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焊的安全防护技术.doc

上传人:max****ui 文档编号:2322880 上传时间:2019-11-20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4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电焊的安全防护技术.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电焊的安全防护技术.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电焊的安全防护技术.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行业资料:_电焊的安全防护技术单位:_部门:_日期:_年_月_日第 1 页 共 8 页电焊的安全防护技术电焊是焊接工艺中经常采用的方法,这种方法设备简单,操作灵活,焊接质量较好。可是,电焊操作时接触电的机会很多,如移动和调节电焊设备及焊钳、电缆、焊件、工作台等,或更换焊条,电就在焊工的手上、身边和脚下。电焊机的空载电压一般都高于安全电压,一旦设备发生故障,较高的电压通过焊钳等部件直接作用在焊工的身体,出现触电的危险。此外,电焊操作还可引发电气火灾、爆炸、灼伤等工伤事故,登高作业的电焊操作,也可引发高空坠落事故。1焊接发生电击事故的原因直接原因:1)在更换焊条、电极和焊接操作中,手和身体某部位接触到带电物体,而脚下或身体其它部位对地和金属结构没有绝缘防护。2)在接线、调节焊接电流和移动焊接设备时,手或身体某部位接触带电体。3)登高焊接时接触高压电网,或低压电网联线不当。间接原因:1)焊接设备、电缆、机罩等漏电。2)焊接设备或线路发生故障。3)电焊操作不当,带电体与人体形成回路。4)焊接设备、电缆与厂房内的金属结构形成焊接回路。2电焊引发火灾和爆炸事故的原因电焊设备和线路过热。线路发生短路。焊接操作时线路超负荷。焊接操作时接触部位的电阻过大。工作面通风、散热不良引起设备过热。电火花、电弧、熔融的家属飞溅物落在易燃物上3电焊的安全防护措施焊接电源必须独立使用,而且要有足够的容量,能保证与焊接操作匹配。焊机外壳必须有完好的绝缘保护,接线接头不裸露,焊机各部分连接老靠,不得松脱。焊机必须保护性接地,必要时设置接零装置。焊机空载一定时间后应能自动断电。焊机周围应通风、散热良好。焊钳应经常检查,是否简便牢靠、接触良好、连接正确,焊条是否能够在规定的角度内夹紧。接电缆必须柔软、耐油、耐热、耐腐蚀、合乎规格,长度以2030米为宜。焊工要加强个人防护,工作服、绝缘手套、绝缘鞋、垫板等必须使用并保持完好。焊接时,焊接点周围应与易燃易爆危险品进行安全隔离,如无间隔物,则空间距离应达25米。焊接操作前应制定工作预案,照明良好,空气流通。若发生触电事故,第一,要断开电源,第二,要立即进行救助包括人工呼吸,切不可轻率中止。第 4 页 共 8 页电焊的职业危害及防护电焊是特殊工种,几乎所有的工业领域都涉及电焊作业,其职业危害因素也很多,有粉尘、毒物、高温、电弧光、高频电磁场,等等。如果作业环境恶劣,缺乏安全防护措施,长期从事电焊作业者就很容易患上职业病(如尘肺、中毒),或被烫伤、灼伤,以及高强度电磁的辐射伤害。尘肺病电焊烟尘是产生尘肺病的主要因素,其成分因使用焊条不同而有所差异。焊条由焊芯和药皮组成。焊芯含有大量的铁、碳、锰、硅、铬、镍锌、铅、硫和磷等;药皮内的材料主要为大理石、荧石、金红石、纯咸、水玻璃、锰铁等。焊接时,电弧放电达40006000高温,产生大量的烟尘(主要成分为氧化铁、氧化锰、二氧化硅、硅酸盐等),弥漫于作业环境中,极易被吸进肺里。长期吸入会引发肺部组织纤维性病变,即电焊工尘肺,而且常伴随锰中毒、氟中毒和金属烟雾热等并发病。患者主要表现为胸闷、胸痛、气短、咳嗽等呼吸系统症状,并伴有头痛、全身无力等病症,肺通过气功能也有一定程度的损伤。尘肺是非常严重的职业病,至今无药可以根治。xxxx年,上海市新发尘肺病例中,电焊工尘肺占23.2%。xx年卫生部收到全国电焊工尘肺报告148例。2慢性中毒工人如果在长期的电焊作业中,体内积聚过量含锰、铅等物质的烟尘,会引起慢性锰中毒和铅中毒,导致神经系统受损,引起周围神经炎、记忆力下降、精神异常、情绪不稳等症状。严重者四肢无力、行走困难。有资料显示,锰中毒使某些长期从事电焊作业者患上帕金森病。对工人的调查发现,电焊对生殖系统也有影响,女工出现月经异常、早产、流产现象,男工精子存活率比普通人低。3电焊烟症电焊烟热是金属烟热的一种。焊接时会产生大量的金属烟热。电焊工吸入金属氧化物烟,体温急剧升高、身体外围血细胞数量增多,会引起全身的疾病,接触金属烟热612小时后出现头晕、乏力、胸闷、气急、肌肉关节酸痛,继而发热,白细胞增多,严重者畏寒、颤抖。4有毒气体的危害在焊接电弧所产生的高温和强紫外线作用下,周围会产生大量有毒气体,如一氧化碳、氮氧化物等。(1)臭氧无色、有特殊的刺激性气味的有害气体。它对呼吸道粘膜及肺部有强烈的刺激作用。短时间吸入低浓度(0.4mgm3)的臭氧时,可引起咳嗽、咽喉干燥、胸闷、食欲减退、疲劳无力等症状。长期吸入低浓度臭氧,可引发支气管炎、肺气肿、肺硬化等。(2)一氧化碳无色、无味、无刺激性的气体,极易与人体中运输氧的血红蛋白结合,且极难分离。因此,当大量的血红蛋白与一氧化碳结合后,氧便失去了与血红蛋白结合的机会,使人体输送和利用氧的功能发生障碍,使人体组织因缺氧而坏死。(3)氮氧化物有刺激性气味的有毒气体,其中,经常接触到的氮氧化物主要是二氧化氮。它是一种红褐色气体,有特殊臭味,当被人吸入时,经过上呼吸道,进入肺泡里,逐渐与水起作用,形成硝酸及亚硝酸,对肺组织产生剧烈的刺激与腐蚀作用,引起肺水肿。5电弧光辐射的危害焊接产生的电弧光主要包括红外线、可见光和紫外线。其中紫外线主要通过光化学作用对人体产生危害。它损伤眼睛及裸露的皮肤,引起角膜结膜炎(电光性眼炎)、慢性睑缘炎、晶体浑浊和皮肤胆红斑症。主要表现为患者眼痛、羞明、流泪、眼睑红肿痉挛。受紫外线照射后皮肤可出现界限明显的水肿性红斑,严重时可出现水泡、渗出液和浮肿,并有明显的烧灼感。电焊作业中的危害因素非常多,伤害极大,因此防治措施非常重要。1提高焊接技术,改进工艺和材料通过提高焊接技术,实现焊接操作机械化、自动化,将人与焊接环境相隔离,从根本上消除电焊作业对人体的危害。例如,合理设计焊接容器的结构,采用单面焊、双面成型新工艺,避免焊工在通风极差的容器内进行焊接,这样做大大有助于改善焊工的作业条件;再如,选用具有电焊烟尘离子荷电就地抑制技术的工艺,可使8090的电焊烟尘就地净化,从而减少烟尘污染。由于电焊产生的危害大多与焊条药皮成份有关,所以改进焊条材料,选择无毒或低毒的电焊条,也可有效降低焊接的危害。2改善作业场所的通风状况通风方式可分为自然通风和机械通风,其中,机械通风是依靠风机产生的压力来换气,除尘、排毒效果较好。在自然通风较差的室内,或者在封闭的容器(如集装箱)内进行焊接时,必须有机械通风措施。3加强个人防护措施加强个人防护,可防止焊接时产生的有毒气体和粉尘的危害。作业人员必须使用相应的防护眼镜、面罩口罩、手套,穿白色防护服、绝缘鞋决不能穿短袖衣或卷起袖子,若在通风条件差的封闭容器内工作,还要佩戴使用有送风性能的防护头盔。4强化劳动保护宣传教育及现场跟踪监测工作对电焊作业人员应进行必要的职业安全卫生知识教育,提高其自我防护意识,降低职业病发病率。同时还应加强电焊作业场所的尘毒危害的监测工作以及电焊工的体检工作,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第 7 页 共 8 页行业资料本文至此结束,感谢您的浏览!(资料仅供参考)下载修改即可使用第 8 页 共 8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管理文书 > 工作总结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