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冷设备的操作规程.doc

上传人:jun****875 文档编号:2288516 上传时间:2019-11-19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4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制冷设备的操作规程.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制冷设备的操作规程.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制冷设备的操作规程.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行业资料:_制冷设备的操作规程单位:_部门:_日期:_年_月_日第 1 页 共 13 页制冷设备的操作规程制冷设备使用单位应根据所使用的制冷设备特性和实际运行经验,制定本单位的技术规程,加强对设备的管理,提高设备的完好率,确保生产安全。技术规程的制定要科学合理,严格遵守现行规范和制造厂商的使用说明书,语言简明扼要,具有可操作性,以便于贯彻执行。(一)制冷设备运行操作规程的具体内容1试运行程序(1)单机试运行程序。(2)主机润滑油的充加程序。(3)制冷设备制冷剂的充加程序。(4)制冷设备的启动程序。(5)制冷设备运行中的注意事项。(6)制冷设备启动及启动运转中的检查,调整内容和方法。(7)制冷设备停机及停机后的善后工作。2制冷设备的正常启动程序3制冷设备正常启动中的注意事项及检查内容和调整方法4制冷设备正常运行时巡查的内容正常运行中的调节方法;各部位参数是否在要求的范围内;设备运转时的振动和噪声是否正常。5设备运行中故障的排除预案6.设备正常停机的操作程序7.设备运行中故障停机的操作程序及善后处理8设备运行中紧急停机的操作程序及善后处理9.设备运行中的安全防护措施(二)制冷设备运行操作中的关键程序1启动前的准备设备在启动前的准备工作应包括以下内容:(1)设备场地周围的环境清扫,设备本体和有关附属设备的清洁处理。(2)电源电压的检查。(3)制冷设备中各种阀门通、断情况及阀位的检查。(4)能量调节装置应置于最小挡位或位,以便于制冷设备空载启动。(5)制冷设备的排空处理。(6)润滑油的补充。(7)设备中制冷剂的补充。(8)向油冷却器等附属设备中提供冷却水。2制冷设备的启动运行制冷设备在启动运行中应注意对启动程序、运行巡视检查内容和周期以及运行中的主要调节方法做出明确的规定,以指导正确启动设备和保证设备的正常运行。(1)启动程序如下:1)首先应启动冷却水泵、冷却塔风机,使冷凝器的冷却系统投人运行。2)启动冷媒水泵,使蒸发器中的冷媒水系统投人运行。3)启动制冷压缩机的电动机,待压缩机运行稳定后,进行油压调节。4)根据冷负荷的变化情况进行压缩机的能量调节。(2)启动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如下:1)在设备启动过程中,必须在前一个程序结束,并且运行稳定正常后,方可进行下一个程序。不准在启动过程中,前一个程序还没结束,运行还不稳定的情况下即进行下一个程序的启动,以免发生事故。2)在启动过程中要注意机组各部分运行声音是否正常,油压、油温及各部分的油面液位、制冷剂液位是否正常如有异常情况,应立即停机,检查原因,排除故障后再重新启动。(3)设备运行中的巡视及注意事项为:1)设备启动完毕投人正常运行以后应加强巡视,以便及时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其巡视的内容主要是:制冷压缩机运行中的油压、油温、轴承温度、油面高度;冷凝器进口处冷却水的温度和蒸发器出口冷媒水的温度;压缩机、冷却水泵、冷媒水泵运行时电动机的运行电流;冷却水、冷媒水的流量;压缩机吸、排气压力值;整个制冷机组运行时的声响、振动等情况。2)正常运行中的注意事项有:对于离心式压缩机组,在正常运行中导流叶片的开度应避开喘振区。(4)运行中的调整:制冷设备运行操作规程中应详细说明设备在运行中的主要调整方法,如压缩机油压、油温不合适时的调整,吸、排气压力不正常时的调整,冷媒水、冷却水温度不合适时的调节,冷负荷发生变化时的调节等。(5)运行中的经常性维护。制冷设备运行操作规程中应具体说明设备在运行中经常性维护的具体操作方法,如运行中冷冻润滑油、制冷剂的补充方法,制冷系统混人空气后的排空方法等。3停机程序和注意事项、制冷设备的操作运行规程中应详细具体说明停机操作程序。其程序的基本内容是:先停制冷压缩机电动机,再停蒸发器的冷媒水系统,最后停冷凝器的冷却水系统。在制冷设备停机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1)停机前应降低压缩机的负荷,使其在低负荷下运行一段时间,以免使低压系统在停机后压力过高。但也不能太低(不能低于大气压),以免空气渗人制冷系统。(2)在空调系统制冷运行阶段结束后,制冷设备停机后应将冷凝器中的冷却水、蒸发器中的冷媒水、压缩机油冷却器中的冷却水等容器中的积水排干净,以免冬季时冻坏设备。(3)在停机过程中,为保证设备的安全应在压缩机停机以后使冷媒水泵和冷却水泵再工作一段时间,以使蒸发器中存留的制冷剂全部汽化,冷凝器中的制冷剂全部液化。4故障停机和紧急停机在制冷设备运行中,遇到因制冷系统发生故障而采取停机称为故障停机;遇到系统突然发生冷却水中断或冷媒水中断,突然停电及发生火警采取的停机称为紧急停机。在操作运行规程中,应明确规定发生故障停机、紧急停机的程序及停机后的善后工作程序。(三)、运行记录和交接班制度制冷设备运行记录记载着每个班组操作管理的基本情况,它是对设备进行经济考核和技术分析的上要依据。因此,要求运行记录填写要及时、准确、清楚,并按月汇总装订,作为技术档案妥善保管。运行记录的主要内容应包括:开机时间、停机时间及工作参数,每班组的水、电、气和制冷剂的消耗情况,各班组对运行情况的说明和建议以及交接班记事。操作人员应根据设备的运行记录、观察到的制冷设备工况参数的变化等情况,及时采取措施,正确调节设备,降低消耗,提高制冷设备的工作效率,确保设备的安全运行。交接班制度是现代企业连续性生产的基本管理模式,操作人员应严格遵守。交接班工作的主要内容是:(1)清楚当班生产任务、设备运行情况和用冷部门的要求;(2)检查运行操作记录是否完整,记录是否清楚;(3)检查有关工具、用品等是否齐全;(4)检查工作环境和设备是否清洁,周围有无杂物。交接班中间发现的问题应在当班处理,交班人员在接班人员协同下负责处理完毕后再离开。(四)、制冷机组的维护和保养空调用制冷机组在一年中,一般连续使用期为300Oh(根据我国气候地理条件)。为了确保机组在连续使用期内能安全地正常运转,以及长期使用的运转寿命能够延长,对机组经常性的科学维护和保养工作,是非常重要的一环。机组在运行过程中所出现的偏离正常运转状态的故障和问题,都要在故障停车之后,对机组有关零部件进行检修,严格地说,也应属于一种特殊情况下的维护和保养范围。除此之外,我们还必须特别重视对机组运行或定期检修过程中的日常巡视、检修保养和维护,或称为预防性的维护和保养。对这种预防性的维护和保养,必须根据机组的实际运行情况和结构特点,有针对性的制订机组的年、月、周定期维护、保养计划或规程。机组的操作管理人员不仅应熟悉机组的性能、结构、原理、操作运转和调节方面的基本知识,更有必要熟悉和掌握关于机组各部位的定期和日常的正确维护、保养规则,使机组始终保持良好的运行状况,以延长机组的使用寿命。第 7 页 共 13 页制冷设备的故障及排除(一)制冷设备运行时,由于安装和操作不当往往会发生故障,例如制冷设备中压缩机气缸拉毛现象、压缩机发生湿法和操作或气缸结霜现象、润滑油消耗量过大现象、油泵油压过高现象、油泵的油压过低现象、润滑油温度过高现象、曲轴箱中有敲击声现象等等现象。而产生的制冷设备原因主要有:制冷设备系统或油路中污物进入气缸;湿法操作时使气缸或活塞环发生剧烈变化;润滑油规格不符合要求;气缸内无润滑油或润滑油不足;制冷设备活塞与气缸壁的装配间隙过小,活塞环的装配间隙不当或锁口尺寸不对;制冷设备节流阀(即调节阀)开启过大,进入蒸发器的制冷剂液体过多,蒸发器内未能及时蒸发,制冷设备压缩机吸入的是湿度较大的制冷剂蒸气;制冷设备压缩机的进气阀开启过快,以致使蒸发器中制冷剂液体被抽出;制冷设备空气分离器上的节流阀开启过大,使一部分制冷剂液体被压缩机吸回气缸等等。分析起来种类和原因较多,一般在制冷设备使用说明书中都有说明,下面仅将几种常见制冷设备故障、制冷设备产生原因和制冷设备排除方法列表介绍。制冷设备常见故障现象、原因及排除方法(一)故障现象产生原因排除方法压缩机气缸拉毛1、系统或油路中污物进入气缸2、湿法操作时使气缸或活塞环发生剧烈变化,例如氨压缩机在过热情况下工作,当制冷剂液体进入气缸后,气缸遇冷急剧收缩,而活塞环还在温度较高的状态下,没有及时相应收缩,于是造成气缸拉毛。另外制冷剂液体进入气缸,破坏了润滑油在气缸壁上的油膜3、润滑油规格不符合要求4、气缸内无润滑油或润滑油不足5、活塞与气缸壁的装配间隙过小,活塞环的装配间隙不当或锁口尺寸不对1、清洗气缸及润滑油系统2、正确地操作制冷装置,避免湿法操作3、更换润滑油4、检查油路系统和曲轴箱中的油位高低并进行处理5、应按制造厂的产品说明书进行检查处理压缩机发生湿法操作或气缸结霜1、节流阀(即调节阀)开启过大,进入蒸发器的制冷剂液体过多,蒸发器内未能及时蒸发,制冷设备压缩机吸入的是湿度较大的制冷剂蒸气2、压缩机的进气阀开启过快,以致使蒸发器中制冷剂液体被抽出3、空气分离器上的节流阀开启过大,使一部分制冷剂液体被压缩机吸回气缸4、蒸发器的管子内表面有油层或管子外表面有冰层,增加传热热阻,降低蒸发速成率,使压缩机吸入制冷剂湿蒸气1、立即关闭节流阀,一直到气缸壁上的结霜溶化后再逐渐调整节流阀的开启度2、立即关闭进气阀,一直到气缸壁上的结霜溶化后再逐渐开启3、立即关闭该阀门,然后再逐渐调整好该阀门的开启度4、定期清除油层,检查盐水浓度,消除冰层润滑油消耗量过大1、压缩机湿法操作时使制冷剂液体进入轼轴箱。当这部分制冷剂液体蒸发时,将带出一些润滑油随同制冷剂蒸气进入制冷系统中2、刮油环严重磨损或装反3、油分离器有故障一能回油4、曲轴箱内油面过高,曲轴转动时飞溅的油量过多,从而造成耗油量过多5、活塞环锁口间隙过大或各活塞环的锁口装配在一条直线位置上1、排除曲轴箱中的制冷剂液体,正确操作制冷装置,避免湿法操作2、更换刮油环或将装反的刮油环改正过来3、检查回油管路和油分离器的内部,并排除故障4、将曲轴箱中多余的润滑油放出,使曲轴箱中的油面符合规定的高度5、更换活塞环或按要求重新装配制冷设备运行时,由于安装和操作不当往往会发生故障,例如制冷设备中压缩机气缸拉毛现象、压缩机发生湿法和操作或气缸结霜现象、润滑油消耗量过大现象、油泵油压过高现象、油泵的油压过低现象、润滑油温度过高现象、曲轴箱中有敲击声现象等等现象。而产生的制冷设备原因主要有:制冷设备系统或油路中污物进入气缸;湿法操作时使气缸或活塞环发生剧烈变化;润滑油规格不符合要求;气缸内无润滑油或润滑油不足;制冷设备活塞与气缸壁的装配间隙过小,活塞环的装配间隙不当或锁口尺寸不对;制冷设备节流阀(即调节阀)开启过大,进入蒸发器的制冷剂液体过多,蒸发器内未能及时蒸发,制冷设备压缩机吸入的是湿度较大的制冷剂蒸气;制冷设备压缩机的进气阀开启过快,以致使蒸发器中制冷剂液体被抽出;制冷设备空气分离器上的节流阀开启过大,使一部分制冷剂液体被压缩机吸回气缸等等。分析起来种类和原因较多,一般在制冷设备使用说明书中都有说明,下面仅将几种常见制冷设备故障、制冷设备产生原因和制冷设备排除方法列表介绍。制冷设备常见故障现象、原因及排除方法(二)故障现象产生原因排除方法油泵油压过高1、油压调节阀开启过小2、油压表失灵3、曲轴箱中有制冷剂液体,制冷剂液体蒸发时要吸收热量,使油温下降,黏度增高4、排油管路堵塞1、重新调整油压2、更换油压表3、排除曲轴箱中的制冷剂液体4、检查排油管路,并排除堵塞物油泵的油压过低1、油泵机件磨损严重2、油压表失灵3、吸油过滤器或吸油管路堵塞4、油压调节阀开启过大5、曲轴箱中油量不足6、曲轴箱中进入制冷剂液体,当制冷剂液体蒸发时,油温下降,黏度增高,使油泵的吸油量减少7、密封器漏油:机械式密封器漏油是由于密封环磨损或拉毛、弹簧压力不均衡、回油孔管路堵塞等;填料式密封器漏油是由于填料磨损后失去密封作用1、拆卸检查修理或更换机件2、更换油压表3、拆卸清洗,检查润滑油质量,并决定是否换油4、重新调整油压5、增加曲轴箱中的油量,使其保持正常油位6、排除曲轴箱中的制冷剂液体,找出其进入曲轴箱原因并加以处理7、停车,拆卸密封器检查对机械式密封器应修复密封环和弹簧或排除油孔管路中的污物;对填料式密封器应更换填料润滑油温度过高1、气缸冷却水套和油冷却器未通冷却水2、活塞环磨损严重,使高压高温的制冷剂蒸气漏入曲轴箱中3、压缩机的排气温度过高1、开启冷却水阀门进行冷却2、更换活塞环3、主要从降低吸气温度或冷凝压力着手来降低排气温度曲轴箱中有敲击声1、轴颈和轴瓦的间隙过大2、曲轴的主轴承装配间隙过大3、飞轮与轴或键配合松弛4、开口销折断5、主轴承润滑不良1、拆卸检查,调整间隙或更换轴瓦2、拆卸检查,调整间隙3、拆卸检查,确定调整工轴工修理4、更换开口销5、检查滤油器是否堵塞或油路不畅第 12 页 共 13 页行业资料本文至此结束,感谢您的浏览!(资料仅供参考)下载修改即可使用第 13 页 共 13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管理文书 > 工作总结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