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评价目的、意义.doc

上传人:jun****875 文档编号:2302649 上传时间:2019-11-20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4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安全评价目的、意义.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安全评价目的、意义.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安全评价目的、意义.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行业资料:_安全评价目的、意义单位:_部门:_日期:_年_月_日第 1 页 共 8 页安全评价目的、意义安全评价(也称为风险评价),是以实现工程、系统工程、系统安全为目的,应用安全系统工程的原理和方法,对工程、系统中存在的危险、有害因素进行识别与分析,判断工程、系统发生事故和急性职业危害的可能性及其严重程度,提出安全对策建议,从而为工程、系统制定防范措施和管理决策提供科学依据。安全评价的目的安全评价的目的是查找、分析和预测工程、系统存在的危险、有害因素及可能导致的危险、危害后果和程度,提出合理可行的安全对策措施,指导危险源监控和事故预防,以达到最低事故率、最少损失和最优的安全投资效益。安全评价可以达到以下目的。1)提高系统本质安全化程度通过安全评价,对工程或系统的设计、建设、运行等过程中存在的事故和事故隐患进行系统分析,针对事故和事故隐患发生的可能原因事件和条件,提出消除危险的最佳技术措施方案,特别是从设计上采取相应措施,设置多重安全屏障,实现生产过程的本质安全化,做到即使发生误操作或设备故障时,系统存在的危险因素也不会导致重大事故发生。2)实现全过程安全控制在系统设计前进行安全评价,可避免选用不安全的工艺流程和危险在原材料及不合适的设备、设施,避免安全设施不符合要求或存在缺陷,并提出降低或消除危险的有效方法。系统设计后进行安全评价,可查出设计中的缺陷和不足,及早采取改进和预防措施。系统建成后进行安全评价,可了解系统的现实危险性,为进一步采取降低危险性的措施提供依据。3)建立系统安全的最优方案,为决策提供依据通过安全评价,可确定系统存在的危险及其分布部位、数目,预测系统发生事故的概率及其严重度,进而提出应采取的安全对策措施等。决策者可以根据评价结果选择系统安全最优方案和进行管理决策。4)为实现安全技术、安全管理的标准化和科学化创造条件通过对设备、设施或系统在生产过程中的安全性是否符合有关技术标准、规范相关规定的评价,对照技术标准、规范找出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实现安全技术和安全管理的标准化、科学化。安全评价的意义安全评价的意义在可有效地预防事故的发生,减少财产损失和人员伤亡。安全评价与日常安全管理和安全监督监察工作不同。安全评价是从系统安全的角度出发,分析、论证和评估可能产生的损失和伤害及其影响、严重程度,提出应采取的对策措施等。1)安全评价是安全管理的一个必要组成部分安全第一,预防为主是我国的安全生产方针,安全评价是预测、预防事故的重要手段。通过安全评价可确认生产经营单位是否具备必要的安全生产条件。2)有助于政府安全监督管理部门对生产经营单位的安全生产实行宏观控制安全预评价,能提高工程设计的质量和系统的安全可靠程度;安全验收评价,是根据国家有关技术标准、规范对设备、设施和系统进行的符合性评价,能提高安全达标水平;安全现状评价,可客观地对生产经营单位的安全水平作出评价,使生产经营单位不仅了解可能存在的危险性,而且明确了改进的方向,同时也为安全监督管理部门了解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现状、实施宏观调控打下了基础;专项安全评价,可为生产经营单位和政府安全监督管理部门的管理决策提供科学依据。3)有助于安全投资的合理选择安全评价不仅能确认系统的危险性,而且能进一步预测危险性发展为事故的可能性及事故造成损失的严重程度,并以说明系统危险可能造成负效益的大小,合理地选择控制措施,确定安全措施投资的多少,从而使安全投入和可能减少的负效益达到合理的平衡。4)有助于提高生产经营单位的安全管理水平安全评价可以使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管理变事后处理为事先预测、预防。传统安全管理方法的特点是凭经验进行管理,多为事故发生后再进行处理。通过安全评价,可以预先识别系统的危险性,分析生产经营单位的安全状况,全面地评价系统及各部分的危险程度和安全管理状况,促使生产经营单位达到规定的安全要求。安全评价可使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管理变纵向单一管理为全面系统管理。安全评价使生产经营单位所有部门都能按照要求认真评价本系统的安全状况,将安全管理范围扩大到生产经营单位各个部门、各个环节,使生产经营单位的安全管理实现全员、全方位、全过程、全天候的系统化管理。安全评价可以使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管理变经验管理为目标管理。安全评价可以使各部门、全体职工明确各自的安全目标,在明确的目标下,统一步调、分头进行,从而使安全管理工作做到科学化、统一化、标准化。5)有助于生产经营单位提高经济效益安全预评价,可减少项目建成后由于安全要求引起的调整和返工建设;安全验收评价,可将潜在的事故隐患在设施开工运行前消除;安全现状评价,可使生产经营单位了解可能存在的危险,并为安全管理提供依据。生产经营单位的安全生产水平的提高无疑可带来经济效益的提高,使生产经营单位真正实现安全生产和经济效益的同步增进长。第 5 页 共 8 页安全评价管理办法1为车间安全评价工作规范化、制度化,确保安全生产,根据国家和公司有关规定,制定本办法。2安全评价分为安全技术评价和安全管理评价。安全技术评价是指在生产开始前或在生产过程中,对系统、设备设施、施工技改项目的不安全因素进行识别、分析和评估,评价不安全因素是否处于受控和有效管理状态。安全管理评价是指通过开展定期和专项安全检查评价,全面、系统地评价相关安全工作的落实情况和绩效目标完成情况。3安全评价的目的:通过识别、评价不安全因素或安全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制定技术控制措施或管理控制措施,减少和杜绝生产安全事故,提升安全管理水平,实现车间安全目标。4安全管理评价每半年进行一次,一般采用综合评价,必要时进行专项评价。5安全管理评价是针对生产经营活动的安全现状,进行全面的、系统的综合安全评价,评价内容包括:组织管理、规章制度、安全职责、安全责任区、专业化安全管理、教育培训、现场管理、危险源、危害因素、外委检修及施工管理、事故管理、安全基础资料等。6专项技术评价是对专项施工和大型施工设备等存在的不安全因素进行的安全评价;专项管理评价是指对专项安全工作、安全活动等落实和开展情况进行评价。7在下列情况下,应进行安全评价:7.1新开工项目存在重大危险因素和安全隐患时;7.2施工环境、条件、方法、工艺、设备、设施以及劳动组织和人员等发生重大变化时;7.3发生重大生产安全事故后;7.4不断改进、提高车间的安全生产和职业健康管理水平的需要时;8安全评价应按照划分作业活动、确定评价方法、识别评价不安全因素、制定控制措施、编写安全评价报告或通报等程序进行。9作业活动一般按照作业区域、工艺程序、设备设施和作业环境等进行划分。10识别不安全因素应从作业环境、总体布置、作业过程和工序、生产设备设施、应急救援设施、劳动组织、作业人员等方面进行识别。11控制措施分为管理措施和技术措施,一般按照消除、削弱和个体防护的顺序和原则选择,控制措施在实施前应对其可行性、有效性和充分性进行评审。控制措施应包括评价组成员的专业化安全管理评价意见以及领导的指示和要求等。12车间根据安全评价报告中的措施和建议,按进度和要求改进、规范管理工作;属于技术方面问题的,要主动、及时地整改问题和隐患,消除风险危害因素,对不能有效整改的要建立高危作业区、关键岗位、重大危险源的安全监控体系,实施分级监控,挂牌警示,使其时刻处于防范和监控之中。第 7 页 共 8 页行业资料本文至此结束,感谢您的浏览!(资料仅供参考)下载修改即可使用第 8 页 共 8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管理文书 > 工作总结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