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氢站的安全评价.doc

上传人:jun****875 文档编号:2288521 上传时间:2019-11-19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3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制氢站的安全评价.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制氢站的安全评价.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制氢站的安全评价.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行业资料:_制氢站的安全评价单位:_部门:_日期:_年_月_日第 1 页 共 5 页制氢站的安全评价一些发电厂的制氢站,在制氢设备旁放置了近20瓶高压氮气瓶,这些高压气瓶,氮气本身并不对氢气构成威胁,但气瓶内的高压力和气瓶使用时的金属碰撞产生的火花严重危及制氢设备的安全运行。氢气站内进行设备维修时,对作业人员的工作服没有特别要求,工作人员也没有使用铜制扳手或涂抹黄油,氢气站大门使用钢铁大门等。制氢站大门及四周也没有严禁烟火的警示和动火作业要求。为此建议:应根据国家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J16xx)、氢气使用安全技术规程(GB4962xx)和电力设备典型消防规程(DL5027xx)进行整改。制氢站,按国家建筑设计防火规范划分为甲类,说明火灾危险性极高。氢气的爆炸极限是4.075.6(体积浓度),说明氢气在空气中的体积浓度在4.075.6之间时,遇火源就会爆炸;由于氢气所具有的物理化学性质,制氢站成了氢冷式火电厂的一个特殊危险源。加强制氢设备的安全管理,不仅是其本身安全运行的需要,也是发电机组安全稳定运行的需要。因此,制氢站内的电气设备,包括配线和接地应符合国家爆炸危险场所电气安全规程的规定。氢气系统运行时,不准敲击,不准带压维修和紧固。当发生氢气泄漏时,应立即切断气源,加强通风,不得进行可能发生火花的一切操作。制氢站10m范围内,严禁明火,不应有易燃易爆设备。不得携带火种进入制氢站内,工作时,应选用铜质工具,穿棉质工作服和防静电鞋。氢气系统动火作业时,必须保证系统内部和动火作业区域氢气的最高含量不超过0.4。制氢站内应配备干粉、1211或CO2灭火器。总之,制氢站的防火防爆工作必须慎之又慎。2.储氢罐未纳入压力容器定期检验制氢站内的储氢罐,许多单位都忽视了进行压力容器的定期检验。有些单位投产十多年来一直未进行过定期检验。作为承压容器,也找不到相应的定期检查记录和图纸。一些放在制氢站内作置换用的高压氮气瓶,承压150kgcm2,瓶上定检钢印显示属于严重超期。为此建议:储氢罐应按国务院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xx年6月1日实施)和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特种设备质量监督与安全监察规定(xx年10月1日实施)的规定进行定期检验。焊缝不合格的必须及时处理并经检验合格后方准使用。因设备存在缺陷降压使用的储氢罐,事先应经过强度计算,确保在规定的安全定值范围内运行。投产后一直未按压力容器要求进行过定期检验的储氢罐应及时安排作全面检验,以策安全。第 3 页 共 5 页制氢站进出安全须知制氢站为公司一级防火区域,进出制氢站的相关人员应自觉遵守以下规定:1、制氢站周围十米以内禁止停靠一切车辆,严禁吸烟及动火作业;2、未经值班人员许可,任何人不得进入制氢站;3、制氢站设备停运时为无人值班区域,进入时需与试验班联系(联系电话2341),设备运行时可通过大门上安装的对讲门铃与值班人员取得联系;4、进入制氢站时应走正门(铁栅栏门)进入;5、进入制氢站前应在门口安装的消静电装置上消除静电,并将随身携带的火种交出放入火种箱;6、进入制氢站人员严禁穿带铁钉的鞋、不能穿可能引起火花的衣服(如人造纤维、丝绸、毛料等),随身携带的手机、对讲机应关闭;7、进入制氢站应严格按值班人员要求进行出入登记;8、进入制氢站进行检修工作的,应使用铜制工具,必须使用钢制工具时,须按规定涂上黄油;9、制氢站内进行的一切工作,应听从制氢站值班人员安排。第 4 页 共 5 页行业资料本文至此结束,感谢您的浏览!(资料仅供参考)下载修改即可使用第 5 页 共 5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管理文书 > 工作总结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