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尘器安全操作规程.doc

上传人:jun****875 文档编号:2315155 上传时间:2019-11-20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4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收尘器安全操作规程.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收尘器安全操作规程.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收尘器安全操作规程.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行业资料:_收尘器安全操作规程单位:_部门:_日期:_年_月_日第 1 页 共 7 页收尘器安全操作规程5.1.1确认现场安全防护设施完好、齐。5.1.2检查所属设备均应处在良好状态,各孔是否全部关牢。5.1.3检查确认设备危险区域无人或障碍物,方可开机。5.2运行中5.2.1严禁肢体触及设备运转部位。5.2.2观察各处法兰、壳体是否冒灰漏风,如有应及时协调理。5.2.3排风机壳体是否破损、漏跑灰,发现异常应立即联系检查处理。5.2.4收尘器运行期间,严禁打开检修门。5.3维护与检修维护与检修5.3.1按照要求每周检查收尘器滤芯或袋,如出现堵塞及时清理。破损按照要求每周检查收尘器滤芯或袋,如出现堵塞及时清理。破损按照要求每周检查收尘器滤芯或袋,如出现堵塞及时清理。破损按照要求每周检查收尘器滤芯或袋,如出现堵塞及时清理。破损49/186更换。5.3.2检修作业时,严防异物掉入灰斗或高空抛。5.3.3内部检修结束后,应确认收尘器无遗留物品方可关闭门。6应急措施6.1发生爆炸事件时应立即将相关信息汇报上级领导,启动公司的急救援方案。6.2发生触电时,切断源使人尽快摆脱。6.3发生机械伤害时,应先切断危险源防止二次根据情况进行处置。6.4发生高空坠落时,对伤员进行必要的包扎、止血固定措施并根据害情况处置。第 3 页 共 7 页收尾矿井的安全管理每一个矿井都要经过初期投产、规模生产、矿井改尾三个阶段。煤矿安全管理在矿井不同开采阶段有不同的特点,对矿井收尾阶段的生产特点进行分析,并制定出相应的管理措施,对安全生产是十分重要的。1收尾矿井的特点(1)煤炭资源趋于枯竭。主要开采边角煤柱和原来废弃区段,这些地点布置的工作面不规则,生产系统复杂,所需设备多。在煤柱段掘进时,巷道压力大,支架易变形,维修量大,质量标准化水平降低。(2)生产系统复杂。工作面不规则,产量也受到影响,在同等人力物力条件下,产煤量大幅度下降,各项投入增多,如维修支架、拉底扩帮、排水等等,经济效益下滑,职工收入降低;各项支出紧缩,无形中也造成安全投入不足,设备老化得不到及时更新,维修费用增加而安全性能降低。(3)采空区较多,通风管理难度增大。由于采空区漏风,增加了煤层自然发火的危险性。同时由于采空区多,老空积水也时刻威胁着矿井安全生产。(4)矿井经济效益下降,职工收入降低,职工队伍不稳定因素增多,产生临时思想,使从业人员流动性大,职工安全技术素质下降。由于收尾矿井存在上述特点,我矿在安全管理上采取了针对性的管理和措施,以保证安全生产。2管理措施(1)认真贯彻落实党在安全生产方针,坚持“四不生产”原则,时刻把安全工作放在第一位。矿井管理者,特别是第一责任者,一定要牢固树立安全第一的思想,摆正安全与生产、安全与效益的关系,真正做到“不安全不生产、隐患不处理不生产、措施不落实不生产、质量不达标不生产”。一定要认识到“安全是最大的效益,没有安全就没有效益”。建立和完善各项安全管理制度,特别是要建立隐患排查整改制度、安全奖惩制度、安全生产责任制等,并认真抓好落实。(2)加强顶板管理,提高支护质量。老矿井多为煤柱开采,顶板压力大,在顶板支护方面一定要采用科学的支护方式进行支护,根据顶板压力大小选择合适的棚距和相应规格的支护材料。如果顶板比较碎,可用尼龙编织网代替竹芭护顶,这样一次投入成本可能高一些,但减少了二次投入,而且稳定性好,有利于安全管理。同时,由于压力大,巷道变形严重,按正常人员配置,难以保持有效通风行人断面。要根据现场实际情况,合理增加巷道维修人员,及时维修失修的棚子,搞好超前支护,保持巷道断面达到标准要求,特别要保持采煤工作面上下出口畅通。(3)以“一通三防”为重点,抓好通风、防灭火、防治水等工作。老矿井通风系统比较复杂,设施多而且难管理,老空区多,跑、漏风现象严重,如果没有严格的管理,就可能造成通风系统不稳定,矿井安全就没有保证。因此,通风系统管理是老矿井安全管理的重点。矿井一定要保证有一个高素质的通风管理队伍,保证通风设施质量并经常检查通风情况,发现漏风及时采取措施,保证通风系统稳定。由于采掘过程中经常揭露老空区,煤层自燃危害严重。为搞好防灭火工作,一是要加强对大煤层自燃的监控力度,在采掘工作面回风流中安设CO传感器,实现不间断监控,一旦发现有CO,就立即采取防灭火措施。二是加强职工防火知识教育,提高职工对自然发火的辨识能力。三是要有有效的灭火手段和灭火设备,一旦发现自燃预兆,及时采取灭火措施。在防治水方面,老矿井将面临新的考验,由于矿井以开采边角煤和下分层煤为主,突水危险性很大。煤层开采后,岩体冒落,地面水或层间水导入老空区,在采空区积聚,在采煤掘进过程中如果不采取有效措施,就有可能发生突水事故,一旦该类事故发生,轻者淹巷道埋设备,重者造成人员伤亡,这类事故今年在我国多次发生,造成巨大损失。因此,在矿井生产过程中,一定要坚持水文预测预报,坚持“有疑必探、先探后掘”的原则,矿井要有专职水文地质技术人员,并配备探放水设备,来防突水事故。(4)保证必要的安全投入。衰老矿井大都存在设备老化问题,这一方面是由于经济效益下滑,企业无经济能力购买新设备;另一方面是企业管理者有临时思想,能凑合就凑合。设备老化带来的后果不仅仅是影响生产,更严重的是埋下安全隐患,如绞车老化可能造成跑车事故,水泵老化可能因关键时刻无法启动而造成淹井事故等等。所以,无论矿井再困难,也要保证必要的安全投入,保证设备完好,运行可靠。(5)加强职工教育,提高职工素质,保持矿区稳定。由于经济效益下滑,职工收入降低,职工队伍不稳定因素增多。有些技术素质高的职工离矿寻找高收入单位,技术水平差的也会因收入降低发牢骚,如果没有正确引导和细致的思想工作就会情绪低落,精神不振,工作时精力不集中,容易发生事故。因此,衰老矿井更应加强思想、技术教育,采取各种形式对职工进行培训,如利用安全活动日、职工学习日、班前、班后会等进行教育培训,也可以组织职工观看事故案例或组织事故案例巡回报告,通过这些形式和办法,不断提高职工安全技术素质和预防事故的警惕性,同时也让职工了解矿情,为矿分忧,在困难条件下团结协作,形成一个稳定团结的团体。(6)加强安全监督检查。收尾矿井不能因为生产战场萎缩而缩减安全管理人员,应该进一步加强安检队伍建设,强化安全监督检查。首先要抓好隐患排查,做到矿井每旬进行一次安全大检查,采区每周进行一次安全检查,区队每天进行一次隐患排查,班组每班进行隐患排查,对查出的各类隐患,按照“三定四签字”的原则落实整改,把事故消灭在萌芽状态。要充分发挥安全六条线齐抓共管作用,党、政、工、团齐抓共管,形成一个紧密协作的安全网络,确保矿井安全生产。总之,矿井收尾阶段各种不安全因素增多,安全管理难度较大,矿井管理人员一定要认真分析矿井状况,采取针对性措施,保证矿井安全生产。第 6 页 共 7 页行业资料本文至此结束,感谢您的浏览!(资料仅供参考)下载修改即可使用第 7 页 共 7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管理文书 > 工作总结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