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雨天行驶十大注意事项.doc

上传人:jun****875 文档编号:2300134 上传时间:2019-11-20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4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夏季雨天行驶十大注意事项.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夏季雨天行驶十大注意事项.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夏季雨天行驶十大注意事项.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行业资料:_夏季雨天行驶十大注意事项单位:_部门:_日期:_年_月_日第 1 页 共 10 页夏季雨天行驶十大注意事项夏季行车的客观环境是气温高,雨水多,给安全行车带来诸多不利。在交通事故多发的夏季,小心行驶:一、如果涉水深度超过发动机舱盖,建议不要再行驶,立即熄火停车。否则容易发生气门顶。如果过水时熄火,千万不要尝试再打火启动。二、不要高速过水沟、水坑。这样会产生飞溅,导致实际涉水深度加大,容易造成发动机进水。三、见到积水处不要左闪右避。看到水就闪,或者马上踩刹车放慢速度,这是一般人的通病。实际上这两种方法都非常危险。左闪右避反而容易使后面司机误解、造成意外。四、保持足够的安全距离。由于雨天汽车的刹车距离会加长,所以行车时应保持一定的安全距离。五、雨刮器最好一年一换。如果雨刮器的扫水能力下降,雨天行车观察路面情况将很困难。特别是高速行驶时,雨刮片向上浮起,扫水能力更差。另外,夜雨中行车,没有刮净的雨滴会在灯光下产生各种反射光,使前方视野极度模糊,容易引发事故。六、给车玻璃上点蜡。如果玻璃清洁剂中含有一些蜡质,使用后可以在玻璃表面形成蜡膜,雨刮器扫水会非常彻底,还可以保护玻璃。七、定期检查前风挡处的防水槽排水是否通畅。避免雨天积水造成发动机进水,防止车载电脑短路。一汽大众系列车型的电脑就在防水槽底下。八、定期检查轮胎磨损情况,及时更换。轮胎磨损过度,容易在胎面和水面间形成水膜,造成汽车跑偏、甩尾和制动距离加长。九、并线时多看多观察。很多车的外后视镜没有自动加热功能,雨天在外后视镜上积留的雨滴容易造成驾驶员视线盲点,除了及时清洁外后视镜之外,并线时司机也要多看多注意。十、夜雨、阴天行车,及时打开夜间行车灯。夜晚行车视野性较差,为了防止后面的车追尾,应该及时开启夜间行车灯;另外在阴天、雨雾较重、可视性较差的雨天,也应该及时打开夜间行车灯.第 3 页 共 10 页夏季雷雨季节人身和设施雷击伤害预防进入雷雨季节,雷击频频发生,会造成人身和设施的巨大伤害和损失。请大家学习以下防范措施,进行自检自查,减少和控制雷击伤害。一、人身防雷措施雷暴时,由于雷云直接对人体放电、雷电流入地下产生的对地电压以及二次放电都可能对人造成电击。大家思想上一定要高度重视,不要认为只是偶然,不会发生在自己身上,更不要麻痹大意。另外,也不要惊慌失措,胆战心惊,而要沉着冷静,保持平常心态,积极应对。预防雷击的措施如下:1室内预防雷击(1)电视机的室外无线在雷雨天要与电视机脱离,而与接地线连接。(2)雷雨天气应关好门窗,防止球形雷窜入室内造成危害。(3)雷暴时,人体最好离开可能传来雷电侵入波的线路和设备15m以上。也就是说,尽量暂时不用电器,最好拔掉电源插头;不要打电话;不要靠近室内的金属设备如暖气片。自来水管、下水管;要尽量离开电源线、电话线。广播线,以防止这些线路和设备对人体的二次放电。另外,不要穿潮湿的衣服,不要靠近潮湿的墙壁。2室外如何避免雷击(1)为了防止反击事故和跨步电压伤人,要远离建筑物的避雷针及其接地引下线。(2)要远离各种天线、电线杆、高塔。烟囱、旗杆,如有条件应进入有宽大金属构架、有防雷设施的建筑物或金属壳的汽车和船只,但是帆布蓬车和拖拉机、摩托车等在雷电发生时是比较危险的,应尽快离开。(3)驾车遭遇打雷时,不要将头伸向车外,上下车时不宜一脚在地一脚在车,双脚应同时离地或离车。(4)应尽量离开山丘、海滨、河边、池旁;应尽快离开铁丝网、金属晒衣绳。孤独的树木和没有防雷装置的孤立的小建筑等。(5)雷雨天气尽量不要在旷野里行走。如果有急事需要赶路时,要穿塑料等不侵水的雨衣;要走的慢些,步子小点;不要骑自行车上行走;不要用金属杆的雨伞,不要把带有金属杆的工具如铁锹、锄头扛在肩上。人在遭受雷击前,会突然有头发竖起或皮肤颤动的感觉,这时应立刻躺倒在地,或选择低洼处蹲下,双脚并拢,双臂抱膝,头部下俯,尽量缩小暴露面即可。球形雷有“跟风”的习性,即跟着气流运动。人碰到球形雷时若拔腿就跑,球形雷会紧随而至,最好的避险方法是立即双手抱头,双脚并拢蹲下。二、设施的防范1.建筑物是否已采取直击雷防护措施,直击雷防护方式,避雷网格、引下线是否符合规范要求,有无锈蚀、断裂、脱开现象。接闪器保护范围是否可覆盖建筑物的全部,包括屋顶设备。2.周围有无高层建筑物,其高度及与被保护建筑物之间的距离,周围高层建筑物的直击雷防护措施。用以确定需要保护的建筑物及其屋面设备是否在相邻建筑物直击雷防护系统的保护范围内。3.建筑物屋顶设备建筑物屋顶是否安装有电气装置、设施,设备名称、数量、平面布置情况、设备高度(绘制简图),金属设备不带电外壳接地是否良好,屋顶设备是否已采取直击雷防护措施或是否在相邻建筑物直击雷防护系统的保护范围内。4.建筑物使用性质建(构)筑物内是否存放易燃、易爆物品,是否设有电子信息系统。内部系统的重要程度,产生雷击事故后的后果严重性(包括经济损失、社会影响)。5.配电系统进户方式,高压进户还是低压进户,埋地接入还是架空接入。电力电缆与前端第一个分支点之间的距离;6.低压系统接地方式,TN-S、TN-C-S、TN-C、TT还是IT制式。是否需要增加重复接地;7.建筑物内低压配电系统的布局,绘制电源系统简图。各级低压配电柜(箱)之间的距离。信息系统机房配电柜的接入途径,来自总配电柜还是楼层分配电箱;8.低压电源进线数量,是否有备用供电系统或者备用发动机组,切换方式(自动切换还是人工切换);9.UPS的设置数量,容量,进、出线配置(三进三出、三进单出、单进单出),UPS的负载情况,哪些设备由那台UPS供电,哪些设备的供电不经过UPS;10.配电柜(箱)内有无SPD安装位置。三、接地系统检查1.机房及设备建筑物内设置了那些类型电子信息系统,其设备的分布情况和网络结构;机房位置,处在哪个防雷区内(确定雷击风险评估时计算可接受的最大年平均雷击次数的C4因子);机房面积,是否敷设了防静电地板;机房主要设备的品种、数量和布局,以及设备之间的相互关系;机房原有接地状况,是否引入了接地,是否有接地预留点,是否可优先采用主筋接地,是否需要增加独立接地;机房是否设置了等电位连接系统,是否敷设均压环。机房防静电地板是否按要求接地;机房屏蔽条件。2.信号情况引入、引出机房、建筑物的信号线路数量,架空还是埋地接入,信号电缆介质,光缆还是铜芯线,信号线缆是否屏蔽,是双屏蔽还是单屏蔽。信号工作频率、传输速率、工作电压、带宽、特性阻抗、接口形式,允许的插入损耗。3.布线情况信号线路与供电线路是否分开布线,是否采用屏蔽线槽或穿金属钢管。屏蔽线槽或穿金属钢管是否接地。非屏蔽信号传输电缆长度大于30米、50米的布线情况。4、建筑物的接地系统(1)建筑物本身有无接地措施,机房是否预留建筑物自然接地系统的接地基准点,还是采用低压电源的PE保护地,或者独立接地。(2)接地点的选取是否合理。(3)实测接地电阻是否符合接地要求。四、怎样抢救被雷击伤的人雷电伤人主要是强大的雷电电流的作用。它对人体的主要危险。往往不是灼伤。如果雷电击中头部,并且通过躯体传到地面,会使人的神经和心脏麻痹,就很可能致命。人受雷电电流冲击后,心脏不是停止跳动,就是跳动速率极不规则,发生颤动。这两种情况都使血液循环中止,造成脑神经损伤,人在几分钟内就可以死亡。遭雷击后抢救及时还是有可能复活的。有时即使感受不到受害者的呼吸和脉搏,也不一定意味着“死亡”。如能及时抢救(如人工呼吸),往往还能使“死者”恢复心跳和呼吸。此外,雷击可能使伤者的衣服着火,也可能会熔化伤者的金属饰物和表带。如果伤者衣服着火,马上让他躺下,使火焰不致烧及面部。不然,伤者可能死于缺氧或烧伤。也可往伤者身上泼水,或者用厚外衣、毯子把伤者裹住以扑灭火焰。伤者切勿因惊慌而奔跑,这样会使火越烧越旺,可在地上翻滚以扑灭火焰,或趴在有水的洼地、池中熄灭火焰。用冷水冷却伤处,然后盖上敷料,例如用折好的手帕清洁一面盖在伤口上,再用干净布块包扎。受雷击被烧伤或严重休克的人,身体并不带电。如果触电者昏迷,把他安置成卧式,使他保持温暖、舒适。立即施行触电急救、人工呼吸是十分必要的,应迅速对其进行口对口人工呼吸和心脏按摩,注意在送往医院的途中也不要中止心肺复苏的急救。人工呼吸操作方法:病人仰卧,松解衣领衣服,清除病人口鼻中分泌物和污泥、假牙等,必要时将舌拉出来以免舌根后坠阻塞呼吸道。将病人头部后仰,使呼吸道伸展,救护人员将口紧贴病人的口(最好隔一层纱布),另一手捏紧病人鼻孔以免漏气,术者深吸一口气,向病人口内均匀吹气,使病人胸部能随吹气1618次、如果病人牙关紧闭,无法进行口对口呼吸,可以用口对鼻呼吸法(将病人口唇紧闭)。直到病人自动呼吸恢复为止。此外,还有仰卧压胸式人工呼吸,俯卧压背式人工呼吸,仰卧牵臂式人工呼吸等方法。人工呼吸注意要点:保持病人呼吸道通畅,松解衣服,防止用力过猛。如有胸肋骨骨折或其他情况不宜做人工呼吸时,应立即采取其他急救措施。如果呼吸心跳均停止时,应同时进行心脏按摩术。胸外心脏按摩方法:给停跳心脏施压,藉外力使其收缩,排出血液,压力解除后,心脏舒张,使血液又重新充盈心脏,从而暂时建立有效的大小循环,为心脏自主节律的恢复创造条件。方法:病人仰卧硬板上或地面上,双下肢稍抬高。急救人员位于病人一侧,将一手掌根部按在病人胸骨中下、交界处略偏左,另一手重叠于前一手背上,向下挤压,使该胸肋部下陷公分为度。压后迅速抬手,使胸骨复位。以每分钟6070次的节律反复进行。注意:压力要均匀,抬手放松要快,下压和放松时间相等或下压稍长于放松时间。压力不能过大,以防止压断肋骨。压迫部位要准确。检查心脏按摩是否有效,可触摸股动脉或颈动脉在按摩时有无搏动出现。第 9 页 共 10 页行业资料本文至此结束,感谢您的浏览!(资料仅供参考)下载修改即可使用第 10 页 共 10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管理文书 > 工作总结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