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力蒸汽灭菌器操作标准操作规程.doc

上传人:jun****875 文档编号:2316286 上传时间:2019-11-20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4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压力蒸汽灭菌器操作标准操作规程.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压力蒸汽灭菌器操作标准操作规程.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压力蒸汽灭菌器操作标准操作规程.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行业资料:_压力蒸汽灭菌器操作标准操作规程单位:_部门:_日期:_年_月_日第 1 页 共 9 页压力蒸汽灭菌器操作标准操作规程1.操作者:戴圆帽,穿专用工作服、专用鞋。做好手卫生。2.用物:笔、灭菌篮筐,压力蒸汽灭菌器处于备用状态。二、操作1.每日灭菌工作开始前清洁灭菌器。2.检查电源、水、蒸气、压缩空气等,确保在正常工作状态。3.预热:开启灭菌器电源,确认记录打印装置处于正常备用状态,预热灭菌器。4.预真空灭菌器应在每日开始灭菌运行前空载进行B-D测试。(1)使用自制B-D测试包时,要按标准要求打包。(2)选择B-D测试程序,打开灭菌器清洁侧门,将B-D测试包置于灭菌篮筐中央,将灭菌篮筐置于排气口上方,关闭灭菌器清洁侧门。(3)按启动键,开始B-D测试。134条件下作用3.5-4min。(4)B-D测试完毕按开门键,打开灭菌器清洁侧门,取出B-D测试包。(5)判断测试结果并记录:变色均匀一致为合格,变色不均匀一致为不合格。5.灭菌:(1)评估待灭菌包:1)敷料包重量不得超过5kg,器械包重量不得超过7kg;脉动和预真空压力蒸汽灭菌器常规待灭菌包体积不宜超过30cm30cm50cm,下排气压力蒸汽灭菌器常规待灭菌包体积不宜超过30cm30cm25cm。2)待灭菌包包装严密、松紧适宜,外包装完整无破损、无补丁,洁净干燥;纸塑包装完整无破损,包内物品距封口处2.5cm,密封宽度6mm。3)待灭菌包标签标识清晰、完整、正确,包括物品名称、包装者(核对者)、灭菌日期、失效日期等。4)每个待灭菌包包外均粘贴有化学指示胶带(或每个纸塑包装均有化学指示色块)。(2)在待灭菌包标签上,填写灭菌器编号、灭菌炉次。(3)装载待灭菌包:1)下排气压力蒸汽灭菌器的装载量不应超过柜室容积的80%;预真空和脉动真空压力蒸汽灭菌器装载量不应超过柜室容积的90%,同时不应小于柜室容积的10%和5%。2)应使用专用灭菌架或篮筐装载灭菌物品,各灭菌包之间间隔至少2.5cm,利于蒸汽进入和冷空气排出,装载的包不得碰到灭菌炉壁。3)尽量将同类物品装放一起灭菌,难灭菌的物件放上层,容易灭菌的物件放下层。混合物件灭菌时,布类敷料包、管道类放上层,金属类放下层。4)手术器械包、硬式容器应平放;盆、盘、碗类物品应斜放,包内容器开口朝向一致;玻璃瓶等底部无孔的器皿类物品应倒立或侧放;纸塑包装应侧放,且纸塑包装放置时,纸面与纸面接触,避免塑料面与纸面直接接触,用专用架固定。5)植入物及植入性器械灭菌时,还需加放生物指示剂进行生物监测。(4)将待灭菌包推入灭菌器,进行灭菌。1)按生产厂家的指引,选择合适的灭菌程序灭菌。2)灭菌过程中,消毒员严守工作岗位,密切观察各参数的变化和各种仪器的运转情况并记录。(5)灭菌完毕后卸载。1)冷却:冷却时间30min,禁止用手触摸各灭菌物品。2)每批次灭菌完毕,消毒员应整理灭菌器打印记录,查看灭菌关键参数是否达标,确认灭菌过程是否合格,签名后保存至少3年。3)灭菌物品冷却后,取出化学监测包或包内化学指示卡,检查是否合格,化学指示卡应保留存底。4)检查灭菌物品是否有湿包。如发现湿包不得发放,分析湿包的原因,记录并处理。无菌包落地上或误放到不洁处应视为被污染,需重新处理。5)将各灭菌物品分类放置在无菌物品存放间的柜内,注意按灭菌时间先后顺序摆放。分类放置各灭菌物品时,先确认包外化学指示物合格(可以看到包内化学指示物的还要确认包内化学指示物合格)、包装质量合格、标识质量合格。第 4 页 共 9 页压力表准确度对锅炉安全的重要性摘要:本文就压力表准确度对锅炉安全的重要意义做简要的说明,并就影响压力表准确度的因素做简要分析,提出了保证压力表准确度的针对性建议。关键词:压力表准确度锅炉安全重要性1压力表的准确度对锅炉安全的重要性首先、压力表的准确度对于正常的生产工作具有重要意义。锅炉作业往往需要在一定的压力条件和温度下进行的。例如在供热行业中,必须将锅炉的压力和温度调整到指定的温度,如果压力表缺乏一定的准确度,将会导致锅炉压力过高或过低,不仅不能很好的供热,还会造成一定的安全事故;其次,锅炉是按照用途来设计的,因此,锅炉的设计都是具有一定的压力承受上限,如果超过了锅炉的压力上限,锅炉就会发生开裂或爆炸的状况。因此,锅炉在其名牌上都会标有额定压力和设计压力,压力表作为指示炉内压力的重要工具,如果压力表工作失常,特别是在炉内压力过高时还指示较低的压力,司炉人员继续加压,就会导致炉内压力高于其规定压力,产生重大的安全事故,造成巨大的损失和伤害,因此,锅炉压力表的准确度对锅炉的安全应该受到高度的重视。2影响锅炉压力表准确度的主要因素很多压力表在刚出厂时往往具有很高的准确度,但是在使用过程中,压力表的准确度会逐渐下降,导致了司炉工不能准确掌握锅炉的压力。经过调查分析,影响锅炉压力表准确度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几点。2.1环境温度和工作温度的影响一般的锅炉压力表都是采用弹簧弯管和相关部件组合起来的,它们的工作原理就是通过将锅炉内的压力传递给弹簧,再由弹簧弯管传递给指针,从而指示出锅炉内的压力,指导司炉人员进行正确的操作。由于弹簧弯管长期受高温和高压的影响,特别是在锅炉内温度较高的情况下,与弹簧弯管进行压力传递的介质也会传递较高温度,导致弹簧弯管的变形,这些变形在一次工作中是可以恢复的,但是随着工作时间的增长,弹簧弯管长时间受到高温和高压的影响,弹簧弯管和相关部件产生疲劳,就会发生永久性的变形,带动指针的转动也会失去一定的准确性。因此,温度对锅炉压力表的影响是很大的,特别是长期的高温,将会给压力表造成无法恢复的影响,导致压力表失准,给锅炉的压力正常显示造成很大的困难。2.2振动及冰冻等得影响锅炉的压力表有两部分就够组成,内部的弹簧弯管和相关部件负责感应炉内压力和传递压力,而外部表盘则负责将压力转化为数字显示给司炉人员,给司炉人员的工作提供指导。很多单位虽然对锅炉的保护措施做得比较好,经常检测锅炉工作状况,但是对于压力表的工作状况却很少对其关注。压力表长期置于锅炉的外部,很容易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例如,北方地区的冬天十分的寒冷,经常处于零下二十几度,对于北方地区的一些供热公司来说,经常需要进行较高温度才能满足供热的需求。但是由于外界温度经常处于低温的状态,很多压力表外部经常遭到冰冻等,造成了压力表的灵敏度受到一定的影响,另外,锅炉在工作过程中,其本体和内部也会产生一定的震动,影响弹簧弯管和指示表的灵敏度和准确度。2.3超负荷工作造成的影响压力表的组成部件中包含一些灵敏度较高的原件,特别是弹簧弯管和游丝这两个部件,它们的灵敏度是保证压力表准确度的重要保障,但是它们的工作环境也是最恶劣的。弹簧弯管和游丝长期处于工作状态,这就导致了两个精密部件长期处于极限或近于极限工作的状态,从而导致弹性的减弱和丧失,有时甚至会发生永久变形。另外,压力表的是否长期处于超负荷状态也可以从指针上观看出来,如果指针长期处于2/3极其以上状态时,就表示压力表处于超负荷的状态工作。3保证锅炉压力表准确度的几点措施压力表的准确度对锅炉的安全具有重要的意义,为了保证锅炉生产工作的安全性,应该积极的对锅炉的压力表的准确度进行调整,保证其工作的灵敏度。下面就针对上述影响压力表准确度的因素提出几点建议,帮助改善压力表的准确度。3.1选择合理的压力表锅炉的工作环境是恶劣的,高温高压经常需要有能够承受的材料和结构来进行匹配,保证锅炉的工作安全性和稳定性,压力表的选择也应该和锅炉相配。企业工作性质的不同,对锅炉的压力要求也不尽相同,因此,生产厂家要将压力表的准确度进行严格的调整,保证其适合企业的生产状况;企业选择时也要进行合理选择,不要为了节省生产成本就购买材质较差的压力表,压力表不能准确显示炉内压力,对生产和安全都会产生一定的影响。总之,在选择压力表时要严格挑选,保证其准确度。3.2改善压力表工作环境压力表由于其工作环境的影响,导致其发生失准的因素是多方面的。首先,长期的处于高温下工作对压力表的准确度的影响。可以根据压力表的结构特点,在锅筒和压力表之间安装不同形式的存水弯管,从而积存温度较低的水,防止高温水直接进入弹簧弯管内造成不必要的影响;其次,对于冰冻和震动的影响,外界气温和锅炉自身因素的影响往往不好控制,但可以在压力表外部加装保温装置和缓冲装置,减少外界温度和震动对压力表造成的影响;最后,减少超负荷工作状态。合理选择压力表的量程,尽量让其保持在2/3以下工作,严格防治锅炉的超压运行。3.3定期检测、保养、维修锅炉的压力表经过长期的工作之后,各种仪器都会发生一定的故障,出现损坏和工作失常等,特别是压力表,长期的工作会导致其疲劳强度下降。因此,锅炉的压力表要进行定期的检测、保养和维修。检测是指在压力表经过一定的工作时间之后检验其灵敏度,保证其具有较高的灵敏度和工作性能;保养是对压力表进行清洗等;维修则是指当压力表在出现问题之后进行修理或替换,保证其准确度和锅炉工作的安全性。总之,锅炉压力表的准确度是相当重要的,无论是对企业的生产质量,还是生产的安全,因此,相关人员应该加大对压力表准确度的重视,积极的对压力表的准确度进行修正,保证企业的生产质量和安全,为企业降低生产风险。参考文献:1王和平.正确使用锅炉压力表J.工业计量,xx(1).第 8 页 共 9 页行业资料本文至此结束,感谢您的浏览!(资料仅供参考)下载修改即可使用第 9 页 共 9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管理文书 > 工作总结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