电导除装置,同时应控制液体的流速,以防止因液体流速快而造成静电电荷积聚、产生静电火花。4液化石油气槽车装卸的安全要求装卸方法:由于液化石油气的状态与其他危险物品不同,故而装卸方法也有特殊的要求,同时由于液化石油气是处在液化状态下储存和运输,所以无沦是汽车槽车还是火车糟车,其装卸原理都是相同的,在这里一并叙述。(1)使用压缩机装卸这种常见的装卸方式,是用压缩机抽出储罐中的气态液化石油气,压人要卸的槽车中去,使储罐内的压力降低,槽车内的压力升高,从而使槽车与储罐之间有一定的压差,这样槽车的液态液化石油气就借此压力被送到储罐中。槽车内的液化石油气卸完后,还可以用压缩机将槽车中的液化石油气蒸汽抽回到储罐。此时,槽车中的剩余压力应维持在015-02MPa左右,以避免预计不到的因素造成的压力继续下降时,引起空气的渗入,在内部形成爆炸性混合气体。利用压缩机装卸时,储罐与槽车之间压差一般应为02-03MPa。在严寒地区,由于室外温度极低,储罐内的液化石油气饱和蒸汽压一般为005-02MPa,当其单位时间内的汽化量满足不了压缩机吸人量的要求时,就会造成压缩机工作无法进行。此时,往往需用加热的方法提高储罐压力,使压缩机能够进行装卸。(2)泵装卸泵装卸是在槽车和储罐之间的液化石油气液态管道上,装设液化烃泵来进行液化石油气装卸。采用泵装卸时,液化石油气液态管道上任何一点的压力不得低于操作温度下的饱和蒸汽压,管道上任何一点的温度不得高于相应管道内的饱和压力下的饱和温度,以防止管道内产生沸腾现象造成气塞,使液化石油气段流。为此,在泵的吸入端,必须有一定的静压头,以避免液化石油气发生汽化。在装卸过程中气相管相互连通起平衡的作用。液化石油气泵的吸入和压出管均应有放人大气的支管,此外吸人管应装设闸阀及压力表,压出管应装设单向阀和闸阀。(3)加热装卸加热装卸是利用容器之间形成的蒸汽压差来进行装卸。也就是利用液化石油气加热后蒸汽压力显著提高的特性,用来作为液态液化石油气的动力,但绝对不允许采用明火加热的方法装卸。(4)静压差装卸静压差装卸是利用液化石油气槽车与储罐之间的位差(压差)来卸车。这种方法很简单,但必须要有足够的高位差才能使用,在装卸过程中须将储罐与槽车之间的气态与液态空间连接起来。此法较适合半地下或地下储罐使用,但装卸速度较慢,并且不宜卸尽。(5)压缩气体加压装卸压缩气体加压装卸是将压缩气体送到卸液的槽车中,以提高其压力,使液化石油气注入储罐。压缩气体一般常用压缩甲烷、二氧化碳等不溶于液化石油气、不与液化石油气形成爆炸性混合物的气体。装卸的安全要求:(1)罐装前,必须对罐槽车的阀门和附件(安全阀、压力表、液位计、温度计)以及冷却、喷淋设施的灵敏度和可靠性进行检查,并确认罐体内有规定的余压。如无余压者,必须取样化验,只有含氧量不超过2时才可充灌。(2)车辆进入储罐区前,必须停车提起导除静电装置才能进入充灌车位,到位后再接好静电导除装置。(3)严格控制罐装规定量,做好罐装量复核、记录,严禁超量、超温;超压,其装卸作业顺序如下:a先到指定地点开启排放阀,打开30-50左右,放掉残留气体,保持罐内压力低于罐槽车压力1-15KPa;b开球部的快换接头盖,并关闭排放阀;c接通罐槽车与装卸液料管线之间的装卸软管;d,慢慢开启罐槽车的紧急切断阀;e观察各零部件和仪表压力、温度、液位指示均正常时,再按顺时针方向开启气相阀和液相阀,并注意压力表、温度计、液位计变化情况;f要认真检查设备运行是否正常,发现异常立即停泵;s装卸作业完毕,先关闭球阀,再关闭紧急切断阀;h打开排气阀,排除残留气体,拆下装卸软管,盖上接头盖闭排空阀。(4)发生下列异常情况时,一律不准罐装,操作人员应立即采取紧急措施,并及时报告有关部门:a容器工作压力、介质温度或壁温超出许可值,采取各种措施不能使之下降;b容器的主要受压元件出现裂缝、鼓包、变形、泄漏等情况危及安全;c安全附件失效,接管端断裂,紧固件损坏难以保证安全运输;d雷击、暴雨天气或附近发生火灾。,(5)禁止将蒸汽直接灌人罐槽体内升压或直接加热罐槽体的方法卸液。6)卸液后,罐槽车内必须留有规定的余压,在装卸作业期间,操作人员不得离开岗位。24其它在易燃易爆化学物品的消防管理中,危险物品的生产、使用环节也不容忽视。易燃易爆化学物品的生产或使用环境条件复杂,并涉及到建筑、工艺、电气、安全操作规程,操作人员的素质等各个方面,无论是哪个环节出现失误,就可能造成严重的火灾爆炸事故,应当引起我们高度的重视。第 9 页 共 10 页行业资料本文至此结束,感谢您的浏览!(资料仅供参考)下载修改即可使用第 10 页 共 10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管理文书 > 工作总结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