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工升降机的安全使用和维护保养.doc

上传人:jun****875 文档编号:2315586 上传时间:2019-11-20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4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施工升降机的安全使用和维护保养.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施工升降机的安全使用和维护保养.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施工升降机的安全使用和维护保养.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行业资料:_施工升降机的安全使用和维护保养单位:_部门:_日期:_年_月_日第 1 页 共 9 页施工升降机的安全使用和维护保养1施工升降机的使用要点1)升降机附着方式、平面位置以及钢管架等过桥平台载荷验算,均应作单项方案内容编入施工组织设计。2)升降机多数是鼠笼异步电动机直接负荷起动,起动电流大,电源终端线径应不小于16mm2铜线。电源配电箱不得与其他设备共用,箱内必须设漏电保护器。升降机导轨井架必须连接埋设不大于4防雷地线一组,可不另装避雷针。3)升降机应选用双传动和摩擦式限速器拖动形式,额定功率应不小于14kw,以接近升降机高峰运行所必须的合理参数,更重要的是两套独立传动系统与齿条啮合可防止因断轴、脱齿而造成坠机事故。4)拆装作业前必须对升降机的传动系统、终端齿轮与齿条啮合间隙进行检测调试;紧固导轨各部扣件;检试限速器及各部限位开关。电器线路要调试灵敏可靠。5)导轨井架垂直度偏差计算值1/1000,但考虑安装工艺条件,在局部高度内可按下表调整允差数据。调测高度(m)1050100以内100以外允许偏差(mm)2050801006)在升降机周围5m以内,不得堆放任何物品和挖沟开槽。严禁利用升降机的井架、横竖支撑和楼层站台,牵拉悬挂脚手架、施工管道、绳缆、标语旗帜和其他与升降机无关的物品。2施工升降机安全操作要点1)升降机应设专人管理。升降机的安装、操作、维修人员必须经过专业培训,并经考试合格方准操作。2)使用前先检查各部限位和安全装置情况,再将吊笼升高至离地面1m处停车,检查制动是否符合要求。然后继续上行检查各楼层站台、防护门、前后门及上限位,确认符合要求,方可正式投产。3)运行中如发现异常情况(如电气失控)时,应立即按下急停按钮,在未排除故障前不允许打开。4)运载货物应做到均匀分布,物料不得超出吊笼之外。严禁超载超负。5)运行到上、下尽端时,不准以限位停车。6)在运行中严禁进行保养作业。双笼升降机一只吊笼进行维修保养时,另一只吊笼不得运行。7)如遇雷雨、大风(六级以上)、大雾、导轨结冰等情况时,应停止运行。8)工作后将吊笼降到底层,切断电源,做好班后检查保养作业,关锁门窗后再离去。3施工升降机的维护保养1)按规定进行班前和班后的保养工作。作业前检查后,应在全高度内试运行一次,雨后还应检查各电气元件的受潮情况。发现问题及时处理。2)检查和确保上下左右滚轮紧固可靠,齿条靠背轮及传动底板各部螺栓无变形、松动。3)检查梯笼单、双门及底笼门的限位开关和有关超高、地面、对重吊点限位开关、紧急开关、极限断路开关等的功能应正常,并分别试验断路动作。4)检查制动器制动行程和分离的灵敏度,运行中应无噪音和过热现象。5)检查电缆、漏电保护器功能应可靠,保护接地应无断路,外接配电箱无电焊机负载。6)检查所有导轨井架结构连接螺丝应无松动、变形、焊口断裂等现象。7)定期检查齿条钢丝绳、变频调速装置及液压升降机的液压系统并规定进行保养。8)做好全机清洁工作,并按规定,进行润滑作业。第 4 页 共 9 页施工升降机的安全保障为了保障施工升降机的使用安全,生产厂家在设计制造施工升降机时添加了一些例如防坠安全器、安全开关、缓冲器等的安全保护装置,并且根据实验给某些部件设定了限制数据,但是在实际施工过程中,施工升降机的使用单位因为追求施工进度或安全意识淡薄,无视安全标准,甚至人为取消破坏设备自带的安全装置,致使很多安全发生,造成无法挽回的损失。九虹搜集了相关知识,希望引起相关人员的重视。防坠安全器防坠安全器是施工升降机上重要的一个部件,要依靠它来消除吊笼坠落事故的发生,保证乘员的生命安全,因此防坠安全器出厂试验非常严格,出厂前须由法定的检验单位对它进行转矩的测量,临界转速时测量以及弹簧压缩量的测量,并且每台都要附有测试报告。防坠安全器组装到施工升降机上后要进行额定载荷下的坠落试验,而工地上使用中的升降机必须每三个月就要进行一次坠落试验。对出厂两年的防坠安全器(防坠安全器上出厂日期),还必须送到法定的检验单位进行检测试验,以后每年检测一次。切勿盲目认为不坏就算好。防坠安全器好坏只能通过试验和送检才能判断好坏,日常运行中是无法确定其是否好坏的,对那些超期服役的防坠安全器,建议还是早些送检和定期试验为好,只有做到心中有数,才能将恶性事故防患于未然。安全开关施工升降机的安全开关都是根据安全需要设计的,有围栏门限位开关、吊笼门限位开关、顶门限位开关、上下限位开关、对重防断绳保护开关等。一些工地上为了省事将一些限位开关人为短接或损坏后没有及时修复,就等于取消了这几道安全防线,埋下了事故隐患。例如:吊笼要装载长东西,吊笼内放不下需伸出吊笼外,而人为取消围栏门限位或顶门限位,在安全限制装置不完善或不完好的情况下,照样载人载物,这种违章作业是在拿人的生命开玩笑。为了避免事故隐患的发生,使用单位领导务必加强管理,严格要求升降机维护和操作人员定期检查各种安全开关的安全可靠性,杜绝事故的发生。齿轮、齿条的磨损更换工地上的施工,作业环境条件恶劣,水泥、砂浆、尘土不可能消除干净,齿轮与齿条的相互研磨,齿都磨尖了还在使用。众所周知,正常试用时齿形应如同一个悬臂梁,当磨损到一定尺寸时,必须更换齿轮(或齿条)。磨损到什么程度时要更换新的呢?可以采用25-50mm公法线千分尺进行测量,当齿轮的公法线长度由37.1mm磨损到小于35.1mm尺寸时(2个齿)就必须要更换新齿轮。当齿条磨损后,由齿厚卡尺测量,弦高为8mm时齿厚从12.56mm磨损到小于10.6mm时,齿条一定要更换了。工地上很多老掉牙的齿轮、齿条的升降机仍然在超期服役使用,为了安全起见,使用单位必须更换新配件。电机暂载率的意义工地上的升降机频繁作业,利用率高,因此不得不考虑电机的间断工作制问题,也就是常说的暂载率的问题(有时叫负载持续率)。很多工地上的施工升降机是租用的,施工单位总想充分利用,而完全不顾电机的的暂载率(FC=40%或25%),电机怎么能不发热呢?有的甚至于冒出焦糊味还在使用,这是行业规范中明令禁止的操作。如果传动系统润滑不良或运行阻力过大,超载使用,或作频繁的启动,那就更是小马拉大车了。因此工地上的每个司机都必须明白暂载率的概念,按科学规律办事。5、缓冲器施工升降机上的缓冲器是施工升降机安全的最后一道防线。第一,它必须设置,第二,它必须有一定的强度,能承受施工升降机额定载荷的冲击并且起到缓冲的作用。而现在很多工地,有的虽有设置,但不足以起到缓冲的作用,有些工地上就完全没有给施工升降机装缓冲器,这是极端错误的做法。楼层停靠安全防护门施工升降机各停靠层应设置停靠安全防护门。很明显,如果不按要求设置,在高处等候的施工人员很容易发生意外坠落事故。在设置停靠安全防护门时,应保证安全防护门的高度不小于1.8m且层门应有联锁装置,在吊笼未到停层位置,防护门无法打开,保证作业人员安全。目前工地上普遍存在着等候施工电梯的人员随时可以打开安全防护门,这是十分危险的,施工管理单位应引起重视。基础围栏根据GB10055之规定基础围栏应装有机械联锁或电气联锁,机构联锁应使吊笼只能位于底部所规定的位置时,基础围栏门才能开启,电气联锁应使防护围栏开启后吊笼停车且不能起动。有相当多的施工升降机,在吊笼接近围栏门时,吊笼底部压住一根横梁向下运行,通过换向滑轮钢丝绳带动围栏门向上开启,这是不允许的,很容易给围栏外附近的人造成伤害。钢丝绳各部位的钢丝绳绳头应采用可靠的方式连接,如浇注编织、锻造并采用楔形坚固件,如采用U型绳卡不得少于3个,绳卡数量和绳卡间距与钢丝绳直径有关,绳径匹配的绳卡数:钢丝绳直径1010-2021-2628-36,最少绳卡数目3456;绳卡的间距不小于钢丝绳直径的6倍,绳头距最后一个绳卡的长度不小于140mm,必须用细钢丝捆扎,绳卡的滑轮放在钢丝绳工作时受力一侧,U型螺栓扣在钢丝绳的尾端,不得正反交错设置绳卡,钢丝绳受力前固定绳卡,受力后要再紧固。很多工地由于安全意识淡薄,采用绳卡固定时,绳卡数量、卡距、绳间设置、尾端长度等随心所欲,不按标准,致使本来只有80%-85%固接强度的接头打折扣,留下安全隐患。吊笼顶部控制盒GB10055之规定吊笼顶部应设有检修或拆装时使用的控制盒,并具有在多种速度的情况下只允许以不高于0.65m/s的速度运行。在使用吊笼顶部控制盒时,其它操作装置均起不到作用。此时吊笼的安全装置仍起保护作用。吊笼顶部控制应采用恒定压力按钮或双稳态开关进行操作,吊笼顶部应安装非自行复位急停开关,任何时候均可切断电路,停止吊笼的动作。这一条主要针对SC型施工升降机,很少企业的产品能同时满足该条的五项规定:包括一些有名的设计单位设计的产品。不满足这五项规定,有什么坏处呢?有可能由于安装、维护人员的误操作,而造成安全事故。希望有关使用单位对施工升降机进行对照检查,尤其是老产品,如不符合上述规定的应积极采取措施进行改造。过压、欠压、错断相保护过压、欠压、错断相保护装置是在电气线路出现错相和断相故障时,保护装置动作,施工升降机停止运行。有些工地上施工升降机维修人员,不及时排除引起过欠压错断相保护装置动作的故障,而是把保护装置取消或短接,使其起不到应有的作用,给设备留下事故隐患。施工升降机应在过欠压、错断相保护装置可靠有效的情况下方可载人运物。第 8 页 共 9 页行业资料本文至此结束,感谢您的浏览!(资料仅供参考)下载修改即可使用第 9 页 共 9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管理文书 > 工作总结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